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患者能否成功救治与康复,与早期是否得到及时正确处理至关重要。我院急诊科2009-11-2011-12接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及护理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04—2011-10入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采用动脉内介入溶栓法进行治疗,同时给予严密的护理方法,后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机体体征溶栓半小时后显效,24h后基本恢复18例,显著好转11例,好转10例,无变化6例,均无加重表现;1个月后基本恢复21例,显著好转13例,好转6例,无变化5例,均无加重表现。治疗前脑CT有低密度改变者5例,1个月后CT复查显示低密度区缩小明显。结论动脉内介入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具有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现将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一些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并介绍临床护理体会,探讨并发症的防治性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5-05我院接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家属健康知识评估量表错误项数评分均无明显改变(P0.05);护理1周及1、3个月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及家属健康知识评估量表错误项数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调整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立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急诊科2013年6月~2015年11月收入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其中脑卒中中心成立前30例为对照组,脑卒中中心成立后32例为观察组,对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组严格按照脑卒中中心制定的标准流程进行治疗; 对照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转科或出院后再进行康复锻炼; 收集在治疗前、治疗后10、30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判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于90 d时再次评定ADL评分。结果 成立脑卒中中心后观察组符合溶栓条件的溶栓率83.3%,显著高于成立前对照组溶栓率(45.5%),患者总有效率亦高于成立脑卒中前总有效率(P<0.01),治疗30 d后观察组NIHSS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成立脑卒中中心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率,明显改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中(ERP) P300指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CA)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查32例AICA患者急性期ERP,并依据6~8个月后复合认知指数标准,分为痴呆和非痴呆组对比P300,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痴呆和非痴呆组P300改变呈同一方向即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进一步分析所见痴呆组P300潜伏期较非痴呆组延长,波幅下降(P<0.05~0.01).结论 P300改变可优于量表,结合临床后可作为AICA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评定的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的建议(1998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于1998年3月21日在北京怀柔召开了“全国缺血性脑血管病基本治疗专家研讨会”,到会专家20余人,会上以1995年成都会议讨论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的建议”为基础,结合目前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修改,现发表如下,以供全国同道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6-01—2017-01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140例脑卒中偏瘫康复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后遗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肌肉萎缩、关节萎缩的后遗症率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观察组便秘、继发感染、静脉炎、皮肤受损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FMA、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跌倒、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增强康复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静脉溶栓治疗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4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8例、牙龈出血12例。出院后随访3~6个月,GOS评分5分22例,4分35例,3分23例,2分8例,1分4例。结论 在有效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的、个体化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电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均给予改善微循环、抗凝、脑保护等治疗; 经过3、7和14 d治疗后行脑电图、神经功能评分测定。结果 有效组在治疗后3、7和14 d NIHSS评分均低于无效组(P<0.05); 无效组治疗前与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治疗前比较,有效组BSI在治疗后3、7和14 d 均明显改善(P<0.05),而无效组BSI在治疗后3 d出现恶化(P<0.05); 有效组DTABR反应显著迟于BSI,直至治疗后7 d开始改善(P<0.05); 无效组DTABR在治疗后3、7 d发生显著恶化(P<0.05)。有效组在经过3 d治疗后BSI和 DTABR均低于无效组,有效组治疗3 d后BSI出现降低,而DTABR在治疗7 d后才降低,均较无效组提前(P<0.05)。结论 脑电图相关指标能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害恢复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血液中微栓子的存在被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众多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TCD又被认为能、甚至是唯一能侦测到血液中活动微栓子信号(MES)的无创性检查方法。TCD MES监测可预测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发生卒中的风险,同时提示高危、不稳定的无症状斑块,或者斑块表面有血栓;还用于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后的MES监测与研究,使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的评估和疗效评价等。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MES阳性率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和TIA的患者。对于隐源性卒中或复发性TIA,TCD MES是实时发现、定位、量化脑血栓形成的金标准,是卒中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但是,TCD MES的检出率及其栓子负荷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的文献尚少,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0例,依照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在治疗第15、30 d及3个月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在治疗第1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0天及第3个月高血糖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是加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调控好血糖对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1].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愉快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序[2].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及生理方面的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04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患者遵医行为问卷分别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的MMSE和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在服药、锻炼、饮食及复诊等遵医行为显著改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老年性疾病中.因脑血管意外而住院的患者逐年增多,多为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这些病人一旦人院.只要意识清醒,会不同程度的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安,出现心理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病人心理状态的好坏影响疾病的转归,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有的放矢的做了一些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TCD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均行CTA检查、TCD检查,记录并统计CTA检查和TCD检查对各动脉诊断的结果,以CTA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以CTA结果为准,TCD检查对于不同动脉的血管狭窄诊断结果间存在差异,其中以MCA狭窄诊断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准确率高达99.3%,VA狭窄诊断的效果最差,敏感性仅为63.4%,准确率为86.2%;MCA狭窄患者的MV、SV、DV随着CTA显示狭窄程度的加重而显著上升(P0.05),而搏动指数P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MCA闭塞者,TCD检查多出现低流速、低搏动的血流变化。结论 TCD检查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对于大脑中动脉狭窄,同时可提供实时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可于CTA检查中互补使用,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rt-PA溶栓时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共124例,其中发病后3~4.5 h行rt-PA溶栓共64例设为对照组,发病后3 h内行rt-PA溶栓共60例设为观察组; 比较2组患者溶栓有效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随访mRS评分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溶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治疗后1和7d 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治疗后7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组患者随访mRS评分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组患者出血性脑梗死和脑部症状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实质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在发病后3 h内行rt-PA溶栓在可提高溶栓效果和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方面较发病后3~4.5 h溶栓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远期疗效和严重出血事件发生风险方面两者接近。  相似文献   

20.
醒脑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醒脑静治疗组40例;胞二磷胆碱、维脑路通注射液对照组60例.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