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芍药甘草汤总苷抗炎镇痛作用的配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阐明芍药甘草汤总苷抗炎镇痛作用及其配伍机制。方法观察芍药甘草汤总苷、甘草总苷和白芍总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致大鼠肉芽肿、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结果芍药甘草汤总苷在150~600mg·kg-1·d-1剂量下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炎性耳肿胀,在75~300mg·kg-1·d-1剂量下显著抑制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肿和鸡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跖肿胀。在150~600mg·kg-1·d-1剂量下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延长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甘草总苷的抗炎作用优于白芍总苷,但镇痛效应弱于白芍总苷,甘草总苷和白芍总苷抗炎镇痛作用明显弱于芍药甘草汤总苷。结论芍药甘草汤总苷具有明显抗炎和镇痛作用,其组成成分甘草总苷和白芍总苷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野黄芩苷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和小鼠扭体试验模型,观察药物对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200mg/kg野黄芩苷30~90min,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明显升高(与溶媒组比较P<0.01或0.05),镇痛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P>0.05),但弱于25mg/kg吗啡(P<0.01).皮下注射50~200mg/kg 野黄芩苷皆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与溶媒组比较P<0.01或0.05),各剂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镇痛强度弱于5mg/kg吗啡(P<0.01);1.5mg/kg野黄芩苷侧脑室给药亦可显著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与溶媒组比较P<0.05).结论:野黄芩苷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机制与中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野黄芩苷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和小鼠扭体试验模型,观察药物对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200mg/kg野黄芩苷30-90min,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明显升高(与溶媒组,比较P<0.01或0.05),镇痛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P>0.05),但弱于25mg/kg吗啡(P<0.01)。皮下注射50-200mg/kg罢黄芩苷皆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与溶媒组比较P<0.01或0.05),各剂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镇痛强度弱于5mg/kg吗啡(P<0.01);1.5mg/kg野黄芩苷,侧脑室给药亦可显著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与溶媒组比较P<0.05)。结论:野黄芩苷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机制与中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瓦松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瓦松的镇痛作用.方法 小鼠灌胃给药7d,分别采用热板法和热水浴法观察其中枢镇痛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福尔马林致痛法观察其外周镇痛效果.结果 瓦松12.32 g·kg -1可提高热板所致小鼠舔足反应的痛阈值,瓦松3.08,6.16,12.32 g·kg -1可延长热浴缩尾潜伏期,瓦松6.16,12.32 g·kg-1可延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瓦松3.08,6.16,12.32 g· kg-1可减轻福尔马林所致的小鼠足底疼痛反应,并呈量效关系.结论 瓦松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五味麝香丸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五味麝香丸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镇痛实验采用甲醛致大鼠疼痛法、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五味麝香丸60mg·kg-1和200mg·kg-1能显著降低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百分率,五味麝香丸100mg·kg-1和300mg·kg-1能有效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提示该药有抗炎作用.镇痛实验中,五味麝香丸20mg·kg-1和60mg·kg-1可明显减少甲醛致痛大鼠抬足次数,五味麝香丸100mg·kg-1和300mg·kg-1能明显提高热板致小鼠痛阈,减少扭体次数;300mg·kg-1组还能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显示该药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五味麝香丸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花椒毒酚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花椒毒酚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显著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的痛阈,此作用不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所拮抗。此外,XT明显降低大鼠角叉菜胶足跖类人PCE含量。这些结果表明XT确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涉及抑制PC的合成,并非激动阿片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铃子散水煎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观察金铃子散水煎液对热板法所致小鼠出现舔足时间(痛阈值)及醋酸扭体法所致小鼠扭体次数(15min内)的影响。