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痛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研究UA、CRP在痛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60例痛风患者,正常对照组40例,分析2组人群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C反应蛋白,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痛风患者组与正常组比较:年龄、FPG、TG、HDL-C、BMI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UA、CRP、IMT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痛风患者IMT与年龄、TC、TG、LDL-c、UA、BMI、CRP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UA、CRP水平升高与痛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关系密切,关注痛风患者UA、CRP水平的升高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反映心脏结构的各项指标间的差异,了解慢性肾脏病患者Hcy与反映大动脉粥样硬化指标IMT及反映心脏结构的各项参数间关系。方法测定6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和32例对照组血Hcy、SCr水平,同时进行颈动脉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收缩压、舒张压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肾病组(无论Hcy正常与否),IMT、LVEDd、LVMI均增加,Hcy增高肾病组较对照组LVPWT、IVST亦增高(P值分别为0.042、0.017),具统计学差异。与Hcy正常肾病组相比,Hcy增高肾病组IMT及反映左室结构的各项指标(LVEDd、LVPWT、LVMI、IVST)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与IMT、LVEDd、LVMI相关。结论高Hcy血症慢性肾病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左室结构异常加剧情况,预示着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IGT)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学指标相关性。方法:行标准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108例IGT患者作为IGT组,120例糖耐量正常(NGT)体检者作为NGT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各组IMT水平;按IMT是否增厚将IGT组分为IMT正常组、增厚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指标浓度;对各组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临床资料与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T组FBG、2hPG、LDL-C、CRP、FINS、HOMA-IR、OGTT、IMT均高于NGT组;IMT增厚组平均年龄、BMI、2hPG、LDL-C、FINS、HOMA-IR、OGTT均高于IMT正常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回归分析IGT患者平均年龄、BMI、2hPG、LDL-C、FINS、HOMA-IR、OGTT均与IGT患者颈动脉IMT厚度相关。结论:平均年龄、BMI、2hPG、LDL-C、FINS、HOMA-IR、OGTT均是IGT人群IMT增厚的密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及番茄红素(Lyc)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T2DM患者130例随机分为:A组(干预组)64例,给予Lyc胶囊30mg/d;B组(对照组)66例,不服用Lyc但给予安慰剂。两组患者均采集入组时和干预后6个月的空腹血清,监测血糖、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和CIMT。结果 Lyc干预6个月后,A组IL-6、TNF-α、hs-CRP、NF-κB水平显著降低,均低于B组(P<0.05),B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患者CIMT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干预前及B组明显下降;T2DM患者CIMT与炎症因子水平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NF-κB、HbAlc和hs-CRP是CIMT的独立影响因素(决定系数R2=0.612,P=0.000)。结论 T2DM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是CIMT的独立预测因素,Lyc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而抑制T2DM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因素.方法 检测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IM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尿微量白蛋白(UAER)、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6.
7.
官洁 《现代养生》2014,(10):47-4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二维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及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3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CHD)患者为CHD组,另选取同期行身体检查正常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对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进行检查诊断,并分析冠心病与斑块形成及IMT增厚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D患者IMT厚度较厚,斑块发生率较高,粥样斑块积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行二维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IMT增厚情况,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42例,对照组(未发生视网膜病变)48例。入院后次日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末次随访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有视力残疾)17例,预后良好组(无视力残疾)25例,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差异。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酒和吸烟史、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非杓型血压组(50例)和杓型血压组(50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这两组患者的IMT,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eGFR。结果(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组IMT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P<0.05)。(2)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组eGFR显著低于杓型血压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不仅可导致动脉结构发生损害,还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将血压降到目标值,而且还应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参加中国2型糖尿病肿瘤发生风险流行病学调查的普查人群9390人,从中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新诊断人群,符合条件者共人选1136例,并按照CIMT值进行分组,其中CIMT≥1mm为增厚组(801例),CIMT〈Imm为正常对照组(3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BMI、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尿蛋白、尿蛋白/肌酐(UACR),并对与CIMT相关等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评估。结果:CIMT增厚组患者的年龄、腰臀比、BMI、收缩压、舒张压、HbA1c、LDL—C、UA均明显高于CIM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收缩压、HbAlc、TC与CIMT呈正相关(P〈0.05),性别与CIMT呈负相关(P〈0.05),腰臀比、BMI、舒张压、FPG、2hPG、HDL-C、LDL—C、TC、TG、UACR、uA与CIMT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性别、收缩压、HbA1c、TC是新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选择101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同期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Cys C水平,超声测定CIMT,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Cys C与C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2±0.21) mg/L比(0.85±0.20) mg/L、(0.91 ±0.16) mm比(0.65±0.1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总的人群还是在高血压组或对照组,Cys C均与CIMT呈正相关(r=0.412,0.443,0.315,P< 0.01).结论 血清Cys C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程度相关,提示Cys C有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探讨大血管病变对糖尿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51例和对照组(CON组)85例,采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定.