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军媛  张军  刘玉洁 《河北中医》2010,32(7):1107-1108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类型,其特征为胰岛素作用异常和分泌障碍。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相对而非绝对缺乏。2008—07-2009—07,我们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5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方法: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抽样群,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宣武区、昌平区及平谷区的3个社区20岁以上长住居民5208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医生访谈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结果:8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含超重)621例,占70.0%,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患者768例,占80.8%,肥胖2型糖尿病实证患者中,肝胃郁热证占69.3%。结论:2型糖尿病与消渴病存在较大差异,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肥胖患者为2型糖尿病的主体,肝胃郁热证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6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C肽释放试验结果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肺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探讨影响初发2型糖尿病肺功能改变的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人,全部应用肺功能仪测定肺通气、弥散功能,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通气及弥散功能改变,糖化血红蛋白是其影响因素。结论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有助于判断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胰岛”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T2DM)瘦素与胰岛素的关系并观察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脂肪-胰岛"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35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予针灸治疗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瘦素(FLP)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和Homa-IR指数.结果 治疗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显著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治疗后患者的FBS、FINS、FLP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胰岛"轴功能紊乱,针灸可以调节肥胖2型糖尿病机体紊乱的"脂肪-胰岛"轴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利拉鲁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空腹C肽(F–C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时,采用利拉鲁肽治疗,不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还能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主要以阴虚火旺为主要病机,以"三多一少"为主要临床表现。据报道,2017年全球糖尿病人口约有4.51亿,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6.93亿。预计至2030年全球肥胖患者将会达到11.2亿,超重患者将会达到21.6亿。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约占到糖尿病总数的60%~70%。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多合并肥胖、高血脂症,临床中80%无“三多一少”症状的糖尿病为肥胖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笔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降汤加味方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初发2型糖尿病中医病机与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YZDM)中医病机与证候特点.方法: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抽样群,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近郊、远郊及市区的3个社区20岁以上长住居民5465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其中初发T2DM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探讨其病机与证候特点.结果:344例T2DM患者中,肥胖(含超重)患者267例(占77.6%);虚实病机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实热、痰湿、阴虚、血瘀、气虚、气郁、阳虚、血虚,实证明显多于虚证;痰热互结证101例(29.4%),阴虚热盛证85例(24.7%),气阴两虚证32例(9.3%),其他证型26例(7.6%),无证候者100例(29.1%).结论:初发T2DM肥胖患者占多数,无症状占很大比例,病机以实热、痰湿多见,痰热互结证是初发T2DM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型与证候特点。方法: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抽样群,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宣武区、昌平区及平谷区的3个社区20岁以上长住居民5208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医生访谈的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结果:8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含超重)621例,占70.0%,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患者768例,占80.8%,肥胖2型糖尿病实证患者中,肝胃郁热证占69.3%。结论:2型糖尿病与消渴病存在较大差异,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肥胖患者为2型糖尿病的主体,肝胃郁热证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常见证候分布特点,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查阅2003—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病历数据库,筛选西医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病历2735例,对其中医病、证诊断进行频数分析,分析2型糖尿病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主要为气虚、阴虚、火热、血瘀,无并发症患者血瘀程度轻于有并发症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主要为气虚、阴虚、火热、血瘀,无并发症患者血瘀程度轻于有并发症患者。壮火食气、热伤气阴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2型糖尿病不属于"消渴"范畴;发病主因是脾失运化;基本病理是湿热内蕴、困阻胰岛;治疗大法是健运脾土、清化湿热,并制订了基本处方,从四个方面探讨了2型糖尿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对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总结近3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中运用中医药方剂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探讨内服中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用药经验。结果:筛选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方剂45首,涉及中药107种。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0个,新处方5首。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CNKI数据库筛选出的方剂进行分析,阐明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针对糖尿病前期和高危因素研究陆续开展,因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故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为重点研究人群,我国开展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社区有不适症状的居民,往往伴发几种以上高危因素,且糖尿病的患病率比只有一种高危因素者提高了一倍多。腹性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家族史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3种高危因素,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在社区调查中,发现这三种因素常见,并且在一个个体常同时存在,故本文针对此三种高危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中医症候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找到针对社区高危人群中,中医在预防2型糖尿病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超长链脂肪酸(VLCPUFA)与NF-κ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从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人群中,随机选择符合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共241例,从同时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群中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体重正常(BMI为18.5~22.9kg/m2)的健康者165例为对照组,均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血缘关系。检测相关数据,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血浆n-6PUFAs、n-3PUFAs水平、n-6/n-3脂肪酸比值及总VLCPUFA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NF-κB基因携带CA等位基因片段不同者,其血浆VLCPUFA水平存在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NF-κB134bp等位基因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BMI和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VLCPUFA水平、β细胞功能指数和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建立符合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的大鼠模型,运用电针胃脘下俞穴的方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进行治疗,验证胃脘下俞穴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利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将链脲佐菌素(STZ)按35mg/kg剂量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对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采用电针胃脘下俞穴进行治疗,每次20分钟,每周治疗5次,连续4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P=0.029)及空腹血糖值(P=0.007)显著下降,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而模型组变化不大;治疗组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但与空白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模型组相比均有升高,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胃脘下俞穴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瘦素及甘油三酯含量,对高、低密度脂蛋白也有调节作用,证明了该穴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并通过降低度素、改善血脂成分含量这一途径产生治疗作用。本实验对探讨胃脘下俞穴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42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和25例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了解其代谢紊乱的特点和程度,为改善糖尿病人的代谢状态及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结果:肥胖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血总胆固醇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可见明显的LDL-c升高和HDL-c降低。血浆胰岛素、血尿酸水平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肥胖组均有明显增高。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代谢紊乱,肥胖越严重,所引起的代谢紊乱越严重。所以对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的患者应予以重视,对其各种代谢异常进行综合治疗,从而控制和减慢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初发肥胖患者应用温阳益气活血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组应用饮食运动调节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临床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温阳益气活血方进行治疗。比照两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代谢优化情况。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0.42%。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改善显著,临床组下降幅度显著好于参照组。两组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改善显著,临床组下降幅度显著好于参照组。两组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较治疗前改善显著,临床组下降幅度显著好于参照组。临床组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改善显著。结论:2型糖尿病初发肥胖患者应用温阳益气活血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阴柔肝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养阴柔肝方和金芪降糖片,疗程8周。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胰岛素水平(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HbAlC、INS、HOMA—IR、HOMAβ及ISI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P〈0.05),但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HOMA—IR、HOMA-β及IsI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1,P〈0.05)。结论养阴柔肝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为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