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极低频磁场对HepG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是否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 [Ca2 +]i)。方法 Fura 2负载HepG2细胞分别在 1.5 5mT(均值 )、16Hz脉冲磁场处理 6 0min ,30 0mT、2Hz旋转磁场处理 5min后 ,用荧光光度计检测 [Ca2 +]i;实时检测 0 .9mT(有效值 )、16Hz正弦磁场对 [Ca2 +]i的影响。结果 在 1.5 5mT、16Hz脉冲磁场处理后 ,对照组和处理组R值 (F34 0nm   F380nm   )分别为 2 .4 5 19± 0 .2 378、2 .5 2 6 6± 0 .2 915 ,30 0mT、2Hz旋转磁场处理后R值分别为 1.36 5 0± 0 .0 6 2 6、1.36 0 2± 0 .0 771。 0 .9mT、16Hz正弦磁场处理下R值数据点拟合趋势线斜率比 [r(50 1~ 1 0 0 0 )    r(0~ 50 0 )   ]分别为 1.12 13± 0 .4 5 5 9、1.0 72 7± 0 .1971,截距之比 [b(50 1~ 1 0 0 0 )    b(0~ 50 0 )   ]分别为 0 .9912± 0 .0 0 98、0 .9979± 0 .0 0 6 0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以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下未发现磁场对HepG2的 [Ca2 +]i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不同核黄素水平对HepG2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定制无核黄素培养基、紫外线清除胎牛血清(FBS)中核黄素建立核黄素缺乏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浓度核黄素(0.76、3.76、6.76、12.76、24.76、48.76nmol/L)培养HepG2细胞,共培养96 h,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于72h测定培养上清液的丙二醛(MDA)含量、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细胞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结果随着核黄素浓度增加,细胞活力显著上升、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培养液中ALT、AST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下降,细胞内SOD活性显著上升、GR活性显著上升、GSH-Px活性显著下降、GSH含量显著增加、GSSG含量显著减少、GSH/GSSG显著升高(P0.05)。上述大部分指标的核黄素剂量效应拐点在12.76nmol/L左右。结论核黄素不足可导致HepG2细胞的抗氧化功能下降,维持正常抗氧化功能的核黄素浓度应高于12.76nmol/L。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甲醛(F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胆汁酸合成和外排影响,探讨甲醛引起肝细胞损伤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甲醛对HepG2细胞染毒12、24和48 h,采用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以不同浓度甲醛对HepG2细胞染毒24和48 h,采用化学-酶法测定HepG2细胞内总胆汁酸(TBA)含量;采用实时定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铝对新生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将分离的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层脑细胞分别与终浓度为0、10、100、1 000μmol/L的Al3^+一起孵育,应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2/AM测定不同孵育时间(15、30、45 min)细胞内[Ca^2+]i.结果 皮层脑细胞内的[Ca^2+]i随着Al3^+浓度增加和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加,当Al3^+浓度为1 000μmol/L时和孵育时间为45 min时,神经细胞内[Ca^2+]i较其他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铝可通过增加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Ca^2+]i而发挥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镉暴露对HepG2细胞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臢比色法测定CdCl2(0、1、2.5、5、10、25、50、100、200 μmol/L)处理24 h后,HepG2细胞活力变化;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dCl2(1、2、5、10、20 μmol/L)处理细胞6 h后,NRF2蛋白水平;采用RT-qPCR方法检测10 μmol/L CdCl2处理细胞2、4、6、12、24 h后,GCLC、GCLM、HO1 和 AKR1C1 mRNA水平变化,检测CdCl2(1、2、5、10、20 μmol/L)处理细胞6 h后,GCLC、GCLM、HO1和AKR1C1 mRNA水平变化。结果 HepG2细胞活力随镉处理剂量升高而降低(P<0.05);与对照组(0.60±0.01)比较, 1、2、5、10、20 μmol/L镉处理组HepG2细胞NRF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01)、(1.37±0.04)、(1.94±0.05)、(2.24±0.07)、(2.22±0.05)]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镉处理6 h时,HepG2细胞内GCLC、GCLM、HO1和AKR1C1 mRNA水平[分别为(45.76±7.04)、(114.21±5.23)、(59.52±1.50)、(674.13±27.12)]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5 μmol/L镉处理组HepG2细胞内GCLC和GCLM mRNA水平[分别为(24.77±2.16)、(29.93±0.67)]升高,2 μmol/L镉处理组HepG2细胞内HO1和AKR1C1 mRNA水平[分别(28.55±2.02)、(186.32±12.63)]升高(P<0.05)。