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滨河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开发建设中鼠疫的防控措施,为野外施工人群和项目建设提供卫生学保障。方法收集2005─2014年银川市滨河新区动物间鼠疫流行及监测资料,建立啮齿动物种群分布信息数据库,及时采取动物间鼠疫预警及干预性灭鼠措施。结果银川市滨河新区啮齿动物种群构成以长爪沙鼠(40.08%)和子午沙鼠(37.38%)为优势种群;沙鼠平均密度2.40只/hm2;2005年、2009年和2013年发生过3次鼠间鼠疫流行;检出鼠疫菌40株,均分布在月牙湖乡,以5月(57.50%)和4月(27.50%)检出率最高;自毙鼠中分离出鼠疫菌占47.50%;沙鼠鼠体寄生媒介蚤优势种群为同型客蚤指名亚种(77.45%)和秃病蚤蒙冀亚种(7.25%),蚤类的寄生相对单一。结论随着银川市滨河新区建设速度的加快,部分区域主要宿主密度呈上升趋势,动物间鼠疫发生的危险因素亦增加;做到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并采取干预性灭鼠措施、风险与评估机制,可为滨河新区的建设提供卫生学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监测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戈壁荒漠动物鼠疫流行状况,掌握主要宿主、传播媒介、种群结构和时间消长趋势,为鼠情防控工作和监测方法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戈壁荒漠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2007—2014年的每年4—6月、9—11月定期开展监测工作。结果调查发现啮齿动物12种,媒介蚤14种,食肉动物5种,分离出3株鼠疫菌,大沙鼠鼠疫F1抗体阳性率29.33%~3.57%,除2007年和2011年外,其余年份均检出阳性血清。结论初步确定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戈壁荒漠区域鼠疫主要感染动物为大沙鼠,偶然感染动物为三趾毛脚跳鼠;该区域种群结构鼠种主要为大沙鼠,其次为子午沙鼠;动物间鼠疫流行一直存在,为有效控制动物间鼠疫流行、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需进一步明确动物间鼠疫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析 2009-2018年鼠疫宿主动物种群、密度变化,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二连浩特地区2010-2018年鼠疫监测数据,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捕获啮齿动物15种1 423只,包括长爪沙鼠、子午沙鼠、大沙鼠、达乌尔黄鼠、赤颊黄鼠、小家鼠、黑线仓鼠、灰仓鼠、黄兔尾鼠、短耳仓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羽尾跳鼠、黑线毛足鼠、小毛足鼠。主要宿主长爪沙鼠最高密度6.0只/hm^2,最低密度0.12只/hm^2,平均密度1.11只/hm^2;捕获媒介蚤19种,鼠体染蚤率51.74%,鼠体蚤指数2.14;检出鼠疫菌48株、阳性血清25份,有7个年份存在动物鼠疫流行。结论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二连地区动物鼠疫流行活跃,应加强动物和人间鼠疫的监测,并开展预防性灭鼠灭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宁夏银川市鼠疫疫源地流行状况,为预警鼠疫疫情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20年银川市鼠疫监测资料,采用回顾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鼠疫宿主动物种类、密度、蚤指数等。结果2016—2020年共捕获鼠类12种10858只,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分别捕获5210只和3885只,宿主鼠密度监测面积1941 hm^(2),总密度2.34只/hm^(2);夜间活动鼠平均捕鼠率6.47%;共获染蚤鼠2925只,鼠体染蚤率26.94%,获蚤8916只,蚤指数0.82;共解剖10858只,培养样本10858份,培养蚤3550组9370只,病原学检验均未分离出鼠疫菌,均判定为阴性;共捕获活体鼠2516只,采血1965份,血清学间接血凝试验滴度均≤1:4。结论通过对银川市鼠疫疫源地的连续监测,未监测到疫源地出现鼠疫流行,但鼠密度和蚤指数还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疫源地监测及风险预警,有效预防和降低发生鼠疫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宁夏北部沙鼠鼠疫监测结果,掌握鼠疫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宁夏北部沙鼠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资料,统计主要宿主密度、染蚤率、蚤体指数及细菌学、血清学检查,分析该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态势.结果 主要宿主平均密度为1.74只/hm2,平均染蚤率为28.60%,平均鼠体蚤指数为0.76.监测发现4起鼠间鼠疫疫情,共检出鼠疫菌16株,其中长爪沙鼠检菌10株、子午沙鼠2株、同型客蚤2株、秃病蚤2株.间接血凝检测(1HA)529份,发现阳性材料2份,血凝阳性率为0.38%;反向间接血凝检测(RIHA)8份,发现阳性材料7份,血凝阳性率为87.50%.