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掌握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戈壁啮齿动物与媒介蚤的分布、生境、种类。方法在戈壁荒漠生境内捕获鼠种,调查洞群平均鼠数、鼠种的分布,梳检鼠体蚤并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夹捕法捕获鼠210只,有大沙鼠、子午沙鼠、红尾沙鼠和柽柳沙鼠;洞群覆盖率为10.8%,洞群密度为8.4洞群/hm^2,有鼠洞群平均鼠为0.5只/洞;鼠群栖息率为92.7%,有鼠洞群密度为7.8只/hm^2,平均鼠密度为3.9/hm^2;染蚤鼠149只,获蚤数为3 464只,染蚤率为70.92%,其中簇鬃客蚤为优势种,占总数的49.3%;血清学监测210份,其中5份血清阳性。说明调查区域内近期发生过沙土鼠鼠间鼠疫流行。结论初步掌握戈壁荒漠鼠类、蚤种,为开展类似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长期系统的调查鼠密度和血清学检测,对杜绝人间鼠疫暴发有着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荒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趋势,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6—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8个团场鼠疫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监测结果,以及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 2016—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共调查面积503 ha,年均鼠密度为2.54只/ha,大沙鼠密度在2.32~2.78只/ha;夜行鼠平均捕获率为11.56%,以子午沙鼠为主、占90.29%,不同年度捕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52,P<0.001);鼠体染蚤率92.27%,总蚤指数5.87,洞干蚤染蚤率58.86%,蚤指数1.91;共检测大沙鼠血清1 257份,阳性6份、阳性率0.48%。结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荒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疫情仍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辖区内鼠疫传播风险持续存在;应继续加强联防联控,做好动物鼠疫监测,及时开展鼠疫风险评估及动物鼠疫疫情处置,严防人间鼠疫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宁夏银川市鼠疫疫源地流行状况,为预警鼠疫疫情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20年银川市鼠疫监测资料,采用回顾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鼠疫宿主动物种类、密度、蚤指数等。结果2016—2020年共捕获鼠类12种10858只,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分别捕获5210只和3885只,宿主鼠密度监测面积1941 hm^(2),总密度2.34只/hm^(2);夜间活动鼠平均捕鼠率6.47%;共获染蚤鼠2925只,鼠体染蚤率26.94%,获蚤8916只,蚤指数0.82;共解剖10858只,培养样本10858份,培养蚤3550组9370只,病原学检验均未分离出鼠疫菌,均判定为阴性;共捕获活体鼠2516只,采血1965份,血清学间接血凝试验滴度均≤1:4。结论通过对银川市鼠疫疫源地的连续监测,未监测到疫源地出现鼠疫流行,但鼠密度和蚤指数还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疫源地监测及风险预警,有效预防和降低发生鼠疫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宁夏北部沙鼠鼠疫监测结果,掌握鼠疫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宁夏北部沙鼠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资料,统计主要宿主密度、染蚤率、蚤体指数及细菌学、血清学检查,分析该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态势.结果 主要宿主平均密度为1.74只/hm2,平均染蚤率为28.60%,平均鼠体蚤指数为0.76.监测发现4起鼠间鼠疫疫情,共检出鼠疫菌16株,其中长爪沙鼠检菌10株、子午沙鼠2株、同型客蚤2株、秃病蚤2株.间接血凝检测(1HA)529份,发现阳性材料2份,血凝阳性率为0.38%;反向间接血凝检测(RIHA)8份,发现阳性材料7份,血凝阳性率为87.50%.结论 近年宁夏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活跃,鼠密度较高,局部发生了鼠间鼠疫疫情,应加强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密切注视疫情动态,严控动物疫情的流行和蔓延,防止发生人间鼠疫.  相似文献   

5.
