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位动静脉内瘘指采用肘部或肘部以上血管作动静脉吻合术后形成的动静脉内瘘.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发症相对较多.笔者曾护理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并发上肢严重肿胀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时,患者的血管通路一般选择动静脉内瘘、临时动静脉穿刺或深静脉插管。所谓动静脉内瘘,通常是选患者桡动脉和与之相近的静脉血管吻合,动、静脉短路形成内瘘,使静脉扩张动脉化,供每次穿刺时使用,能获得200ml/min以上的血流量。由于内瘘具有维持通畅时间长、穿刺成功率高、感染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方式,随着血液透析技术不断的提高与普及,以及尿毒症患者生存年限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建立面临更多的复杂情况诸如高龄、糖尿病、多次手术耗竭、头静脉直径过小等因素已成为日渐增多的现实问题。贵要静脉直桥式转位与腕部桡动脉行内瘘术常作为其中一种替代通路,但部分患者由于前臂动脉发育不良或因多次手术毁损而难以实施,为此我们尝试前臂贵要静脉“U”形转位与肘部动脉(肱动脉末段或桡动脉、尺动脉起始段)吻合建立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现回顾我科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行前臂贵要静脉“U”形转位动静脉内瘘术患者8例的术前术后情况并观察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2种动静脉内瘘血管拨针法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 把24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由于自身血管条件限制,动脉和静脉穿刺同一内瘘血管上的患者分别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2820例次拨针时采用先拨动脉穿刺针后拨静脉穿刺针(以下简称动-静脉拨针法)A组,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2350例次采用拨针时采用先拨静脉穿刺针,后拨动脉穿刺针(简称静-动脉拨针法)B组,比较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渗血、血肿、狭窄、阻塞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内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P <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穿刺在同一内瘘血管上患者透析结束时,静-动脉拨针法能有效减少内瘘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拨针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术后使静脉逐渐动脉化,穿刺后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且动静脉内瘘出血量小,易穿刺,流量大,可长期应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保护,  相似文献   

6.
高位动静脉内瘘指采用肘部或肘部以上血管作动静脉吻合术后形成的动静脉内瘘。常用配对的动静脉为肱动脉与贵要静脉、肱动脉与头静脉、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吻合方式包括端侧吻合法、端端吻合法、侧侧吻合法。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  相似文献   

7.
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将患者前臂的桡动脉与其邻近的静脉在腕关节上方直接吻合,使静脉逐渐动脉化,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有效血液透析治疗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道.仉是不积极进行老年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会大大降低内瘘的使用寿命,因此做好科学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是延长内瘘管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形成的一种血管通道,是一种能长久且安全使用的永久性通路[1]。中国90%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血管通路[2],目前,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的常见穿刺方法包括区域穿刺、绳梯穿刺和扣眼穿刺,其中绳梯穿刺法的应用更为广泛[3]。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绳梯法穿刺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同时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管长度有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臂内瘘首次使用动脉端的穿刺方法,以提高内瘘首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依据患者内瘘手术时间顺序分为两组,由一人操作。对照组:24例选择瘘口近侧&gt;3 cm处头静脉作为动脉出路离心方向穿刺,静脉回路选择非瘘侧任意静脉。实验组:24例选择内瘘侧肘正中静脉作为动脉出路离心方向穿刺,静脉回路选择非瘘侧任意静脉。比较两组患者动脉出路穿刺一次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血流量;比较两组在2年时间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动脉穿刺成一次功率(100%)高于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血流量能达到180 ml/min,且实验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臂内瘘首次穿刺采用肘正中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其穿刺成功率高、能达到理想的透析血流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吻合口动脉端狭窄致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在2019年3月~2019年8月治疗的100例需要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狭窄组51例,非狭窄组49例。结果:狭窄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发生率要高于非狭窄组,狭窄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要大于非狭窄组,狭窄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要小于非狭窄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吻合口动脉端狭窄会增加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发生概率,增加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时间和减少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功能对不同血管的血流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来宁海县第一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患者145例,根据动静脉内瘘功能是否正常分为异常组32例与正常组113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比较两组头静脉、桡动脉、肱动脉内径和相应血管血流量.结果 异常组的头...  相似文献   

