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颅内皮样囊肿并破裂病例,均行MRI SE序列T1WI、T2Wl、T2Wl Flair及DWI序列扫描,其中3例行T1WI压脂增强扫描,4例行脑CT平扫。结果 12例中,皮样囊肿位于桥小脑角区5例,桥前池2例,颞极1例,鞍旁2例,鞍上2例,病变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CT表现为低密度,T1WI为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T2Wl Flair为不均匀高信号,DWI扩散受限,压脂增强扫描不强化。皮样囊肿破裂CT、MRI表现在脑沟、脑池或脑室内有低密度脂肪滴影,CT值-70-140HU,或短T1的脂肪滴影,T2WI信号略有衰减,压脂T1Wl增强呈极低信号。2例侧脑室内见脂滴,3例位于大脑纵裂池,3例位于侧裂池,2例位于侧裂池及大脑纵裂池,2例脂滴位于环池。结论颅内皮样囊肿破裂具有较特征性CT、MRI表现,能较好地显示病变的生物学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及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用全厚中央角膜植片行板层角巩膜成形术治疗角巩膜缘皮样囊肿患者的手术效果。设计:回顾性、非配对、连续性病例图表回顾。受试者:研究1992—2003年中国台湾国立大学医院的10例患者(6男,4女;珔x±s12.3±5.0岁;极差5.7~22.4岁),10只眼共10个角巩缘皮样囊肿,采用全厚中央角膜植片行板层角巩膜成形术。方法:回顾医疗记录和外眼的照片。主要观察指标: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 A)、角膜散光、地形图、美容结果和手术并发症。为了分析角膜散光的手术效果,将9例具有角膜地形图资料的患者根据其术前角膜散光分成两组(组1>6屈光度[D];组2<6…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椎管内肿瘤是指椎管内的胚层异位性肿瘤 ,包括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肠源性囊肿、脂肪瘤和脊索瘤等。本院从 1985年元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收治 70例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中 ,男 4 1例 ,女 2 9例。年龄(17.8± 8.6 )岁 (1~ 6 2岁 ) ,病程 (3.9± 3.2 )a(16d~ 18a)。共 72个肿瘤 ,同一患者有不同病理性质的肿瘤 2例。肠源性囊肿 30例 ,皮样囊肿 16例 ,表皮样囊肿 15例 ,畸胎瘤 3例 ,脊索瘤 3例 ,脂肪瘤 3例 ,硬脊膜外囊肿 2例。并发其他先天性畸形 :脊柱裂及椎体畸形 19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硅油填充术后视神经纤维层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因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45例(45眼)为观察组及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患者45例(45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1、3、6个月的眼压、视力、神经纤维厚度(视盘及视盘上方象限、下方象限、鼻侧、颞侧)。结果:术后1周及1、3、6个月,观察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视力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3、6个月,观察组视盘及视盘上方象限、下方象限、鼻测、颞侧的神经纤维厚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能显著提升视力,降低眼压,促进视神经纤维层恢复,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裂孔是造成视网膜脱离 ,致使视力低下或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往往因患者就诊延迟或漏诊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 0 0 2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我院收治视网膜裂孔 6例 ,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光凝封孔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6例、6眼 ,男 2例 ,女 4例 ,46~ 6 0岁 ,平均 5 6岁 ,右眼 4例 ,左眼 2例 ,病程 1~ 8d ,平均 4.5d ;近视状态 3眼 ,正视 3眼。裂孔均位于赤道及靠近锯齿缘一侧 ,其中小于 1PD裂孔 2眼 ,1~ 1.5PD 4眼。