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流行病学上也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OSAHS及脑卒中都可以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两者并存有可能加剧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及影响恢复,研究和了解OSAHS对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对卒中相关认知障碍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乡≥60岁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方法对两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的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及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描述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城乡分布特征.结果 城市老年人群高血压、心脏病、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卒中家族史、吸烟、饮酒、喜盐、喜脂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9.66%、4.53%、17.12%、8.63%、33.11%、1.31%、30.05%、17.60%、8.16%、8.99%;农村老年人群分别为43.6%、2.45%、14.50%、6.47%、22.63%、1.09%、45.73%、33.02%、19.74%、26.92%.临床指标中,高血压暴露率农村高于城市,其余各因素城市暴露率高于农村(P<0.05).生活行为因素中,农村地区暴露率高于城市(P<0.05).结论 贵阳市6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暴露率最高,其次为吸烟,而超重或肥胖也已称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农村老年人群生活行为因素暴露率高,这也可能是近年来农村地区脑卒中患病率迅速上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上海复发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复发性脑卒中的疾病监测分布。方法对1996~1999年上海市静安区约82220人群进行长达4年的脑卒中发病监测。结果4年中共有复发性脑卒中153例,各年复发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依次为:26.6/10万、50,0/10万、59.6/10万、484/10万。在男性中复发性脑卒中的百分比为23.0%,其中脑出血与脑梗死分别为4.8%、18.2%;在女性中复发性脑卒中的百分比为20.5%,其中脑出血与脑梗死分别为5.4%、15.2%。复发性脑卒中病例中.复发1次占64.7%,复发次数最多为5次。复发性脑卒中患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首次脑卒中病例。结论复发性脑卒中百分比相当高,且每年脑卒中发病中复发性脑梗死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百分比高于脑出血,无性别及年龄差异。复发性脑卒中所患各主要危险因素的百分率也较高,防止脑卒中的复发及降低危险因素水平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北京和上海两城市抽样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脑卒中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和上海市奉贤区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人群中年龄≥40岁者为目标人群(北京2910名,上海5244名)。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格,对目标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并进行脑循环动力学检测,此后随访脑卒中的发病情况。比较和分析两城市脑卒中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脑循环动力学综合积分的差异。结果:北京市和上海市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4.64%和21.09%、23.16%和5.53%、10.79%和2.38%、23.02%和2.59%、28.63%和7.70%、26.74%和4.27%、36.8%和33.6%、36.9%和18.5%,地区间各因素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脑卒中发病密度分别为6.29‰和N2.51‰。男女组间各危险因素暴露率、脑循环动力学积分值及脑卒中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脑卒中危险冈素暴露率、脑循环动力学损害及脑卒中发病率均显著高于上海市。脑循环动力学损害可能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5年随访,并对卒中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88例患者随访期间,19例发生急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9.5%.出血性脑卒中占1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较无相应合并症者脑卒中发病率均明显增高(P<0.05和P<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与脑卒中发病明显相关。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的作用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对脑卒中发病危险性的作用依然存在,而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消失。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并发脑卒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为脑卒中发病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胆固醇血症可增加脑卒中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卒中多发生于18~45岁人群,且发病率目前呈上升趋势。一项流调结果显示青年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9.77%左右,其中主要为缺血性脑卒中,而青年卒中又以男性患者居多~([1])。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纤颤、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吸烟等。部分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  相似文献   

7.
