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叶政君  黄琼 《护理研究》2014,(10):104-106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体系在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状调查确定存在的问题,在所有科室开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建立静脉输液治疗临床标准、开展静脉输液治疗整体化解决方案系列课程培训、进行月质量检查、建立穿刺日记、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质量控制体系,比较实施前后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质量控制体系后,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有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前延长,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人的满意度增加。[结论]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我院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也拉近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体系在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状调查确定存在的问题,在所有科室开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建立静脉输液治疗临床标准、开展静脉输液治疗整体化解决方案系列课程培训、进行月质量检查、建立穿刺日记、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质量控制体系,比较实施前后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质量控制体系后,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有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前延长,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人的满意度增加.[结论]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我院静脉留置针输液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也拉近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众所周知静脉输液及采血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患儿见针就哭,挣扎抗拒,大汗淋漓的现象在病房司空见惯。为了减少对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取血检验的恐惧心理,减轻家长对患儿疼痛及取血困难的顾虑、并保护血管,提供最佳的治疗与服务,减轻护理工作量,我科自2000年10月开始对病房患儿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型留置针输液并取血标本,得到了家属和患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76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总结了不同部位血管的穿刺方法、留置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及封管液的选择等方面的经验。这一方法具有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有利于血管的保护、有利于间歇和抢救用药、减轻工作量、提高效率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在输液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具有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2004年12月~2005年4月,对我科91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具有保证输液安全,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用药及时方便等优点,近年已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门诊患儿输液中由于家长担心将留置针带回家出现感染、针头脱出及出血等,以至在门诊输液中很少应用留置针。我们自2001年在门诊患儿输液中开始使用留置针,同时加强了宣教工作,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急危重病人抢救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十分重要。我科自1999年10月开始应用静脉留置针为急危重病人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 ,新生儿补液一直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较难解决的问题 ,要建立有效的补液通道 ,通常要反复穿刺才能成功 ,不仅给患儿增加痛苦 ,而且也延误治疗。自 2 0 0 1年开始 ,我们对 180例患儿实施了静脉留置针输液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一代科研成果的临床静脉输液工具,它的特殊结构优势能很好的保护血管,提高护理效率保证护理质量,达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许素芹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102-103
目的:探讨静脉百针穿刺评优活动在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及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小组督导、发放问卷等形式充分了解活动开展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经第一、二、三轮的评选,10名护士评为静脉百针穿刺优秀护士,其中工作年限1年1名、5年2名、6~8年2名、10年2名、10年以上3名;内科系统5名、外科系统3名、小儿科1名、输液中心1名。结论: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技能训练、调整护士自身因素、保证输液安全可赢得患者的理解与支持,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品质管理项目应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品质管理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将品质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工作制在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12月神经内科住院需要静脉输液治疗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选取2011年1~3月同类患者50例为实验组,实施责任包干工作制静脉输液,观察、比较两组平均每日案例静脉输液完成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每日案例静脉输液完成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输液实施责任包干工作制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依据江苏省三级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强化全体护理人员的质控意识,完善护理质控体系,建立健全各种软件资料,质控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督查。比较质控改进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2011年护理质量检查中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与器材、护理文件书写及功能科得分分别为(98.5±0.5),(94.5±0.6),(96.6±0.3),(98.4±0.4),(99.4±0.2),(98.8±0.3),(94.8±0.3)分,均明显高于2009年的(92.5±0.5),(90.5±0.5),(91.5±0。3),(90。4±0.2),(96.4±0.3),(95.5±0.3),(91.3±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456,17.741,36.062,53.666,24.962,23.335,18.007;P〈0.01)。结论进行护理质控改进,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细化输液流程,关注要素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标准,提高过程预控能力.方法 依据标准,2007年9~12月共抽查护理人员215名.实施跟踪过程质量及护理行为评价后2008年9、10月共抽查护理人员436名.以静脉置管为例比较两组在查对行为、操作行为、消毒行为、沟通行为、安全行为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质量指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关键环节的行为质量有效落实,加强了过程管理的预控和风险防范,主动控制输液质量.结论 护理行为质量的控制是管理方法 有终末转向环节,缺陷控制突出了预防为主,主动控制输液质量,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对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分析,探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持续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2008年护理部每月随机抽取每科上月归档病历5份进行终末质量考核,全年共抽取1200份作为对照组,每月将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缺陷的原因,采取了为期1年的加强护理文件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后,2009年再用同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归档病历1200份作为观察组进行终末质量考核,将两组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9年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比2008年有明显提高(P0.05),各项护理文件的缺陷率明显低于2008年(P0.01)。结论: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加强相关知识培训,严格质量控制,做好信息反馈,制定奖惩制度,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护理质量反馈本作为护士长与护士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科室建立护理质量反馈本,护士长在病房质量检查中随时发现护理问题,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并告知当事人,明确解决方案,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护理部质量得分、患者满意度、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明显下降(P<0.01).结论 护理质量反馈本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预防和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患者能得到安全舒适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输液外渗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同心圈活动小组,以“降低留置针输液外渗率,提高留置针输液质量”为主题,调查品管圈现状,寻找输液外渗原因,设立改善目标,落实对策.结果 活动实施后,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率由15.1%下降至6.5%,目标达成率为97%,进步率为56.95%,10个圈员8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圈员挖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留置针输液护理服务,提高了留置针输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对儿科输液室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儿科输液室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2016年1月8日,该科组织成立品管圈,以"提高儿科输液室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并以活动实施后收治的300例手背静脉、足踩部大隐静脉进行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品管圈组,对其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客观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定相应对策并加以组织实施;同时,2015年7月6日~2016年1月5日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300例行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结果 品管圈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意外拔除发生率以及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本次开展品管圈主题活动之后各项无形成果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也明显高于活动之前(均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其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在儿科输液室实施品管圈活动则可以全面提升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延长留置时间,该模式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管理手段对降低留置针静脉输液发生静脉炎的作用效果。方法:以"降低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总结降低住院患者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的方法,制定出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标准化措施。结果: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静脉炎的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4.50%降至活动后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改善了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发生静脉炎的临床现状,提高了科室护理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助意识,创建了积极向上的科室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提高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和完成整改措施.分析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为75.31%,较活动前的48.48%明显升高26.83%,超出预期目标.在品管圈活动后9名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8项能力得分均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提高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的知晓率,还能提高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