裂孔位于颞上象限4眼 ,鼻上象限 1眼 ,颞下象限 1眼 ,均呈单一马蹄形裂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成熟畸胎瘤(皮样囊肿)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需要行皮样囊肿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另选取同期45例成熟畸胎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开腹皮样囊肿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囊肿破裂机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皮样囊肿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纵膈囊肿与纵膈的关系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20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纵膈囊肿CT、X线征象.结果(1)胸腺囊肿4例,均位于前纵膈,其中1例位于前下纵膈.(2)支气管囊肿6例,其中4例位于右上纵膈,2例位于中纵膈隆突下,其中1例可见液气平面.(3)心包囊肿2例,均位于右侧心膈角区.(4)肠源性囊肿3例,其中2例位于后上纵膈,1例位于气管隆突下.(5)囊性淋巴管瘤1例,位于隆突下并向右侧突出.(6)非特异性囊肿4例,3例位于上中纵膈,1例位于隆突下.结论纵膈囊肿性质与发生部位密切相关,CT与X线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Branchio-oculo-facial(BOF)综合征新的眼部表现。设计:病例报道。方法:1例确诊BOF综合征的10岁女童,因左眼底损害就诊。结果:患儿在18个月时曾行左眼眶皮样囊肿切除术,4岁时通过右侧颈部行鳃裂瘘手术。检查发现鼻两侧的窦道口使泪囊与皮肤相通。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右眼存在虹膜色素上皮囊肿。左眼存在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结论:BOF综合征表现为轻到重度的颅面、耳、口腔和眼部异常。该病例眼部表现包括泪囊瘘、眶皮样囊肿、虹膜色素上皮囊肿、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联合错构瘤。Branchio-oculo-facial…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门脉高压与胰腺假性囊肿常合并存在,如果在穿刺通路邻近有侧副管,就存在着潜在危险。迄今为止,还没有此背景下的假性囊肿引流的报道。患者与方法:对行超声引导下内镜(EUS)引流合并有侧副管的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成功率和治疗结果评估。所有患者引流操作均使用Olym pus线型视频反射内镜GF-UM140D。使用“热透”疗法或“冷”技术,即用一枚19G的针头直接吸引,随后放置一个鼻囊引流管。结果:8例有症状假性囊肿合并侧副管患者在EUS的指导(n=6)或协助(n=2)下行引流术。所有患者在随访6周后发现囊肿成功消退,1例患者节段性门静脉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的MRI诊断。方法使用Philips Gyroscan ACS-NT 15型1.5T超导系统、Synergy专用脊柱线圈对76例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患者进行MR检查。结果脊髓空洞症39例(1例合并脊髓纵裂),脊髓纵裂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30例(其中28例合并其他SD病变),椎管内胚层组织肿瘤30例,其中脂肪瘤14例、表皮样囊肿7例、皮样囊肿2例、肠源性囊肿3例、畸胎瘤4例。皮样窦道2例,骶尾骨发育不良4例,脊膜膨出4例,脊髓脊膜膨出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8例,对其MR表现进行分析。结论MRI能正确、全面地诊断包括椎体畸形在内的大多数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病变,但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的鉴别仍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1.
许辉  李昊  叶钟泰  祁恩春 《新疆医学》2006,36(5):113-114
皮样囊肿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颏下,常位于粘膜或皮下较深的部位或口底诸肌之间,囊肿与周围组织。皮肤或粘膜均无粘连口底皮样囊肿按其解剖部位可分为三种临床类型:1.舌下型。囊肿位于舌下区及颏舌肌之间。2.颏下型。囊肿位于颏舌肌和下颌舌骨肌之下。3.哑铃型。囊肿同时向舌下和颏下发展,在舌下区及颏下区均能触及肿物的哑铃型。我科自2004年9月--2006年3月采用舌下正中纵行切口进路摘除口底舌下型和哑铃型皮样囊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脑蛛网膜囊肿患者 32例 ,其中 12例行囊肿 腹腔分流术 ,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13.5岁 (6~ 2 3岁 )。病程 0 .5个月~ 3年。 2例与外伤有关。右侧外侧窝池囊肿 6例 ,左侧外侧窝池囊肿 4例 ,左侧额颞部囊肿 2例。临床症状 :非进行性头痛、头晕 6例 ,癫痫 4例 ,肢体轻瘫 2例。12例术前均行头颅X线平片检查 :有 6例可见颞骨鳞部外突 ,骨质变薄。 12例头颅CT平扫显示 :有占位呈圆形、椭圆形的大片状低密度灶 ,边缘清楚 ,均匀一致 ,CT…  相似文献   

13.
