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海平 《河北中医》2012,34(1):71-7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以加味三妙散配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予以柳氮磺吡啶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僵晨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僵晨时间、ESR及C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三妙散合柳氮磺吡啶治疗A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阎晓霞 《中医研究》2012,25(6):30-32
目的:观察补肾除湿化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除湿化瘀汤(狗脊、杜仲、当归、黄芪、白芍、川续断、生地黄、制川乌、红藤、黄柏、川牛膝、土茯苓、鸡血藤、青风藤、独活、炮穿山甲)治疗,1 d 1剂;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250 mg/次,3次/d,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3.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66.67%.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肾除湿化瘀汤可减轻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改善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征等体征,尤其在改善脊柱痛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孙国民 《辽宁中医杂志》2010,(11):2210-2211
目的:观察中两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尪痹片配合柳氮磺胺嘧啶、乐松片(洛索洛芬)治疗的方法,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嘧啶、乐松片(洛索洛芬)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仅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72,P0.01)。结论:尪痹片配合柳氮磺胺嘧啶、乐松片(洛索洛芬)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副反应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联合柳氮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4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BASDAI、BASFI、脊柱痛(VAS评分)、指地距及实验室指标hs-CRP、ESR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每次1 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强督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评估指标(ASAS20)、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脊柱痛、全身痛及夜间痛评分,并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57例患者完成了研究,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达到ASAS20的比例分别为82.75%(24例/29例)和71.43%(20例/28例)。治疗组治疗后BASDAI、BSAFI、BASMI、总体评价VAS评分、脊柱痛、全身痛及夜间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BASDAI、总体评价VAS评分、脊柱痛、全身痛及夜间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ESR、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联合柳氮磺吡啶能显著改善AS临床症状、降低ESR和CRP水平,且比单用柳氮磺吡啶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公藤口服液(LOS)联合氯诺昔康(LOR)、柳氮磺嘧啶(SSZ)和甲氨蝶呤(MTX)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16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口服LOS+LOR+SSZ+MTX;对照组:58例,口服LOR+SSZ+MTX。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2组腰背痛指数、晨僵持续时间、胸廓活动度、Schober实验、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6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比较,治疗组无变化56例,对照组无变化5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口服液联合氯诺昔康、柳氮磺嘧啶和甲氨蝶呤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除湿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服用清热解毒除湿汤;对照组30例,单用柳氮磺胺嘧啶组,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控显(近期控制和显效)率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控显率26.67%;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控显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关节症状,体征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可明显改善外周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指标(P<0.05或P<0.01)。结论:清热解毒除湿汤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期有很好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抗感染、消除抗原、免疫调节、抑制炎症介质、抗炎镇痛、改善血流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通络化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醋氯芬酸肠溶片与甲氨蝶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配合通络化瘀汤.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1.6%)低于对照组(34%)差异有统计学定义(X2=5.05,P<0.05).结论 通络化瘀汤可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筋微创疗法联合柳氮磺嘧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作用。方法:将AS患者2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8例,两组均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对照组加服美洛昔康片,治疗组加用经筋微创疗法,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ASAS20、ASAS40达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IL-4、IL-10、TGF-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ASAS20、ASAS40达标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116/128),对照组为73.2%(93/1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微创疗法联合柳氮磺嘧啶治疗AS临床疗效优于美洛昔康片联合柳氮磺嘧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体内炎性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使用柳氮磺吡啶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通督汤(由淫羊藿15g狗脊30 g怀牛膝30g杜仲15 g独活15 g桂枝9g石楠30g川芎15g苍耳子9g青风藤15g组成),对照组单独使用柳氮磺吡啶,均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腰部晨僵、"4"字试验;实验室检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8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关节疼痛、腰部晨僵、"4"字试验、CRP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督汤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6,(2):196-197
目的:观察骶管与骶髂关节神经阻滞联合蠲痹通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骶管神经阻滞配合双骶髂关节阻滞配合口服蠲痹通瘀汤治疗。骶管神经阻滞(0.9%氯化钠注射液14.5mL、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正清风痛宁注射液75mg、维生素B12500μg的混悬液,共20mL)。1d1次,连续3d,间隔3d后再行3次,1d1次。双骶髂关节阻滞(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正清风痛宁注射液37.5mg),1d1次,共10次。蠲痹通瘀汤1d1剂,水煎至400mL,早晚分服,共3月。对照组:醋氯芬酸片0.1g,口服,1d2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g,口服,1d2次,共3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S功能指数、AS疾病活动指数、总体VAS、脊柱疼痛VAS、ASAS20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管与骶髂关节神经阻滞联合蠲痹通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优于醋氯芬酸联合柳氮磺嘧啶。  相似文献   

12.
