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手术治疗肺癌转移锁骨上淋巴结11例,切除1个肺叶8例,2个肺叶2例及楔形切除肺肿瘤1例。病理诊断肺腺癌7例,鳞癌4例。手术前后结合化疗及放疗。无并发症及死亡,1年生存率45%,最长1例存活4年9个月。肺切除适应证为非小细胞肺癌,无对侧或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估计可作肺切除。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肺癌转移锁骨上淋巴结11例,切除1个肺叶8例,2个肺叶2例及楔形切除肺肿瘤1例。病理诊断肺腺癌7例,鳞癌4例。手术前后结合化疗及放疗。无并发症及死亡,1年生存率45%,最长1例存活4年9个月。肺切除适应证为非小细胞肺癌,无对侧或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估计可作肺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2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手术治疗是随访结果,术前无经支气管碘油造影及CT确诊,方法:28例中行肺叶切除21例,全肺切除3例,肺叶加肺段切除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23例获得随访;症状完全消失,身体发育及营养状况良好21例;2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已恢复劳动;5例失访。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肺癌手术治疗6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肺癌658例行全肺、,肺叶,楔形切除569例,剖胸探查术89例,其中肺癌切除组1,3,5,10年生存分别为417例,241例,155例,49例,〉15年3例健在。术后30天内死亡8例中死于呼衰4例,死于肿瘤脑,肝转移2例,死于麻醉意外2例。术前化疗,放疗在Ⅲ期肺癌中可缩小手术范围,提高切除率。切除后5年生存率与外科评价分期,年龄,肿瘤病理类型,癌瘤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2月至2006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的17例支气管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中有7例误诊为肺脓肿、肺大疱、结核、肺癌、气胸。行全肺切除1例,肺叶切除11例,肺段切除1例,单纯囊肿切除2例,肺叶加肺段或楔形肺切除2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支气管肺囊肿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手。  相似文献   

6.
肺叶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该手术方法即能最大限度地切除肺肿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如病变局限于单一肺叶内,而其余肺均正常,则尽量施行肺叶切除而少采用肺段切除,因医学统计表明,肺段切除术后漏气和胸腔感染的发病率高于肺叶切除术,反之,如需切除的病变波及同侧肺的一个肺叶以上,而有的病变仅局限于某个或某些肺段,为尽量保留健肺组织,维护肺功能,可施行多个旆段或肺段加肺叶切除术,譬如常采用的右肺上叶尖后段加下叶背段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70年1月-2002年5月我科手术治疗的41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中有6例误诊为肺大疱、脓气胸、包虫破裂感染和支气管扩张症。行肺叶切除31例,左全肺切除3例.右肺中下叶切除1例,肺叶加楔型切除2例,肺楔形切除及肺段切除各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1例病人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随访2个月~3年无复发,32例症状消失.9例好转。结论:肺叶切除是主要术式,部分病例可行全肺切除、楔型切除和囊肿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Ⅲ期肺癌扩大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Ⅲ期肺癌分别行心包内全肺切除,肺叶切除加部分心包切除及/或左心房部分切除。结果手术无一例死亡,术后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心包内行肺叶切除无困难,比较安全。若心包外强行分离肺血管容易酿成大出血,扩大切除术能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了单纯手术探查率。但是Ⅲ期肺癌毕竟是晚期肿瘤,扩大切除创伤大,必须适当地选择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NSCLC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组60例,肺叶切除组50例,均为单纯手术治疗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近期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肺叶切除组(P<0.05);肺段切除组虽然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术后肺漏气的发生率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肺段切除组术后肺不张、心律失常、发热的发生率虽然低于肺叶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乳糜胸、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相比较无差异。术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MVV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肺段切除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肺叶切除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并发症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虽然肺段切除组的术后肺漏气机会更高,但是其术中出血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患者肺功能的保留较优,对患者术后长期日常生活影响较小。肺段切除术在早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我院1981~1986年200例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术前误诊为纵隔肿瘤、肺结核瘤、肺脓肿、肺炎住假瘤等40例,误诊率为20%。行肺叶切除123例;其中2例术后复发,余肺再次切除。复合切除50例;袖状肺叶切除17例,术后无瘘和吻合口狭窄。我们认为熟练的吻合技术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全肺切除10例。对14例肺门、纵隔有淋巴结转移的中央型肺癌,术前进行了半量放疗(3000rad),术中均能成功的切除。术后29例轻型并发症全部治愈,1.例术中死于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11.