结论 镉暴露能激活HepG2细胞系中NRF2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饮水消毒副产物二氯乙腈(dichloroacetonitrile,DCAN)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DCAN,以DMSO处理人肝癌细胞(Hep G2细胞)为对照组,分别以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 DCAN染毒Hep G2细胞为处理组,培养24 h后通过Annexin V/PI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荧光测定法观察Caspase 3酶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Hep G2细胞pro-caspase 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0μmol/L DCAN处理组可诱导Hep G2细胞凋亡(P<0.05),各处理组细胞内Caspase 3酶活性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DCAN作用于Hep G2细胞后pro-Caspase 3和P53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当染毒浓度达到200μmol/L以上时,pro-Caspase 3和P5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浓度的DCAN可通过激活Caspase 3诱导Hep 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HepG2肝癌细胞行为的PCC实时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压电细胞芯片检测体系对HepG2肝癌细胞的行为进行24h实时监测,得出典型响应曲线,结合组织培养板进行的模拟对照实验和HepG2肝癌细胞的生长特性,将响应曲线分为游离期、黏附期、平台期3个行为时段,并分析和计算在各行为时段的基本特性和平均用时;还利用双胰酶法计算出电极表面的细胞平均贴壁率为76.8%。结果反映了PCC检测信号与细胞行为的对应性及利用PCC探索细胞行为及影响因子的可行性,并验证了PCC技术检测细胞行为的快速和灵敏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铜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IL-8分泌及其mRAN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RT-PCR测定不用铜添加组HepG2细胞上清液中IL-8浓度和细胞内IL-8mRNA表达丰度。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培养细胞上清中IL-8水平和细胞内mRNA表达丰度与培养基中铜浓度成正比,而铜离子超过一定浓度后二者水平反而降低。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铜元素可使肝癌细胞的IL-8分泌和表达增加,铜对肝癌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促使血管生成因子IL-8的分泌与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赛莱西布(celecoxib)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赛来西布处理HepG2细胞,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试验、DNA梯度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赛亚西布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其COX-2活性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法和比色法检测赛莱西布对HepG2细胞胱氨酸蛋白酶3(clasepase-3)蛋白质的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12.5,25,50μmol/L的赛莱西布作用于HepG2细胞后,HepG2细胞增殖受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赛莱西布干预组HepG2细胞DNA明显降解,可见细胞凋亡特征性梯状DNA条带;干预组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及活性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赛莱西布明显抑制HepG2细胞cox-2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赛莱西布可通过cox-2通路和easpase3通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几丁聚糖对氯化镉致HepG2细胞DNA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重金属镉可通过自由基链式反应机制导致脂质过氧化、DNA氧化损伤和基因突变。几丁聚糖是一种带正电荷的活性物质,将其用作清除带有负电荷的含氧自由基非常有效。笔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以代谢酶较为完整的人肝肿瘤(HepG2)细胞为靶细胞,研究氯化镉对HepG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以及几丁聚糖对氯化镉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期望寻找到一种无毒副作用的环境重金属镉的拮抗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降血脂的体外评价的方法。方法以HepG2细胞为模型,在培养液中加入胆固醇,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和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来评价胆固醇模型是否成功,并用阳性降胆固醇药物洛伐他汀进行验证。培养液中加入游离脂肪酸,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和培养液游离脂肪酸吸收率来评价模型是否成功,并用阳性降甘油三酯药物非诺贝特进行验证。结果培养液中加入25-羟胆固醇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HMG-CoA还原酶、SREBP-2及LDLR表达降低,表明胆固醇模型成功。阳性药洛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上调SREBP-2及LDLR的表达,发挥降胆固醇的功效。培养液中加入50μmol油酸6h后油酸吸收率达到40%,细胞内甘油三酯有升高趋势即表明高甘油三酯模型成功。