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信阳市实行网络直报后,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影响。[方法]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EXCEL分析软件,作χ^2检验和时间序列分析t检验。[结果]2004年、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比2003年上升了20.39%(χ^2=282.48,P﹤0.001)和43.44%(χ^2=1172.89,P﹤0.001),2004年、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近5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上升了40.31%(χ^2=855.75,P﹤0.001)、67.17%(χ^2=2158.87,P﹤0.001),两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趋势与2003年完全一致,与近5年平均报告发病趋势也完全一致。[结论]网络直报模式下信阳市2004年、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虽然上升较明显,但对总体发病趋势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西网络直报前后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流行趋势,探讨网络直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 使用SPSS12.0和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发病趋势拟合和率的分析.结果 直报后报告质量提高,报告数明显增加,2004~2006年比2001~2003年甲乙类传染病平均报告发病率上升了36.53%;2004~2006年分月报告的发病趋势与2003年分月报告发病趋势经统计学检验,传染病整体流行趋势并没有改变.结论 网络直报模式下明显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数量和质量,网络直报前后总体发病趋势基本一致,网络直报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4.
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于 1990年建立 ,包括 4个城市监测点和 5个农村点 ,覆盖人口 6 2万多 ,占福建省总人口的 2 %左右 ,具有良好的人群代表性〔1〕。本系统除报告甲、乙类 2 6种传染病外 ,还对 9种丙类传染病实施监测。本文对 1998年监测系统报告的甲、乙、丙 3类传染病的疫情特点进行了分析。材料与方法  (1)人口及疫情资料 :福建省 9个疾病监测点 ,1998年监测总人口 6 2万 ,其中城市人口约 12万 ,农村人口约 5 0万。疫情资料来源于 1993~ 1998年 9个监测点主动监测上报的传染病月、年报表。 (2 )漏报率 :全省居民甲、乙类传染病漏报率是…  相似文献   

5.
郯城县42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郯城县1956~1997年4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急性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3557.30/10万,最高年从灵31769.46/10万,最你分为112.79/10万;发病呈大幅度下降趋势,由1956~1959年平均发病率2160.49/10万降至1990~1997的128.69/10万,下降了94.04%;曾严重危害全县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如天花、黑热病五十年代即消灭,白喉已  相似文献   

6.
性病发病率趋势的拟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性病发病率曲线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试用11种曲线拟合加以比较,以便更准确地探讨性病发病率的消长特征,以预防和控制性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汕头市国家疾病监测点法定报告传染病1990-2000年的发病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疫病监测点11年的疫情进行动态分析。结果:1990-2000年汕头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年均发病率为480.05/十万,其中甲、乙类和丙类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65=74/十万和214.31/十万。1990-1995年(前期)与1996-2000年(后期)比较,总年均发病率由前期的517.42/十万降至后期442.64/十万;肠道传染病由149.98/十万下降至54.64/十万,其中后期的甲肝和痢疾发病率分别上升4.18、100.50倍;呼吸道传染病由13.71/十万上升至115.61/十万,肺结核上升15.57倍;前期共爆发7宗疫情,总发病例数183人。1996年后发生1宗疫情(1例病人)。结论:监测点肠道传染病和爆发疫情的控制措施取得成效,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遏制血源和性传播传染病和肺结核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防制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2004年下降了56.96%,目前流行的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和痢疾,麻疹再次出现流行,艾滋病是发病率上升最大的病种;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是导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目前厦门市法定传染病的疾病谱与网络直报初期相比无显著变化,应继续将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性传播疾病、痢疾、麻疹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应作为现阶段传染病防控重点,建立综合性的长效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信阳市2004 - 2018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6.0对信阳市2004 - 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信阳市2004 - 2018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331 874例,死亡994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59.72/10万、1.08/10万。乙类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257.72/10万,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02.00/10万,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构成分别为50.20%、41.61%、6.69%和1.50%。15年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病种为肺结核(98.87/10万)、乙肝(98.61/10万)、手足口病(75.35/10万);艾滋病死亡最多,占总死亡数的69.22%。结论 信阳市传染病的疾病谱发生改变,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类型。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疫情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湛江市急性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湛江市10年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 1991-2000年全市报告急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7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4/10万。“八五”期间(1991-1995年)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99.26/10万和0.25/10万,“九五”期间(1996-2000年)分别为88.77/10万和0.22/10万,后者比前者发病率平均下降了10.57%,其中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下降幅度最大,达69.10%;死亡率下降了12.00%。10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麻疹,5种病占总发病数的82.53%。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是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脑炎、霍乱、麻疹、狂犬病,占总死亡数构成的75.17%。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仍是我市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来淋病、梅毒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出现艾滋病病例,人类面临着新、旧传染病的威胁。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麻疹和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内传染病发病率变化对口岸卫生检疫的影响。方法对1995~2003年国内甲、乙类部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国内传染病总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以性传播疾病最为显。其它大部分检疫和监测传染病发病率变化具有各自的相应特点。结论针对传染病变化特点加强口岸卫生检疫,特别是出国人员的性传播疾病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12.
