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p5 3、bcl 2、bax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Rb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 2 1例Rb和 6例正常视网膜常规石蜡标本进行 p5 3、bcl 2、bax和PCNA表达。 结果 bcl 2、bax和PCNA在Rb中的表达较高 ,与正常视网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分化性Rb组织bcl 2阳性表达率较高 ,与未分化型Rb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5 3、bcl 2、bax在Rb中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 Rb的发生与多个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异常有关 ,测定和分析Rb的bcl 2、PCNA、bax和表达 ,对于Rb的诊断和分化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bcl-2、bax、p53蛋白表达与外阴鳞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玲  张淑兰  林培  王德智 《肿瘤》2002,22(3):215-216,F003
目的 探讨bcl 2、bax、p5 3基因与外阴鳞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及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30份外阴鳞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细胞凋亡API和bcl 2、bax、p5 3的表达情况。 结果 外阴鳞癌组织和正常外阴皮肤中均有细胞凋亡和bcl 2、bax、p5 3的表达。随着外阴鳞癌恶性程度的增高 ,API、bcl 2、bax表达降低 ;p5 3表达增高。在外阴鳞癌的部位凋亡细胞的分布与突变型 p5 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p5 3分别与bcl 2及bax的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5 )。在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中 ,凋亡细胞的分布区域与表达bcl 2及bax蛋白的细胞分布区域一致 ,bcl 2与bax的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被抑制有关 ,这一过程可能主要由 p5 3基因调控 ,bcl 2可能仅在早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结肠良、恶性病变中细胞凋亡与增殖 ,及其与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14 8例结肠良、恶性病变标本中bcl 2、bax和PCNA蛋白的表达 ;并对其中 75例标本进行凋亡指数 (AI)和有丝分裂指数 (MI)测定。结果 PCNA与AI和MI密切相关 (P <0 .0 1) ;而bcl 2和bax仅与AI有关 (P <0 .0 1) ;bcl 2和PCNA蛋白在结肠腺癌和腺瘤中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1) ;而bax蛋白则相反 ,在正常及良性病变中表达率较癌组织为高 (P<0 .0 1)。其次发现 ,以结肠腺瘤为分界点 ,前半阶段凋亡指数逐渐上升 ,后半阶段则下降 ,而细胞增殖指数在整个演进过程中呈上升趋势。结论 凋亡与增殖间平衡的破坏与结肠粘膜的恶变密切相关 ,在这一过程中有多种基因参与调控 ,其中bcl 2和bax即参与了此调控过程 ,且其蛋白产物的异常表达是结肠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拓扑替康(TPT)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机制。方法:把放射增敏实验各组[RT TPT组(增敏组),TPT组(药物组),RT组(放射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 ]肿瘤标本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指数以及凋亡相关基因p53、bcl 2、bax的表达。结果:增敏组增殖指数 ( 19. 3±1. 7 )%降低,凋亡指数增加,和药物组(25. 2±0. 3)%,放射组 (26. 1±0. 3)%,对照组 (35. 7±2. 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53,bcl 2,bax的表达,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变细胞周期,促进凋亡可能是拓扑替康增敏作用在细胞水平的重要机制,但诱导凋亡可能不依赖p53,bcl 2,bax基因。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0例为试验对象,采集放疗前和放疗10Gy后宫颈癌组织标本,用原位DNA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阳性率和平均凋亡指数分别为25.00%和0.11%、75.00%和3.40%,放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2)放疗前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10%和20%,而放疗后分别为25%、60%和25%,放疗后p53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明显增加,bcl-2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放射治疗诱导宫颈癌肿瘤细胞凋亡,可能与凋亡调节基因bax基因表达的诱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朱小东  刘颖新  王安宇  梁世雄  陈发龙  罗元 《肿瘤防治研究》2004,31(12):768-769,775,F003
 目的 探讨p15、bcl 2及PCNA的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放疗结束时肿瘤消退与否将 5 6例鼻咽癌病人分为肿瘤消退组 (2 9例 )及肿瘤残存组 (2 7例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测定癌组织中p15、bcl 2及PCNA的表达。结果 p15、bcl 2及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肿瘤残存组、消退组中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肿瘤残存组中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0 .0 1) ,而肿瘤消退组中除bcl 2与PCNA蛋白表达显著相关 (P <0 .0 1)外 ,其余指标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p15、bcl 2及PCNA的表达水平不能作为判断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指标 ,但通过检测 p15与bcl 2、PCNA的相关性可能是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PCNA和p5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PCNA、p5 3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5 4例浸润性小叶癌进行检测 ,用有关统计学方法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浸润性小叶癌PCNA阳性率为 90 74% (49/5 4) ,PCNA平均指数 5 1 5 0 %± 2 2 49% ,PCNA指数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1)。随PCNA指数升高 ,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生存期缩短 (P <0 0 1)。但浸润性小叶癌p5 3阳性率仅为 3 70 % (2 / 5 4)。结论 :1)PCNA可作为反映浸润性小叶癌增殖活性 ,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2 ) p5 3免疫组化检测不能作为浸润性小叶癌的有用指标 ,需探讨其它的检测方法。 