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全肠外营养79例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支持对手术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测定手术病人术前、手术后d l(营养支持前)血生化,对手术后短期内不能经消化道进食、血生化提示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营养状况差的病人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采用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系统补充能量和氮量、适当补充维生素、精氨酸、调整电解质.营养支持6 d后(d 7)重新测定血生化.对术前、术后d 1、营养支持6 d后血生化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血生化变化.结果利用Excel分析工具对3组血生化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术前及营养支持6 d后与营养前血生化总蛋白、白蛋白样本分析(P<0.05),差异呈显著性;术前与营养支持6 d后总蛋白和白蛋白样本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全肠外营养支持能迅速提高术后病人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促使病人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外科住院患者全肠外营养(TPN)使用情况,分析营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对医院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外科住院患者的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接受TPN治疗共649例次,以消化道手术患者为主,占96.4%,平均用药天数为5.8 d;热氮比值为100~300的处方560张,糖脂比值>3的处方418张,分别占总处方数的99.4%和64.4%,液体量基本≥1800 ml,能量在1500~2038 kcal之间.结论 外科住院患者TPN处方设计基本合理,少数处方存在能量、氮量不足的现象.临床医师严格掌握TPN的适应证,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疾病特点、代谢情况等,制定个体化肠外营养方案,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某院普外科肠外营养(PN)处方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药师处方审核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某三甲医院普外科2018年1~12月住院患者的PN处方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依据相关指南对全营养混合液处方进行合理性评价。 结果:本次调查的2 408例PN的处方中96.4%的患者具有PN指征;但仍存在微营养素缺失(14.7%)、氨基酸品种选用不当(3.4%)、热氮比不合理(20.3%)、糖脂比不合理(17.9%)、阳离子浓度不合理(2.3%)、胰岛素用量过大(2.8%)等问题。结论:该院普外科PN处方主要存在热氮比、糖脂比不合理和微营养素缺失等问题,临床药师应积极对PN处方进行审核与干预,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肠外营养因其复杂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个体差异以及需要每天临时配制的特殊要求,成为临床应用中最具挑战性的药物制剂,临床营养药师的职责是保证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院临床营养药师自2008年11月起采用定期审核配置中心肠外营养处方、及时与病区沟通以及在使用肠外营养较多科室轮转的方式开始规范肠外营养处方后,其合格率由原先的56%上升至97%。临床营养药师在保证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相容性、组方合理性以及高效益、低成本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在肠外营养支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6.
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全肠外营养处方共1065张.对每张处方的液体量、能量、各主要成分比值、以及影响稳定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相当部分全肠外营养处方总液体量、能量、糖脂供能比、热氟比、电解质量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7.
马楚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34):151-153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全肠外营养(TPN)处方的合理性,为规范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1日—2021年7月31日于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PN治疗,分析TPN处方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包括液体量、渗透压、疗程及营养素配比[能量、糖脂比、热氮比、电解质浓度(一价、二价)、胰岛素加入情况],分析TPN处方的合理性。结果 156例患者的935张TPN处方大部分合理,但仍有小部分不合理,如糖脂比、热氮比、电解质浓度(二价)等不合理。结论 临床为肿瘤患者提供TPN治疗时,处方应科学配比,根据实际营养情况进行分析,优化配方,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TPN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自主设计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并调研其应用实效。方法:基于微软电子表格软件设计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取肠外营养医嘱两组,由审方药师分别进行人工计算审核和智能计算审核,比较分析其审核速度和准确度;回顾性调研某院2017年1月至10月和2018年1月至10月期间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的住院患者病例,点评其肠外营养医嘱合理性,比较分析工具应用前后肠外营养医嘱合格率变化。结果:运用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审核肠外营养医嘱的速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人工审核(P<0.01);该工具推广应用后,2017年和2018年同期相比肠外营养医嘱合格率平均由13%提升至80%。结论: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的开发应用有助于提高医院审方药师的工作效率和肠外营养医嘱合格率,临床药师在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11.