结果:金铃子散水煎液高剂量组可使热板法小鼠在给药后30min、60min及90min痛阈值明显延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金铃子散水煎液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酒大黄的镇痛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酒大黄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观察酒大黄(2,1,0.5 g·kg-1·d-1,ig连续7d)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法观察酒大黄(2,1,0.5 g·kg-1ig,连续7d)的抗炎作用.结果:酒大黄能提高热板法疼痛模型小鼠痛阈,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并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皮下植入棉球所致的小鼠肉芽肿生成(均P<0.05).结论:酒大黄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娟  狄留庆  李俊松  钱静  王恒斌  李全 《中草药》2017,48(4):700-705
目的建立HPLC-MS法同时测定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和蟾蜍他灵、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采用ODS-2(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96 nm。HPLC-MS联用的色谱条件与HPLC分离基本条件一致,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通过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对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均得到良好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均在92%~105%,RSD5%。应用建立的HPLC-MS方法测定了10批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量,分别为和蟾蜍他灵0.40~0.88 mg/g,沙蟾毒精0.32~0.83 mg/g,远华蟾毒精0.61~2.11 mg/g,去乙酰华蟾毒它灵0.15~0.32 mg/g,蟾毒它灵0.84~1.85 mg/g,华蟾毒它灵25.76~62.14 mg/g,蟾毒灵0.96~2.06 mg/g,华蟾酥毒基2.30~4.75 mg/g,脂蟾毒配基1.20~2.61 mg/g。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六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侗族药羊耳菊醇提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侗族药羊耳菊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羊耳菊醇提物(生药)2.5,5 g.kg-1剂量组和阳性对照阿司匹林0.25 g.kg-1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羊耳菊醇提物(5 g.kg-1)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羊耳菊醇提物(5 g.kg-1)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20 min内扭体次数,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P<0.01,P<0.01)。结论:羊耳菊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不换水提物(WVBF)配伍雪上一枝蒿总生物碱(CFA)的解毒作用及对药效的影响。方法:建立斑马鱼心血管模型,评价心血管毒性;上下法测小鼠不同比例CFA-WVBF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热板法和扭体法比较CFAWVBF 1∶2和1∶5配伍组对小鼠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心血管毒性评价实验中,单药CFA除了200 mg·L~(-1)组外,别的质量浓度组对斑马鱼心率都没有影响,不诱发斑马鱼心律不齐,CFA 66.6,200 mg·L~(-1)可诱发斑马鱼毒性表型(P0.05)。在不同配伍组心血管毒性评价实验中,除了CFA-WVBF 1∶5配伍组,别的实验组都诱发明显的心血管毒性表型(P0.05)。CFA-WVBF 4个不同比例(5∶1,2∶1,1∶2,1∶5)的LD50依次增加,都高于单独CFA的LD50(P0.05)。在中枢镇痛实验中,CFA-WVBF按1∶2和1∶5配伍组均可提高小鼠的舔足痛阈值,其中按CFA-WVBF 1∶2混合给药组(20 mg·kg~(-1))的镇痛率比单独给予CFA(20 mg·kg~(-1))和阿司匹林组(200 mg·kg~(-1))的镇痛率要高(P0.05),而在给药90 min时1∶2配伍组的镇痛率与CFA组接近,都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说明CFA-WVBF 1∶2配伍组有减毒存效作用,按1∶5给药的镇痛率比单独给CFA明显增高,在30,60,90 min也逐渐增加(P0.05),说明CFA-WVBF 1∶5配伍组有减毒增效和延效作用。在外周镇痛方面,各配伍给药组均能有效抑制冰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中CFA-WVBF 1∶2配伍组的扭体抑制率低于单独给予CFA组(P0.05);CFA-WVBF 1∶5配伍组的扭体抑制率略高于CFA组(P0.05)。表明在外周镇痛方面,CFA-WVBF 1∶2配伍组有减毒减效作用,CFA-WVBF 1∶5配伍组有较弱的减毒增效作用。结论:CFA-WVBF配伍可以减轻CFA诱发的斑马鱼心血管毒性和小鼠急性毒性,CFA-WVBF 1∶2,1∶5配伍组可以提高中枢镇痛效应,CFA-WVBF 1∶5配伍组还可以增加外周镇痛作用,因此CFA-WVBF 1∶5配伍组减毒增效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儿清瘟解热颗粒的解热、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日本大耳白兔,分别采用ih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的解热作用;选取KM小鼠,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及热板刺激观察小儿清瘟镇痛反应;ICR小鼠,SD大鼠通过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后肢足跖炎症性肿胀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小儿清瘟解热颗粒3.92 g·kg-1及15.68 g·kg-1于给药3 h能显著降低家兔肛温差值(P0.05,P0.01),3.78~30.24 g·kg-1于给药4 h能显著降低大鼠肛温(P0.05,P0.01)。小儿清瘟颗粒43.68 g·kg-1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10.92,21.84 g·kg-1于给药2 h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P0.05)。