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3年12月, 采用小剂量骨水泥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6例(58个椎体),测量术前、术后X线片椎体高度变化,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椎体后缘和椎管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疼痛感明显缓解或消失, 42例患者术后生活可自理,3例患者1~3个月逐渐恢复正常生活,1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但疼痛症状改善。术后随访1年,椎体前缘、椎体中部高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剂量骨水泥PKP治疗老年OVCF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且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S2骶髂螺钉的置入技术。方法:通过术前骨盆CT或标准骶骨侧位X线片测量确定S2节段有足够的置钉空间。全麻后患者仰卧或俯卧,常规消毒铺巾。首先在标准骶骨侧位透视像监视下将导针尖确定在S2神经根管前缘线、椎体前缘线及S1骶前孔下缘三者所围成的区域内并打入髂骨外板1~2 mm,然后在骨盆出口位透视像监视下引导导针沿S1骶前孔下缘及S2骶前孔上缘之间的区域行进,在骨盆入口位透视像监视下确认导针位于S2椎体及侧块前缘的后方,将导针打至合适长度,再次透视标准骶骨侧位像确认导针尖位于椎体前缘线后方及S2骶神经根管前缘线的前方。之后沿导针测量长度,钻孔、攻丝后拧入骶髂螺钉。结果:应用此技术于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27例,置入30枚S2骶髂螺钉。经术后骨盆出入口位X线及CT检查确认所有螺钉均位于S2椎体及侧块骨质内,置钉均准确。结论:S2骶髂螺钉置入技术安全且可复制,可用于指导S2骶髂螺钉的置入以增加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后环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何升华  利锦  赖居易 《中国骨伤》2021,34(11):1010-1015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lamina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实施PE-TLIF治疗的37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30~68(45.62±13.57)岁;体质量指数19.5~28.8(24.33±3.51)kg/m2;病程18~48(27.18±6.65)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3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78~171(120.74±41.19)min;术中出血量为61~102(85.26±25.44)ml;术后引流量为35~98(40.75±12.17)ml。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神经损伤2例,疼痛加重4例,内固定松动1例,椎间隙不融合1例。患者术后1周、6个月、1年VAS、JOA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PE-TLIF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在实际临床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吴海挺  蒋国强  卢斌  罗科锋  岳兵  陆继业 《中国骨伤》2015,28(11):1000-1005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中和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7~75岁,平均49.1岁。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L3-L5 7例,L2-L4 1例,L4-S1 5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15例,L3-L5 10例,L2-L5 4例,L2-S1 1例。所有患者腰腿痛和(或)间歇性跛行症状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活动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65个月,平均50.6个月。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1.25±0.70和1.29±0.89,ODI为(25.10±6.52)%,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随访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所升高,椎间活动度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头侧邻近节段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中远期临床疗效满意,能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对邻近节段影响小。Dynesys远期临床疗效还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Ⅰ期肿瘤切除手术治疗骶椎神经源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手术相关的解剖学原理。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26例骶椎神经源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10例;年龄21~69(39.3±10.9)岁;病程3~56(17.9±10.1)个月;骶前肿块直径3.3~19.6(8.7±4.1) cm;骶前肿块上缘高于和不高于L5S1间隙水平者分别为6和20例。手术均先取后入路,必要时附加前入路,Ⅰ期切除肿瘤,部分患者行腰椎-骨盆内固定重建,术中视情况决定是否保留载瘤神经根。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缓解程度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评估腰骶椎稳定性和神经功能,并检查有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果:26例均Ⅰ期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160.4±35.3) min,术中出血量(1 092.3±568.8) ml。单纯后入路21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前后联合入路者骶前肿块直径11.3~19.6(15.1±3.2) cm,单纯后入路者为3.3~10.9(7.2±2.4) cm。骶前肿块上缘高于L5S1间隙的6例患者中5例采取了前后联合入路,不超过L5S1间隙的20例均为单纯后入路。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6~82(45.4±18.2)个月。术后腰骶痛、下肢根性痛均明显缓解,感觉、肌力和二便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切口浅表感染1例,脑脊液漏2例。