结论 近年宁夏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活跃,鼠密度较高,局部发生了鼠间鼠疫疫情,应加强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密切注视疫情动态,严控动物疫情的流行和蔓延,防止发生人间鼠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锡林浩特市境内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主要宿主动物种群的变化;了解啮齿动物及蚤类种群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治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自2001年至2010年,对锡林浩特市鼠疫疫源地内的主要宿主、传播媒介、病原体等进行系统监测,并对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锡林浩特市境内共发现啮齿动物12种,其中布氏田鼠占40.92%;长爪沙鼠占40.72%。2005年及2010年判定的鼠疫菌,菌型为鄂尔多斯高原型,2008年判定的鼠疫菌,菌型为锡林郭勒高原型。结论锡林浩特鼠疫自然疫源地已由单宿主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逐渐演变成布氏田鼠与长爪沙鼠并存的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甘宁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50年鼠疫调查及监测材料汇总分析,为该疫源地动物鼠疫监测及预警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整理鼠疫资料,建立甘宁黄土高原黄鼠疫源地1962—2012年鼠疫数据库;黄鼠密度调查采用1日弓形夹法,其他小型啮齿动物调查采用5m夹线法;鼠疫病原学的分离采取剖检鼠类脏器,取肝脾直接压印培养法;鼠体蚤的收集采用梳检法;蚤的细菌学检验采取集组研磨培养法;鼠疫血清学采取间接血凝(IHA)法。结果该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18种,黄鼠为优势种群;收集蚤类59种(亚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群;50年来发生3次动物间鼠疫流行,分离鼠疫菌163株(其中人尸体4株、自然染疫动物135株、寄生蚤24株),检出阳性血清488份;动物鼠疫流行多发生在5—6月,流行年份黄鼠密度(3.26±1.11)只/hm^2,动物间鼠疫频发区在海原县境内月亮山与南华山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地带。结论海原县境内月亮山与南华山为该疫源地核心区,黄鼠鼠疫终止流行阈值指标为黄鼠密度年均〈0.2只/hm^2,黄鼠密度年均1.11只/hm^2为动物鼠疫流行时的阈值指标,2只/hm^2为动物鼠疫流行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宁夏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Excel表格收集、整理宁夏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4个监测点的数据和资料,建立2002~2011年啮齿动物种群及鼠疫监测基础信息数据库;黄鼠生态学观察采取剖检直接计数的方法。结果 2002~2011年海原黄鼠鼠疫监测抽样面积占疫源地面积的3.6%(7 786/216 000),黄鼠平均密度1.11只/hm2、鼠体染蚤率年平均58.21%、鼠体蚤指数平均1.18;其他小型啮齿动物共捕获2 687只,年平均捕获率2.37%;2002~2011年鼠疫病原学检验结果全部阴性,血清学检测阳性14份。结论该疫源地黄鼠及其他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种群构成方面仍以黄鼠为优势种,现阶段该地动物间鼠疫处于"静息期",相对暴发动物间鼠疫流行的风险因素较低。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河北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边界地区,属通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与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重叠地区,与两大疫源地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相对的特殊性。我国对两大疫源地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就河北近几十年来啮齿动物种群的动态变化尚未见系统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疫源地40年来的调查,阐明该地啮齿动物种群结构和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鼠疫动物病流行的因果关系。为该疫区未来的鼠疫动物病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5—2017年云南省个旧市动物鼠疫宿主动物密度、媒介构成、种群变化和疫情态势。方法收集2005—2017年个旧市鼠疫监测资料,计算相关指标,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7年共发现啮齿动物8种,年平均鼠密度在1.11%~3.42%波动,总平均鼠密度1.93%,其中优势鼠种是黄胸鼠(39.31%),次要鼠种是褐家鼠(33.66%);蚤类6种,总蚤指数及印鼠客蚤指数分别在0.19~0.57和0.04~0.35间波动,优势蚤种是印鼠客蚤(40.00%),其次是人蚤(30.70%);检测宿主动物6 207只、体外寄生虫2 140组和动物血清2 497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目前个旧市处于鼠疫流行静息期,但结合自然环境、鼠疫流行史、优势鼠鼠密度和优势蚤蚤指数等因素综合分析,存在着鼠疫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应继续认真开展和完成鼠疫监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好发的因素,为动物间鼠疫的监测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宁夏10年来沙鼠鼠疫疫源地监测的数据和资料,建立宁夏2010-2019年沙鼠鼠疫基础信息数据库.结果 2010~2019年沙鼠疫源地鼠疫主要宿主密度在0.62-2.41只/ha之间,平均为1.37只/ha.夜行鼠共捕获17种,...  相似文献   

12.
