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2052名孕前妇女TORCH感染后IgM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落实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我市2052名孕前育龄妇女进行TORCH感染后IgM抗体调查。结果 2052名孕前妇女中,弓形虫(TOX)-IgM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0.14%;风疹病毒(RV)-IgM抗体阳性7例,阳性率0.341%;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1.218%;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IgM抗体阳性23例,阳性率1.121%。结论 TORCH感染后IgM抗体阳性在孕早期可导致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等。  相似文献   

2.
余舍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10-110,114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1623例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的筛查,分析TORCH感染与胎儿先天畸形的关系。对TORCH-IgM阳性者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方法对孕前检查的1623例育龄妇女,采取空腹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TORCH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TORCH-IgM总阳性率4.67%,其中弓形虫IgM阳性率0.8%,风疹病毒Ig-M阳性率1.04%,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1.91%,单纯疱疹Ⅰ/ⅡIgM阳性率0.92%。结论孕前TORCH-IgM筛查,对TORCH-IgM阳性采取针对措施,可有效减少宫内感染率、降低先天畸形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柳州地区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情况及规律.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柳州地区育龄妇女进行孕前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分析.结果:柳州地区育龄妇女孕前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TOX)、单纯疱疹病毒(HSV)及风疹病毒(R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3%、1.87%、0.80%、0.47%;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和3~5月份分别为柳州地区CMV和TOX感染的相对高发期,HSV及RV的感染无明显的季节差异;CMV为柳州地区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首犯.结论:通过对柳州地区育龄妇女孕前TORCH筛查的回顾性分析,对指导今后我区的优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庆丽 《中外医疗》2013,(36):127-129
目的 探讨怀孕妇女优生四项(TORCH)的感染状况,为河源地区的孕早期保健措施和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经告知并征得同意,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2013年6月来该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妇女8 963例,行优生四项(TORCH)特异性抗体IgM的检测,依椐检测结果,按受检孕妇的年龄段和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分别统计阳性例数,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受检孕妇中,TORCH-IgM总阳性率为7.64%,其中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30%、0.97%、3.31%、1.06%.结论 对孕前和孕早期妇女行TORCH-IgM检测,可作为近期感染的诊断依据,为本地区的孕前和孕早期保健措施和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发热与感染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120例(孕10周前)发热(体温38℃以上)孕妇,对照组为无异常的门诊产检早孕(孕10周前)孕妇33例,两组用ELISA方法检测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弓形虫(TXO)IgM抗体。对继续妊娠者,注意监测胎儿发育。结果观察组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中晚期若胎儿发育异常可考虑引产。结论孕10周前孕妇中度以上发热与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感染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和弓形虫(TOX)四项病原体简称(TORCH)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资料显示,我国育龄妇女TORCH的活动性感染为3%~8%。本文对我站CMV、RV、HSV抗体阳性的育龄妇女75例,应用黄腾素治疗38例,另37例应用聚肌胞及板蓝根冲剂作对照,而TOX感染不在观察范围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石屏县孕前优生检查的结果,总结计划怀孕夫妇生育高危因素,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实现优生优育。方法:选取我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在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进行孕前健康检查的2489例夫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夫妇的孕前优生检查结果。结果:病史询问结果显示既往病史异常者1324例(53.2%),常规体格检查异常者717例(28.8%),生殖系统检查结果显示异常者186例(7.5%),其中女性中生殖系统异常者150例(10.5%),男性中生殖系统异常者36例(3.4%)。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Ab)阳性10例(0.4%),风疹病毒 Ig-G 抗体检查阳性849例(60%),巨细胞病毒 IgM抗体检查阳性10例(0.7%),巨细胞病毒 IgG 抗体检查阳性894例(63.2%),弓形虫 IgM抗体检查阳性5例(0.35%),弓形虫 IgG 抗体检查阳性60例(4.24%)。结论:石屏县计划怀孕夫妇孕前风险因素较高,应加大孕前保健宣传,提高孕前夫妇的健康意识,积极预防疾病,降低缺陷新生儿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育龄妇女进行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TORCH)抗体血清学检测分析.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19例孕前妇女血清中的TORCH抗体IgM及IgG.结果弓形虫(TOX)抗体IgM、IgG阳性率为0.72%、11.46%;风疹病毒(RV)抗体IgM、IgG阳性率为1.19%、67.8%;巨细胞病毒(CMV)抗体IgM、IgG阳性率为1.43%、61.3%;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型抗体IgM、IgG阳性率分别为0.24%、0.72%.结论 TORCH血清学筛查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是预防出生缺陷儿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可减少和降低残障儿的出生.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对优生优育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海口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季节TORCH感染的变化,为孕妇保健和计划生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2010年2月~2011年1月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孕前和产前检查的2 617名育龄妇女.结果 弓形体(TOX)、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 Ⅰ、单纯疱疹病毒HSVⅡ、风疹病毒(RUV)的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1%、0.92%、11.69%、4.74%、1.03%,海口地区育龄妇女HSV感染率最高,TOX次之;夏季TORCH总阳性率最低. 结论 育龄妇女特别是孕妇应常规进行TORCH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宫内感染,干预不良妊娠,有针对性的预防TORCH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检测结果及其意义。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待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孕前妇女2403例作为研究对象,皆采取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她们的血清TORCH病原体IgM/IgG进行检测,总结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403例孕前妇女血清TORCH病原体IgM检查包括风疹病毒(RV)-IgG、弓形虫(ToX)-IgG与IgM、巨细胞病毒(CMV)-IgG与IgM等检查,其中风疹-IgG阳性检出率为91.84%(2207/2403),弓形虫-IgG阳性检出率为1.29%(31/2403)、弓形虫-IgM阳性检出率为0.25%(6/2403),巨细胞病毒-IgG阳性检出率36.49%(877/2403)、巨细胞病毒-IgM阳性检出率为0.25%(6/2403)。