心脏病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其中心房纤颤(房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非瓣膜病性房颤的患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为3%~5%。大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据美国Framingham研究,房颤患发生卒中的危险性与年龄增高呈正相关,50~59岁发病率为1.5%.80~89岁增加至23.5%。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华法令治疗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发生的相对危险减少6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脑卒中症状的认知及脑卒中发生时的急救意识。方法选取2012-07—2014-07收治的230例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编问卷对其行脑卒中症状认知及急救意识的调查,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其对脑卒中症状认知及急救意识调查的相关因素。结果 230例患者中认为高血压、高脂血、高胆固醇、年龄、卒中史、高盐高脂饮食是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较多,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45.22%、28.70%、28.26%、27.39%、23.48%、16.09%;另外有少数患者认为心理压力、情绪激动、天气、跌倒及季节也是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分别占3.91%、3.04%、3.48%、2.17%、5.22%;脑卒中病史、高血压、高脂血、冠心病、2型糖尿病、文化程度、人均收入是影响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卒中症状及急救意识认知情况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有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对卒中症状及急救意识认知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脑卒中史(OR=3.353)、文化程度(OR=2.756)、高血压(OR=2.249)、冠心病(OR=1.878)等。结论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风险、卒中症状和卒中发生时的急救意识较差,为提高其对脑卒中风险和急救意识的认知水平,需要加强对其健康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9.
<正>脑卒中是我国中国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而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PSD的患病率为20%50%,总体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50%,总体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4]。由于PSD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从而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应尽早对PSD给予干预治疗[5]。本文将探讨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围术期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病因发病机制、发病率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1000例手术患者中5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后治愈3例,好转41例,恶化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其发病率为0.248%,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结论 围术期脑卒中以老年多见,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等慢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与低灌注、栓子栓塞以及血液学有关;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依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法对后循环梗死人群进行亚型分析,探讨各亚型的危险因素。方法后循环梗死患者108例,经影像学及其他病因学检查,根据CISS分型标准确定每位患者所属亚型,统计学分析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本组患者CISS亚型的构成比:大动脉粥样硬化47.2%,心源性卒中8.3%,穿支动脉疾病21.3%,其他病因6.5%,病因不确定16.7%。危险因素暴露率最高为高血压(72.2%),其次为血脂异常(55.6%)、吸烟(30.6%)、饮酒(24.1%)、家族史(22.2%)、糖尿病(18.5%)。卒中分型的组间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在穿支动脉疾病中显著升高,血脂异常在心源性脑卒中中显著升高。结论本组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所占比例高于其他4个亚型,危险因素以高血压、血脂异常暴露率高,高血压在穿支动脉疾病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烟台市城乡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烟台莱州市永安路社区和平里店镇抽取≥40岁常住居民5 7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烟台市脑卒中总体患病率为1.54%,城乡脑卒中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纳入调查人群中高危人群707人,占12.4%; 中危人群290人,占5.09%; 低危人群4 500人,占78.95%。烟台市城市组前3位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高血压病; 烟台市乡镇组前3位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有脑卒中家族史。除脑卒中家族史外,烟台市城市组其他危险因素均高于烟台市乡镇组(P<0.05)。结论 烟台市城市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明显高于乡镇地区;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烟台市城乡居民首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制定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7年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新区三林社区65岁及以上常住户籍人口开展现场询问调查和相关的体格检查,进行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心电图检测,以筛查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2015-2017年筛查居民总数为9195人,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504人,高危人群比例为16.78%,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或者卒中史535人(5.82%),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969人(10.54%)。1504名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超重、高血脂、糖尿病、卒中史、吸烟史、家族史、缺乏运动、房颤。969例危险因素≧3的高危人群中,女性糖尿病、高血脂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吸烟率、超重高于女性。参加筛查的社区人群中,高Hcy血症的检出率为53.72%。男性检出率为63.8%,女性为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林地区65岁以上人群高危人群检出率与上海其他地区相似;高血压、超重、高血脂是暴露率最高的三项危险因素。男性和女性某些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有差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高龄、男性人群检出率高。