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残余胆囊、残余胆囊管从解剖学上是两个概念,由于二者结石形成的原因几近相同,在此一并讨论。笔者所在医院1995年6月至2009年8月共手术治疗16例残余胆囊、残余胆囊管结石,其中有14例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所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胆囊结石病人胆囊收缩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培杰 《护理研究》2004,18(7):1285-1286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胆囊结石除了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外,还有体外震波碎石(ESWL)、灌注溶石和口服溶石等。所有这些,治疗前均要求详细而准确地了解胆囊颈及胆囊管是否畅通、胆囊的收缩功能和排空能力等。我院于2001年-2002年9月,应用超声脂肪餐试验对64例胆囊结石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囊收缩素(CCK)是一种脑肠肽,它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能引起胆囊收缩的肠道多肽激素,胆囊切除后,该激素将会如何变化,作为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的患血浆中CCK-8进行测定,以观察其术前、后CCK-8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6.
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癌外科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胃癌是胃部分切除术后远期主要并发症之一,通常指因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因胃癌及其它胃恶性病变施行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由残胃而发生的癌[1], 其中以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癌为多见.由于首次手术的影响,残胃癌较原发性胃癌外科治疗难度增加,预后也较差.我院2000~2008年间共收治了18例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残胃癌是胃部分切除术后远期主要并发症之一,通常指因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因胃癌及其它胃恶性病变施行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由残胃而发生的癌,其中以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癌为多见。由于首次手术的影响,残胃癌较原发性胃癌外科治疗难度增加,预后也较差。我院2000~2008年间共收治了18例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报道12例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55.2±16.9小时,并于第5天达到正氮平衡,手术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1例伴阻塞性通所功能障碍者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裂开,2例出现短暂的腹胀,1例发生明显腹痛。结论:全胃切除术后胃早期内营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47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7月我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47例,慢性胆囊炎伴结石51例。急性胆囊炎伴结石30例,单纯胆囊结石65例,胆囊息肉1例。术后8-24小时下床活动。24小时后流质饮食。结果147例病人无死亡,细小胆管损伤2例,1例术中发现予以结扎。1例术后胆漏,肝肾隐窝积液,经“B”超下穿刺痊愈。手术时间30-100min。术后止痛剂应用66例,无切口感染。3例腹腔镜转小切口手术操作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小切口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恢复快,直视下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我院急诊科自2000年6月~2006年12月,共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病人54例,就此类病人手术后的护理积累了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胆结石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64例胆结石患者胆囊排空能力的超声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胆结石患者空腹胆囊容积和脂餐后残余容积增大,胆囊排空功能减弱,当脂餐后60分钟,刖囊排空率<12%时,提示胆囊颈或胆囊管梗阻。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胆囊运动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实时超声技术,观察了3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正常人液体脂餐后的胆囊运动功能。结果如下: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空腹胆囊容积分别为53.59±32.49ml和20.95±6.88ml(P<0.01);剩余容积分别为18.13±13.41ml和7.59±3.32ml(P<0.001);胆囊排空率分别为62.4±20%和63.48±11.62%(P>0.05);胆囊排空时间分别为98.5±30.15min和45.5±17.61min(P<0.001);餐后胆囊收缩频率分别为1.14±0.37次/10min和3.56±0.85次/10min(P<0.001);胆囊收缩幅度分别为0.12±0.06和0.13±0.04(P>0.05)、结果发明.肝硬化患者存在胆囊张力低下和运动障碍。推测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在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评价胆囊排空功能及其用于诊断慢性胆囊炎的准确性。方法 用三维、二维超声测量 74例健康成人和 61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获得满意图像的脂餐后胆囊的排空指数 ,其中 5 1例同时采用核素显像法测量。以病理和核素显像法为标准 ,比较三维、二维超声评价胆囊排空功能及诊断慢性胆囊炎的准确性。结果 三维超声评价胆囊排空功能及诊断慢性胆囊炎的准确性分别为 92 .2 %和 93 .4% ,高于二维超声。结论 三维超声测量胆囊排空功能及诊断慢性胆囊炎的准确性高于二维超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2例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6~12 d,经非手术治疗后于2~8周内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3周内恢复13例(40.6%),4周内恢复29例(90.6%)。结论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采用非手术疗法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胃术后对胆囊影响的超声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或十二指肠病变行胃部分或大部切除术后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及胆结石的发生率.方法:对33例胃或十二指肠术后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并有50例正常对照.结果:胃或十二指肠术后胆囊容积增大,胆结石发生占51.5%(17/33),胆汁淤滞占15.2%(5/33),胆囊收缩功能不良占63.6% (21/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胃或十二指肠术后能使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胆结石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实时超声与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测定胆囊排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实时超声显像和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分别测定8名正常受度者脂餐后胆囊排空功能。提示了两种方法在胆囊排空功能的测定中所提供的信息是一致的,并可相互使用。  相似文献   

17.
胆囊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三维超声在胆囊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诊断仪检查了 5 1例胆囊疾病的患者。首先用二维超声对胆囊病变进行采集 ,储存到计算机 ,处理成数据块。然后切换到三维超声 ,确定感兴趣区 ,进行三维重建分析。最后作三维的动态显示。结果 三维超声所提供的图像立体感强 ,形态逼真 ,定位准确。结论 三维超声能清晰地显示胆囊疾病的形态特点和内部结构 ,为该病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胆囊内异常声像图的对比研究,旨在提高超声对胆囊疾患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将216例胆囊内异常回声分为条状回声、团状回声及沉积状回声进行研究。结果 216例患者中,胆囊内探及条状回回声30例,其中胆囊蛔虫9例、胆囊结石5例、胆囊内脓条16例。胆囊内探及团状回声120例。其中结石43例、脓团19例、胆固醇息肉29例、胆囊癌29例。胆囊内探及沉积状回声66例。其中胆泥26例、炎性沉积物21例、泥沙样结石19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保守治疗、随访证实。结论 熟练掌握胆囊内异常声像图特征,将有助于正确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作者应用三维超声成像对40例胆囊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三维重建显示的胆囊具有立体感。在剖开胆囊后能直视胆囊腔和胆囊壁,并可从不同方位观察胆囊病变的立体结构形象。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囊癌的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准确率,观察和分析胆囊肿瘤和胆囊动脉的血流参数。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37例原发性胆囊癌和6例胆囊腺瘤的供养动脉和胆囊动脉的血流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的胆囊动脉血流参数对照。采用指标为:最大流速(Vmax),最低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流速峰谷比(A/B值)。结果:原发性胆囊癌组的胆囊动脉及供养动脉血流的流速及A/B值均增高(P<0.005),肿瘤供养动脉血流的RI和A/B值均高于胆囊腺瘤组。结论:高阻,中高速的胆囊动脉血流是原发性胆囊癌的特征性表现,而肿瘤供养动脉血流是胆囊肿瘤与伪瘤样病灶鉴别诊断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