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SLE患者的预后与病程能否控制密切相关 ,故研究SLE的复发因素 ,对于指导SLE的治疗 ,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大的意义。本院风湿科自1990年以来对 5 3例SLE患者进行随访 ,在复发原因、用药方案、控制期的长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3例SLE患者均于 1990年 2月至1999年 8月其间 ,经本院确诊 (包括门诊及住院 )为SLE ,并符合 1982年修订的美国风湿病协会 (ARA)SLE分类标准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5 0例 ,年龄 (34 8±9 8…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 (SLE)损害发生率较高 ,国外报道为 2 0 %~ 5 0 % [1] ,系统损害可累及脑、脊髓及周围神经 ,其中最多见、最严重危及生命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及精神障碍。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将近 2 0年收治 5 1例SLE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1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4 7例。年龄 9~ 5 4岁 ,平均年龄 2 9 8岁 ,4 0岁以下 39例 ,4 0岁以上 12例。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到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3个月内 4例 ,占 8% ,3个月~ 5例占 9 8% ,半年~ 18例 ,占 15 7%。 1年~ 12例 ,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方法 对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临床特点、影像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表现多样,需要排除许多继发因素导致脑损害后方可诊断.早期诊断及恰当治疗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细菌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5例住院SLE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一般资料、疾病状态、用药情况、血清指标、感染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SLE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感染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预防感染。结果 45例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位于呼吸道20例占44.44%,皮肤和软组织9例占20.00%;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次数增加、SLEDAI评分高、狼疮涉及脏器增加、激素用量(≥50 mg)、使用免疫抑制剂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LE患者易发生细菌感染,并且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对感染风险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死亡与存活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死亡23例,病死率为27.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尿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血浆白蛋白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53、0.72、4.29、0.94、1.58,P<0.01或<0.05).结论 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和SLEDAI评分增高是影响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增加尿量和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张卫华孟炜沈福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探讨SLE发病的一般危险因素,我们对上海市患者做了1∶1病例对照研究。1.对象与方法:病例来自上海市中山及仁济医院门诊确诊的上海市患者,共...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28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非感染组及感染组,比较两者在白蛋白水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白细胞减少率、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使用、受累脏器数方面的差异。结果非感染组白蛋白水平、SLEDAI评分、受累脏器数分别为(39.9±11.4)g/L、(7.4±4.2)分、(2.1±0.9)个,感染组患者为(13.8±1.2)g/L、(18.2±6.3)分、(2.9±1.7)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的病情变化、血白细胞降低、低白蛋白、激素冲击使用是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真菌感染达54.5%与甲泼尼龙的冲击量有关。结论 SLE合并感染主要与SLE的病情轻重、活动性、激素量有关,使用免疫抑制剂不会增加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病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SLE患者589例,有88例合并深部真菌感染,记录患者感染率和感染发生部位,对感染患者行病原菌和耐药检测,对影响真菌感染相关因素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89例患者中88例发生深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4.94%,其中33例为肺部感染,占比37.50%(33/88),18例为消化道感染,占比20.45%(18/88),17例为泌尿道感染,占比19.32%(17/88),11例为血液系统感染,占比12.50%(11/88),9例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占比10.23%(9/88)。真菌感染患者在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器官受损累及数、使用抗菌药时间、24 h尿蛋白定量、CD_4~+含量、狼疮活动度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4周、24 h尿蛋白量≥3.5 g、白细胞计数≥3×10~9/L、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及CD_4~+≤200个/微升为影响患者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SLE患者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24 h尿蛋白量、白细胞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CD_4~+含量,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高血压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进  杨笛  孙德本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4):70-70,7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广泛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 ,高血压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高血压往往会加重SLE的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损害 ,是影响SLE生存率的重要因素[1 ] 。本文通过对 16 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以期提高对SLE合并高血压的重视。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6 1例患者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病例 ,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患SLE前已发现高血压者除外。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14 6例 ;年龄 15~ 6 9岁 ,平均 34岁 ;病程 10天~ 30年 ,平均2 3 6月。…  相似文献   

