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药源性肝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化学药品不断问世 ,药物的疗效越来越好 ,但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 ,药物不良反应约占全部住院原因的 5% ,住院病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占 10~ 2 0 % [1] 。而且 ,由于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主要场所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日益提高。在所有药物反应中 ,药物性肝损害占 10~ 15% ,而国内药源性肝损害只占所有黄疸住院患者中的 2~ 5% [2 ] 但在急性肝功衰竭的病因中却占有重要地位 ,在美国约有 2 5%的暴发性肝功衰竭与药物的反应有关。药源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2.
吴志斌  吴立冬  侯振世 《人民军医》2013,(11):1334-1334
l病例报告患者女,45岁。因上腹不适、食欲缺乏、尿黄、巩膜黄染3天就诊。体检: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胆囊未触及,肝区叩痛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检查无异常,未发现异型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13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37%,无效率33.63%;其中致肝损害药物前三位为中草药类,抗微生物药,抗结核药,分别占38.05%,20.35%,10.62%;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中草药和抗微生物药是目前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药物;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与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肺结核病人合并肝损害颇为多见,结核杆菌在肝细胞增殖、菌体毒力及其代谢产物对机体产生变态反应,从而导致肝脏损害,称为肺结核相关性肝损害(单纯肝结核除外)。同时,由于长期服用抗结核药或感染肝炎病毒,使肺结核合并肝损害的诊治复杂化。近10年来,我院收治肺结核640例,肝损害者120例,占18.75%,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医院自制中草药制剂,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情况下中成药品种供应之不足,它具有解决临床专科疑、难、杂症的选择性、灵活性及实际应用型。制剂处方常为医院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经验处方。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及患者均认为医院中草药制剂在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美容等方面疗效显著、服用方便、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是可以长期应用的制剂,但近年来,有关中成药和医院中草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有日渐增多之势。本研究对我院门诊2002~2005年确诊为服用省外专科医院自制中草药制剂致肝损害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方法:对35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31例在2个月内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余4例3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关键是详细了解服药史,及时处理;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避免或减少病人自行超量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合并肝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方法对12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AP中有78例合并肝损害,发生率为60.9%。其中重型急性胰腺炎(SAP)较轻症急性胰腺炎(MAP)肝损害发生率更高,损害程度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可反映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并与其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利国  赵凤翎  黎君 《武警医学》2004,15(2):127-128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近年来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肝损害不但可加重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甚至可发展成肝功能衰竭,导致病人很快死亡。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56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6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胰腺炎时,伴肝损害较为多见,其病因以胆石症最多(50%)。表现为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和(或)总胆红素(TBIL)升高。通过积极治疗,大多可恢复正常,部分需保肝、降酶治疗后方可正常。结论 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病因以胆石症最多见,胆道梗阻压力升高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同时,应重视不明原因患者胰腺炎伴肝损害的诊断。经治疗原发病,大多肝损害可恢复。肝功能严重异常时,常提示预后不良,需积极保肝、降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83例临床诊断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的药物相关性进行分析,以验证国际共识标准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按照国际共识意见及Danan量化评分标准对83例临床诊断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病例进行评分,分析发生肝损害的药物相关性。结果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占同期急性肝损害住院病例的14.07%(83/590),其中肝细胞损害型53例(63.86%),胆汁淤积型22例(26.50%),混合型8例(9.64%)。83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中药物相关者占40.96%,不确定药物相关者占44.57%,药物不相关者占14.47%。结论 药物性肝损害国际共识标准的确规范了临床诊断,有助于肝损害的鉴别诊断,但其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1.