杨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131-132
目的探讨普外科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治疗患者80例,比较患者治疗结局,分析护理方法。结果该组80例患者,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心肌梗死,2例转院,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肠外营养是普外科术后不能进食患者维持生命及电解质正常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减少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必须完善和细化整体护理过程,从营养液配置、导管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多个环节减少并发症,维持患者电解质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外术后患者进行肠外营养补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普外术患者共50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手术后进行肠外营养供给,对照组在手术后给患者输入葡萄糖补给,然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营养补给和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肠外营养供给之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也要比对照组好很多。结论手术前后的营养补给能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肠外营养供给对普外手术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院新生儿外科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新生儿外科全静脉营养处方中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间新生儿外科的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及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至全静脉营养结束时,体重增加者67例(23.5%),最多增加190 g,体重维持者163例(57.2%),体重下降者55例(19.3%).少数处方在设计中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营养液的药剂学稳定性和患儿对营养的利用.结论:合理设计配方,结合早期微量喂养,提高临床静脉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术后肠外营养的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随机调查2012年我院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348张全肠外营养液(TPN)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依据《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评价其合理性。结果处方中存在热量供应不合理(83.33%)、热氮比不合理(35.06%)、糖类供能的比例不合理(61.78%)、组分不合理(73.28%)等问题。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肠外营养给药方案;药师有必要对TPN的不合理使用进行干预,确保TPN处方用药合理、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个体化设计的儿童全肠外营养(TPN)液使用情况,促进TPN 支持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209例住院患儿个体化设计TPN液处方3 060张,并查阅我院电子病历系统,结合临床诊断和住院天数等信息,对TPN液应用的适应证、使用疗程、营养素种类、各营养组分配比和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使用TPN液适应证用药189例(91.40%),使用疗程<4 d 60例(28.71%),应用强化营养素谷氨酰胺(1-2 d)和w-3鱼油脂肪乳(<10 d)的使用疗程过短;糖脂比合格率88.30%,热氮比合格率82.51%,非蛋白热量、液体量和糖胰比合理。结论:我院儿童使用个体化TPN液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使用精氨酸强化的全肠外营养(TPN)对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接受腹部手术和TPN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TPN支持,24例)、试验Ⅰ组(TPN+15g精氨酸,25例)和试验Ⅱ组(TPN+30g精氨酸,18例),术后连续应用3d。结果:精氨酸强化的TPN提高了术后氮平衡的水平,促进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恢复,并使CD4+、CD4+/CD8+升高。在观察的周期内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的影响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精氨酸强化的TPN能提高术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指标,提高TPN支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5,(23):3189-3191
目的:提高全静脉营养液(TPN)营养支持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3年1-6月1 400张TPN处方进行统计,对其合理性及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400张处方中,糖脂比不合理433张,占30.93%;热氮比不合理782张,占55.86%;液体量不合理443张,占31.64%;总热量不合理1 261张,占90.07%;治疗持续时间不合理383张,占27.36%。结论:我院TPN处方设计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总热量偏低、热氮比过高或过低、电解质用量不当、营养支持持续时间不当等问题。临床医师应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判断,合理设计处方,提高临床营养支持的安全性、有效性,药师应通过审方来进一步保证处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全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中促进体重增长的作用.方法:实验组57例采用全静脉营养混合液支持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一般支持疗法,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体重下降持续时间、累积体重增加及每日体重增加对照组分别为(6.05±1.64)d、(118.32±34.26)g、(7.94±8.92)g,治疗组分别为(3.42±1.98)d、(184.12±62.14)g、(16.32±9.74)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0、2.556、2.299,P均<0.05).结论:全静脉营养能更好地促进患儿体重的增长,加快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按照入组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低热量肠外营养)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第1天开始给予相应方案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持续5~7d。于营养前1d及后第8天,检测体质量、血清白蛋白、以及进行与营养状态相关疲劳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白蛋白均有降低,但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评分显示,两组治疗后分质均有升高,出现疲劳程度加重,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热量方式的治疗,对患者的营养状态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