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7例,神经纤维瘤7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2例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局部复发,1例恶性神经鞘瘤术后20个月时死于肺转移。17例高位骶骨神经源性肿瘤有4例未行内固定重建,其中2例术后脊柱失稳。7例切除载瘤神经根,其中1例同时切除S2和S3神经根的患者术后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异常,且未能完全恢复,另6例神经功能无明显损害或恢复良好。结论:后入路能直接显露病灶,处理神经根和血管也方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症状缓解程度、并发症率和复发转移率均能控制在适当水平,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但当骶前肿块上缘高于L5S1水平或骶前肿块直径达到10 cm以上时,应考虑附加前方入路。脊柱和骨盆之间应力较高,高位骶椎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中应使用内固定重建脊柱-骨盆的力学连续性。载瘤神经根多已丧失功能,切除单根载瘤神经根不易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而邻近神经根具有代偿功能,术中应尽量保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带蒂脂肪瓣转位治疗骶管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6年09月收治的29例成人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显微镜下带蒂脂肪瓣转位治疗。采用JOA评分、ODI和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1年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2.7个月。患者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O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复查MRI,患者囊腔消失22例(76%),囊腔缩小7例(24%)。[结论]显微镜下带蒂脂肪瓣转位是治疗骶管囊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4例,均在微创通道下采用XLIF治疗。分别测量并分析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椎间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和盘黄间隙(关节下间隙),并通过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整体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13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5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右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异常和轻度髂腰肌肌力下降,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1例大体重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出现持续性腰痛,给予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后症状改善。术后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效果满意,滑脱得到一定程度的复位。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测量椎间高度增加109.2%;椎间孔高度增加33.8%,症状侧椎间孔面积扩大41.4%,盘黄间隙平均增加2.3 mm。多项影像学评价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微创XLIF应用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得到良好的症状缓解和满意的影像学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但其远期疗效还需经过大样本长期的随访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Dynesys系统结合PLIF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炯  陈哲  曹延广  魏家森 《中国骨伤》2015,28(11):982-987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LIF治疗的4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29例;年龄38~68岁,平均(56.38±11.63)岁。手术节段:L2-L5 16例(6例融合L4,5,10例融合L3,4、L4,5);L3-S1 30例(11例融合L5S1,19例融合L4,5、L5S1).术后分别指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分析内容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和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通过腰椎动力位X线观察节段活动度(ROM)、椎间隙高度(DHI)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3.23±7.34)个月,术后3次随访腰痛、腿痛VAS 及ODI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 (p<0.01);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邻近非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融合手术节段术后活动度均较术前显着减小(p<0.01),非融合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减少(p<0.05).上邻近非融合手术节段活动度术前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时活动度增加(p<0.05).结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ILF治疗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中个体化选择。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预防邻近节段早期退变的发生,但长期临床疗效还需长时间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
经改良的Jaslow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健东  王靖  傅强 《中国骨伤》2010,23(11):832-834
