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灸复合诺扬治疗麻醉后寒战的临床作用,通过临床实验研究观察针灸复合诺扬对麻醉后寒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意在探寻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 ASA 分级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下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前意识清晰无寒战的临床表现,自愿接受针灸疗法而无晕针史的手术病历 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手术种类、麻醉方法及ASA分级无差异,生命体征均维持稳定,室内温度维持在22 ℃~25 ℃.两组患者的术前用药、入室后的环境、麻醉方法、静脉输入的液体均相同.用药时机均在患者自述寒冷,有肌肉震颤时给予.治疗组在寒战发生时立即针刺合谷、阳溪穴,刺激强度为患者耐受,同时静脉给予诺扬1 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5 ml静脉缓慢推注.对照组给药时机同上,用药为:杜冷丁、氟派利多半量稀释到5 ml静脉缓慢静脉推入.观察对照两组治疗方法对麻醉后寒战的治疗效果,以及呼吸、循环、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个时段寒战的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复合诺扬治疗麻醉后寒战,可显著降低术后寒战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晓彤  王保国 《中国医刊》2007,42(10):35-37
目的观察地氟烷循环紧闭麻醉下病人意识恢复时间并分别研究曲马朵、格拉司琼对地氟烷循环紧闭麻醉后病人寒战、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8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四组,进行双盲对照给药实验:第1组仅给生理盐水,第2组给格拉司琼,第3组给曲马朵,第4组曲马朵、格拉司琼联合给药,观察并记录病人术后的寒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记录关闭挥发器后,病人意识恢复时间。结果关闭挥发器后,病人完全清醒平均时间为(12.5±5.0)分钟。曲马朵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曲马朵组(P=0.000),格拉司琼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格拉司琼组(P=0.001),曲马朵组寒战发生率比较联合用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811),格拉司琼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联合用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215)。结论地氟烷循环紧闭麻醉病人苏醒迅速;术中应用曲马朵可有效预防病人术后寒战的发生,应用格拉司琼可显著降低病人苏醒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的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术毕使用曲马多对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人),分别术毕使用曲马多1 mg/kg和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麻醉后寒战评分及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曲马多1 mg/kg组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显著减低.结论 曲马多1 mg/kg能有效地降低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模式保温技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分娩产妇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南阳市高新区医院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分娩的91例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温干预,观察组于常规保温基础上接受多模式保温技术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入室时、麻醉后15 min、麻醉后30 min、术毕时)鼓膜温度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寒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5 min、麻醉后30 min及术毕时鼓膜温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4.35%(2/46)]低于对照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保温技术可改善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分娩产妇围手术期鼓膜温度,降低寒战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37-38℃液体对围手术期病人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人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输注室温液体),实验组60例(输注加温温液体);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麻醉后30分钟、麻醉后60分钟及手术结束时病人的体温,术后寒战发生率,同时记录输注液体总量、全麻病人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病人在实验组手术中病人体温维持恒定,手术前及术毕病人体温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各时间段肛温变化及手术后寒战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输注加温液体能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时,腹腔手术患者核心体温的变化,进而研究不同的麻醉维持方式对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开腹手术患者50例,年龄15--60岁,ASAI-Ⅱ级,随机均分为全身麻醉组(I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Ⅱ组)。I组患者全麻常规(应用芬太尼0.2mg,咪唑安定2-3mg,顺本阿曲库铵0.15mg/kg行诱导插管,吸入七氟醚并静脉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间歇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Ⅱ组患者腰硬联合常规(10%葡萄糖1ml±0.75%布比卡因入蛛网膜下腔,术中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需要酌情硬膜外腔分次追加0.75%罗哌卡因10—15ml,阻滞平面控制在T4-S2水平),在表面麻醉下经口腔或鼻道将体温探头置入食管平心房水平处,用太空监护仪记录麻麻醉前(T1)、麻醉后10min(T2)、30min(T3)、45min(T4)、60min(T5)、75min(T6)、术毕(T7)时体温,观察两组完全清醒时寒颤发生的时间(t)、发生级别0)和发生率(p)。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均较平稳。I组中心自麻醉后10min至术毕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手术开始后40min时降至最低点(P〈0.05),II组麻醉后中心体温下降缓慢,术毕温度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食管温度于手术开始后80min时降至最低点(P〈O.05)。