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院2008-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上报的22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ADR报告中60岁以上年龄段构成比最高;静脉给药的ADR占58.52%,是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86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4.10%,中成药引起的ADR次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总例数的37.12%,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45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1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56种,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96.9%);药物种类为抗感染药所占构成比最高,其次为中药制剂;损害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严重ADR10例,多为抗菌药导致,临床表现以过敏性休克较多。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规范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51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护理人员上报的ADR报告居多,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6-2008年519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51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护理人员上报的ADR报告居多,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报的315例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1类7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最多,有139例(占44.1%);其次是中药注射剂58例(占18.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263例(占83.5%);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45例(占46.0%).结论 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上报的303例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3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2类68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有131例(占43.2%);其次是中药注射剂52例(占17.2%);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251例(占82.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44例(占44.3)。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张群卫  金镭  吴新安  刘梅 《安徽医药》2016,20(6):1220-122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859例药品不良反应,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间的85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类型、来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859例ADR报告中,男性发生ADR的概率为女性的1.2倍;61~70岁的老年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23.40%);肿瘤用药引起的ADR最多(39.23%);静脉滴注为引发ADR为主要的给药途径 (72.76%);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多(33.48%)。结论 临床用药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尤其针对老年患者加强用药监护,规范肿瘤用药,尽可能选择口服给药途径,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浦青西地区一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2012年度收集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按照基本资料、ADR涉及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ADR上报人员分布、报告类型、给药途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二级医院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40岁及41-65岁;ADR涉及药物品种数11大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的ADR最多,大环内酯类次之;ADR累及器官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其次是胃肠道反应;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而一级医院的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1-65岁及66岁之后;ADR涉及药物品种数15大类,其中抗高血压药引发的ADR最多,头孢菌素类次之;ADR累及器官系统消化系统最为常见,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口服给药引发的ADR最多。结论加大ADR的监测力度,及时反馈ADR的信息,提高ADR的发现率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院1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安涯  殷余苗  周捷 《中国药房》2007,18(20):1576-157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上报的156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季节性分布、用药情况、涉及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39.63%),其次为中药制剂与血液系统用药;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孙山  樊新星 《中国药师》2011,14(4):538-53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抗菌药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ADR中,抗菌药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2.7%,其次为抗肿瘤药.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7.92%.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我院267例ADR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我院已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DR监察中心的267例报告,按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怀疑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ADR所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处置及转归等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的怀疑药品以抗感染药高居首位,共195例,占70.03%;给药途径以静脉输注为主,共241例,占90.26%;ADR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普遍,共162例,占60.62%。结论:ADR的发生与药物理化性质、用法用量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加强ADR监测工作应注意ADR高发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昆山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的一般情况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间上报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络平台的225例ADR报告中相关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25例ADR报告的病例中,其年龄段在40~49岁和20~29岁之间发生ADR例数为最多,静脉给药(89.58%)是引发ADR主要给药途径,涉及14种类83种药品;抗感染药物导致ADR例数为最多(53.58%),其中头孢菌素的发生率为最高;其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66.14%).结论:加强对中青年患者的用药监测和静脉药物的用药监护,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严格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指征;加强ADR宣传和监测工作,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某部队医院157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医师、护士、临床药师上报的157例ADR报告加以归类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7例ADR涉及的药品以抗菌药物为主,共76例(48.41%),其次为中成药,共25例(15.92%);静脉滴注为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共106例(67.52%);所累及的系统以消化系统为主,共65例(31.86%),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32例(15.69%)。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规范药物合理使用,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RD)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医院2011年至2012年门诊药房收集的98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988例ADR中,女性发生率(57.80%)明显高于男性(42.20%);ADR涉及12类药物223个品种,发生率最高的为抗感染药物384例(43.32%),其次为抗肿瘤药物128例(15.49%)和中药注射剂108例(13.87%),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98例(40.28%)和消化系统损害242例(24.49%)。结论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正确合理地应用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7例报告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5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见;不良反应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将抗菌药物作为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以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上报的82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821例ADR 报告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中青年患者发生居多;静脉用药引起的ADR最多(618例,占75.09%);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菌药物(428例,占52.13%);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51例,占50.84%)。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上报的618例抗肿瘤药物ADR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618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为408例(66.02%),女性患者为210例(33.98%);40岁以上的有537例(86.89%),其中男性为296例,占该年龄段的49.53%,女性为241例,占该年龄段的44.87%,男性超过女性。细胞毒类药物ADR发生率占首位,占19.26%,ADR主要表现以消化道反应为主,骨髓抑制为辅。结论抗肿瘤药物ADR在静脉滴注中较多,且人群以40~60岁男性ADR居多。今后要高度重视40~60岁男性ADR,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海南省156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省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类别、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居多。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改变不良用药习惯,减少抗微生物药的应用和静脉给药比例,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陈丽  邓楠  韦鸿雁  谭波宇 《中国药房》2013,(18):1701-1704
目的:监测并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7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79.64%)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微生物药与营养药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7例(24.36%)和59例(21.45%),其次为循环系统药和中药制剂;ADR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27.15%)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的ADR11例(4.00%)。结论:临床应重视ADR,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2012-2015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及上报人职业等,对该院1307例ADR包括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307例ADR报告中,男性的发生比例高于女性,61~70岁的老年人占26.55%;ADR药品种类以抗肿瘤药最多(45.44%),其次是抗感染药物(20.95%);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73.22%);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预后分析,95.8%的ADR患者痊愈或好转.结论 临床上应深入加强ADR的监测与报告,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