应结合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发生情况实施定期随访管理,以达到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1年复发率的主要因素。方法登记我院2004-05~2006-07住院的首次卒中患者,前瞻性随访病后1年的复发情况,并登记影响卒中复发的各种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00例首次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106例(35.5%),缺血性脑卒中194例(64.5%)。卒中1年的总体复发率为13.5%.其中脑梗死复发率为11.2%。脑出血复发率为17.3%。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约为13.5%,应加强脑卒中患者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的监测和预防.以减少卒中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10—2014-10収治的9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00例进行对照,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危险因素比较发现,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所占的比例最高,考虑动脉粥样硬化仍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原因。2组经TOAST病因学分型后发现,病因主要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分别为42.7%和47.0%),其次为小动脉闭塞型(分别为27.1%和33.0%),老年组心源性栓塞型高于青年组(分别为16.0%和6.2%),而青年组的其他病因型及不明原因型高于老年组(分别为17.7%、6.3%和2.0%、2.0%)。结论对于缺血性青年卒中患者,需完善各项检查,以便于寻找病因,排除危险因素,为患者提供病因学及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体检人群中脑卒中发病风险,筛选高危人群,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04—2016-06我院256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劲动脉超声筛查,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等,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并对性别、年龄、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患者斑块形成率为11.76%,高于年龄60岁的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斑块形成率为11.02%,高于女性的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脂、高血压、肥胖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率较高,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发生率与、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北京与京外地区18~45岁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发病情况及两组人群对卒中的认识情况,达到提高一级预防青年卒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6年北京21所三甲医院卒中住院患者1214例,同期京外地区12所三甲医院卒中住院患者1056例。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常规危险因素、对卒中的认识、临床诊断及转归等。结果 (1)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北京地区青年卒中的比例低于京外(4.5%vs7.9%,P<0.05)。居住市区、在职人员、男性等在青年卒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北京地区分别为:60.0%,65.5%,81.8%;京外地区分别为:63.8%,59.0%,69.9%,P <0.05)。(2)北京地区青年卒中亚型的各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京外地区为: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3)北京和京外地区青年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前3位均为: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4)两组超过一半的患者发病当时即治疗(北京72.7%,京外56.6%,P >0.05)。两组患者接受溶栓、超过溶栓时间的比例、高危个体的知晓无统计学差异(北京地区分别为9.1%,29.1%,29.1%;京外地区分别为 4.8%,31.3%,16.9%,P >0.05)。北京地区和京外地区青年卒中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 vs 1.2%,P >0.05)。结论 (1)北京和京外地区居住市区的在职男性青年卒中在卒中中所占的比例较高。(2)高血压、吸烟和大量饮酒是两组青年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两组青年卒中的发病类型均以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为主。(4)两组青年卒中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均较低。(5)两组患者对卒中知识的了解均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脑卒中后发生抑郁患者进行发病率及多种相关因素的研究,期望对这些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案.选用符合标准的所有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患者为病例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116例患者,最后能够配合完成所有调查任务的有114例.抑郁发病人数为54例,占47.4%.单因素分析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婚姻,卒中性质,病程与抑郁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能力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了32例妊娠相关性脑卒中患者,发现占同期脑卒中的1.11%,占同期青年女性脑卒中的13.68%,揭示妊娠与分娩可能是导致青年女性卒中的独生危险因素且发病年龄更趋年轻,高发期为产前6周到产后2周,产科异常情况可能为其主要促发因素,及时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是减少漏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脑卒中筛查的现状,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医院运行及本地区脑卒中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蕉城区4个城乡≥40岁常住人口为筛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式,通过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并加以分析。结果 2013年度总筛查人群5 964例,高危人群16.14%,中危人群12.37%,低危人群71.49%。2014年度总筛查人群5 624例,高危人群17.71%,中危人群6.6%,低危人群75.69%。两个年度总筛查的高危人群,男性占61.53%,女性占38.47%;高血压占60.31%,血脂异常占72.45%,体力活动少占72.30%,吸烟占48.98%,糖尿病占21.84%,肥胖占32.50%,房颤或心脏瓣膜病占14.03%,卒中家族史占3.98%。40~70岁年龄段,高血压、房颤或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因素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宁德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前3位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脂异常、体力活动少,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