小儿清瘟解热颗粒5.46~43.68 g·kg-1连续给药3 d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右耳肿胀度(P0.01),7.56 g·kg-1组于给药1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15.12 g·kg-1组于给药0.5,2,4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P0.01),30.24 g·kg-1组于给药0.5~4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P0.01),小儿清瘟解热颗粒43.68 g·kg-1组腹腔冲洗液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具有解热、抗炎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野菊花挥发油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野菊花挥发油抗炎镇痛的药理活性。方法: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5 g·kg-1),野菊花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0.8,0.4,0.2 g·kg-1)。应用小鼠耳肿胀、足肿胀及棉球肉芽肿等实验评价野菊花挥发油的抗炎活性,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实验考察野菊花挥发油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肿胀明显,小鼠棉球肉芽肿明显,小鼠足趾肿胀明显,扭体次数明显增加,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野菊花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肿、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野菊花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P0.05)。结论:野菊花挥发油有较强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14.
伸筋活血合剂抗炎镇痛和治疗软组织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伸筋活血合剂对动物急性炎症、疼痛和软组织损伤模型的作用.方法:取ICR小鼠和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吲哚美辛组,伸筋活血合剂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连续7d,小鼠和大鼠剂量分别为6,18,54 g·kg-1和2,6,18 g.kg-1,吲哚美辛分别为10,5 mg·kg-1.通过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其对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伸筋活血合剂低、中、高剂量均可以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率(P <0.05,P<0.01.P<0.01),高剂量组药效最佳;高剂量可以降低角叉菜胶致急性炎症的大鼠的足肿胀率(P< 0.05);中、高剂量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 0.01);中、高剂量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疼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均P<0.05);对提高小鼠耐热痛能力无明显作用;低、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损伤大鼠的外观损伤积分(P <0.05,P<0.05,P<0.01),改善损伤组织的病理学形态.结论:伸筋活血合剂在抗急性炎症、镇痛、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方面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药效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乌梅丸及其拆方的镇痛作用。 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全方组、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寒凉组、补益组、收敛组,各组给药依照拆方原则分别给予乌梅丸方13.3 g·kg-1,寒热并用方9.0 g·kg-1,温热方5.33 g·kg-1,苦寒方3.67 g·kg-1,收敛方2.67 g·kg-1,补益方1.67 g·kg-1水煎剂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乌梅丸及其拆方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黏膜前列腺素E2(PGE2)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乌梅丸全方组、寒热并用组和温热组药物能有效延长小鼠痛阈,降低小鼠扭体次数,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PGE2含量(P<0.05),且3组间无差异;补益组药物也表现出部分抑制疼痛的作用,但效果要弱于全方组(P<0.05)。 结论: 乌梅丸方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温热组药物为其镇痛的主要药物,补益组药物有部分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层萃取物抗炎、镇痛活性,明确活性部位。 方法: 将小鼠分为11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分别设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400,800,1 600 mg·kg-1),给药3 d后进行实验,以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为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小鼠炎性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为抗炎实验模型,进行活性测定。 结果: 镇痛实验,热板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扭体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并呈现一定的药物依赖性(P<0.05,P<0.01);抗炎实验,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不同程度抑制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各萃取层能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P<0.05,P<0.01)。 结论: 二氯甲烷层为醋制老瓜头镇痛、抗炎活性最强部位,醋制降毒后仍有较强生物活性,表现为延长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并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其抗炎作用可能与PGE2相关。  相似文献   

17.