颏下皮样及表皮样囊肿(附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颏下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是颈部较少见的发育性囊肿,也是颈部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作者自1987-1999年共收治头颈部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131例,其中颏下囊肿和表皮样囊肿51例,占38.9%,现报告如下,并对其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颏下皮样囊肿16例,男7例,女9例、15岁以下3例、16~25岁8例、26~35岁4例、36岁以上1例,最小9岁,最大37岁,术前正确诊断者1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观察1~10年无复发。 颏下表皮样囊肿35例,男,6例;女29例;15岁以下18例;16~25岁,4例;26~35岁,9例;36以上4例,最小6个月,最大46岁。术前正确诊断者24例;35例中行手术治疗的33例,其中30例随访观察1~10年无复发,3例复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5+169
目的探讨2个携带线粒体DNA 14484TC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家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个家系进行详细的临床和眼科学检查,通过视力、眼底照片、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分析患者眼科特征。结果 2个家系中9个母系成员(6例男性和3例女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丧失,2个家系外显率分别为40%和75%,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2.4±7.6)岁。所有患者眼底均表现为视盘苍白,边界清楚,视野检查一家系先证者表现为中心或旁中心暗点,另一先证者部分象限视野缺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在各个象限均有不同层度变薄,以颞侧最薄,而携带m.14484TC突变但未发病的成员RNFL厚度在颞侧变薄,其余象限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携带线粒体DNA 14484TC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表现为双眼不同程度视力下降,视野表现为中心或旁中心暗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在不同象限均有变薄,以颞侧象限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和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例颅内皮样囊肿病例中,3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3例均表现为厚壁中等强化.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中,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1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5例中4例表现为薄壁轻微强化,1例壁无强化.结论: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均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发生于上颌骨的囊肿主要包括上颌骨含牙囊肿、根尖囊肿、鼻腭囊肿等,临床上多有患侧面颊部及鼻翼隆起,部分鼻前庭囊肿亦可出现类似症状。传统治疗方法为经唇龈切口行上颌窦根治术或将囊肿完整切除,手术创伤较大,且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复发。我们采用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开放术,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13~47岁,平均29岁。2例为含牙囊肿,1例为根尖囊肿,1例为鼻前庭囊肿,2例为鼻腭囊肿。6例均有鼻翼及面部隆起、鼻塞,2例伴有头痛。查体:6例均可见下鼻道外侧壁向内隆起,其中3例见鼻底向上隆起。CT:所有病例均可见上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中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92例闭角型青光眼病例的临床资料,对11例闭角型青光眼并高度近视眼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692例闭角型青光眼中高度近视眼患者11例,其中3例为Weill-Marchesani 综合征,1例虹膜高褶综合征,2例虹膜睫状体囊肿,余5例为瞳孔阻滞.11例患者19只眼接受晶体手术或滤过性手术后均成功控制眼压.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发生房角关闭甚至闭角型青光眼,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瞳孔阻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皮毛窦的诊治经验提高认识及临床处理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9月以来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7例先天性皮毛窦患儿资料。1例位于胸段合并脊髓纵裂,6例位于腰骶部,其中3例合并脊髓栓系,1例皮样囊肿,1例表皮样囊肿,1例脂肪瘤。有2例患儿反复发生化脓性脑膜炎。术前均行MRI检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窦道同时一并切除合并的囊肿及脂肪瘤,切除脊髓纵裂的骨嵴,切断终丝松解圆锥。结果:完全切除6例,1例残留部分囊壁以碘酒烧灼。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保守治愈,1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结论:先天性皮毛窦临床表现多样,部分病人没有任何症状,MRI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手段,早期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磁共振(MR)扫描技术在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MR扫描技术及MRI表现。结果 12例中1例T1WI呈高信号,其余T1WI呈低信号。所有病例T2WI均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9例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2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价值,联合应用DWI和T2 FLAIR有利于桥小脑角皮样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定量评价垂体大腺瘤患者视野()改变情V F况及术后视力恢复的时程,并筛选可预测视力恢复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垂体腺瘤并存在视力障碍的41例患者,用H um phrey视野计对这些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3~6个月、1年、2年及术后5年的V F检查,测出每一象限的定量VF检查数据。结果:41例患者中有36例(88%)存在视力障碍,平均持续94周(极差0.5~1500),12例(29%)存在视神经萎缩。在颞上象限VF损害最明显,其次为颞下象限。在术后5年的随访期内,VF呈渐进性恢复且变化明显P0.001)(<。所有病例中,35%的眼VF恢复至正常、60%的眼部分恢复、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