10.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男性SLE临床上较少见 ,误诊率高 ,病情较重 ,预后较差。为探讨男性SLE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 ,我们对 37例男性SLE患者和同期住院的 2 4 3例女性SLE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以提高对男性SLE的诊治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 1993年~ 2 0 0 0年我院住院的SLE患者 ,男性 37例 ,年龄 12~ 4 5岁 ,平均年龄2 6 1岁 ;女性 2 4 3例 ,年龄 12~ 5 8岁 ,平均年龄 31 5岁。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982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初诊患者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albumin ratio, FAR)与肾脏损害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159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56例SLE初诊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SLE患者的FAR明显高于对照组(Z=-10.390, P < 0.001),SLE患者中重度活动组FAR明显高于轻度活动组(Z=-4.703, P < 0.001),狼疮肾炎组FAR明显高于非狼疮肾炎组(Z=-6.312, P < 0.001);SLE患者的FAR和补体C3(r=-0.249, P=0.002)、血清总蛋白(r=-0.474, P < 0.001)呈负相关,和血沉(r=0.383, P < 0.001)、C-反应蛋白(r=0.293, P < 0.001)、血尿素氮(r=0.220, P=0.006)、血尿酸(r=0.296, P < 0.001)、血肌酐(r=0.180, P=0.025)、24 h尿蛋白(r=0.588, P < 0.001)及SLE疾病活动度指数(r=0.430, P < 0.00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FAR是SLE疾病中重度活动(OR=1.010, 95% CI: 1.003~1.018, P=0.008)、肾脏损害(OR=1.020, 95% CI: 1.009~1.032, P < 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FAR用于诊断SLE、SLE疾病中重度活动及肾脏损害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5% CI: 0.79~0.88)、0.72(95% CI: 0.64~0.80)及0.80(95% CI: 0.72~0.87)。结论  FAR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肾脏损害相关,对评估SLE疾病活动度及肾脏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女性SLE患者临床资料,分为OP组与非OP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6例(32%)SLE患者合并OP。OP组患者病程、糖皮质激素应用超过1年及狼疮肾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OP组(4.6yrs,75.0%,68.8%vs2.4vrS,35.3%,23.5%,P〈0.05),SLE患者糖皮质激素应用超过1年或发生狼疮肾炎时合并OP的相对危险度为5.5和7.2(P〈0.05),OP组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非OP组(12.0VS22.2ng/ml,P〈0.05)。结论SLE患者OP的发生率较高,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狼疮肾炎是发生OP的高危因素,应及时监测其血清25-OH维生素D3及骨密度水平并给予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SLE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评分、补体C3水平、浆膜炎情况、白蛋白水平、贫血程度、白细胞减少率、肾功能、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病情中重度活动患者64例中感染34例占53.13%,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33例中感染21例占63.64%,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C3血症患者70例中感染44例占62.86%,浆膜炎患者52例中感染34例占65.38%,低白蛋白血症患者95例中感染54例占56.84%,中度以上贫血患者47例中感染30例占63.83%,血白细胞减少患者42例中感染27例占64.29%,肾功能不全患者26例中感染20例占76.92%,使用激素治疗患者53例中感染41例占77.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C3血症、浆膜炎、低白蛋白血症、中度以上贫血、血白细胞减少、肾功能不全、使用激素为SLE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情活动、使用免疫抑制剂不会增加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女性SLE患者(16例合并OP)和3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清OPG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OP组、非OP组、健康志愿组血清OPG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血清OPG水平与25-OH维生素D3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OPG水平判断SLE合并O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SLE合并OP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非OP组及健康志愿组(217.7pg/mlVS 116.0pg/ml VS 87.1pg/ml,P〈0.01);SLE患者血清OPG水平与25-OH维生素D3水平显著负相关(r=-0.439,P〈0.01);以血清OPG水平120pg/ml作为判断SLE是否合并OP的临界值,诊断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1.8%。【结论】OPG与SLE合并OP有关,检测其血清水平对判断SLE是否合并OP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L-17、IL-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该病发病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3例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和52例健康者血清中IL-17、IL-18的水平。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则无明显差异。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其它自身免疫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7、IL-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SLE)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活动期SLE患者,15例缓解期SLE患者及13例健康者采用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活动期CD4+细胞数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也明显降低(P〈0.05);而CD4+、CD8+T淋巴细胞对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9+(B)细胞数则均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判断SLE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值参考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泼尼松龙冲击和常规剂量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损害的近期疗效。方法147例伴有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分别采用甲泼尼松龙冲击(试验组)和常规剂量强的松(对照组)治疗,治疗后第10天根据血常规结果判断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血红蛋白34.8%和14.0%,白细胞76.7%和63.0%,血小板66.7%和27.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近期疗效看,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起效快,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泼尼松龙冲击和常规剂量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损害的近期疗效。方法147例伴有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分别采用甲泼尼松龙冲击(试验组)和常规剂世强的松(对照组)治疗,治疗后第10天根据血常规结果判断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血红蛋白34.8%和14.0%,白细胞76.7%和63.0%,血小板66.7%和27.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近期疗效看,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起效快,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