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20年增加35倍,随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测定技术的提高与普及应用,异位妊娠破裂前确诊的机率亦大大提高,给药物治疗提供机会.我 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21例,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情况 1996~1998年,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24例,其中药物治疗21例,占16.94%. 21例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46岁,平均29.6岁;无生育史6例.根据症状、体征、HCG及B超21例 均确诊为异位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20例,宫颈妊娠1例.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丹峰  张建平  陈耀光 《新中医》2003,35(12):39-4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33例和对照组(B组)20例,A组在使用氨甲喋呤(MTX)的基础上加用辨证施治中药,B组单纯使用MTX,观察比较疗效。结果:A组临床治愈率、血β-HCG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包块缩小程度均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位妊娠(EP)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近年来随着药物流产的增多,宫腔操作及手术的增加,EP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长趋势^[1]。2001年12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EP患者4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用自拟宫外孕汤(药用: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蜈蚣、水蛭、没药、当归、桂枝、红花、白花蛇舌草),配合西药甲氨蝶吟治疗;对照组50例用甲氨蝶吟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6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方侠 《河北中医》2001,23(8):618-61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口服米非司酮,每日200mg,共600mg。治疗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配合中药异位妊娠方联合治疗,连服7-10日。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缩短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P<0.01),提高治疗成功率。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诊断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异位妊娠患者在早期就能够明确诊断。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可以免除手术对输卵管等组织结构的破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孕育功能,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2003年6月—2006年6月,本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0例,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症状;血β-HCG<3 000 IU/L,且呈渐降趋势;无异位妊娠破裂或腹腔内出血证据,估计子宫直肠陷凹积…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中药,对照组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42例,治疗成功38例(成功率90.48%)。对照组28例,成功19例(成功率67.86%),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甲氨喋呤+米非司酮+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快,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我院自拟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我院自拟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自拟协定方结合西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单用西药治疗为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单用西药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月 -2002年7月 ,笔者采用5_Fu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病例20例 ,并设单纯用5_Fu治疗16例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36例为住院患者 ,按单盲随机数字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 ,对照组16例。治疗组年龄最大39岁 ,最小19岁 ,平均年龄26 6±3 8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用自拟宫外孕汤(药用: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蜈蚣、水蛭、没药、当归、桂枝、红花、白花蛇舌草),配合西药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50例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6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笔者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对79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尿HCG及血清HCG,B超综合判断确诊为异位妊娠,并符合下列条件者为治  相似文献   

12.
张继芳 《光明中医》2008,23(4):445-445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1996年9月-1999年3月,对105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传统中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买凤云 《河南中医》2003,23(10):55-55
近年来 ,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已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随着血 β -HCG测定方法灵敏度的增强 ,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的改进 ,以及妇产科医师对异位妊娠警惕性的提高 ,绝大多数异位妊娠已能在早期做出诊断。但是 ,由于越来越多的患者趋向年轻化及未生育化 ,迫切需要医生在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上作出努力。笔者自 1998年以来 ,运用甲氨蝶呤 (MTX)单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 ,包括保留生育能力方面的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期间对住院确诊早期异位妊娠并符合药物治疗条件者 ,计 5 6例…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45-1346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2000年7月-2003年6月对105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3种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观察病例为本院妇科和计划生育科收治的患者.入院时确诊为异位妊娠,符合以下条件:①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②血HCG≤1 500 miu/mL(酶标免疫测定法,非孕≤10 miu/mL).③附件异位妊娠包块直径≤5 cm,无明显破裂征象.④各项生化指标正常,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对于B超下异位妊娠活胎、内出血明显、一般情况差、输卵管大范围破裂、盆腔感染者,不宜行保守性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朱中慧 《国医论坛》2005,20(5):40-40
1一般资料 全部90例患者中,20岁~30岁者25例,30岁以上~48岁者65例;无明显停经史者24例,有停经史者66例;原发性不孕症39例,继发性不孕症51例。临床表现:腹痛者89例,阴道出血者66例,晕厥者35例,痛时有便意者69例,下腹部有压痛者77例,有反跳痛者62例,后穹窿或腹部穿刺有血者(血红蛋白在8g以下者)33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高敏感的血尿β-HCG测定技术的开展及超声、腹腔镜的应用,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对异位妊娠进行保守治疗时,包块吸收慢,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为探讨一种急缓并举的治疗方法,笔者2002年1月—2004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患者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本院住院异位妊娠患者78例,年龄21~38岁,平均29.5岁;孕次最多6次。随机分为2组:A组38例,平均年龄29.8岁,血β-HCG平均907.6IU/L,包块直径…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枝  党丽英 《中医研究》2005,18(10):49-50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2000-01-2004-12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90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早期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杀胚、散结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成功率为64%,治疗组成功率为7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2 0 0 2年间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 4 7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4 7例均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 ,血 β- HCG及 B超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年龄 18~ 4 5岁 ,平均 2 8.4岁 ;无生育史 7例 ,有异位妊娠史 3例。其中输卵管妊娠 4 6例 ,宫角妊娠 1例。病例选择无急性腹腔内出血 ,生命体征平稳 ,B超检查和妇科检查妊娠包块直径≤ 5 cm(其中宫角妊娠 1例包块大小为 3.2 cm× 2 .1cm) ,肝肾功能正常 ,白血球≥ 4 .0× 10 9/ L,血小板≥ 10 0× 10 9/ L。2 治疗方法 用中西药消炎、止血 ,7~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