分析 2009-2018年鼠疫宿主动物种群、密度变化,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二连浩特地区2010-2018年鼠疫监测数据,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捕获啮齿动物15种1 423只,包括长爪沙鼠、子午沙鼠、大沙鼠、达乌尔黄鼠、赤颊黄鼠、小家鼠、黑线仓鼠、灰仓鼠、黄兔尾鼠、短耳仓鼠、三趾跳鼠、五趾跳鼠、羽尾跳鼠、黑线毛足鼠、小毛足鼠。主要宿主长爪沙鼠最高密度6.0只/hm2,最低密度0.12只/hm2,平均密度1.11只/hm2;捕获媒介蚤19种,鼠体染蚤率51.74%,鼠体蚤指数2.14;检出鼠疫菌48株、阳性血清25份,有7个年份存在动物鼠疫流行。结论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二连地区动物鼠疫流行活跃,应加强动物和人间鼠疫的监测,并开展预防性灭鼠灭蚤。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并进行鼠疫血清学监测。结果捕获鼠类4种298只,平均密度为2.08只/hm^2,其中以达乌尔鼠兔为优势种,占74.50%。共梳检蚤52只,总染蚤率为10.07%,总染蚤指数为0.20;获鼠血清178份,鼠疫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吴起县未发现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山西省大同市鼠疫监测点2006~2010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监测的各项指标与鼠疫流行的关系,为防治鼠疫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资料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大同市5个鼠疫监测县(区)的监测资料按照监测方案进行整理,分析达乌尔黄鼠密度、小型鼠类密度和鼠体蚤、洞干蚤、巢蚤蚤指数和染蚤率以及血清学结果。结果黄鼠密度平均为1.05只/hm2,小型鼠类平均密度为4.12%;黄鼠体蚤染蚤率平均为18.53%,平均蚤指数为0.48,黄鼠洞干蚤平均染蚤率0.85%,洞干蚤指数为0.01,鼠巢平均染蚤率17.65%,平均蚤指数为1.14;鼠疫血清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大同市监测点的主要宿主和媒介的各项指标仍比较高,虽然血清学结果未检出阳性,但大同市受到周边地区动物鼠疫不断发生的严重威胁,仍存在异地疫源传入发生鼠疫和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13年新疆乌鲁木齐县鼠疫监测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并掌握该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要求进行宿主动物、媒介昆虫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测,对2013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定点法观察旱獭平均密度1.22只/hm^2,路线法观察旱獭平均密度0.51只/hm^2;媒介监测旱獭染蚤率43.94%,平均蚤指数2.29;病原学未分离出鼠疫菌,体蚤集组接种小自鼠,未分离出鼠疫菌;血清学监测旱獭血清314份,牧犬血清64份,未检出阳性血清;自毙材料阳性血清2份。结论乌鲁木齐县鼠疫监测点病原学未检出鼠疫菌,反向血清阳性2份,今后应加强鼠疫监测,加大鼠疫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江西省鼠疫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江西省鼠疫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江西省20个县区开展鼠疫监测,采用夹笼法和逐日捕鼠法调查鼠密度、鼠种构成;对捕获鼠检蚤,计算染蚤率和蚤指数;采集鼠肝、脾、血清;蚤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江西省未报告人间鼠疫疫情;2018—2022年动物鼠疫监测显示室内鼠平均捕获率为2.64%,野外鼠平均捕获率为3.67%;5年来鼠种结构稳定,褐家鼠和黄毛鼠分别为室内和野外的优势鼠种;平均染蚤率为0.879%,平均蚤指数为0.010;鼠疫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江西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静息期,但不排除疫源地复燃和外省输入疫情风险,应持续规范鼠疫监测工作,加强疫情发现、报告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宁夏盐池县野生动物间鼠疫疫情. 方法 2005年在宁夏盐池县沙鼠鼠疫疫源地,采用一日弓型夹法捕获长爪沙鼠进行监测. 结果 鼠疫菌主要宿主长爪沙鼠,平均密度高达39.9只/ hm2;梳检长爪沙鼠获蚤1 489只,平均蚤指数1.329;自毙长爪沙鼠27只,检出鼠疫菌18株,检菌率66.7%. 结论 宿主的高密度、主要媒介高指数、自毙长爪沙鼠高检菌率均证明本地区鼠疫进入了非常活跃的时期,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07年青海省国家级鼠疫监测点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7年青海省4个国家级鼠疫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为进一步制定鼠疫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和《青海省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对监测点的宿主动物、媒介昆虫、人等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采用路线法调查旱獭、五步夹线法调查小型啮齿动物种类和数量分布;对检获的宿主动物体的媒介昆虫进行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4个监测点的平均早獭密度为0.079只/hm2,小型鼠密度调查捕获率为4.94%,以高原鼠兔为优势种群;旱獭平均蚤指数为3.29,染蚤率为54.15%;小型啮齿动物平均蚤指数为0.25,染蚤率为6.5%;早獭洞干蚤指数为0.07,洞干染蚤率为4.93%;共检测各种动物材料3043份,从自毙旱獭、自毙沙狐和媒介昆虫中检出鼠疫菌10株;检测人及动物血清923份,IHA阳性4份。结论青藏铁路沿线的乌兰县、西大滩和青南高原玉树县3个监测点动物鼠疫疫情活跃。  相似文献   

12.