付桂英  秦红  朱立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6):1077-1078,1083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市大兴区1997~2005年年鉴资料和疫情统计报表及大兴区统计局历年人口年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5年大兴区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为1 9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24/10万,乙型肝炎的发病率(23.69/10万)为最高,春季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季节,冬季发病率相对偏低;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在今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现状,为制定肝炎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搜集湖北省2004-2010年病毒性肝炎病例,结合同期人口学资料,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118.00/10万到2010年增加到145.71/10万,其中超过85%的肝炎病例是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男女比例达到1.70,远远高于全人群的男女比例;在研究期间,乙肝年平均发病率变化百分比为4.23%,同期的同一指标丙肝为28.78%;15岁以下乙肝发病的比例在2004-2010年间显著降低;人群中受到病毒性肝炎危害人数最多的是农民、学生和工人;疫苗在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持续观察发病率的变化,深入研究和分析变化的原因,针对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确定病毒性肝炎进一步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家鼠型鼠疫发病率模式函数与关联监测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深入认识家鼠型鼠疫的发病机制,科学制定或选择相应的监控措施。方法以数学语言表达家鼠型鼠疫由鼠到人的传播途径,以彰显各发病决定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有关的家鼠型鼠疫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导出家鼠型鼠疫发病(率)模式函数(式);(2)关联监测法与平行监测法比较,更符合流行病学原理和统计学要求,因而更有效;实际工作量更小,因而更符合“成本效益比”要求。结论(1)家鼠型鼠疫发病率模式函数彰显了各发病因子间的内在联系,对家鼠型鼠疫的预防控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家鼠型鼠疫的监测应采用关联监测法,不应采用平行监测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流感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监测流感样病例(ILI)43 249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8.4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月和7月ILI病例数最多;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0~和5~岁年龄组,占79.4%;采集ILI鼻咽拭子标本520份,分离出91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7.5%,新甲型H1N1 19株,H1N1亚型7株,H3N2亚型14株,B(Victoria)亚型51株。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1.2%。核酸检测以季节性甲流和新甲型H1N1流感为主(81.2%)。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全年均有流感样病例发生,以夏季和冬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和B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流感监测对预防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在深圳市龙岗区的使用情况和评价系统使用者对该系统的认可程度.方法 在深圳市龙岗区8家职业病防治机构开展问卷调查,系统使用人员对系统的使用进行评分,指标为系统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主观真实性和主观满意度等方面,按照操作者对系统的认同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打分,从而评价系统使用者对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的认可程度.结果 系统使用者平均每次登陆系统停留的时间约为30 min,经常(每周)登录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占26.9%,69.3%的主要系统使用者平均15 d或者更长时间登录1次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系统使用者根据自身的使用感觉,对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可接受性的总体评分为4.2分(满分5分,下同),可操作性的总体评分为4.1分,主观真实性的总体评分为3.9分,主观满意性的总体评分为3.5分.结论 深圳市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使用者对该系统的操作简便性认可度较高,但对系统的主观真实性、接受性和主观满意性的评价稍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和掌握蓬莱市54年来(1956-2009年)6种与预防接种相应的传染病:白喉、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六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评价预防接种成效,为科学制订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56-2009年蓬莱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按照时间序列、病种分类进行分析,并对计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锡市滨湖区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滨湖区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0521例,年均发病率为248.72/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分别为97.20、92.14、58.68;淋病、肺结核、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分别为57.70、38.76、38.65、30.09。乙型肝炎、淋病、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艾滋病、梅毒发病数近两年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近两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论]滨湖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处于一般水平。年发病率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并分析兰山区1997年以来肺结核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兰山区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系统和肺结核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3年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33.19/10万,从1998年发病率就占该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2位.以青壮年发病率为最高,各年龄段发病者男女之比为1.87:1;农民发病率最高,占发病例数的91.24%;市区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数的45.91%;4~10月份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数的68.84%.结论加强疾病监测,更深入搞好农村计划免疫.经常开展结核菌素试验,评价免疫水平,减少易感人群,控制肺结核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