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据报道[1]颅内动脉系统(前循环)的动脉瘤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85%。改良翼点入路作为处理颅内动脉瘤的经典入路,适用于处理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等,以及位于上述部位的多发性动脉瘤[2]。眶上外侧入路作为一种简捷、快速、微创的手术入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夹闭手术。本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29例患者行手术夹闭前循环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手术及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6例患者中15例行单侧翼点人路,1例纵裂入路(胼周动脉的动脉瘤),手术夹闭动脉瘤16枚。结果术后因脑积水行V—P分流2例。3例出现精神症状,1周后消失。1例偏瘫,经康复治疗后3个月后遗留轻度偏瘫,生活可自理。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翼点入路是处理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很好入路,充分的术前准备,耐心细致地解剖脑池显露载瘤动脉和动脉瘤,控制性降压,适当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及术后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本组18个前交通动脉瘤,8个大脑中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Ⅱ级18例,Ⅲ级5例。结果均行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9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1例重残,2例有不同程度记忆障碍。结论翼点入路显微夹闭术对前交通动脉瘤及部分大脑中动脉瘤疗效好,是成熟、可靠、理想的术式,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70例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翼点入路35例入B组,眶上外侧入路35例入A组。所有患者采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对照组采用翼点入路,研究组采用眶上外侧入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清脑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水平、生存质量评分、预后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及骨窗范围均较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NSE及S100β水平均较低(P<0.05);研究组术后环境领域、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高(P<0.05);研究组预后状况较好(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两种入路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均可有效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但选择眶上外侧入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能够有效减轻脑损伤,术后生存质量较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治疗相关问题。方法经CTA或DSA明确诊断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1例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机与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前Hunt-Hess分级I级7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例。成功夹闭动脉瘤颈2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随访2~12个月,良好16例,轻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本组近期疗效良好率为85.8%(20/21),病死率为6.6%(1/21),术中破裂发生率19.05%(4/21)。结论Hunt-Hess分级Ⅰ-Ⅲ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应尽早手术,翼点入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典入路;控制性降压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翼点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这一经典术式进行改良,以减少术后“前交通动脉瘤综合症”的发生机会。方法 采用A1优势侧的颅一眶颧入路,控制近端A1后,解剖基底纵裂池数厘米,在保留直回的情况下,可满意地暴露并安全地夹闭动脉瘤。结果 本组中67%的患者1年后的韦氏成人智能评分大于90。结论 眶-翼点入路结合基底纵裂池的打开,可明显减轻术中脑牵拉并保留直回,改善了术后患者的认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2例,术前均行头颅CTA检查,采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术后恢复良好27例,轻度残疾8例,中度和重度残疾6例,死亡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野显露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前交通动脉与左右大脑前动脉呈近似直角,是前循环动脉瘤的好发区[1-2]。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显微外科处理前交通动脉瘤有多种手术入路,其中翼点入路是常用的手术入路,但其对于上突型前交通动脉瘤瘤颈的暴露和夹闭较困难,瘤颈的残留率和脑挫伤的概率较下突型明显增加近一倍[3-6]。纵裂入路对于上突型前交通动脉瘤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且不易损伤脑组织[7]。本研究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7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回顾性分析翼点入路与纵裂入路的临床疗效,旨  相似文献   

9.
我院对3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利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进行术前、术后反复的大脑中动脉榆查,结合颈内动脉入颅段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及大脑前循环脑血流量变化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眶上外侧人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采用眶上外侧人路夹闭6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置、术后脑血管造影、并发症及m院时GOS评分。结果69例(84个动脉瘤)患者,其中13例为多发动脉瘤。共夹闭82个,包裹术1个,未夹闭1个。65例恢复良好,4例恢复差,无死亡病例。结论眶上外侧入路作为Willi’s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具有简捷、快速、微创的优点,适合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月间3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手术治疗及预后情况。所有患者均施行经翼点入路手术,夹闭38例。结果治愈37例,死亡1例。37例随访12个月均无前交通动脉瘤再出血发生。结论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可收到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颞部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的手术入路和颅外减压的方式。方法: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清除颞部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37例,其中26例用游离的骨膜或颞肌筋膜减张缝合硬脑膜。结果:恢复良好32例(86%),重度残废1例,死亡4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显露颞叶底面及中颅底良好,用于颞部损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优于常规颞瓣开颅术;硬脑膜减张缝合简单易行,不影响颅外减压效果且克服了硬脑膜不缝合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所有后颅凹脑膜瘤中,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是对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最大挑战。由于这部分肿瘤发病率低,肿瘤深居后颅凹中央,而且临近脑干、第Ⅲ-Ⅳ对颅神经以及后循环动脉,岩斜区脑膜瘤是所有脑膜瘤中最难以处理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巧的提高、器械的改进及合适的手术入路,使得肿瘤的全切率增加而致残率和死亡率降低。在岩斜区手术入路当中,乙状窦前入路是目前手术治疗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14.
李惠玲  孙丽萍  廉洁 《天津护理》2003,11(5):231-232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发病6~72h内,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的方法。术前对患者实施特别护理,“偷袭麻醉”后进行术前准备,避免了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术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并发症并做好康复训练,使患者得到良好恢复。结果:36例手术全部成功,治愈3l例,好转4例,植物生存l例。随访6~24个月,效果良好。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应争取早期手术夹闭。护理措施得当可避免术前动脉瘤再破裂出血,为实施手术创造条件。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对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50例颅内动脉瘤翼点入路开颅夹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主要措施有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引流管护理、头痛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做好早期功能锻炼。认为对于诊颅内动脉瘤出血的患者,尽快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提供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患者赢得最佳生存时机和早日康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术是将翼点开颅术向颅底方向的进一步扩大。包括眶上翼点入路、颧弓翼点入路和眶翼弓入路。本探讨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经扩大翼点入路切除颅底肿瘤30例。观察术中显露情况及手术效果.并就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术中病灶显露良好。无1例出现脑牵拉损伤。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及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死亡1例,其余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扩大翼点入路切除颅底肿瘤具有显露好、脑牵拉轻的优点。适用于中颅底、鞍旁肿瘤、颅眶沟通瘤及部分自中颅底向后颅底或颅外生长的肿瘤。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破裂6h内的动脉瘤经翼点锁孔入路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夹闭33例患者的36个动脉瘤,包括4个术中破裂者,35个行单纯动脉瘤夹闭术,1个行夹闭加瘤颈包裹。术后恢复良好29例,中、重残3例,1例死于肺栓塞。动脉瘤破裂6h内超早期翼点锁孔手术安全、微创、可行,潘氏点侧脑室穿刺在术中对颅压较高尤其脑积水患者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26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以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来我科首诊的经CT、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力争在72 h内经翼点入路开颅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 126例中,术后随访6个月~3年.恢复良好98例.中度残疾,但生活自理18例;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经CT、DSA确诊后应争取早期手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手术人路、熟练掌握显微操作技术及显微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通常采用经翼点或改良翼点单侧或双侧额下入路。但在显微镜下手术,如果能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就不一定需要作过多头皮与颅骨的暴露。2003年3月以来,作对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交通动脉瘤,经眉毛锁孔入路作脑动脉瘤夹闭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又称椎-基底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1.3%[1],其位置较隐蔽,与丘脑、脑干、后组颅神经、动脉穿支等关系密切,常突然破裂出血,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用锁孔手术入路行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夹闭术2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手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