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S组与CON组比较生存质量总分(DSQL)、纬度因子分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与CON组比较BMI、HbA1c、HOMA-IR、hsCR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以IMT、BMI、HbA1c、hsCRP、HOMA-IR为自变量,对DSQL进行相关分析,DSQL与IMT、BMI、HbA1c、hsCRP、HOMA-IR呈正相关(r=0.28~0.63,P<0.01或P<0.05).结论 大血管病变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与血糖控制不良、胰岛功能减退、促进中心型肥胖形成、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应加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治疗,对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重视健康教育、心理指导以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结构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663例年龄在18。45(38.ol-4-5.78)岁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按每分钟静息心率水平分为3组:A组(<70次,n=163).B组(70次≤心率<80次,a=268),C组(≥80次,n=232)。超声检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动脉内径,观察颈动脉血管壁斑块发生情况;对比各组颈动脉结构相关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1)3组患者人院时SBP、DB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DBP高于B组(P结论 青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快可出现血压增高、颈动脉内径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1、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对T2DM患者组(51例)和健康对照组(21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查双侧颈总动脉,T2DM患者组根据血管内径狭窄程度依次分为IMT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并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蛋白a。结果随着IMT程度加重,血清Hcy水平逐渐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内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6),多元线性回归提示血清Hcy水平与脂蛋白a有相关关系。结论高Hcy血症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及程度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选择26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高脂血症组)和84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ABI及IMT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高脂血症组AB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9±0.15比1.21±0.13,P=0.034),颈总动脉远端锁骨上0~15 mm处、16~ 30mm处、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IM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80±0.13) mm比(0.71±0.08) mm,(0.85±0.14)mm比(0.74±0.07) mm,(0.93 ±0.24) mm比(0.78±0.15) mm,(0.66±0.11) mm比(0.59±0.07)mm,P值分别为0.007、0.000、0.019、0.008].高脂血症组ABI与颈总动脉远端锁骨上0~15 mm处、16~ 30 mm处、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IMT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0.53、-0.528、-0.245,P<0.05或<0.01).结论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ABI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性,ABI可作为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方法 对8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7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下肢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及颈总动脉IMT采用彩色超声测量,分析下肢动脉IMT与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IMT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r=0.586,P<0.01),胭动脉IMT也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r=0.239,P<0.05).胭动脉IMT[(0.92±0.59)mm]高于颈总动脉IMT[(0.76±0.18)Illln](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IMT也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且腘动脉IMT较颈总动脉IMT能更早反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更有助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合并组,41例)和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组(对照组,44例)。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测定IMT,同时计算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合并组患者的FPG、BMI、TG、TC、LDL-C、FINS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合并组患者左、右两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MT与BM(Ir=0.435,P<0.01)、FPG(r=0.402,P<0.01)、FINS(r=0.410,P<0.01)、HOMA-IR(r=0.596,P<0.01)、TG(r=0.416,P<0.01)、LDL-C(r=0.458,P<0.01)呈正相关,与脂联素(r=-0.306,P<0.05)、HDL-C(r=-0.347,P<0.05)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较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更明显的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静息心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静息心率(RHR)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高血压病患者92例,按RHR水平分为三组,RHR1组:<70次min(26例),RHR2组:70次min≤RHR<80次min(34例),RHR3组:RHR≥80次min(32例)。对入选患者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做以下检查:心电图、颈动脉超声、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1)三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随着RHR的增加,IMT也逐渐增厚,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R2组和RHR3组的IMT、颈动脉内径(CAD)均高于RHR1组(P<0.01)。(3)RHR与IMT、颈动脉内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2、0.389,P<0.01)。(4)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随着RHR的增加有升高趋势,与RHR呈正相关,其r值分别为0.659、0.479和0.266,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机会也在增加,静息心率水平升高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分为勺型组68例与非勺型组62例。测量BMI、血脂、颈动脉IMT、SBP、DBP、24 h动态血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BMI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勺型组IMT高于勺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 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白SBP、DBP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勺型组夜间SBP、DBP高于勺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IMT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对T2DM患者组(51例)和健康对照组(21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查双侧颈总动脉,T2DM患者组根据血管内径狭窄程度依次分为IMT正常组、内膜厚组、斑块形成组,并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蛋白a.结果 随着IMT程度加重,血清Hcy水平逐渐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内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血清N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6),多元线性回归提示血清Hcy水平与脂蛋白a有相关关系.结论 高Hcy血症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及程度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