3)进一步显示浸润性小叶癌与来源于导管上皮的乳腺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喉癌中抗凋亡基因bcl 2和突变型 p5 3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在喉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喉组织 2 7例和喉良性肿瘤 11例进行突变型 p5 3的检测 ,对喉癌 5 2例标本进行bcl 2与突变型p5 3的检测。结果 :正常喉组织突变型 p5 3免疫组化阳性检出率为 14 8% ( 4 /2 7) ,喉良性肿瘤为 18 2 % ( 2 /11) ,喉癌为61 5 % ( 3 2 /5 2 ) ,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其中低分化喉鳞癌阳性检出率为 84 6% ,中分化为 73 0 % ,高分化为 15 4% ,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低分化喉鳞癌bcl 2免疫组化阳性检出率为 69 2 % ( 9/13 ) ,中分化为 3 8 5 % ( 10 /2 6) ,高分化为 2 3 1%( 3 /13 ) ,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1>P >0 0 5 ;喉癌中 p5 3的表达与bcl 2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0 0 2 >P >0 0 1。结论 :p5 3基因突变可作为喉部良性肿瘤向恶性转化及恶性程度增高的一个标志 ,在喉癌的发生机制上抑制细胞凋亡的bcl 2与 p5 3基因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PCNA和p5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和p5 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 5 1例放疗前鼻咽癌组织中PCNA和 p5 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5 1例鼻咽癌组织中PCNA和 p5 3蛋白表达阳性者分别有 5 0例( 98.0 % )和 46例 ( 90 .2 % ) ,高表达者分别有 16例 ( 3 1.4% )和 2 2例 ( 4 3 .1% ) ;鼻咽癌组织中PCNA表达与 p5 3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 <0 .0 1) ;PCNA和 p5 3蛋白阳性表达水平越高 ,则鼻咽癌对放射治疗越敏感 ,放疗后鼻咽局部癌肿完全消退率越高 (P <0 .0 5 ) ;PCNA和 p5 3蛋白同时高表达者比单一指标高表达者 ,对放射敏感性更高 (P <0 .0 5 )。 结论 PCNA和 p5 3蛋白是反映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和预测其放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鼻咽癌 (NPC)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和免疫组化S P法 ,分别检测 2 0例正常鼻咽粘膜组织及 73例NPC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和p16、bcl 2基因的表达。结果 正常鼻咽粘膜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NPC(P <0 .0 1) ,p16、bcl 2在NPC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 2 8.8% (2 1/73)、81.2 % (5 9/73) ,在正常粘膜的表达分别为 90 0 % (18/2 0 )、15 0 % (3/2 0 )。NPC中bcl 2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 ,而p16则与凋亡率呈正相关 (P <0 .0 1)。NPC的 3年生存率资料表明 ,细胞凋亡率 >2 0、bcl 2表达阴性、p16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较佳。结论 在NPC中 ,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 ,其发生可能与bcl 2及p16基因调控障碍有关。NPC细胞凋亡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73、p63在喉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喉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p73mRNA、p63mRNA在47例喉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4例正常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73在正常喉组织中不表达;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27/47)、29.8%(14/47),分别与正常喉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则p73 mRNA表达越强(均P<0.05)。p63在喉鳞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5%(43/47)、93.6%(44/47)、分别与正常喉组织(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p73表达有助于判断喉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p63对LS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p16和p5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p16、p5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和PCR-SSCP法.结果 p16缺失率在食管鳞状细胞癌Ⅱa期与Ⅱb期、Ⅲ期中分别为45.0%与92.3%、100.0%,在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中分别为9.1%、52.2%和100.0%.p53突变率在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分别为46.7%和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在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中分别为20.0%、21.4%与90.9%,前两者与后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存在着显著的p16缺失和p53突变.p16的缺失与肿瘤的病程进展有关;p53的缺失突变与肿瘤的病程进展无关,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炭末沉着症系长期吸入非生产性粉尘而导致各级支气管壁粘膜和肺膜内有炭末斑形成,可致支气管变形及破坏.有研究表明,炭末沉着症与小型肺腺癌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炭末沉着症与p16ink4a基因异常甲基化修饰程度在小型肺腺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应用Methylation Specific PCR技术检测68例原发性小型肺腺痛患者的癌组织、癌周正常组织中的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修饰程度;炭末定量分析法来检测患者肺内的炭末沉着量;采用野口氏病理分型.结果 重度吸烟者(吸烟指数>600)的平均炭末沉着量明显高于轻度吸烟者(吸烟指数<600)和非吸烟者(P=0.005);重度吸烟者的p16ink4a基因异常甲基化检出率为60%,也明显高于轻度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27%(P=0.023);早期小型肺腺癌的p16ink4a基因异常甲基化检出率低于进展期和低分化小型腺癌,但无统计学意义;p16ink4a基因调控产物表达早期小型腺癌高于低分化小型腺癌(P=0.032).