瘤果黑种草子总黄酮抗炎及平喘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瘤果黑种草子总黄酮(TFNG)的抗炎及平喘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SD大鼠及健康豚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对照组、TFNG低、高剂量组(小鼠100,400 mg·kg-1,大鼠71.5,286 mg·kg-1)。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 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总黄酮抗炎作用;采用整体动物小鼠喷雾致喘实验、离体豚鼠肺支气管灌流实验及离体回肠实验考察总黄酮的平喘作用。结果:TFNG 100,400 mg·kg-1可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度,TFNG 71.5,286 mg·kg-1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P<0.01);TFNG 100,400 mg·kg-1可明显延长小鼠哮喘反应的潜伏期(P<0.01);TFNG 3,6,12 g·L-1可明显增加豚鼠肺灌流量,降低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P<0.01)。结论:瘤果黑种草子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白芷、没药单煎与合煎对欧前胡素含量及其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水煎工艺得到白芷单煎液、没药单煎液、白芷-没药合煎液。采用LC-MS测定不同提取液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乙腈-水(55∶45),流速0.3 min·mL~(-1),进样量5μL,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模式,单离子监测(SIM)。小鼠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组)和3种水煎液的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给药剂量为0.24 g·kg~(-1)·d~(-1),白芷单煎液将3,6,12 g·kg~(-1)·d~(-1),没药单煎液将1.5,3,6 g·kg~(-1)·d~(-1),白芷-没药合煎液将4.5,9,18 g·kg~(-1)·d~(-1)设定为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灌胃给药7 d后进行热板试验和扭体试验,记录舔足时间和扭体次数。结果:欧前胡素线性范围0.02~0.20 mg·L~(-1)(R~2=0.991 1),欧前胡素在白芷单煎液中转移率仅0.62%,在白芷-没药合煎液中转移率提高至2.00%。除了个别时间点外,热板试验中单煎液、合煎液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扭体试验中白芷单煎低、中剂量组,没药单煎高剂量组和白芷-没药合煎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白芷与没药合煎能促进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溶出。单煎液、合煎液各剂量组均能延长小鼠热板舔足时间,合煎液各剂量组均能延长扭体潜伏时间,合煎液高剂量组对小鼠的疼痛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芷冰鼻腔原位凝胶剂的药效学及鼻纤毛毒性进行研究.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给予0.8 g·kg-1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0.04 g·kg-1),芷冰鼻腔原位凝胶剂(ZBISG)低、中、高剂量组(0.4,0.8,1.2 g·kg-1),在给药5 min后ip 0.6%醋酸溶液10 mL· kg-1.观察并记录出现扭体的时间及20 min内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计算镇痛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给药前及给药后15,30,60,90 min痛反应潜伏期,计算痛阈提高率.采用在体蟾蜍上颚模型,生理盐水0.5 mL作为对照,考察凝胶的鼻纤毛毒性.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的扭体次数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而中、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1),随着剂量的增加,ZBISG的止痛作用增强;小鼠出现扭体的时间各给药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剂量的增加,ZBISG的抑制出现疼痛反应的作用增强.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的热痛阈提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ZBISG组各时间点的痛阈提高率均高于阿司匹林组(P <0.01);ZBISG低、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相比,各个时间点的痛阈提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芷冰鼻用原位凝胶剂对纤毛运动基本无影响.结论:芷冰鼻用原位凝胶剂为1种有效安全的新型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