1985~2004年宁夏海原县曹洼地区鼠疫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鼠疫监测结果,探讨鼠疫控制对策.方法 按照《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动物鼠疫监测标准》进行黄鼠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 1985~2004年平均黄鼠密度0.97只/和hm2近7年来黄鼠密度连续超过1.0只/ hm2,且有上升趋势;黄鼠平均体蚤指数1.60,染蚤率45.4988年,2000年和2001年从黄鼠检出鼠疫阳性血清10份,滴度1: 20~1: 80,阳性率0.10%~0.55%;1985~2004年未检出鼠疫菌.结论 海原县曹洼地区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内未发生动物鼠疫现疫流行,但有鼠间鼠疫散发,近年来黄鼠密度和体蚤指数为鼠间鼠疫流行提供基本条件;鼠疫控制应采取科学监测、灭鼠灭蚤、宣传教育、疫区处理和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西藏阿里地区鼠疫监测结果 ,探讨鼠疫控制对策. 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动物鼠疫监测标准>进行喜马拉雅旱獭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 结果 阿里地区鼠疫主要宿主仍然是喜马拉雅旱獭,平均密度达1.04只/hm2;梳检喜马拉雅旱獭132只,平均蚤指数2.89;测定鼠疫F1抗体血清211份,阳性125份,阳性率为59.3%,鼠疫F1抗原69份,阳性31份,阳性率为44.9%;剖检自毙旱獭46只,检出鼠疫菌22株,检菌率47.8%. 结论 宿主的高密度、主要媒介的高指数、自毙旱獭检菌率均证明本地区鼠疫进入了非常活跃时期,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杜绝鼠间鼠疫波及到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霍尔果斯口岸及周边区域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区系,为预防控制该地区鼠疫传染病及生物媒介传播疾病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2010─2014年夏秋季节,在霍尔果斯口岸及其东南边境的塔克尔穆库沙漠,采用昼日弓形夹法调查大沙鼠、夹夜法调查小型啮齿动物,对捕获的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计数和分类鉴定,活体大沙鼠采心血、其他啮齿动物解剖取材(心、肝、脾和肺)并进行鼠疫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在调查区共捕获大沙鼠136只,小型啮齿动物132只,隶属4科6属8种;大沙鼠为该地习见种,中哈合作中心区域小型啮齿动物的优势种为灰仓鼠,边境沙漠中为子午沙鼠;采集各种鼠体外寄生蚤745只,隶属5科9属11种,其中大沙鼠体外寄生的优势种是臀突客蚤和长吻角头蚤;在塔克尔穆库沙漠捕获的活体大沙鼠中,有2份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鼠疫F1抗体阳性(IHA)1∶128和1∶64。结论调查区首次从活体大沙鼠血清中检测出鼠疫F1抗体阳性,提示2012年和2013年夏秋季节霍尔果斯口岸东南边境沙漠区域有大沙鼠鼠间鼠疫流行,因此,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开展鼠疫监测,探讨鼠疫控制对策.方法 按照甘宁两省(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动物鼠疫标准进行黄鼠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血清学、细菌学检验.结果 近5年平均黄鼠密度1.73只/公顷;黄鼠体蚤指数1.82,染蚤率55.84%,从黄鼠、五趾跳鼠、花鼠、蒙古兔等检出鼠疫血清阳性30份,阳性率0.14%,滴度1: 20~1: 2 560.结论 近5年来固原市局部有鼠间鼠疫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主,落实灭鼠灭蚤、宣传教育、疫区处理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7~2010年西藏阿里地区鼠疫监测结果,探讨鼠疫控制对策。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要求进行喜马拉雅旱獭(简称旱獭)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查。结果 2007~2010年西藏阿里地区旱獭平均密度为0.31只/hm2。梳检旱獭272只,获蚤68只,平均蚤指数为0.25,染蚤率为37.50%。测定鼠疫F1抗体447份,其中牧犬血清360份,阳性143份,阳性率为39.72%。测定鼠疫F1抗原135份,其中自毙旱獭血清107份,阳性63份,阳性率为58.89%。