柳涛  张莉  季光 《转化医学杂志》2016,5(3):178-181
近年来,转化医学的理念逐渐融入我国科技战略决策和重大科技项目,中医药在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本研究小组围绕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转化医学理念的启发下,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本研究小组的实践和发展历程,或许对开展中医药转化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油外涂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99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34例)、B组(33例)、C组(32例)。照射前,A组用自制中药油外涂于照射野皮肤上,照射后继续用药3 d,3次/d,直至放疗结束;B组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C组采用湿润烧伤膏。B组和C组的用药方法均同A组。结果 A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14.7%,B组为21.2%,C组为46.9%,A、B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22,P〉0.05);A、C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2,P<0.01);B、C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6,P<0.05)。结论自制中药油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同医用射线防护喷剂,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且价格明显低于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放射线对皮肤照射所引起的急慢性皮肤损伤。核灾难、放射性事故、放射性治疗、职业暴露等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大约95%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过程后发展为辐射诱发性皮炎,因此如何正确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属于火热毒邪,阻滞气血,损伤肌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尿石症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率。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住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164例,随机分组,治疗组术后给予黄体酮及中药,对照组仅给黄体酮,对比分析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服药3、10 d后,有效率分别为90.24%、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6个月内未出现复发患者。结论通过临床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药组方治疗尿石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丹参等药物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丹参等中西药物对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30只,随机分为6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手术对照组,c组为西医治疗组,D、E、F组为中西药合用组,分别给予西药+丹参注射液、西药+红花注射液、西药+三七注射液治疗;经液氮冷冻制备脑水肿模型,检测全血黏度、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EB)含量、血浆内皮素含量,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D、E、F组全血黏度均较B组显著降低(P〈0.0l或P〈0.05),但c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F同B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和内皮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D、E、F组明显低于C组(P〈0.0l或P〈0.05)。各中药治疗组脑水肿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中药丹参、红花、三七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创伤性脑水肿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降低内皮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肝硬化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42例肝硬化患者CT表现和中医征象,对其进行CT分型和中医辨证分型,并分析两种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42例肝硬化根据CT征象分为3个类型,均匀型32例(22.54%),节段型21例(14.79%),结节型89例(62.68%)。中医辨证分为6个证型,肝郁脾虚证17例(11.97%),湿热蕴结证18例(12.68%),气滞血瘀证31例(21.83%),水湿内停证41例(28.87%),脾肾阳虚证21例(14.79%),肝肾阴虚证14例(占9.86%)。均匀型和节段型肝硬化病例中大多为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分别占62.49%和47.62%;其次为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分别占28.13%和42.86%;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最少,分别占9.38%和9.52%。而结节型肝硬化病例中以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最少,占5.62%;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占33.71%;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最多,占60.67%,与均匀型和节段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9.40和32.06,P值均小于0.001)。结论:肝硬化的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2种分型均与肝硬化肝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吕仕超  张军平 《转化医学杂志》2014,3(3):158-161,179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拓了冠心病治疗的全新局面,但是介入前后抗血小板治疗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抵抗现象或非特异性治疗反应下降逐渐引起重视;而联合用药的出现,使得出血等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冠心病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因而临床上大多数冠心病患者至少服用一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有的甚至服用多种。然而活血化瘀中药种类复杂,剂型不一,活血化瘀中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防治冠心病尚需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去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同时也亟待明确联合用药的机制,为临床合理、规范的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12只,肝右叶接受单次6MVX射线20Gy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注射雄性大鼠BMSCs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脏中性别决定基因Y(SRY)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ɑ-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A)的阳性表达。结果 两组大鼠肝右叶组织中均可见汇管区炎性反应及肝实质细胞的损伤,但干预组的损伤程度比对照组轻。干预组大鼠肝右叶中检测到的SRY阳性细胞多于肝左叶(t=3.77,P<0.05),ɑ-SMA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t=2.25,P<0.05)。结论 单次20Gy照射可以造成大鼠肝右叶急性放射性损伤;SRY阳性细胞可以被征募到大鼠的放射性肝损伤部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轻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潜艇人员牙周炎1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潜艇人员牙周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198例潜艇人员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其中中西医组98例,采用局部洁治,清除龈上、龄下结石,调整咬合,去除刺激因素。牙周袋用3%双氧水反复冲洗,袋内滴入少年碘甘油液,并灭滴灵片;中西医结合组按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在局部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牙周炎1号方、Ⅱ号方。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3%,优于西医组的80.6%(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潜艇人员牙周炎疗程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20.
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内血肿部位及量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脑CT征象的相关性,重点研究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内血肿部位、量化间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纳入符合条件的出血性中风患者147例,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放射科医生填写CT征象(颅内血肿部位、大小等),运用SPSS软件包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基底节区、丘脑是出血性中风的好发部位,中经络证出血量少于20 ml;中脏腑证出血量超过30 ml,或仅超过20 ml但破入脑室,或仅超过3 ml但发生于脑干。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的出血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辨证与血肿量有密切关系,与部位无关。对出血性中风患者及时进行CT扫描有助于正确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