非诺贝特能够促进游离脂肪酸的吸收并且不增加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达到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结论在体外可以将HepG2细胞作为细胞模型进行降血脂功能因子的筛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壁虎粉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侵袭过的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肝细胞(HL-7702)中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能力和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实验分壁虎粉干预组、干扰素干预组、乙肝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他三组以终浓度为1×107IU/mL含HBV-DNA的患者血清侵袭2小时后,再以一定浓度壁虎粉提取物或干扰素分别作用于上述两种细胞,收集各时段的培养液上清和(或)细胞,检测培养液上清AST、ALT、r-GT和LDH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AO/EB进行细胞凋亡染色。结果两种细胞不同组别(除正常对照组外)培养6天、9天较培养3天AST显著增高(P<0.01),以两个干预组增高更为明显;HepG2干预组各时间段LDH含量高于HL-7702干预组(P<0.01),以壁虎粉干预HepG2组增高最为明显,同时凋亡细胞增多也较明显;两干预组细胞HBV-DNA含量较乙肝对照组低约1个数量级。结论壁虎粉提取物和干扰素对HBV复制具有抑制作用,对HL-7702细胞作用更为明显;壁虎粉提取物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早期凋亡、坏死。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E同系化合物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α 生育酚 (α T)、γ 生育酚 (γ T)、δ 生育酚 (δ T)及维生素E琥珀酸酯 (VES) 4种维生素E同系化合物对肝癌细胞凋亡影响 ,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 (HepG2 )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12 5、2 5 0、5 0 0、10 0 0及 2 0 0mg L的 4种维生素E同系化合物培养 48h后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FCM)和DNA梯度电泳 (DNALad der)定量分析HepG2细胞凋亡及DNA降解片段情况。结果显示 ,FCM凋亡检测发现δ T和VES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率增加 ,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即随着δ T、VES剂量增加HepG2细胞凋亡亦增加 ,其中δ T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作用强于VES ;δ T处理的HepG2细胞只在 2 0 0mg L剂量时出现轻度的凋亡增加 ;未见α T有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DNA梯度电泳检测发现δ T和VES处理HepG2细胞的DNA出现明显的排列成梯状的分子条带 ,α T、γ T处理组则未见明显的条带。结果提示 ,维生素E同系化合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不同 ,效应排序为δ T >VES >γ T >α T ,δ T和VES具有潜在抗肝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对HepG2人肝癌细胞胆固醇代谢和SREBP-2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在含有0、0.01、0.10、1.00、10.00、50.00、100.00μmol/LGen的培养液内分别培养24、48、72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分别含0、0.01、1.00、10.00、50.00μmol/LGen的完全培养液培养HepG2细胞24h,收集细胞,分别进行细胞内总胆固醇(TC)含量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的mRNA表达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SREBP-2的表达。结果0.01、0.10、1.00、10.00、50.00、100.00μmol/LGen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h,0.01、0.10、1.00μmol/LGen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溶剂对照组(均P〈0.05);作用48、72h,1.00、10.00、50.00、100.00μmol/LGen组细胞增殖率均低于溶剂对照组(均P〈0.05)。1.00、10.00、50.00μmoL/LGen与HepG2细胞共同孵育24h,HepG2细胞内TC水平分别为(1.81±0.15)、(2.29±0.17)、(2.88±0.08)mmol/L,均高于对照组[(1.44±0.17)mmol/L],且随着Gen浓度升高,呈增加趋势(R2=0.48,P〈0.01);各Gen实验组的hmgcr和ldlr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随着Gen浓度升高而升高(R2分别为0.53、0.79,均P〈0.01)。1.00、10.00、50.00μmol/LGen组蛋白表达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染料木黄酮能够调节细胞内胆固醇的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REBP-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溴氰菊酯对大鼠神经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溴氰菊酯 (DM )对神经细胞游离钙浓度 ([Ca2 + ]i)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 3个染毒组 ,染毒组腹腔注射 1 2 .5mg/kg的DM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RF 530 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染毒后 5、2 4、48h后大鼠神经细胞 [Ca2 + ]i浓度的变化 ;FACS42 0型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PM染毒 5、2 4、48h组大鼠海马及皮层细胞 [Ca2 + ]i分别为 :5h组海马 :(389.94± 43 .64)nmol/L、皮层 :(449.33± 2 3 .2 3)nmol/L ;2 4h组海马 :(340 .47±32 .36)nmol/L、皮层 :(31 1 .62± 2 5 .48)nmol/L ;48h组海马 (2 87.1 3± 2 4 .2 9)nmol/L、皮层 :(346 .55±36 .87)nmol/L ,均高于对照组 [海马 :(2 0 3 .2 4± 1 8.53)nmol/L、皮层 :(2 2 6 .85± 1 4 .81 )nmol/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染毒 48h组大鼠此二项指标值较 5h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染毒 2 4、48h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 [海马 :(8.45± 1 .0 2 ) %、(9.44± 1 .1 4 ) % ,皮层 :(7.90± 0 .49) %、(8.0 1± 0 .87)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海马 :(2 .97± 0 .36) %、皮层 :(3 .50± 0 .48) %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且有时间 反应关系 (r=0 .940、0 .893)。结论 DM可影响大鼠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EGCG对HepG2细胞进行干预后,CCK-8法检测EGCG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FCM)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EGCG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EGCG对HepG2细胞侵袭的影响;ELISA法检测HepG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EGCG各浓度组干预HepG2细胞24、48h后,细胞的生长增殖均明显受到抑制,其24h IC25值和IC50值分别为58.19和133.90mg/L。以60、135mg/L EGCG干预肝癌HepG2细胞24h后,FCM结果显示药物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程度加重。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60、135mg/L EGCG对HepG2细胞侵袭力抑制率分别为69.47%和100%(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EGCG干预后HepG2细胞上清液中MMP-2和VEGF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EGCG对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侵袭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GCG诱导HepG2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中MMP-2及VEGF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子痫前期患者(PE)外周血中的比例变化,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和CD4+CD25+Foxp3+的表达,并与正常妊娠和正常育龄妇女进行比较。结果: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CD4+T细胞中CD25high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和正常育龄妇女,CD4+CD25+Foxp3+的表达显著降低,而且其CD4+CD25+Foxp3+的表达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CD4+CD25+Foxp3+的表达明显减少,表明调节性T细胞的降低可能打破了母胎之间的耐受,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8.
M L Michaelis  T E Kitos  T Tehan 《Alcohol》1985,2(1):129-132
The Na+-Ca2+ exchange activity in synaptic plasma membranes is inhibited by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of ethanol (less than 25 mM). The high affinity Mg2+- and ATP-dependent Ca2+ transport in highly purified synaptic membranes is much less sensitive to inhibition by ethanol,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bserved until an ethanol concentration of nearly 800 mM was used. Manipulations of the lipid environment designed to increase membrane fluidity enhanced the activity of the Na+-Ca2+ exchange system but inhibited the ATP-dependent Ca2+ pump. The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the two synaptic plasma membrane Ca2+ transporting systems to such modifications of membrane structure suggest that these two ion transport processes differ i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ir activity is dependent on the lipid micro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reside. Thus, the effects of ethanol on the Na+-Ca2+ antiporter may represent a fairly selective inhibitory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