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君  施光其  李博林 《河北中医》2012,34(3):381-381,436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活动的关节和其他脏器.2010 -05-2011 -05,我们采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RA 33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确诊[1].中医辨证为痰瘀痹阻型[2].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病变的影响,探讨艾灸对RA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4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艾灸"足三里""肾俞"及阿是穴,每周2次,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治疗前后RA患者双手关节滑膜病变情况,分别记录滑膜厚度、关节积液、血流信号及骨质破坏的关节数和评分。并对RA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RA患者滑膜厚度、关节积液及血流信号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对RA患者VAS评分、DAS28评分、压痛指数、肿胀指数、证候积分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艾灸能够增强常规西药改善RA患者的滑膜病变,对RA具有抗炎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影像学改变与乌头汤加减线性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早期RA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7例予以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研究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乌头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指标、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指标、血液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 14%)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91. 04%),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DAS28)评分、关节压痛数、肿胀评分、晨僵时间较低,治疗后血沉(ESR)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及治疗后滑膜炎评分、骨侵蚀评分及骨髓水肿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滑膜炎评分、骨侵蚀评分及骨髓水肿评分均与治疗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 921,P=0. 000; r=-0. 903,P=0. 000; r=-0. 864,P=0. 000)。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 43%)与研究组(10. 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乌头汤加减治疗早期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患者滑膜炎评分、骨侵蚀评分及骨髓水肿评分等MRI检查指标与乌头汤加减作用时间负相关,对乌头汤加减治疗RA的疗效有监测和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D-二聚体(D-dimer,DD)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DAS28评分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DD及FIB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 2%,治疗组有效率为89.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IL-1、DD及FI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红花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活动期RA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同时可降低患者DD、FIB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症状、关节功能及血沉、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寒湿痹阻型RA分为常规组(n=60)和薏苡仁汤组(n=60),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甲氨蝶呤片+叶酸片+来氟米特片)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薏苡仁汤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薏苡仁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压痛指数、肿胀积分、疼痛指数及晨僵时间积分较治疗前更低(P0. 05),薏苡仁汤组下降福度显著强于常规组(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活动度积分表28(DAS2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及机体功能评估量表(HAQ)评分均明显降低(P0. 05),薏苡仁汤组改善效果较常规组更佳(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显著下降(P0. 05),薏苡仁汤组改善幅度明显强于常规组(P0. 05);薏苡仁汤组和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 00%和83. 33%(P0. 05);薏苡仁汤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 33%和5. 00%(P0. 05)。结论:薏苡仁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寒湿痹阻型RA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压痛及晨僵等症状,提高其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类风灵验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RA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0)加用类风灵验方辅助治疗,疗程4周,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以及炎性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疼痛、肿胀关节数目以及晨僵时间均明显减少(P 0. 05),10 cm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和28项关节活动度(DSA28)评分明显降低(P 0. 05),两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均明显降低(P 0. 05),IL-4水平明显升高(P 0. 05),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升高(P 0. 05),且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类风灵验方辅助治疗RA可有效调节患者炎性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减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陈艾炜熿灸联合中药外敷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肾虚寒凝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甲氨蝶呤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加温针灸治疗,治疗组30例加陈艾炜熿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平均握力、关节疼痛程度、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晨僵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 0. 05),治疗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DAS28评分及HAQ评分降低(P 0. 05),关节疼痛程度减轻(P 0. 05),双手平均握力增加(P 0. 05); 2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关节肿胀指数、双手平均握力、关节疼痛程度、DAS28评分及HAQ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RF、CRP及ES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陈艾炜熿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RA,能够明显降低RF、CRP及ESR水平,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西药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口服桂枝芍药知母汤辨证加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畏恶风寒)、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 (IL-17)]、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变化,分析治疗2个月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血清TNF-α、IL-1β、IL-17、RANKL、RF水平及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 05);两组OPG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 05)。治疗2个月内,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RA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RANKL水平,并提升OPG分泌量,对患者预后疾病转归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134例,按入院序号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DAS28、关节功能及血清RA相关因子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均明显缩短,关节压痛数、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数、肿胀指数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RF及ES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肝肾阴虚型RA患者临床症状,降低RA相关因子水平及疾病活动度,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有效,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虎潜丸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84例肝肾阴虚型RA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62例),西药组(57例)和中西药组(65例)。