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颞下窝入路小儿颅底肿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对2001年9月至2009年4月我院行颢下窝入路侧颅底肿瘤切除术的10例患儿进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术后严格控制体位,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有无喉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伤口感染和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指导进行综合治疗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10例患儿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结论 对颞下窝入路小儿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应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前颅底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 对28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重建,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特殊术前准备,术后实施相关学科的综合护理.结果 随访7~57个月,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和持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前颅底缺损手术涉及多学科领域,因而临床护理也呈现出多学科的综合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术是将翼点开颅术向颅底方向的进一步扩大。包括眶上翼点入路、颧弓翼点入路和眶翼弓入路。本探讨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经扩大翼点入路切除颅底肿瘤30例。观察术中显露情况及手术效果.并就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术中病灶显露良好。无1例出现脑牵拉损伤。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及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死亡1例,其余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扩大翼点入路切除颅底肿瘤具有显露好、脑牵拉轻的优点。适用于中颅底、鞍旁肿瘤、颅眶沟通瘤及部分自中颅底向后颅底或颅外生长的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以体外反搏(ECP)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临床疗效与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84例CP患儿,采用常规方法中加入ECP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临床与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184例CP患儿总有效率达89.7%.显效及完全恢复病例中其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总体趋向显著好转,而无效者总体好转不明显,恶化者其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也趋向恶化.结论以ECP为主的综合疗法对治疗小儿CP具有良好的改善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和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总结1例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并颅底脊膜膨出患儿术后的护理经验。由于本例患儿手术时间长、风险大、切口多、部位特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高。患儿术中修补硬脊膜膨出过程中硬脊膜破裂,发生脑脊液漏,术后做好脑脊液漏的护理;患儿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做好气管插管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继发中枢感染,注重口腔、颈后及取髂骨处伤口的护理。经过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颞下窝入路小儿颅底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采用颞下窝入路治疗的8例小儿颅底肿瘤患儿术中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手术全部成功,重点应做好静脉输液、术中体位、体温管理、熟练、准确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关键.结论 重视术中护理配合,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致残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7.
颅底陷入症又名颅底压迹或颅底内翻症 ,是一种异常的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组织及环椎突向颅腔的疾病。我科于 1998年 3月收治 2例颅底陷入症病人 ,均在全麻下行经口入路齿状突磨除术治疗 ,术后护理难度较大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患者女 ,13岁 ,于院前一年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四肢无力感 ,以左侧为重 ,走路不稳 ,跛行 ,踩棉花感。住院半年前出现扭颈受限 ,偶有饮水呛咳 ,头部震颤声音嘶哑 ,MRI示颅底陷入症。于 1998年 3月 9日收入院 ,于 3月 15日 2 pm在全麻下行经口入路齿状突磨除术 ,术中行气管切开 ,术后持续颅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原发性颅底凹陷症在临床处理上十分棘手,本文在回顾大宗病例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原发性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4年6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213例原发性颅底凹陷症患者,依据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明确诊断后,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行显微外科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160例,平均随访时间6年2个月.显效58例,有效67例,无变化者19例,加重者11例,近期死亡5例. 结论:对原发性颅底凹陷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是在充分了解其病理改变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后颅窝颅底等高风险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170例后颅窝、颅底手术患者的手术室全期护理。结果:8例后颅窝手术患者术后局部受压皮肤出现暂时性压红,1例因术中动脉瘤破裂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1例巨大颅咽管瘤患儿术后3个月苏醒,治愈出院,其余160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无手术室相关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到位,充分做好手术物品准备,术中专心、细致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颅底肿瘤患者采用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颅底肿瘤患者6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 45%)低于对照组(29. 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颅底肿瘤患者采用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其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切除颅底肿瘤术中高流量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1月使用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EEEA)切除的48例术中出现高流量脑脊液漏的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切除后采用含带蒂鼻中隔黏膜瓣(HB瓣)的多层颅底重建技术,术后予以腰大池置管引流、抗感染等治疗。结果上述病例术中以鞍上池开放最为常见,第三脑室开放17例;颅底硬膜缺损位于蝶骨平台至鞍底42例,鞍底3例,斜坡3例,缺损面积均大于2 cm2。术后发生脑脊液漏4例(8.3%),并伴随颅内感染,1例予以延长脑脊液引流时间和加强抗感染后治愈,余3例再次内镜下修补,原因分别为带蒂鼻中隔瓣移位和部分坏死,其中成功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5个月~3年,颅底组织愈合良好,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结论采用含HB瓣的多层颅底重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内镜颅底外科手术中高流量脑脊液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侵入瘤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总结自2000年3月~2002年3月采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的12例颅底侵入瘤病人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手术切口的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该组病例肿瘤全部切除,无死亡,未发生重要血管损伤,未导致新的颅神经损伤.结论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侵入瘤手术复杂、创伤大,细致、全面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顺利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辅助下切除鼻窦颅底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回顾总结在鼻内窥镜辅助下治疗10例侵犯鼻窦的颅底占位性病变结果。其中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浆细胞瘤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圆柱瘤1例。结果:所有病例术后CT检查均显示肿瘤彻底切除,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对于侵犯鼻窦的部分颅底占位性病变,可以在内窥镜辅助下采用联合进路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前颅底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对28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重建,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特殊术前准备,术后实施相关学科的综合护理。结果随访7~57个月,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和持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修复前颅底缺损手术涉及多学科领域,因而临床护理也呈现出多学科的综合护理。  相似文献   

15.