两组寒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I组出现寒战的时间比II组显著缩短,寒战发生级别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全麻和腰硬联合阻滞均可致中心温度下降,但全麻较腰硬联合阻滞的体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术中予以传统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术中予以复合保温护理。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肛温(入手术室时、麻醉用药停止时、麻醉后30、60、90、120 min及手术结束时肛温)、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率和寒战发生率。结果2组入手术室时肛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用药停止时、麻醉后30、60、90、120 min、手术结束时肛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麻醉用药停止时、麻醉后各时间点及手术结束时肛温均显著高于入手术室时,对照组麻醉后60 min之后及手术结束时肛温均显著低于入手术室和麻醉用药停止时(P < 0.05~P < 0.01)。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复苏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观察组躁动、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结论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予以复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促进麻醉复苏,减少躁动、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时全凭静脉联合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拟行阴式子宫全切术病人100例,对照组47例,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观察组53例,实施全凭静脉联合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比分析2组麻醉不同时间段内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出现疼痛及给药时间。结果:2组病人T1、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3时间点开始,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出现疼痛及给药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中实施全凭静脉联合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及术后苏醒用时,临床应用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研究吸入麻醉与全静脉麻醉在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应用比较。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12例静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维持麻醉;12例吸入麻醉组,七氟醚+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比较术中病人麻醉平稳情况,术中病人苏醒快慢以及不良反应等症状。结果 T2诱导后,两组患者MAP与心率轻微下降,与T1相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T6拔管时,两组患者的MAP与心率均提高,与T1相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手术中,T4置弹簧圈、T5手术结束,静脉组MAP相比于吸入麻醉组显著上升,P〈0.05,且与T1诱导前相比差异性显著。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与完全清醒时间相对比,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在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全静脉麻醉诱导,手术过程中丙泊芬+瑞芬太尼不会引起颅内压升高,且苏醒质量高,能够更有效控制拔管反应,出现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6,(6):686-689
目的探讨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在麻醉后给予毛毯、输注37℃液体等保温处理和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鼻咽部温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压、心率及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鼻咽部温度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术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麻醉患者维持体温正常可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脾切除贲门血管离断术患者术后寒战发生情况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行脾切除贲门血管离断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生理盐水(S)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D组加用1μg/kg的右旋美托咪定稀释液,15 min泵入,术中维持剂量0.2~0.4μg/(kg.h)。S组静脉泵入15 mL生理盐水,术中维持常规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情况、发生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结果 D组术后寒战发生情况较S组轻,且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D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少脾切除贲门血管离断术后寒战的发生,并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食管癌根治术中两种保温策略的效果以及对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HT组)、诱导后加温组(INT组)和诱导前预加温联合术中加温组(PNT组),每组10例.全麻诱导前20 min开始每间隔10 min记录鼓膜温度.结果 诱导后第1小时的降温速度HT组和IN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都显著快于PNT组(P<0.05).诱导70 min内HT组与INT组间鼓膜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各时间点显著低于PNT组(P<0.05),70 min后HT组鼓膜温度仍持续性降低,INT组和PNT组鼓膜温度开始逐渐升高,80~180 min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INT组和PNT组术后寒战的发生例数分别为8、5和2;术后1 h时的热舒适度评分为HT组19±10、INT组41±7和PNT组51±11,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采用INT的方法相比,采用PNT的方法是食管癌根治术中更为有效的保温策略,它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及减轻患者的寒冷不适感.  相似文献   

13.
