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提出的新概念,其包括ST段抬高型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ACS发生时,相关动脉是否关闭、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心肌缺血是否完全恢复以及坏死面积大小,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致管腔急性严重狭窄或闭塞,临床产生ACS.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抗栓、溶栓、调脂、抗缺血、介入治疗恢复冠脉畅通、稳定斑块等措施能有效预防ACS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ACS属于中医"胸痹"、"心痹"、"心痛"、"真心痛"的范畴.中医学界一直以来都重视对ACS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现将近年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经》卒心痛论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辨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之卒心痛类似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尤其《内经》“邪在心”的观点,与ACS的感染及炎性因子等诸方面的病理生理研究颇为相似。认为脏腑气血逆乱是卒心痛发病的关键,“寒”与“痛”是其典型表现,散寒通阳是治疗总则,辨证论治是治疗根本。基于ACS病理生理的多元性,应权衡西医学与中医学的诊疗优势,用中医辨证的思路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3.
<正>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短暂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中医药发挥其辨证论治的特色与优势,在冠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临床观察显示,热瘀互结、毒损心营是引发ACS的重要机制之一。故确立活血通络、清营解毒法为基本治法,应用丹参通络解毒汤为主方,并据证灵活化裁,疗效甚验,可为临床治疗AC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包培荣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1):646-649
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的诊疗思路 ,探讨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指出胸痹心痛为 ACS的主要证候表现 ,阳虚寒盛是 ACS的主要病机。强调同病异治 ,既病防变 ,拓宽 ACS诊疗途径 ,达到中西医优势互补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为中医临床及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11例冠心痛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稳定型心绞痛(USA)2组,入院时根据症状、舌脉象中医辨证分型,对中医证型频数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主证为痰阻心脉:ACS组19例,占47.50%,USA组5例,占7.04%.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瘀为主要致病病机,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而急性冠脉综合征则以痰湿为主,痰阻心脉型是其危险证型.  相似文献   

7.
<正>董耀荣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及心内科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对冠心病的中西医治疗具有独到见解,致力于胸痹心痛和冠心病的中西医分型鉴别和中医规范化治疗。现将董师辨治"胸痹心痛"经验简要介绍如下。1首辨"胸痹心痛",次辨"冠心病""胸痹心痛"是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  相似文献   

8.
<正>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心络痛"等范畴。人到中年之后,体质下降,五脏渐衰,脏腑功能失调,是冠心病发病的基础。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培元通冠汤治疗气虚血虚型冠心病4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患者90例,均为2006~2012年间本院门诊病人,诊断符合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冠心病诊断标准。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中医治疗组45例中,男性21  相似文献   

9.
中医虽无"冠心病"之名,但其相关内容散见于"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等各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在"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生活方式主导下,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更加重视"治痰为先"的思想。故将从中医学痰邪致病的病机特点及痰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即炎症与感染、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心肌纤维化等相关性出发,从现代医学角度揭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理论基础,提高其治疗的针对性,彰显中医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现代治疗及其中医络病理论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代表一个疾病谱,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缺血性心源性猝死等。近20年来ACS的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展,使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AMI仍是世界范围特别是工业化国家死亡的最常见原因。ACS的临床表现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非常相似。近年来运用中医络病学说从理论到实践,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防治冠心病、心绞痛、AMI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试图将ACS的现代治疗进展与中医络病论治有机结合起来,探索ACS…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为心血管急重症,相当于中医学的"胸痹"、"真心痛"等证。此病合并便秘者临床上较多见,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病人可因排便不畅发生猝死,故应及时处理。因此,积极预防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患者便秘对患者的预后及防治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患者在常规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也是我国近二十余年来人口的主要死因。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直接死亡表现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二十多年来,我国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内进行了较为大量有关冠心病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较为系统地继承整理了古典文献中类似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的"厥心痛"、"真心痛"、"胸痹"、"惊悸怔忡"及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用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鲁  曹学升 《中医杂志》2005,46(11):867-86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为特征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消心痛"、"厥心痛"的范畴.其发病率在我国约为6.4%[1].  相似文献   

14.
论五脏虚损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之病证范畴,其病机多与脏气亏虚、痰瘀痹阻有关。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所云"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就指出了本病之病因病机乃"阳微阴弦"。《医宗金鉴》认为"阳微,寸口脉微也,阳  相似文献   

15.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冠心病对应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2003年王永炎主编的《中医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等引起的症状极为相似。因此中医把它归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兹就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分述如下。1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高粱厚味损伤脾胃,或七情内伤所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使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发病〔1〕。《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胸痹”的主要表现为胸中气塞,心痛,短气,其病理关键为胸部的“阳气”极虚所致;故临床上往往表现出本虚标实之病证〔2〕。本虚以脏气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阻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自拟清心消痰汤治疗痰热型胸痹心痛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祥 《北京中医》2000,19(3):14-15
笔者自1980年以来,用自拟清心消痰汤治疗痰热型胸痹心痛43例,疗效颇佳,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纳入病例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关于"胸痹心痛"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凡符合中医辨证痰热型胸痹心痛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均纳入本组.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的中医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容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82-782
冠心病属中医"心痛、"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一般认为其病机为胸阳不振,心阳不足,或感受风寒之邪,以致脉络不通,气血瘀阻;或七情失调,心气逆乱而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瘀阻;或心阴不足,心气虚弱,心脉失养;或痰浊壅盛,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0-12
中医证候是中医药学认识疾病及理、法、方、药防治疾病的依据。文章针对目前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临床辨证以"痰"加"瘀"的组合方式的不足,基于冠心病(胸痹心痛)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揭示其证候分布的新特征、国医大师关于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学术思想、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新认识、痰瘀同治已成为防治冠心病(胸痹心痛)的大法之一、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文献系统评价,提出痰瘀互结证应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冠心病(胸痹心痛)临床辨证的基本证候之一,将有利于系统总结和丰富病证结合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创新成果,对提高冠心病(胸痹心痛)临床辨证论治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正>血瘀出血兼证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尚未见到此名。但其证候在临床疾病中是常见证、多发证,其相关内容在诸多中医临床著作中每有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即有"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之记载。文中描述了寒气所致的血液改变,既可发为"痈疡"、"厥心痛"等寒凝血瘀的病证,也可有"呕血血泄鼽衄"的出血改变,甚至出现瘀血攻心之"善悲、时眩仆"。"血变"一词,首次概括了"血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