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护士是应用此系统的最直接、最广大的群体,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目前影响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因素,以期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顺利使用和继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推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5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满意度得分排在前5位的是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护士长的支持力度、科室培训、患者身份识别、生命体征录入、保证患者安全方面的作用;排在后5位的是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手写功能、便携性、数据传送速度、网络稳定性。结论: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身份识别、保证患者安全、生命体征录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作用表示满意,但对无线网络的稳定性、PDA本身的性能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表示不满意,应通过改进PDA的软硬件,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提高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的变化,为进一步推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57名和80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过程中科室的培训、患者身份识别、保证患者安全、生命体征录入和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方面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而护士对PDA的手写功能、便携性、数据传输速度、网络稳定性、电池的持续使用时间仍不满意。结论:护士满意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但须通过进一步改进PDA的软硬件、提高无线网络支持力度等措施来改善PDA的使用性能,提高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科护士工作压力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无记名填涂工作压力源量表的调查方式对本院普通病房27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经常倒班、护士工作未被病人及家属认可、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病人不合作、护理的病人突然死亡等压力为骨科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其中不同学历、护龄、岗位的骨科护士工作压力各不相同。结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为骨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其中从事临床护理、大专以上学历、5~10年护龄的护士工作压力程度较重,护理管理者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学历、不同护龄的护士采取有针对性的减压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EDA)的满意度和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护士的使用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6月我院外科片的214名护士,对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EDA时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在EDA的安全性(患者身份确认,临床给药)、效率性(医嘱执行,签名有效率)、便捷性(书写简洁度、病房查询、健康宣教)等方面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对于EDA本身处于不满意状态,包括无线网络的稳定性、数据传送情况、携带便捷性、手写满意度、对提高护理工作有效率和电池可用时间;职称、职务、使用EDA时间不同的护士对EDA的满意度评分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A在安全性、效率性、便捷性等方面的满意度得到肯定;而职称、职务以及EDA的使用时间不同,对EDA的应用满意情况存在一定影响。医院护理管理人应依据不同护士的具体特征,实行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护士在使用EDA时的满意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前,护士的压力及产生的不良后果已经越来越受到医务界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文简单探讨了压力源及应付方法。  相似文献   

7.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这是由于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的。文献报道.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明显高于一般职业.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常常低于普通女性。在护士离职意愿的调查表中护士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导致护理人员离职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导致护士对工作不满意.从而影响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理管理者当前的重要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MNIS)是以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基础,以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为硬件,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同时也实现无纸化、  相似文献   

