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是以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诸项升高及体重异常肥胖等症合并出现为特点的症候群,被归为中医“湿阻”“肥满”等范畴,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其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现代医学治疗代谢综合征仍多以对症治疗为首,故从中医角度分析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以及与肠道菌群的内在关联,发挥中医特色,提高对其与肠道菌群相互关系的认识,本文拟以中医痰湿角度探讨其内在关联,并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与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探讨代谢综合征胰岛素分泌功能及敏感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观察与本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湿热困脾型代谢综合征患者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均高于气阴两虚型及血瘀脉络型者(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湿热困脾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与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与中医肥满疾病的病机为脾胃功能异常及西医的"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始动因素"的说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为核心的一组症候群的总和,是心血管疾病和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聚集的状态,越来越受到医学界重视。虽然MS在传统的中医学中没有记载,但其很多证候、相关疾病可见于“消渴”、“肥胖”、“眩晕”、“胸痹”等病。这种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人类肥胖、血脂紊乱、糖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多种代谢异常类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经过多年探索,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于1998年正式将上述一系列因代谢异常造成的疾病症候群命名为代谢综合征(以下简称MS)。中医学中虽无此"病"却有许多相似之"证",临床通过辨证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症候群,无论在消除症状、缓解病情、还是在改善生化指标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疗效,甚至显示出一定优势。现就  相似文献   

5.
痰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我们发现,代谢综合征中的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高脂血症,其中医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多与痰浊有关,因此认为代谢综合征属中医痰证范畴,在中医辨证治疗中应从"痰"论治.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9):1270-1272
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众多、发病机制复杂,临床难以从其中任何单一靶点对其进行全面的治疗,临床多认为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和/或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同时伴有糖、脂代谢紊乱、血压调节紊乱等多代谢异常症候群,故针对其治疗也应该是涉及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等的综合治疗,而西医目前的治疗药物多停留在针对单一组分上,故经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给临床治疗和患者依从性带了很多障碍。中医药强调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及多种病因协同作用相关,故给中医药干预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近年已有文献报道提示中医药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相关,本文即就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文献梳理及初步探讨,以期为以后进一步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医系统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世界观。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复杂的多因素聚集出现的严重危及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多是针对其中的单一因素进行干预,没有多靶点起效的干预措施。本文探讨中医整体观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中医治疗等方面的运用,希望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冯露 《山西中医》2009,25(2):6-7
江苏省名中医季光教授行医50载,医德高尚,治学严谨。笔者有幸随其临证,受益匪浅,现将季老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进行整理和总结,以飨同道。 1病机治则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表现,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MS)是伴随体重增加而出现的代谢紊乱症候群,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基础,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能量代谢失衡。目前西医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是着眼于发病机制的某个关键环节,这种寻求单环节阻断的治疗方法,难以与代谢综合征的复杂病理机制相适应。代谢综合征是一个西医学名词,中医学古籍文献中没有“代谢综合征”这一病名。目前中医有关代谢综合征的病机大都认为与脾虚湿盛、痰瘀内阻有关[1],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多从健脾渗湿、化痰祛瘀入手[2],而疗效却不尽满意。我们认为代谢综合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脾肾阳虚,痰湿内蕴导致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发生异常,引起能量代谢紊乱,从而形成了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终至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论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学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博乐  李怡  张军  米逸颖 《北京中医药》2009,28(1):32-33,49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中心性(或腹型)肥胖独立于代谢综合征的其它组成部分之外,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病变与形体特征,因此肥胖就成为认识代谢综合征的切入点.从中医角度研究肥胖的病因病机,了解代谢综合征与肥胖的关系.为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中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e.boric syndrome,MS)包括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msulin resistance,IR)有关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中脂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分。代谢综合征的最新定义是:代谢综合征是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包括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为特点,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症候群。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一标准首先强调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性,中心性肥胖为基本条件(以腰围作为指标)。中国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  相似文献   

12.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和中心环节,脂肪因子失衡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阐明MS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可以为MS提供更为有效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段。中医认为,肥胖的基础是痰湿,代谢综合征的形体特征是肥胖,脂浊痰瘀互结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病证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3.
唐正祥  申涛 《陕西中医》2009,30(7):935-936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伴随糖和脂代谢紊乱的一组病症,中医虽没有与代谢综合征相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在“肥胖”、“消渴”、“眩晕”、“胸痹”等疾病中有相关的描述。从中医病因病机出发探讨代谢综合症,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特色,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现综合古今文献将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是以腹型肥胖、高血糖(糖代谢紊乱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的症候群,以腹型肥胖为重要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中医学将代谢综合征归为"肥满""眩晕""消瘴""消渴"等范畴。本文着重总结了导师对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立法方药运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病态名称。它相当于中医的“未病”范畴,只是表达症候群,并不是一种病名。指的是一胖三高:中心性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中心性(或腹型)肥胖独立于代谢综合征的其它组成部分之外,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病变与形体特征,因此肥胖就成为认识代谢综合征的切入点。从中医角度研究肥胖的病因病机,了解代谢综合征与肥胖的关系.为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代谢综合征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临床症候群,以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血压升高、脂质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特点,胰岛素抵抗及腹型肥胖为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血管损害和2型糖尿病为其重要的临  相似文献   

18.
张子臻  李刚 《中医杂志》2011,52(7):610-611
代谢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由胰岛素抵抗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生化、体液代谢紊乱,导致的多种物质代谢失常的症候群。多表现为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凝低纤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MS)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微量蛋白尿等临床症候群,而胰岛素抵抗为MS疾病的病变基础,亦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发病前即(糖耐量低减IGT时)已出现,尤其在老年患者更突出.本文观察了复方淫羊藿冲剂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糖耐量低减相关指标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庞保珍  庞清洋  庞慧卿 《中医杂志》2011,52(23):2054-2055,206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1],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失调、多毛、肥胖、不孕等,远期可以并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等.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闭经"、"月经后期"、"崩漏"、"癥瘕"、"不孕"等范畴.现将我们运用阳和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