中药组给予虎潜丸加减治疗,西药组给予甲氨蝶呤片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中西药组同时给予虎潜丸加减、甲氨蝶呤片及来氟米特片,疗程均为12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8个关节的肿胀和压痛评分(DAS28),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和中医辨证肝肾阴虚证评分;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 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类风湿因子(RF)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给药后的胃肠反应、肝损伤情况、白细胞减少、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GOT)及血小板(PLT)变化等不良反应情况,以考察各组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9. 0%,80. 7%,92. 3%,中西药组显著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 0. 01),中药组和西药组无明显差异;各治疗组均能有效改善RA患者的肝肾阴虚证(P 0. 05),其中中西药组优于中药组(P 0. 0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 0. 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药组(1. 61%,1/62)中西药组(7. 69%,5/65)西药组(22. 81%,13/57)。结论:虎潜丸加减治疗RA肝肾阴虚证的疗效与西药甲氨蝶呤片及来氟米特片联合用药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虎潜丸加减结合西药甲氨蝶呤片及来氟米特片联合用药治疗RA肝肾阴虚证疗效优于西药甲氨蝶呤片及来氟米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痨愈康丸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骨病科门诊及住院的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5 mg,每周2次,餐后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骨痨愈康丸,每次15粒,每日3次,餐后口服。两组均于口服甲氨蝶呤片的第2天给予叶酸片,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两组均于治疗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 5%;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7. 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及血清IL-17、RF、CRP、ESR水平均明显改善(P 0. 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骨痨愈康丸用于RA的治疗可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RA患者血清IL-17水平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和滑膜液中骨桥蛋白(OP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艾灸治疗RA的效应机制.方法:选用CL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RA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10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法建立RA模型.造模后第7天,治疗组采用艾灸(悬灸)肾俞、足三里,每穴各灸5壮,每天1次,以6 d为1个疗程,共干预3个疗程;空白组、RA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检测各组外周血IL-10、IL-17和滑膜液OPN、VEGF的含量,观察滑膜组织中OPN的表达.结果:RA模型组、治疗组IL-17、OPN及VEGF含量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IL-10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RA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相比,RA模型组、治疗组滑膜组织OPN阳性表达增加(P<0.01),治疗组OPN表达低于RA模型组(P<0.05).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OPN的表达,进而调节相关炎症因子及VEGF的表达,参与对RA滑膜炎症及血管翳形成的调节,其可能为艾灸治疗RA有效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8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胶囊和尼美舒利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方,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进行评价。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17(IL-17)、IL-27、IL-3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BG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TNF-α、IL-17、IL-27、IL-32、PⅠNP、B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BG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拟中药方联合西药可有效控制RA的活动,下调促炎因子水平,改善骨代谢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扶正祛痹汤治疗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3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西药联合治疗及中西药治疗1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和血清Ig值。结果:RA患者外周血T细胞CD4^+、CD8^+、CD4^+/CD8^+比值、血清IgG、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中西药治疗后CD4^+/CD8^+、IgG、IgA显著降低(P<0.05)。结论:RA是存在细胞免疫异常。中西药合用可治疗调节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痹肿消汤治疗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活动期RA入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痹肿消汤。根据患者用药后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本次不同药物RA治疗率,对比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实验室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ESR及RF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率为97. 5%高于对照组87. 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 8%低于对照组13. 8%(P 0. 05)。结论:痹肿消汤联合西药用于RA治疗,治疗效果得到提高,RF、ESR水平降低,患者症状改善好,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尪痹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RA患者9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单号者纳入中西医结合组,双号者纳入西医组,每组48例。西医组单纯给予甲氨蝶呤片。中西医结合组则口服甲氨蝶呤片,同时用尪痹胶囊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变化情况。同时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 0. 05)。治疗后,中西医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较西医组明显减少,晨僵时间较西医组明显缩短(P 0. 05); ERS、CRP、RF水平较西医组明显降低(P 0. 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组(P 0. 05)。结论尪痹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RA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减少甲氨蝶呤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7例RA患者,针对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组各证型之间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心电图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 kg/m2)、心脑血管疾病阳性家族史方面,R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RA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中CRP、ESR、DAS28评分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RA患者心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但各中医证型之间心血管发病情况、炎症因素等未发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联合来氟米特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来氟米特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胶囊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以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13%(39/41),高于对照组的80. 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ESR、CRP、RF及AC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RA疗效确切,可缓解炎症反应,防止骨破坏,加快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宣痹消痛方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抗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86例RA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宣痹消痛方辅助常规西药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发热、关节活动障碍、晨僵、口渴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治疗后IL-1β、TNF-α、PGE2、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宣痹消痛方辅助常规西药治疗RA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并未显著增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A)的影响。方法:福氏安全佐剂塑造大鼠实验性RA病理模型,手术摘除大鼠双侧肾上腺,测定大鼠足容积,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酮(CS)含量,观察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足肿胀度、血浆ACTH及血清CS含量的影响。结果:艾灸能显著降低实验性RA大鼠足肿胀度(P<0.05-0.01),明显降低RA大鼠血浆ACTH含量(P<0.01)和升高血清CS含量(P<0.05),但对去肾上腺的实验性RA大鼠的足肿胀度、血浆ACTH及血清CS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HPAA在艾灸治疗实验性RA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