目的:采用经改良的Jaslow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改良Jaslow技术进行手术治疗6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42例,女20例;年龄36~70岁,平均53.6岁。首次术式:扩大开窗20例,单侧半椎板切除20例,双侧半椎板切除8例,全椎板切除14例。手术节段:L3,4 2例,L4,5 32例,L5S1 15例,L3,4、L4,5 3例,L4,5、L5S1 10例。临床症状主要为下腰痛和放射痛。通过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变化(包括主观症状、自理能力、疼痛等方面)、以及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比、植骨融合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62例均获随访,时间1~5年,平均3年。末次随访影像学检查椎间隙高度比由术前(62.5±10.4)%恢复至术后(90.5±10.3)%,融合率96.8%(60/62).JOA评分由(10.42±2.5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24.26±2.35)(P<0.001).疗效结果:优39例,良14例,中9例。结论:改良的Jaslow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充分、椎间融合可靠,手术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技术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采用脊柱内镜治疗的121例单节段LD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PETD组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18~72(44.0±13.9)岁;L3,4节段3例,L4,5节段27例,L5S1节段18例;PEID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20~69(40.1±12.1)岁;L3,4节段1例,L4,5节段15例,L5S1节段27例;UBE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9~72(41.2±15.0)岁;L3,4节段1例,L4,5节段18例,L5S1节段11例。观察并比较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并发症等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进行腰痛及下肢痛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function index,ODI) 进行腰椎功能评价,并于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并经门诊及(或)电话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PETD、PEID组术中各发生1例硬膜囊破裂,硬膜囊破口小,术后均无明显不适。UBE组术中发生2例硬膜囊破裂;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平卧位休息、补液等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无明显不适。(1)PETD组与PEID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日多于PETD及PEID组(P<0.05)。PEID组与UBE技术组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透视次数多于PEID组和UBE组(P<0.05)。(2)术后3个月UBE组腰痛VAS高于PETD和PEID组(P<0.05);而PETD组与PEI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3组腰痛V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术后各时间点下肢痛VAS及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手术分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标准,PETD组优27例,良16例,中4例,差1例;PEID组优27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UBE组优16例,良10例,中2例,差2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8,P>0.05)。3组各发生1例LDH复发,2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于外院就诊治疗。结论:PETD、PEID及UBE技术治疗LDH均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并发症率相似。PETD及PEID均为单通道微创手术,术中组织损伤轻,术后恢复快;但PETD术中透视次数相对较多,PEID更合适L5S1节段;UBE为双通道手术,术中软组织损伤较重,但显露宽泛,更合适复杂病例。  相似文献   

11.
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方法:19例骶管囊肿患者,男7例,女12例;年龄19—68岁,平均48.4岁;病程2周-7个月。囊肿部位9例在S1平面,4例在S1-S2平面,5例在S2平面,1例在S1-S3平面。11例采用囊肿壁大部切除,8例采用囊肿壁部分切除。之后均采用医用生物蛋白胶(FG胶)局部喷涂治疗。结果:19例平均随访21.3个月(13-30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8例,1例术后仍有解尿无力,2周后恢复。术后12个月复查MRI均无复发。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快、恢复快、效果满意,是治疗骶管囊肿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骶管内囊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骶管内囊肿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手术治疗的骶管内囊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术中所见、术后病理和手术后疗效,分析其特点。结果28例随访结果发现,囊壁部分切除治疗骶管内囊肿的疗效满意,随访中未发现囊肿复发和神经损伤再加重。结论骶管内囊肿是相对较常见的疾病,该病尤其是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较多,与退变性腰椎疾病的表现有很大的相似处。本病最好的诊断方法是行腰骶椎MRI检查。治疗上采用手术简单的囊壁部分切除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周仪  李仕红 《颈腰痛杂志》2007,28(5):362-365
目的 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I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8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6~70岁,平均41.6岁.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结果 囊肿位于骶管内,呈卵圆形、不规则形、串珠形.囊肿境界清楚,囊壁薄,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囊液呈高信号,其中4例囊肿内可见细条状神经根影,6例增强扫描囊液、囊壁无强化.结论 MRI是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主要是先天的硬膜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14.