结论 炭末沉着定量分析与p16ink4a基因异常甲基化检测二者结合,有可能应用于对吸烟人群的肺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细胞凋亡是细胞积极参与自身死亡的单一细胞缺失过程 ,对肿瘤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及其调控因素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并试图通过诱导凋亡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凋亡的内源性调控因素主要是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综述凋亡相关基因bcl 2家族、p5 3、p2 1、p16、Fas/Fasl、C myc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p53V和p16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瘤组织p53V+和p16+细胞表达率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对肿瘤转移者和未转移者的p53V和p16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肺癌患者瘤组织p53V+细胞检出百分率:肿瘤患者为58.52±26.0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的9.55±2.97,t=486.78,P=0.0045,肿瘤转移者为77.87±14.33,显著高于未转移者48.87±23.87,t=521.36,P=0.0071,并随着患者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高;肺癌患者瘤组织p16+细胞检出率的变化规律与p53V+的变化恰好相反。两者相关分析显示,p53V+细胞与p16+细胞表达率呈显著负相关,r=-0.648,P=0.0180。结论:肺癌患者瘤组织细胞p53V和p16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十分密切。p53V和p16的检测可以作为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并可提示肺癌的转移情况,为患者的预后估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B-cell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B-CLL) samples were screened for alterations in 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genes (p53 (17p13), p16 INK4 (9p21), and disrupted in B-cell malignancy (DBM) (13q14)) b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assays. Eleven percent (11 of 96) of the B-CLL case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and a previous study had mutations in the p53 gene. In contrast, analysis of the p 16 gene showed none of 80 B-CLL cases had mutations and five cases (6%) had homozygous deletions. Deletions of 13q14 (DBM) occurred in 18% (17 of 96) of patients surveyed. Thus, 28 of 96 cases showed an alteration in one or more of the three tumor suppressor loci examined. However, cases with p53 mutations rarely showed simultaneous loss of DBM.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activation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genes p53 and DBM may be mutually exclusive, thus providing alternate pathways for tumor development in B-CLL patients. © 1995 Wiley- Liss, Inc.  相似文献   

17.
18.
p16和p15及PC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p16、p15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二步法检测41例宫颈癌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6、p15及PC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理分级进行分析。结果:1)p16和p15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14·63%(6/41)和17·07%(7/41),明显低于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100%(30/30)和96·67%(29/30),χ2=8·834,P=0·003;2)p16、p15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有关,p16、p15在宫颈癌Ⅰ级中的阳性表达率28·57%(4/14)、28·57%(4/14),明显高于Ⅱ级18·75%(3/16)、12·50%(2/16),χ2=6·069,P=0·014,也高于Ⅲ级9·09%(1/11)、9·09%(1/11),χ2=7·86,P=0·005;3)宫颈癌组织PCNA阳性表达率95·12%(39/41)及阳性细胞指数(47·97±8·69)%,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3·33%(1/30)及阳性细胞指数(3·56±0·53)%,χ2=10·773,P=0·001;并且与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结论:抑癌基因p16、p15的表达缺失在子宫颈癌中同时存在,p16、p15及PCNA检测对于研究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评估子宫颈癌恶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聚酶链延伸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胃癌组织ras和p53基因点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Ha—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率为13.6%(12/88),第61位密码子为3.8%(3/80);C—Ki—ras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率为7.2%(5/69),第13位密码子未发现有点突变者;N—ras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率为1.4%(1/68)。p53基因第248位密码子点突变率为7.4%(5/68),第249位密码子未见有点突变者。以上提示采用PCR—RFLP技术可对多数从石蜡包埋胃癌组织提取的DNA进行ras和p53基因点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20.
p73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的突变、失活及缺失与50%的人类肿瘤发生有关,因此p53基因被视为经典的抑癌基因。近年来,随着对p53基因广泛深入的研究,p53家族的其他成员不断被发现,其中p73基因是p53基因家族中被发现的第一个成员。p7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均与p53蛋白相似,且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深入了解它们彼此的相似性、差异性,可对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和对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帮助,为最终攻克癌症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