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68例CHB患儿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HBeAg、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ALT复常率和HBsAg转阴率无明显差异(P>0.05);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CHB患儿疗效与ALT水平、HBV-DNA含量、年龄、性别有关。结论重组干扰素α-1b是治疗CHB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27例小儿CHB为治疗组,用干扰素α-1b加利加隆片,对照组29例单用利加隆片剂,两组治疗时间同为6个月,随访6个月对治疗前后两组HBV、HBV DNA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的阴转率分别为37.1%、51.9%,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干扰素α-1b是治疗小儿CHB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α-2b干扰素治疗,疗程半年,治疗后观察肝功能及HBV标志.结果治疗组HBe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9.7%和38.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sAg转阴率分别为96.2%、5.1%,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因重组α-2b干扰素是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其疗效与ALT水平、年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161例喘憋性肺炎患儿可分为干扰素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干扰素α-2b.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入院后病程及咳嗽、喘憋等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或消失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治疗组有发热等不良反应,但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病例采用α-干扰素治疗,并与常规治疗方法相对照。治疗组24例,对照组28例,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不显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其退热、惊厥控制、意识清醒、肢瘫恢复、头痛呕吐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种不同剂量干扰素疗效比较,大剂量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小剂量组,提示干扰素血清浓度的高低与临床疗效大小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苦参素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14岁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儿104例.男65例,女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二组年龄、性别及肝功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予胸腺肽、苦参素联合应用,对照组单用胸腺肽,治疗期间各组除予护肝降酶药物外,均不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治疗4、12、24周,观察患儿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DNA)阴转率及ALT恢复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和24周二组患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ALT复常率显著升高,治疗24周治疗组HBeAg、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5).结论 苦参素和胸腺肽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患者HBeAg、HBV DNA阴转率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小儿乙型肝炎(乙肝)临床疗效。方法 选样小儿乙肝38例,随机分两组,A组用干扰素α肌注,旋咪唑涂布剂局部外用,B组单用干扰素α肌注。结果 A组完全应速率 、持续应答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抗病毒均随时间延长疗效升高。A组优于B组(P<0.05),半年随访,A组HVB-DNA阳转率低于B组(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小儿乙肝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将34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170例和对照组170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干扰素-α1b,对照组加用病毒唑。结果共有315例纳入疗效统计,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为(5.15±1.51)d,对照组为(6.31±1.30)d;治疗组喘憋消失时间为(3.21±2.42)d,对照组为(6.86±1.57)d;治疗组罗音消失时间为(4.28±2.18)d,对照组为(7.07±2.78)d;治疗组退热时间为(2.52±2.28)d,对照组为(4.19±1.4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48.21%,对照组为25.85%;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为61.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扰素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为1、2级),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优于病毒唑,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组干扰素α-2b(干扰能)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观察组31例,用干扰能,≥7岁300万IU,肌内注射,每周3次,<7岁100万IU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用27周.对照组26例,口服利肝隆,疗程亦为27周.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为93.5%,HBeAg阴转率为64.5%,HBV-DNA阴转率为61.3%,HBsAg阴转率为25.8%,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0.8%、15.4%、15.4%、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停用干扰能后12个月,按本研究制定的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均为P<0.01.对部分病例进行4年的随访,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干扰能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理想,治疗中未发现严重的副反应,随访4年,小儿生长发育未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安全性和疗效,为临床推荐合理的用法用量。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期间,将国内11家医院收集的330例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启动顺序随机分配各中心的中心号,按病例入组的时间进行顺序随机入选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每次剂量2 μg/kg(低剂量组)和 每次剂量4 μg/kg(高剂量组)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5~7 d,采用四级评分法分度评价病情,并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改善率分别为(92.3±4.5)%和(95.0±4.9)%,显著优于对照组[(85.3±6.4)%,P<0.05)],高剂量组的主要疗效指标(喘息、喘鸣音、三凹征)的改善率优于低剂量组, 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5), 对三凹征的改善最为明显(P<0.05);(2)发病72 h内和发病72 h后干扰素α1b治疗均有效,发病72 h内干扰素α1b治疗的所有疗效指标的总改善率更高; (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的患儿主要疗效指标的改善率显著高于RSV阴性患儿,观察组的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 (4)所有患儿干扰素α1b治疗后均未见呼吸道局部刺激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状减轻,病程缩短,安全性良好,早期对因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并观察脑脊液干扰素在鞘注前后的浓度变化情况。