本病例为1例腮腺混合瘤术后复发,并大面积侵犯颅底再次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人,术后32小时无任何诱因突然出现频繁、顽固性的呼吸暂停现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经有关专家多次会诊,并采取各种治疗方案,但呼吸暂停现象持续3天无改善,最终经恰当护理手段得以解决.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1.1 患者男,27岁,因腮腺混合瘤术后半年复发而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体质虚弱、头发稀疏,右额纹及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左侧歪斜,右眼不能闭合,右上唇不能上抬,右面肌、颈肌、肩胛肌明显萎缩,下颌及右颈下可触及大小不等六个包块,直径2×1 cm至4×3 em,CT显示肿瘤侵犯颞下窝、咽旁、下颌骨及颈椎,并向后上侵入后颅窝、中颅窝和斜坡区,脑干被压向左侧.诊断.右腮腺混合瘤术后复发,颞下、后颅底及后颅窝广泛受侵.  相似文献   

16.
全身麻醉术后患儿发生低体温的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患儿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状况与临床特征,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年5-9月,833例全麻术后收入麻醉恢复室中的惠儿进行体温测量,并采集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全麻术后有50例肛温为32-35℃,未见肛温低于32℃的病例.低体温的发生率为6.0%.1岁以下患儿低体温发生最为常见(18.7%),开腹术后或麻醉时间>2h的患儿低体温发生率明显升高.术后低体温易出现皮肤花斑、哭吵不安、寒战等临床表现.结论 全麻术后低体温为患儿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表现为体温轻度降低.1岁以下、行开腹术或麻醉时间>2h的患儿均为术后低体温高发人群,应为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17.
颅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基底与前、中、后和侧颅底附着的脑膜瘤统称为颅底脑膜瘤,占脑膜瘤的35%~50%.颅底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密集、功能复杂重要,术野深在狭小,颅底脑膜瘤常包裹脑神经、基底动脉、颈动脉及其分支,甚至侵袭脑干.迄今为止颅底脑膜瘤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但肿瘤全切通常困难,而且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颅底脑膜瘤的手术对神经外科医师仍极具挑战性.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颅底脑膜瘤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对颅底脑膜瘤的手术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底肿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在CT导引下,按照治疗计划(TPS)系统指导植入粒子,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熟悉该部位的解剖结构,掌握术后的观察要点和采取完善的术后监护措施,确保患者身心康复。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底肿瘤存在一定手术风险,术后精心的专科护理,对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愈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前中颅底病灶切除术38例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中颅底病灶切除术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患者采用标准翼点入路和改良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行前中颅底病灶切除术,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并加强并发症的对症处理。结果:经精心术后护理,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中颅底病灶经标准翼点入路和改良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切除术后,通过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入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微创技术的日臻完善 ,微创技术在神经外科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但在脑脊液鼻漏修补方面尚罕见报道。现就我们采用微创技术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入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病例和方法进行整理分析 ,探讨脑脊液鼻漏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例 1 ,男 ,2 3岁 ,车祸致头部外伤 ,行双额弃骨瓣减压术。术后 3个月回院行颅骨缺损修补术 ,术后即继发脑脊液鼻漏 ,经CT、MRI及CT颅底三维重建 ,明确额窦脑脊液鼻漏。例 2 ,男 ,4 4岁 ,车祸伤 ,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脑脊液鼻漏 ,经CT、MRI及CT颅底三维重建 ,结合前次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