中心型肺癌如果肺门呈冻结状态,考虑肺瘤侵犯肺动脉干、主气管等.手术风险高.往往放弃手术,或行心包外或心包内全肺切除,而全肺切除对于心肺功能差的患者不适用。自体肺移植就是将患病侧的肺叶全部切下.不论在胸内切除肿瘤还是胸腔外切除肿瘤,经修剪后.再将基本正常的肺叶重新行肺静脉、肺动脉及气管的吻合,将肺重新移植,从而达到保留肺叶的肺癌根治术的目的。2004年3-4月我们应用自体肺移植治疗左上中心型肺癌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邵龙 《重庆医学》2015,(29):4162-4164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群健康和生命构成极大威胁。2014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在全美新增癌症死亡病例中肺癌来源超过四分之一,居恶性肿瘤首位[1]。目前外科治疗早期肺癌多采用解剖性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亚肺叶切除(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常作为妥协性术式用于存在心肺功能不全、高龄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临床上肺部小结节(≤2 cm )的检出率大幅提高,这些肺部结节更小更隐匿,且患者基础心肺功能参差不一,研究发现无法耐受肺叶切除的患者行亚肺叶切除治疗取得了不亚于肺叶切除的疗效。本文就亚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心型肺癌大多侵犯段以上支气管,肺门等,局限性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其手术方式也是不同的,总原则是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肺组织及保护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下面总结我院2000年2月~2004年2月对17例T2~T3期中心型肺癌行肺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收到很好效果,并与随机抽取同期中心型肺癌全肺切除18例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52例肺中叶病变行外科治疗,其中支气管肺癌27例,肺转移癌3例,氏构瘤2例,痕性病变20例。恶性肿瘤占57.7%。中叶肺癌从发现病变到确诊时间平均为4个月,最长达1.5年。中叶肺切除占67.3%,中叶部分切除或单纯肿瘤切除占13.5%,中叶合并其它肺叶切除占15.4%,右全肺切除占3.8%。作者认为中叶病变复杂,需综合分析方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亚肺叶切除包括解剖性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肺段支气管是肺叶支气管的分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构成支气管肺段。右肺分为1O段,左肺分为8段。肺段呈楔形,底在肺表面,尖在肺根。每一个肺段都有相对独立的血液循环体系和独立的支气管分支。因此在解剖学上肺段是独立的功能单位,完全可以做到解剖性切除。  相似文献   

16.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男1084例,女759例,年龄9~74岁,全肺切除321例,肺叶切除609例,肺段切除62例,脓胸纤维板剥脱术482例,脓胸改良胸部成型术369例。麻醉:均给予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双腔插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肺错构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3年至2004年经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肺错构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6.4岁,平均就诊时间11个月,10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术前诊断为肺错构瘤者仅7例。其中肿瘤摘除6例,肺楔形切除14例,肺段切除4例,肺叶切除1例。27例病人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肺错构瘤,绝大多数人为软骨型肺错构瘤,术后恢复顺利。随访27例。本组未发现肺错构瘤伴发恶性病变。结论肺错构瘤临床误诊率高,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肿瘤。单纯肿瘤摘除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9例全肺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唐彩玲(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心胸外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全肺切除;气道管理;护理全肺切除即一侧全肺切除,适应于肺功能良好、病变较为广泛的病例,包括肿瘤已侵犯肺叶支气管开口,或肿瘤起源于或侵犯到一侧主支气管的...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不同胸腔镜手术切除方式对肺部小结节治疗的影响。对85例肺部小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及肺叶切除术三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生存情况。结果显示,围术期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总量指标显示,肺楔形切除组优于肺段切除组,后者优于肺叶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其他两组低;但施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其他两组高,且复发率在三组间最低。结果说明,不同胸腔镜手术切除方式各有优点,临床应用需根据患者的手术适应症予以适当最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胸膜间皮瘤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胸膜间皮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的研究,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2例胸膜间皮瘤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胸膜部分剥脱及肿瘤切除9例、肺叶切除3例、肺楔形切除肿瘤3例、肺叶切除加胸膜部分切除2例、胸膜全肺切除2例、瘤体巨大突入腹腔行姑息性切除1例。年龄40岁以上,男性,临床上有胸痛、气短、咳嗽、咯血丝痰、发热,胸廓变形,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部X线、CT、MRI检查可了解瘤体的大小与周围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