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2 3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病人行椎板减压后 ,对囊肿的处理有 3种方法 :13例行囊肿大部分切除后 ,重新缝合残余的囊肿以包绕囊内神经根 ;8例囊肿大部分切除后用肌肉填塞交通孔 ;2例囊肿切开旷置。平均随访 3 0 2个月 ,观察疗效。并对其临床表现 ,手术中的病理特点 ,手术后的并发症 ,以及X线片 ,CT ,CTM ,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RI可清楚显示囊肿呈长T1及T2信号 ,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一致。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 ,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囊肿切除后重新缝合包绕神经组与囊肿切除肌肉填塞组优良率并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有皮肤糜烂和颅内感染。结论 :MRI是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是由于先天的硬膜缺隐所致。对囊肿的处理以囊肿切除 ,肌肉填塞封堵交通孔最为合理。术后不宜放引流及平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其治疗效果,为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1例椎管内蛛网膜囊肿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男9例,女12例;年龄21~55岁,平均36.1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6.2个月.21例椎管内蛛网膜囊肿中1例发生于颈段、1例发生于胸段、19例发生于骶部,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功能障碍.16例经CT结合椎管造影明确诊断,其余通过MRI明确诊断.8例采用囊肿切除、囊颈部结扎、硬膜重叠紧缩缝合手术;11例囊肿壁与神经难以分离,采用囊肿壁部分切除、交通口肌肉堵塞、硬膜紧缩缝合手术;2例串珠状囊肿,其交通口未能找到,采用囊肿开窗引流、囊壁部分切除、硬膜重叠紧缩缝合、游离肌肉压迫固定.结果: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5年3个月,平均21.2个月.囊肿切除、囊颈部结扎手术组的优良为6例,囊肿壁部分切除、交通口肌肉堵塞组的优良为8例.结论:椎管内蛛网膜囊肿是蛛网膜的先天性畸形,以骶部椎管好发,大多数临床表现为受累神经的功能异常;具有手术指征的病例,术中应根据囊肿开口、囊肿壁是否能与神经分离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囊肿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症状性骶管内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症状性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如腰骶部疼痛、下肢痛、会阴部疼痛,鞍区麻木不适,大小便障碍,下肢无力患者,行MRI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MRI表现明确诊断为症状性骶管内囊肿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对未见明显交通孔的7例中5例行囊壁大部切除后残存囊壁修补缝扎,2例因硬脊膜缺如,无法修补而行囊肿部分切除旷置;5例有交通孔的患者中,2例囊肿大部切除后用肌肉填塞交通孔,2例因交通孔处理困难未作特殊处理,1例囊肿大部切除后,切开交通孔处硬脊膜以扩大交通孔至脑脊液通畅流出,消除交通孔的单向阀门作用.严密缝合切口,术后采取头低臀高俯卧位.结果:骶管内囊肿在MRI上表现为骶管内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影,呈长T1、长T2表现,信号与脑脊液相同.术后2例出现少量皮下积液,加压包扎2~3个月后自行吸收,无1例脑脊液漏.随访3个月~4年6个月,平均18.3个月,症状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1例3个月后症状复发,MRI检查示囊肿较术前轻微扩大,未再次手术.结论:MRI检查是正确诊断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有力手段,伴有临床症状、体征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对囊肿的处理以囊肿大部切除为主,严密缝合切口各层及术后合理体位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OBJECT: The authors assessed the efficacy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T)-guided percutaneous injection of fibrin glue to treat meningeal cysts of the sacral spine in patients with back pain, and evaluated the necessity for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aspiration before glue injection. METHODS: Of the 31 patients in this study, 15 underwent injection of fibrin glue under CT guidance after aspiration of more than 15 ml of CSF (Group A), and 1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glue but without CSF aspiration (Group B). Clinical results were evaluated after an average of 23 months of follow-up, and changes on the imaging studies were also evaluated.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31 patients experienced resolution or marked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for as long as 28 months after fibrin glue therapy. No patient experienced recurrence of symptoms during the follow-up interval. The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01) according to evaluations in which a 100-mm visual analog pain scale was use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CT-guided fibrin glue therapy for sacral arachnoid cysts may be a definitive therapy. It is unnecessary to aspirate the CSF before injection of the fibrin glu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微创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围手术期异常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行CT引导微创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37例,其中L5S17例,S1-212例,S2-318例。回顾分析围手术期出现的异常事件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血性囊液13例,抽不出囊液4例,骶管内积气28例,骶神经根刺伤2例,术后发热8例,剧烈头痛,呕吐3例,症状无缓解3例,除骶管内积气外,上述并发症多发生于该微创技术早期应用的病例中,与术中穿刺和抽液技术,病例选择不当有关。结论CT导向下的穿刺和抽液技术有一个学习和熟练的过程,掌握技巧,正确选择病例和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围手术期异常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骶管内囊肿的诊断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发生机制。方法:观察24例手术证实的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病人的X线片、CT、造影后CT、MRI等影像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术中的病理特点。结果:5例X线片显示骶骨侵蚀性改变,5例CT显示骶骨侵蚀性改变及骶管内囊肿,1例造影后CT囊肿内造影剂显影,22例MRI显示囊肿呈长T1及T2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一致。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交通孔为瓣膜样。结论:MRI是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是由于先天的硬膜缺陷所致;瓣膜样交通孔是病程进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