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者行PCI手术全部成功,术后24h、36h及30d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效果良好,可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心肌血氧供应急剧减少而引起的[1],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124例AMI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成替罗非班组(68例)和常规组(56例)。两组PCI围手术期均予常规抗血栓治疗,替罗非班组在此基础上术前另予替罗非班应用。比较两组PCI术中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术后ST段回落程度、出血并发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情况。对替罗非班组做好药物维持期间的护理及健康指导等。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P〈0.05);ST段回落不良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比16.1%,)(2=4.78,P〈0.05);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比16.1%,X2=5.03,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6±2.3)%比(55.3±1.9)%,t=5.99,P〈0.01];轻微出血率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急诊PCI患者在常规抗血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左心功能,减少PCI术后MACE的发生,疗效确切,但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在治疗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可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益并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常三利罗灿平谢峰波徐永梅关贤颂赵扬程 《当代护士》2012,(1):15-1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未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6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 h,8 h,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PCI术后患者可促进其疾病康复,而完善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术后梗死血管灌注血流,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联合高剂量腺苷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接受PCI的88例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将10μg/kg替罗非班经抽吸导管于罪犯病变远端推注3 min,同时持续静脉滴注0.15 μg/(kg· min) 24 h.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推注腺苷(2mg,10 ml0.9%氯化钠)2次,对照组推注10 ml 0.9%氯化钠2次.评估术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指标,随访术后患者的心肌Blush分级(MBG)、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总ST段抬高回落(STR)、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腺苷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TIMI血流分级、ST抬高完全回落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CTFC[(21.9±3.7)帧与(24.4±4.9)帧,t=2.701,P<0.01]、MBG 3级的例数分布(24/44与14/44,x2=4.632、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1、12个月时的死亡人数、MACE、靶血管血运重建以及NYH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血压下降≥10mm Hg(15.9%与2.3%,x2=4.950,P=0.026)、新发二度以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20.5%与15.9%,x2=7.221,P=0.007)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腺苷引发的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结论 在STEMI患者治疗中,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联合高剂量腺苷的应用对其PCI术后的心肌灌注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替罗非班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临床预后的疗效。方法所有确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并于发作6h内行急诊PCI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控制组(B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急诊PCI术及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A组另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内使用,观察两组在病变性质和术后即刻靶血管TIM/血流分级、术后心电图改变(ST段回落幅度)、术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并随访出院后MACE发生情况。结果A组PCI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B组,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A、B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较B组明显、30d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ACS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比单纯PCI术及常规药物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灌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情况、心电图ST段回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流灌注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5,P<0.05).观察组ST段回落率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结论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给予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及梗死区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将114例发病<12小时急诊行PCI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57例.早期组入急诊室PCI前即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晚期组在PCI开始时应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用法为10 μg/kg 静脉推注,继以0.15 μg·kg-1·min-1维持至PCI后36小时.观察两组PCI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及梗死区心肌灌注(TMP)分级、PCI后90天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术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PCI前TIMI 3级及TMP 3级的获得率分别为31.6%、33.3%,晚期组分别为 12.3%、14.0%;PCI后早期组分别为96.5%、75.4%,晚期组分别为 94.7%、57.9%,两组PCI前TIMI 3级、TMP 3级及PCI后TMP 3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90天早期组3例发生MACE,占5.3%;晚期组9例发生MACE,占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EMI急诊行PCI的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及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1.
欧碧英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5,3(9):30-30
抗血小板治疗是严重心肌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替罗非班(Tirofiban)是一个非多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1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院前急救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ES)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连续的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院前急救中给予替罗非班,后者常规治疗,两组入院以后即刻行PCI术,比较两组PCI术后即刻罪犯血管(CV)的TIM I血流分级,术后6、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以及术后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和需要输血的比例.结果:术后即刻治疗组和对照组CV的TIMI血流分级、CK-MB值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两组间术后30d的MACE发生率以及术后出血、输血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S患者院前急救中使用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前使用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99例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在进行12~48h药物治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1例),行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于PCI前30~60min加用替罗非班,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PCI术后30d复合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复发+再次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与23.5%(P〈0.05);观察组术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出血,观察组有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ACS早期介入治疗前使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吕小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6):39-41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STEMI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再灌注指标[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一氧化氮(NO)水平]、心功能指标、致炎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K-MB、2 h NO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更优(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更低,IL-10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STEMI患者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再灌注指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罗非班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接受PCI术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编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配对原则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59例。高剂量组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低剂量组采用10 mg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周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TIMI血流分级、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LVEF、LVEDVI、LVESVI、LVEDd均有所改善,且高剂量组LVEF高于低剂量组,LVEDVI、LVESVI、LVEDd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并分析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试验组经冠状动脉内注入维拉帕米,对照组经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事件(出院前死亡、急性再发心梗、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术后3d内出血情况。结果治疗3d后,试验组患者SV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两组均接受PCI治疗,A组49例患者在术中给予半剂量(0.075μg/kg·min)替罗非班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不同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符合入选条件的412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n=195)和常规组(n=217),两组患者均根据指南和实际情况进行急诊PCI、补救PCI、易化PCI、溶栓后PCI和单纯PCI.所有患者均进行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计算及比较.结果 虽然术前两组患者各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罗非班组cTFC术后即刻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尤其是在急诊PCI时,替罗非班组cTFC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介入治疗STEMI可以有效改善梗死心肌区微循环,提示替罗非班治疗STEMI安全、有效,尤其是对急诊PCI获益更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