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控制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12月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多重耐药菌( MDRB )感染信息预警和监督机制、医务及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督、隔离措施监督、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院感项目管理,分析其实施效果。结果实施项目管理后MDRB医院感染率比管理前明显下降(P<0.01),医务及陪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P<0.01),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 P<0.01)。结论科学的项目管理能有效提高医务及陪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并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在院内的感染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变化,寻求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2015年引进PDCA循环管理方法用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成立由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细菌室和相关重点管理部门科长组成的管理团队,各部门分工协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危急值报告管理及隔离措施督查。结果 2015年多重耐药菌检出率12.2%,明显低于2014年的27.07%(P0.01);报告督查率100%,隔离措施执行到位率98.48%,均明显高于2014年的92.3%和85.7%(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明显降低,有效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对医院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控制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568例MDRO感染患者(项目管理前)及2014年1~12月408例MDRO感染患者(项目管理后)为研究对象,依托等级医院评审平台,多科室联合成立MDRO项目小组,借助PDCA质量管理工具,落实MDRO感染控制措施,比较项目实施前后MDRO感染控制措施执行率及MDRO医院感染率。 结果 项目管理实施后,MDRO感染控制措施执行率高于项目管理实施前;MDRO医院感染率由0.67%降至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23,P<0.001)。 结论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抓手,对MDRO感染控制实施项目管理能有效降低MDRO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原为多重耐药菌。为了防止这些致病菌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带来伤害,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源性感染已备受关注。经研究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莉  钱培芬 《上海护理》2010,10(1):91-94
临床上由耐药菌导致的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耐药菌感染而无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可导致许多感染患者,特别是重危患者抗感染治疗失败而死亡。因此,如何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和对现有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控制耐药菌引起院内感染问题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联丽  金培蓉  蔡亚萍   《护理与康复》2017,16(9):987-989
总结追踪检查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成立追踪检查小组,制订追踪检查标准,并对检查后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实施追踪检查后临床医护人员、医技科室人员、保洁及陪护中心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防控情况明显改善,医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构成比降低。  相似文献   

8.
张敏  黄亚琴  宣姗姗  刘颖  周斌 《华西医学》2023,38(3):374-379
目的 评价ECRS管理模式对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2021年度的MDRO防控相关资料.2020年医院按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要求,实施常规的MDRO感染防控管理;2021年医院在此基础上运用ECRS法四原则对MDRO感染防控管理进行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分析对比两个年度间环境物体表面MDRO检出率、MDRO医院感染发生例次率、手卫生依从率、接触隔离防控措施执行率、MDRO感染防控教育考核合格率.结果 2021年环境物体表面MDRO检出率低于2020年(9.39%vs.31.63%),MDRO医院感染发生例次率低于2020年(1.18%vs.1.46%),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和陪护者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2020年(90.99%vs.78.63%,73.51%vs.45.96%,70.96%vs.33.71%),接触隔离防控措施执行率高于2020年(93.31%vs.70.79%),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和陪护者的MDRO感染防控教育考核合格率高于2020年(96.57%vs.81.31%,76.47%vs.47.95%,73.17%vs.3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RS管理模式可提升MDRO医院感染防控的执行力及防控水平,降低MDRO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采取严格实施隔离措施,控制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已向儿科蔓延,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儿消毒隔离干预措施,运用预防与控制技术,保障了患儿医疗安全。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对儿科患者已经形成威胁,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陈芳芳 《全科护理》2014,(13):1230-123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医疗设备与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临床药物治疗中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医院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而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因此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及传播主要是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意识,以及提高医务人员对于手卫生、标准预防等消毒隔离措施的依从性和正确性。现将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护理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珍 《临床医学》2022,42(3):68-70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ICU患者114例,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采用常规管理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采用PDCA循环法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医护协同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研究组则采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具体情况及其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医院感染以及MDRO感染情况要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采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服务的质量,减少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同时可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临床发病状况,探讨其发生原因,为更好地护理此类病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326例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呈逐年增多趋势;多发于老年病人;感染部位分布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为主;临床科室分布老年病科、呼吸内科和神经科历年均居较高水平,而这些科室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高发区。[结论]完善管理机制,重视用药护理;严格护理操作,落实防范措施;加强高危病室管理,做好消毒隔离;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心理护理等对有效护理多重耐菌感染病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儿科治疗中心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防控方法。方法通过加强感染患者标本病原学监测和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有效防控MDRO感染。结果在实施干预措施之前的2010年全年该医院儿科治疗中心共发生MDRO感染患儿38例,感染率为0.39%。实施干预措施后的18个月时间内,该儿科治疗中心共发生MDRO感染患儿5例,感染率为0.05%;两组患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施的干预措施显示出明显的防控MDRO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集束化综合方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探讨有效可行的感染管理方法。方法成立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小组,编写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手册,实施病原菌筛选,使用个性化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单、专人督导检查等集束化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下降,ICU住院时间缩短(P﹤0.01)。结论在ICU实施集束化综合方案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有利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调查某医院ICU2013至2014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循证感控干预措施,如加强手卫生、落实纤支镜清洗消毒环节感控措施等,每月及每季度对ICU多重耐药菌监控及干预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并临床反馈,对存在问题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调查期间ICU共发生146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总住院日共40113 d,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千日感染率从2013年的4.15‰下降到2014年的3.14‰,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通过采取循证感控干预措施,可减少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感染标本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度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临床科室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2011年度该医院住院患者共监测到多重耐药菌57株,以产β内酯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占78.95%;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4.04%和7.02%。患者标本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呼吸科(17.04%)和泌尿外科(8.77%),痰标本分离率占56.14%。结论住院病人感染多重耐药菌以产β内酯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和泌尿外科,痰标本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目视化标识管理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0年6月—2020年12月作为实施前,对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实施常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作为实施后,对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实施目视化标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评分、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评分、环境生物学监测结果、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实施后,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评分、医院感染防控质量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手部、物体表面、仪器表面、病房空气等样本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目视化标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及医院感染防控质量,从而降低MDRO发生率,确保患者住院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医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加强防控措施。方法采用临床标本检测方法,对某医院住院病人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24株,其中医院内获得感染占67.7%,社区获得感染占32.3%。多重耐药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41.13%,MRSA占37.90%。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ICU和神经内外科。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切口感染。结论该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应重点加强危重病人呼吸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本次调查期间共监测住院患者200 269例,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 552株,检出率为0.77%。在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菌株中,有28.93%属于医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居检出前5位,构成比依次为43.30%、20.94%、15.14%、10.95%和5.09%。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下降。结论 该医院多重耐药菌检出比例较高,通过综合性干预措施可降低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