长爪沙鼠低密度时的动物鼠疫流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动物鼠疫重要的流行特点之一,就是随着长爪沙鼠数量的增加,出现动物鼠疫的流行,数量低时很少发现疫情。流行时长爪沙鼠的平均公顷密度一般都在10只以上,有的地段密度高时每公顷可超过30只,个别地段每公顷达50只以上,因此往往把长爪沙鼠的数量变化作为分析预测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指标。然而,由于沙鼠疫源地地域广阔,生境类型复杂,宿主和媒介的多样性,在不同地区间动物鼠疫的流行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异,有的地区长爪沙鼠低密度时仍可出现较多频次的动物鼠疫流行。二连浩特市周围地区,在低密度条件下,多次出现过动物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2-2010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鼠疫监测结果,了解额济纳旗鼠类种群结构及现状.方法 在额济纳旗的策克嘎查和新西庙地区,参照《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进行鼠疫监测.采用一日弓形夹法、5米夹线法捕鼠,梳捡捕获鼠体蚤,参照《鼠疫诊断标准》(WS 279-2008)对剖检鼠肝、脾组织及鼠体蚤进行病原学检验,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检验捕获鼠血清.结果 2002-2010年,鼠疫监测面积共291 km2,调查单公顷样方118个,捕获鼠1051只,平均鼠密度为8.91只/hm2,其中子午沙鼠526只,占50.05% (526/1051);长耳跳鼠175只,占16.65%(175/1051);大沙鼠154只,占14.65%(154/1051).剖检宿主动物1051只,培养蚤46组753匹,检测血清154份,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结论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尚未发现动物鼠疫活动的迹象,由于子午沙鼠为当地优势鼠种,属高抗性啮齿动物,因此应加强对该地区的系统监测,防止发生动物及人间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荒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趋势,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6—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8个团场鼠疫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监测结果,以及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 2016—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共调查面积503 ha,年均鼠密度为2.54只/ha,大沙鼠密度在2.32~2.78只/ha;夜行鼠平均捕获率为11.56%,以子午沙鼠为主、占90.29%,不同年度捕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52,P<0.001);鼠体染蚤率92.27%,总蚤指数5.87,洞干蚤染蚤率58.86%,蚤指数1.91;共检测大沙鼠血清1 257份,阳性6份、阳性率0.48%。结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荒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疫情仍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辖区内鼠疫传播风险持续存在;应继续加强联防联控,做好动物鼠疫监测,及时开展鼠疫风险评估及动物鼠疫疫情处置,严防人间鼠疫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0~2012年内蒙古长爪沙鼠疫源地啮齿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染疫情况,为该疫源地鼠疫流行特点和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00~2012年内蒙古鼠疫监测数据,应用Excel2003软件对啮齿动物及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按不同年代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长爪沙鼠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2目6科24种80 580只,各年度捕获啮齿动物种类波动在15~21种之间,平均每年为18种。各年度获啮齿动物数量波动在4 609~7 850只。有8种啮齿动物自然感染鼠疫,其中从7种动物体内检出鼠疫菌623株;从5种动物体内检验出阳性血清119份。