方法将7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鞘内注射干扰素,同时又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前后分别采集脑脊液,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脑脊液干扰素浓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两种不同剂量干扰素疗效比较,大剂量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小剂量组,提示其脑脊液干扰素浓度的高低与临床疗效大小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活检病理对选择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21例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应用α-干扰素治疗6个月以上,且停药后随访至少6个月,其中12例治疗前行了肝活检。结果21例小儿患者对干扰素产生完全应答7例,占33.3%;12例肝活检患者肝脏炎症在G2以上和纤维化在S2以上的患者对干扰素的完全应答高,达71.4%。结论小儿肝脏病理结果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明显者对干扰素应答率高,肝活检病理程度能预测干扰素的疗效,根据肝活检病理程度选择抗病毒治疗可提高小儿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有关干扰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所报道 ,但对干扰素的具体疗效及作用机理缺乏充分阐明。我们应用干扰素治疗32例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1995年6月~1997年10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63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5版的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干扰素组32例 ,男18例 ,女14例 ,年龄 :3岁~12岁 ;对照组31例 ,男17例 ,女14例。两组患儿开始治疗时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轻型11例 ,中型15例 ,重型6例 ;对照组轻型13例 ,中型14例 ,重型4…  相似文献   

14.
多种微量元素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免疫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多种微量元素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将120例RRI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微量元素,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标志法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改变。结果显示,治疗组血清CD4/CD8比值增加,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多种微量元素佐治RRI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安全性及合适的剂量,对25例CHC患儿进行了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研究,并以16例CHC患儿做为对照。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有可比性。治疗组分为A、B、C3组,A组与B、C组采用干扰素剂量不同。27例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LT全部恢复正常,HCV RNA阴转率A、B、C组分别为90%、100%、100%,而对照组仅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B)应用α-干扰素(IFN-α)治疗引起的抗纤维化效应。方法30例小儿CHB应用IFN-α治疗24周以上,且停药后随访36周,其中5例治疗前后均行肝活体组织检查。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和36周,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结果应用IFN-α治疗前(0周)、治疗后24周和36周,小儿CHB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值分别为(243.6±70.5)ng/mL、(145.2±51.6)ng/mL、(85.1±40.3)ng/mL;LN值分别为(180.5±61.3)ng/mL、(102.7±40.6)ng/mL、(62.8±32.6)ng/mL;Ⅳ-C值分别为(137.1±48.6)ng/mL、(108.9±40.3)ng/mL、(70.5±30.7)ng/mL,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肝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治疗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IFN-α在治疗小儿CHB时,不仅有抗病毒作用,在改善肝纤维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早期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3.0 ~5.0 μg/(kg·min)],每日1次,静脉泵4h输注,共3~5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率、呼吸、三凹征改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治疗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病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 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干预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注α干扰素、普米克令舒、肾上腺素、沐舒坦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疗效。方法将64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α-干扰素肌注,普米克令舒、肾上腺素、沐舒坦超声雾化,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喘憋缓解、咳嗽持续时间、哮鸣音及湿哕音消失,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注α-干扰素,普米克令舒、肾上腺素、沐舒坦超声雾化治疗毛支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素α1(Tα1)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的疗效。方法随机对66例12- 16岁体质量>33 kg CHB患儿随机分为Tα1 LAM组和LAM组;Tα1 LAM组为Tα1 6 mg,皮下注射,1次/d,连用5 d,后改为1.6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LAM为1次/d,100 mg/次,顿服,共用26周后停用Tαa1,LAM继续应用至52周;LAM组只用LAM 100mg/次,顿服,共用52周。评价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酸(HBV—DNA)、HBV标志物、ALT变化。结果治疗52周时血清HBV-DNA转阴率Tα1 LAM组为100%,LAM组为93 7%;Tα1 LAM组在治疗52周时ALT复常率为87.1%;LAM组为78.1%;治疗52周时Tα1 LAM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为58.1%,LAM组为21.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α1与LAM联合治疗CHB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LAM。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酪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20例给予核酪口服液,对照组118例给予转移因子。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呼吸道症状减轻.发病次数明显减少。两组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核酪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可靠,且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