姚志城  黄小冰  卓善蓝 《新中医》2020,52(6):114-117
目的:观察督脉铺灸结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施加督脉铺灸,每次1.5 h,每周1次。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与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人体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水平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7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SDAI评分、BASFI评分、血清CRP、ESR、HLA-B27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对BASDAI评分、BASFI评分、血清CRP、ESR、HLA-B27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铺灸结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早中期AS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肾蠲痹汤联合柳氮磺吡啶及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肾虚督寒型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肾蠲痹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腰背痛、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0.00%(P<0.05)。2组中医证候、腰背痛、BASDAI、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腰背痛、BASDAI、BAS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枕墙距、指地距均较治疗前减小,Schober、胸廓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枕墙距、指地距均小于对照组(P<0.05),Schober试验大于对照组(P<0.05)。胸廓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瘤坏死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通络化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醋氯芬酸肠溶片与甲氨蝶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配合通络化瘀汤.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1.6%)低于对照组(34%)差异有统计学定义(X2=5.05,P<0.05).结论 通络化瘀汤可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六藤安脊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肾虚瘀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活动期肾虚瘀阻型AS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六藤安脊汤和柳氮磺吡啶,对照组患者口服模拟中药汤(焦糖)和柳氮磺吡啶,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次要疗效指标、西医AS评估工作组(ASAS)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主要疗效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患者对病情总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两组次要疗效指标中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体征、指地距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体征、指地距、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观察组ASAS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肾通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尪痹汤,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0.1 g,每日两次。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每日口服双氯芬酸钠25 mg。分别于研究开始前一天及治疗结束后采集患者(1)中医证候积分,(2)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3)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4)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和活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NF-α均明显降低、TGF-β1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阳法可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调节TNF-α、TGF-β1水平,该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症状缓解情况,药物副反应情况.方法:将12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补肾通督活血汤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对照组予双氟芬酸钠缓释片(迪克乐克)配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腰部僵硬持续时间、腰部疼痛程度、指地距、关节疼痛数、Schober试验等指标有明显改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ESR和CRP治疗组下降的更为显著,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AS较单纯西药治疗AS疗效更好,副反应更低,比较安全,适合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8.
傅卫燕  孟庆良  靳昊  朱茂荣 《光明中医》2022,(18):3336-3338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定脊汤联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方法 以7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分为观察组(温肾健脾定脊汤+针灸)与对照组(柳氮磺吡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BASDAI指数、BASFI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 A)、血沉(ESR)水平降低,观察组ESR、CRP、Ig A、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温肾健脾定脊汤联合针灸治疗AS的疗效理想,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将72例A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研究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柳氮磺吡啶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AS功能性指数量表评分(BASFI)、AS活动性指数量表评分(BASDAI)及疼痛评分(VAS)。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BASFI、BASDA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及柳氮磺吡啶治疗AS效果显著,改善机体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观察治疗前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D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综合评价(BAS-G)评分及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ADSDAI、BASFI以及BAS-G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以及Schrber试验距离均明显增加,臀地距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ESR、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柳氮磺吡啶能够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血CRP及ESR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