结论内蒙古长爪沙鼠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宿主类型复杂,动物鼠疫流行活跃,应加强对该疫源地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围场县啮齿动物及寄生蚤的种群组成和数量动态,收集可检材料,开展动物鼠疫疫情监测。方法在不同的生境中,捕获啮齿动物调查其数量,收集其寄生蚤,并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发现围场境内有啮齿动物14种,以达乌尔黄鼠为优势种平均密度1.87只/hm^2;蚤类30种.以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为优势种;近5年剖验各种动物2183只,蚤培养144组1109只,动物血清1153份,经检验均为阴性。结论虽未分离出鼠疫菌,但仍存在着动物鼠疫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沿准噶尔盆地荒漠一带鼠疫疫情,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2012年开展鼠密度、种群构成、鼠体蚤、洞干蚤和血清学监测。结果捕获大沙鼠566只,密度为5.3只/hm2,有效洞群平均鼠密度3.9只/洞群;捕获各类夜行鼠669只,捕获率11.3%;鼠体获蚤2 012只,染蚤率68.0%,蚤指数5.5;探洞64个获蚤73只,指数1.1;分离各类鼠血清材料1 156份,其中F1抗体阳性血清47份。结论大沙鼠和其他各类鼠血清学检出阳性血清,大沙鼠有效洞群平均鼠密度明显降低,提示区域内动物间鼠疫处于高流行状态,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利用各种途径开展鼠疫防治工作,严防鼠间鼠疫向人间蔓延。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范围比较小 ,只局限于河北省北部的康保县 ,位于河北与内蒙古接壤地区。自5 0年代开始对该地开展了疫源调查。 1971年首次从该地分离出鼠疫菌 ,判定为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相继于 1984年发现了血清阳性 ;1994年发生了动物鼠疫流行。其后再无动物鼠疫流行。多年来我们对疫源地自然概况、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媒介动物和主要疫源动物长爪沙鼠生态等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1 疫源地概况  河北省康保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河北最北部 ,东经 113°11′ ,北纬 4 2°14′ ,与内蒙古的化德、白旗、太卜寺旗相接壤。属于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霍尔果斯口岸及周边区域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区系,为预防控制该地区鼠疫传染病及生物媒介传播疾病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2010─2014年夏秋季节,在霍尔果斯口岸及其东南边境的塔克尔穆库沙漠,采用昼日弓形夹法调查大沙鼠、夹夜法调查小型啮齿动物,对捕获的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计数和分类鉴定,活体大沙鼠采心血、其他啮齿动物解剖取材(心、肝、脾和肺)并进行鼠疫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在调查区共捕获大沙鼠136只,小型啮齿动物132只,隶属4科6属8种;大沙鼠为该地习见种,中哈合作中心区域小型啮齿动物的优势种为灰仓鼠,边境沙漠中为子午沙鼠;采集各种鼠体外寄生蚤745只,隶属5科9属11种,其中大沙鼠体外寄生的优势种是臀突客蚤和长吻角头蚤;在塔克尔穆库沙漠捕获的活体大沙鼠中,有2份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鼠疫F1抗体阳性(IHA)1∶128和1∶64。结论调查区首次从活体大沙鼠血清中检测出鼠疫F1抗体阳性,提示2012年和2013年夏秋季节霍尔果斯口岸东南边境沙漠区域有大沙鼠鼠间鼠疫流行,因此,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监测。  相似文献   

20.
宁夏盐池县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东径 10 6°0 3′~10 7°39′,北纬 37°0 5′~ 37°10′,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海拔 130 0~ 16 0 0 m。疫源地多为荒漠草原、固定、半固定及流动沙丘丘陵景观。该地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10年降雨量平均为 2 79.3mm。本次调查目的是为了掌握该疫源地主要宿主与次要宿主的种群分布及鼠疫动物病流行规律。1 材料与方法材料为弓形夹、板夹、白面油饼。应用一日弓形夹法和五米夹线法。2 小型啮齿动物数量监测2 .1 长爪沙鼠数量调查 :长爪沙鼠在当地数量多 ,分布广 ,为该地之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