李刚  韩静  刘毅  程桥 《当代医学》2011,17(3):102-103
目的比较丙泊酚、七氟烷和丙泊酚-七氟烷静吸复合三种麻醉维持方法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44例ASAⅠ~Ⅱ级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入丙泊酚组(P组)、七氟烷组(S组)和静吸复合组(PS组)。术中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S组七氟烷吸入维持,PS组丙泊酚靶控浓度1μg/mL,复合吸入七氟烷。各组均靶控输注3.5ng/mL瑞芬太尼。调节丙泊酚或七氟烷浓度使AEPI维持15~25,比较三组HR、MAP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差异。结果 S组患者MAP波动幅度小,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早于另外两组。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使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苏醒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开颅术前使用氯诺昔康和氟比洛芬对术中食管温度以及术后寒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开颅幕上脑肿瘤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三组,分别于麻醉前给予生理盐水10 ml(NS组)、氯诺昔康16 mg(L组)和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100 mg(F组)。记录术中重要时间点的食管温度及术后寒战的发生率。结果:围术期各时间点的食管温度及术后寒战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外科麻醉中预先使用氯诺昔康和氟比洛芬对神经外科术中的体温无影响,不会增加术后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马朵预防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寒战和预先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麻醉起效后,A、B、c组分别静脉注射曲马朵1、1.5、2mg/kg;D组给予生理盐水2ml。术毕前,A、B、C3组均静脉滴注曲马朵2mg/kg、格拉司琼3mg,加生理盐水500ml。D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ml。观察围术期患者呼吸循环的变化、术后镇痛效果,记录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等。结果4组患者呼吸循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B、C组寒战发生率及程度显著低于D组;A、B、C三组术后镇痛情况良好,首次疼痛触发时间明显延长,与其他组相比,B组患者满意度最高。结论曲马朵1.5mg/kg术中静脉推注可有效预防阑尾切除术围术期寒战反应,术毕前静脉滴注2mg/kg,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使用对小儿瑞芬太尼一丙泊酚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麻醉维持均选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持续输注。诱导插管后,C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T组与T-F组均注入曲马多2 mL/kg,同时T-F组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芬太尼lμg/kg。记录术毕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及客观疼痛不适评分(OPDS)、躁动评分、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T-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C组和T组延长(P<0.01),但离室时间三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拔管后,OPDS及躁动评分C组>T组>T-F组(P<0.05);躁动发生率C组>T组>T-F组,其中T组、T-F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对于预防小儿瑞芬太尼一丙泊酚全麻苏醒期躁动、哭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手术中持续输注18-氨基酸对体温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随机分为4组,于麻醉诱导开始时输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氨基酸,11.4%乐凡命)0 mL.kg-1.h-1(组I,输注0.9%氯化钠溶液3 mL.kg-1.h-1)、l mL.kg-1.h-1(组II)、2 mL.kg-1.h-1(组III)和3 mL.kg-1.h-1(组IV)至关腹完成。监测记录诱导前30 min、切皮前、切皮后30 min和2 h、关腹后30 min和1 h的鼓膜温度、血糖值。以四分表法评价术后寒战程度。结果:各组各时间点体温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组I麻醉诱导后各时间点体温与基础值相比都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组II和组III自切皮前至关腹后30 min均下降(P<0.05或P<0.01);组IV仅在切皮前、切皮后30 min显著下降(P<0.05或P<0.01);输注氨基酸各组体温均于关腹后l h回升至基础值水平(P>0.05)。各组各时间点血糖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组IV血糖自诱导后切皮前即显著升高(P<0.05),其他三组除切皮前外,其余时间点与基础值的差异也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四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40%、20%、10%和0%。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手术中持续输注18-氨基酸具有保温作用,可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但可能促使血糖提前升高,其效应与氨基酸剂量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宁  韩斌  车向明 《西部医学》2014,(5):593-595
目的 探讨应用昂丹司琼预防恶习呕吐的机制,降低患者无痛人流术后恶习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舒适程度.方法 行静脉全麻无痛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术前半小时静脉点滴昂丹司琼8mg(4ml),B组静脉点滴生理盐水4ml.记录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前、手术结束时MAP、HR、SpO2;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用药量;恶心呕吐情况:孕期是否有怀孕呕吐,术后1、6小时电话回访是否有恶心呕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MAP、HR、SpO2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用药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手术前给予昂丹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有临床意义,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感受,利于术后恢复,降低了麻醉后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预处理对全麻恢复期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80例妇科腹腔镜病人随机分为曲马多2.0mg/kg(T)组、哌替啶1.0mg/kg(P)组、恩丹西酮0.08mg/kg(O)组和生理盐水10mL(C)组,每组20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插管后各组分别静脉注射试验药物,以丙泊酚5~6mg/kg·h、瑞芬太尼0.20~0.25μg/kg·min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监测血压、心率、体温,术后5、30、60min分别对寒战、镇静、疼痛进行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组术中体温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其他各组;T组与P组术后寒战发生率明显小于O、C组,T、P组间无明显差别;T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其他各组;镇静评分各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曲马多预处理可以明显减轻全麻术后寒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后恢复质量QoR-40的影响.方法 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2组(n=4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胎儿娩出断脐后,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75 μg/kg输注10 min后,改0.4 μg·kg-1·h-1输注20 min;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30 mL.记录术后24 h QoR-40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与C组比较,D组产妇术后24 h QoR-40总分明显升高[(182.3±3.6)vs(166.0±5.6),P<0.05)].D组产妇术后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和疼痛感受方面评分升高(P<0.05),而2组术后自理能力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剖宫产产妇术后24 h QoR-40评分,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