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4月22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正式启动,目的是为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而TORCH检测结果对于预防宫内感染、减少胎儿畸形出生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能更好地践行优生保健工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孕前妇女TORCH感染情况,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孕前妇女采血检测TORCH项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检查的193 490例孕前妇女中,风疹病毒Ig G抗体、巨细胞病毒Ig M和Ig G抗体、弓形虫Ig M和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58%、0.78%、51.58%、0.48%和1.61%。结论通过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宣传工作提高孕前夫妇对TORCH的检测意义和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并对TORCH检测结果有异常的妇女给予相应的咨询与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TORCH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重庆地区正常人群的TORCH感染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共收集160份成人血清,多数为育龄期妇女者,以及100份脐带血清。对上述标本以IFA法检测了弓形体抗体(IgS和IgM),以ELISA法检测巨细胞病毒(CMV)抗体(CMV-IgG和CMV-IgM),以乳胶凝集法检测风疹抗体,以及以补体结合试验(CF)检测单纯疱疹抗体。成人的弓形体、CMV、风疹、单纯疱疹感染率各为32.6%、72.0%、89.4%和79.4%;脐带血清的阳性率则各为21.4%、79.3%、78.9%和90.7%。作者讨论了以上结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育龄人群中TORCH感染状况在育龄夫妇中分布和增长趋势,以便尽早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由TORCH感染导致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选择2012年2-6月于优生门诊就诊的育龄夫妇4011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TORCH感染的特异性IgM及IgG抗体检测。结果TORCH-IgM抗体总阳性率为5.4%,其中RVIgM抗体阳性率最高(2.8%);HSVIsG抗体阳性率90.4%、CMVIgG89.6%、RvIgG抗体阳性率为48.1%、ToxIgG0.7%。TORCH感染分布:30-39岁组TORCH各病原体的IgM抗体阳性率较低;Tox、CMV及HSVIgG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但RVI异G抗体阳性率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育龄人群的CMV和HSVIs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育龄人群。结论育龄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现状感染,建议孕前夫妇应进行TORCH筛查,为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宋涛  韩辉  尹峰  朱静 《黑龙江医学》2009,33(8):573-574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自发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15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149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脑脊液的弓形虫感染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脑脊液中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以及循环抗原CAg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脊液中,弓形虫抗体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5.48%和5.47%;弓形虫抗体IgM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和6.04%;弓形虫CAg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0。研究组脑脊液的IgG、IgM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脊液的CAg循环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阳性感染者较阴性感染者更易发生自发脑出血,筛查脑脊液中弓形虫IgG、IgM抗体,可能有助于临床自发性脑出血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十堰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金标免疫诊断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 316例育龄妇女血清弓形虫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结果 1 316例育龄妇女中血清弓形虫抗体或循环抗原阳性171例,阳性率13.0%,阳性组中流产、死胎、畸形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1);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宫外孕、盆腔炎、不孕症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饲养宠物者弓形虫阳性率高于不养宠物者(P<0.01).结论 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与异常妊娠结局及某些妇科疾病密切相关,加强对育龄妇女弓形虫血清学监测和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孕妇风疹病毒IgG、IgM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孕妇对风疹的免疫状态,探讨风疹病毒IgG、IgM检测对评估孕妇免疫状态及判断风疹宫内感染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1471名产前检查孕妇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电镜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法检查组织中病毒颗粒和病毒核酸。结果:76.07%(1119/1471)的孕妇具有免疫力,7.41%(109/1471)有孕妇为原发感染,14.14%的孕妇为易感,2.38%(35/1471)的孕妇IgG、IgM均呈阳性,其中1例引产胎儿心肌细胞和1例死胎的心肌、肝及脑细胞中均发现病毒颗粒。结论:同时检测孕妇风疹IgG和IgM可以正确判断孕妇的免疫状态,对IgM阳性孕妇应进行连续多次检测,IgM持续呈阳性三个月以上的孕妇可大致确定为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ORCH(弓形体、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的合称)、CBV(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和间接酶联免疫法技术,检测42例不孕症患者血清中TORCH、CBV特异性抗体IgM、lgG,并与92例早孕妇女、26例健康经产妇、28例晚孕妇女相对照。结果:(1)不孕症患者TORCH总感染率(238%)与孕妇组总感染率(54%),经统计学处理,差别非常显著(P<002)。其中,风疹病毒感染率不孕症组(95%)与孕妇组感染率(108%)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孕症组弓形体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分别为95%、476%,与孕妇组(36%、108%)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2)不孕症组CBV-IgM感染率(643%)与健康经产妇感染率(15%),经统计学处理,差别非常显著(P<0001);与孕妇组(375%)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3)不孕症组存在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结论:提示TORCH、CBV感染是不孕症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摸清麻疹爆发的原因及发病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抗体,风疹IgM抗体检测,同时,对孕妇血清标本进行IgG抗体检测。结果408例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率为91.18%,风疹IgM抗体全部阴性,0—10、20—3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分别占45.71%(170/372)、30,38%(113/372)。性别上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20—25岁年龄组,女性发病较高,其发病比例,男女之比为1:2.9(14/41),同时,在疫区采集的未发病的孕妇血清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仅为25%(7/28)。结论应加强0—10、20—30岁年龄组、尤其2岁以下幼儿和育龄妇女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其次,应加强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同时也要加大麻疹保护性抗体的监测力度,随时掌握全市不同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全市的麻疹免疫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