剖检自毙旱獭107只,检出鼠疫菌54株,检出率为50.47%。结论近年来西藏阿里地区每年都发生动物间鼠疫,并且检出率、宿主密度、蚤指数、牧犬血清阳性率均很高,鼠疫流行非常活跃,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应该加强该地区鼠疫监测,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降低旱獭密度,灭獭灭蚤,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禁止鼠疫疫区群众及外来施工、经商人员剥食旱獭,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杜绝动物间鼠疫波及到人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县鼠疫监测结果,掌握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要求进行宿主动物、媒介昆虫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血凝法、ELISA、胶体金层析法)检验,并分析2014年的监测结果。结果定点法观测旱獭平均密度1.42只/hm2,路线法观测旱獭平均密度0.63只/hm2;梳检旱獭132只,检蚤562只,染蚤率为47.72%,蚤指数4.25;搜集自毙动物材料27份,取捕获的活旱獭脏器172份,集36组体蚤进行鼠疫细菌学"四步"检验,未分离出鼠疫菌;监测旱獭血清360份、牧犬血清20份,检出牧犬血清阳性1份、滴度1∶16,27份自毙动物血清经血凝法、ELISA、胶体金层析法检测均为抗体阴性。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县鼠疫监测点病原学检测未检出鼠疫菌,但检测到1份牧犬阳性血清,今后还需加强动物鼠疫的监测,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鼠疫历史疫区宜良县开展鼠疫监测,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等方案,采用笼夹法监测宜良县小型啮齿类动物、并梳检鼠体表面寄生蚤。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 552只,分属2目2科3属,褐家鼠为优势种占68.88%,黄胸鼠次之占25.39%。鼠体检蚤,鼠体染蚤率为36.40%,印鼠客蚤为鼠体优势蚤种占61.68%。6年室内平均鼠密度为2.04%,黄胸鼠鼠密度0.57%,室外平均鼠密度为2.42%,黄胸鼠鼠密度0.55%。平均黄胸鼠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85,黄胸鼠鼠体印鼠客蚤指数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峰值为8月份。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均为阴性。结论 6年监测显示,主要宿主、主要媒介依然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以后虽未再发现动物间鼠疫线索,但在大的自然环境、鼠种、蚤种的组成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鼠疫始终存在"复燃"的可能,我们要不断提高监测发现疫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夜笼法。在广州市12区、县级市设置监测点,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10年间共捕获鼠形动物8 891只,分属2目2科4属9种。其中啮齿目动物8 285只,食虫目动物606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1.25%;在1 185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243只,捡获蚤811只。发现蚤类4种,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平均鼠染蚤率为20.51%,总蚤指数为0.68;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和掌握山西省大同市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方法对大同市1997~2008年连续12年的鼠疫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黄鼠密度平均为0.75只/hm2,小型鼠类平均密度为8.1%,家鼠平均密度为8.1%;黄鼠体蚤染蚤率平均为29.4%,平均蚤指数为0.73,黄鼠洞干蚤平均染蚤率2.2%,洞干蚤指数为0.04,鼠巢平均染蚤率50%,平均蚤指数为3.40;血清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大同市受到周边地区动物鼠疫不断发生的严重威胁,仍存在着发生鼠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