9.
史书琴 《家庭护士》2009,7(17):1556-1557
分析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发现重症监护室(ICU)、妇产科、新生儿室的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与人际关系、超负荷工作状态和长时间的紧张脑力劳动、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密切相关.建议从管理角度减轻或消除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的认识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曾欣荣  刘丽萍 《现代护理》2003,9(6):428-429
目的 探计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程度。方法 作者自设调查表,随机对本院108名护士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护理行为与法律关系、护理纠纷的含义及其处理方式等4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平均正确认识率为58%、22%。结论 临床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还很模糊,急需补充相关知识。建议将法律法规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培训中,加强护理纠纷与法律关系的宣传力度,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士对护理纠纷及其相关因素的正确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压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35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为中等水平,其首要工作压力来自工作量及时问分配方面;影响护士工作压力的一般因素包括:工作喜欢程度、超时工作、志愿的选择、学历、家庭成员的支持度、自我健康评价及消极应对方式。结论护士的工作性质已给其带来一定的压力,并受多因素的影响,建议应根据护士的工作状况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编制,增加病区辅助人员,简化繁琐的护理文书工作;加强护士积极应对技巧培训,多关注高学历护士的压力成因,并进一步探讨其压力的形成原因,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而保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护士心理弹性的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对广州市11家二级、三级医院的135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护士心理弹性得分平均为(59.99+13.59)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医院级别、夜班状况的护士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心理弹性与其学历、夜班状况呈正相关,与其所在医院级别呈负相关;医院级别、夜班状况、学历是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所在医院级别越高、夜班次数越少、学历越高的护士,其心理弹性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状况,分析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某综合性医院全体临床护理人员323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针刺伤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323名护理人员在12个月内被针刺伤率为41.80%。针刺时正进行的操作主要是配药、拔针、处理废弃物等;9:00~11:00为针刺伤发生的高发时段;多数护士发生针刺伤时无干扰因素;针刺伤发生与护士视力、工作环境光线的关联不显著;操作中采取防护针刺伤措施的护士的比例为10.07%;刺伤后向护士长报告的仅有16.32%。结论护士发生针刺伤率较高。应提高护理人员重视程度,并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督导护士执行操作规程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状况,分析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某综合性医院全体临床护理人员323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针刺伤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323名护理人员在12个月内被针刺伤率为41.80%。针刺时正进行的操作主要是配药、拔针、处理废弃物等;9:00~11:00为针刺伤发生的高发时段;多数护士发生针刺伤时无干扰因素;针刺伤发生与护士视力、工作环境光线的关联不显著;操作中采取防护针刺伤措施的护士的比例为10.07%;剌伤后向护士长报告的仅有16.32%。结论护士发生针刺伤率较高。应提高护理人员重视程度,并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督导护士执行操作规程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影响骨科高危病人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高危病人形成压疮(PU)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127例骨科PU病人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病人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知情情况、陪护人员与病人的关系、病人的肌力及脊髓损伤的程度、病人的经济状况、照顾者生活质量等与PU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骨科高危病人PU的护理中要重视病人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知情情况、陪护人员与病人的关系、病人的肌力及脊髓损伤的程度、病人的经济状况、照顾者生活质量等因素,做好针对上述因素的护理,有利于减少PU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CCU护士心理压力水平,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上海市12家三级综合性医院220名CCU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该问卷共30个条目,分4部分,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调查对象所在医院监护室情况,调查对象每周上班工作时间、夜班、公休假及福利待遇情况,调查对象自觉工作量、精神压力等。整个问卷经65名CCU护士预测得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eh’sα值为0.78。结果收回问卷219份,回收率99.5%。其中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为216份,有效回收率98.2%。2名(占0.9%)护士认为心理压力较小,32名(占14.8%)认为适中,97名(占44.9%)认为较大,85名(占39.4%)认为非常大。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周上班时间和不同自觉工作量情况下护士心理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10.588,P=0.032;x^2=17.697,P=0.001;X^2=178.676,P〈0.001)。Spearman分析显示自觉工作量水平与心理压力情况呈正相关(r=0.76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专护士压力水平大的概率与非常大的概率之比较本科及以上的护士的这一比值小0.11倍,此外自觉护理工作量较大的护士压力水平大的概率与非常大的概率之比较自觉工作量超负荷的护士的这一比值大119.889倍。结论CCU护士心理压力大,应关注大专及中专和低收入家庭护士心理压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减轻护士压力。  相似文献   

17.
护士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中锐器伤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全面预防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锐器伤调查表,对汕头市5所二、三级医院977名在崩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97.5%的护士曾发生锐器伤;急诊科护士人均年发生锐器伤次数最高,与其他科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户〈0.05);抢救环境下护士人均年锐器伤发生次数分别高于其他工作环境(P〈0.05);不同护理操作的人均年锐器伤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锐器伤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个人习惯及自我防护意识、科室、工作环境、护理工作量大小及护理器材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某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军队医院890名合同制护士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50.2%的调查对象对工作不满意,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有明显影响,护士对外部奖励、自我计划、家庭/工作平衡的满意度较低.结论 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应通过完善合同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规范医院薪酬管理、改善排班模式等措施提高合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我院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我院急诊科以及大内科、大外科系统的各21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急诊科护士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得分与大内科、大外科相比差异显著;急诊护士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4个方面.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面对多种压力源,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症,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手段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了解护士产后返岗适应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的管理对策提供依据,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与质量。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一般资料问卷、护士产后返岗适应问卷以及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对山东省济南市3 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产后返岗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产后返岗适应问卷得分为(2.53±0.74) 分,护士产后返岗工作家庭冲突总体得分为(2.82±0.56) 分。 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后返岗护士是否在急危重症科室、工作年限、返岗后培训时间及工作家庭冲突(主要是行为冲突)是影响其返岗适应性的重要因素。结论 护士产后返岗适应处于中等水平,且总体适应差异性较大。科室性质、工作年限、返岗后培训时间及工作家庭冲突对护士产后返岗适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