12.
苏铁柱  白惠  幺文博  刘志刚 《河北医药》2012,34(7):1000-1001
目的 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行动静脉内瘘透析插管所致并发症,正确选择早期手术方式,杜绝动静脉内瘘的发生.方法 本组135例,全部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手术方法:桡动脉-头静脉端侧或断端吻;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使用钛伦钉.结果 70例患者选择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后发生局部血肿4例,经局部换药理疗1~2 d后自然消退,术后6个月出现头静脉血流动力不足15例,7个月后造瘘处堵塞10例,二次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端侧吻合,术后通畅均良好; 40例患者直接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10例患者因正中静脉缺如行肱动脉-贵要静脉吻合;15例患者在动静脉瘘中使用钛伦钉,有血流动力不足现象6例,出现造瘘堵塞2例,二次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端侧吻合;目前无足背动脉-大隐静脉吻合病例.结论 手术前行双上肢动静脉彩超,结合彩超选择血管管壁光滑,血管直径>0.2~0.3 cm的血管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尿毒症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血液透析是其中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大多数患者终生都要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条件,动静脉内瘘因其安全、使用时间长、创伤小、感染率低而被视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术是将动静脉本身在皮下直接吻合,不露出皮外,术后动脉血流经静脉,静脉扩张、肥厚(静脉动脉化),可以反复穿刺,进行长期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动静脉内瘘重建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动静脉内瘘重建术患者术前超声检查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①超声表现:20例头静脉血栓形成,20例头静脉狭窄,3例头静脉狭窄伴血栓形成。②动静脉内瘘重建情况:所有病例均在同侧前臂原有血管基础上进行重建,其中原瘘口上方重建33例,肘关节下方重建10例;所有重建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时血流量均可达250 mL/min。结论超声检查可对内瘘病变性质、程度、范围等作出诊断,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动静脉内瘘重建术前常规检查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溶栓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用内瘘穿刺针穿刺靠近血栓部位的内瘘静脉端,经内瘘穿刺导管间断注入尿激酶;另选外周静脉缓慢滴注肝素盐水。两者联合治疗血栓形成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结果本组52例患者,溶栓治疗成功40例,失败12例,成功率76.9%;治疗时间为0.5~4 h,平均治疗时间2h。结论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降低了患者再次动静脉内瘘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取栓导管扩张下血液净化用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东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2例诊断明确的尿毒症患者因需要长期透析以及血管条件差而行动脉取栓导管辅助下前臂动静脉内瘘术。手术选择患者的非主力手,分别游离头静脉和桡动脉,结扎头静脉和桡动脉的远端向头静脉和桡动脉的近端分别插入动脉取栓导管并用2ml注射器向导管内注入适量肝素生理盐水,充起球囊,根据需要持续均匀的扩张头静脉和桡动脉的狭窄段,再以7-0的血管逢线端侧吻合血管。结果术后即时、1h、2h、3h、术后连续7 d均能听到血管杂音以及扪及到血管震颤平均随访8个月手术的成功率为95.5%以上。已有20例患者内瘘成熟并已使用,内瘘的血流量大于200ml/min,完全能满足各种血液净化治疗。结论动脉取栓导管辅助下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高,可以纠正血管条件差伴有部分狭窄的患者,内瘘成熟快,血流量大,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长期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一条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管理、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方法在局麻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19例,其中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15例,鼻咽窝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3例,肘窝部头静脉-肱动脉端侧吻合术1例。其中1例鼻咽窝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患者因血管条件差,血流量不足,术后3个月改行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结果 19例随访2个月至1年10个月,无瘘闭、栓塞情况,均已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行血液透析的一条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管理、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测、分析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和逐渐成熟过程中产生的相关变量,以达到预测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预后效果和成熟时间的目的。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以高频探头检测两组患者自体动静脉造瘘术前的血管(如桡动脉、头静脉)基本情况,检测和筛查造瘘术后桡动脉、头静脉、瘘口的管壁情况、内径、血流量等相关指标。结果糖尿病组11例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达到成熟的时间平均约为4周,非糖尿病组18例患者内径及血流量达到成熟的时间平均约为3周。结论糖尿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内径及血流量达到成熟的时间均较非糖尿病患者长。  相似文献   

19.
蒋蕴琴  王钢  陈桂兰 《江苏医药》2000,26(6):493-494
我们对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而静脉条件尚可的患者,采用手术将肱动脉改道至皮下,再行直接穿刺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8~78岁,平均57岁。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3~12年,平均51年。5中有3例原曾建立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使用1~20个月后闭塞,后又行1~3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均在使用3个月内又闭塞。另2例依靠临时插管维持血液透折,期间曾先后3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均在术后1~5天闭塞。5例患者前臂浅静脉条件尚可。手术方法:局麻下,在肱动脉搏动处旁开1cm设计纵行切…  相似文献   

20.
<正>血管通路也称血液通路,即将血液从体内引出,在返回体内的通道。建立和维持一条有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永久性通路,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临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等待4~6周(至少2~3周)该静脉自己逐渐扩张、肥厚(静脉动脉化)才能使用[1,2]。在动静脉内瘘成熟前: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或术后出现疼痛,内瘘护理指导的依降性,影响内瘘的成熟及寿命,针对这一临床现象,我们从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78例造瘘闭塞的术前评估及健康指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