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本文探讨完整切除ⅢA 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 )术后高危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分析ⅢA 期NSCLC 患者行预防性脑放射的指征。方法:对193 例完整切除术后的ⅢA 期NSCLC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是否出现脑转移对生存的影响,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ⅢA 期NSCLC 术后脑转移的高危临床因素。结果: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29(16~3092)天,累计1、2、3、4、5 年生存率分别为80.3%、54.8%、37.6%、29.7%和21.9%。整个病程出现脑转移的患者有67例(34.7%),第1、2、3 年脑转移发生率分别为15.0% 、31.5% 、40.1% 。终生有脑转移患者的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均明显差于终生无脑转移的患者(P=0.011 和P=0.0004),两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00 天和928 天,终身是否出现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P=0.04,HR= 1.546,95%CI :1.020~2.343)。 Cox 预后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脑转移的因素为术前血清学CEA 水平(P=0.014,HR= 2.152,95%CI :1.169~3.963),是否鳞癌(P=0.021,HR= 0.400,95%CI :0.184~0.873)。 结论:终身是否出现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ⅢA 期术后脑转移高危因素为术前血清学CEA 升高和病理类型为非鳞癌。   相似文献   

2.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与预防性脑照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预防性脑照射(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PCI)的价值已经明确,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NSCLC)的脑转移率也很高,但其标准治疗并不包括PCL早期的临床研究显示,由于局部及全身治疗措施不力,多数患者在脑转移出现之前就死于局部区域复发或远处转移,这就使得PCI对生存率几乎没有影响。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技术的更新、新一代化疗药物及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以及综合治疗的进展,LA—NSCLC的生存率有了一定的延长,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更多的脑转移得以明确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问题逐渐突出起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系统回顾,探讨目前的临床策略。  相似文献   

3.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指限于胸部而无临床或者病理远处转移的ⅢA期和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包括了TNM分期中的N2、部分N2(指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和T4,占非小细胞肺癌的31%~44%。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积极的综合治疗后(包括手术和化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局部控制率,达到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行预防性脑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后发生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筛选出不能从PCI中获益的人群,为PCI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8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过PCI的167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脑转移发生率及总生存率,并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采用Cox回归对影响脑转移及总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PCI后1、2、3年脑转移率分别为3.8%、12.7%、18.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为T4期(P=0.004,HR=7.06,95%CI:1.86~26.82)是影响患者PCI后脑转移的危险因素,T2期(P=0.008,HR=2.48,95%CI:1.26~4.89)、T3期(P=0.003,HR=3.38,95%CI:1.49~7.47)、T4期(P=0.001,HR=3.87,95%CI:1.79~8.35)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较高的T分期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PCI后脑转移及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T4期患者PCI后脑转移发生率高于其他期别,但仍能够从PCI中获益。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伏平  施野  李龙芸 《癌症进展》2007,5(6):540-548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对肿瘤学家是一种挑战。虽然近年脑转移研究有所进展,但生存率并不乐观。本文阐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预后因素以及治疗进展。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为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的头痛。评价脑转移时,头颅MRI较CT优越。最常用的预后标准是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的RPA分级。关于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以及化疗治疗脑转移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全脑放疗常作为脑转移的标准治疗方案。SRS对单一或多个脑转移灶的治疗可代替外科切除。许多数据证明化疗有较好的颅内作用,这引起全身化疗治疗脑转移的研究热点。确立预后因素和其他临床特点后,才能制定最适合个体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后脑转移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的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根据患者各项资料,分析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后脑转移特征,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后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72例患者中,15例(20.83%)患者出现脑转移,其中腺癌14例,鳞癌1例;单纯脑转移2例,脑转移合并其他部位转移13例.患者出现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8.5个月,1年、3年累积脑转移率分别为16.31%、29.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吸烟史、CA125、NSE、CEA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后脑转移存在一定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CA125升高、NSE升高、非鳞状细胞癌是影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后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0岁、有吸烟史、CA125升高、NSE升高、非鳞状细胞癌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后出现脑转移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剂量临床Ⅰ和Ⅱ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根据预后因素给予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不同放射剂量患者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 对75例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如下方案入组:A组14例,脑内单一病灶、脑外无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0Gy,10分次后缩野至残留病灶,总剂量为45Gy,15分次;B组29例,脑内多发病灶、脑外无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9Gy,13分次;C组32例,脑内脑外全有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0Gy,10分次。结果 近期疗效:3个组放射治疗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均得到缓解,神经压迫等神经功能受损症状A、B、C组缓解率分别为100%(7/7)、86%(12/14)、93%(14/15)。远期疗效:总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7.6个月(0.8-52.7个月),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6%、23%;A、B、C组的1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5%和38%、52%和26%、33%和10%。生存情况:总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0.8~52.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490k,、26%;A、B、C组的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3%和49%、50%和23%、45%和9%。副反应:急性反应中A组1例放射治疗中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C组1例放射治疗2次癫痫发作。晚期不良反应中B组2例有思维或(和)行为障碍及神经异常表现。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放射剂量增高可提高脑病灶的局部控制时间(P=0.003),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卡氏评分及脑病灶的局部控制对患者的生存期有影响的趋势(P值分别为0.051、0.056)。结论 根据预后因素给予:NSCLC脑转移不同的放射剂量可得到较好的局部控制时间,对部分患者避免过度治疗,为临床Ⅲ期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临床的常见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左右.随着治疗手段的提高,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脑转移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如何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肺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肿瘤科医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非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进行分析。治疗方法:脑部放疗采用Co-γ线或6MV-X线两侧平行野对穿全脑放疗,每次DT180—200cGy,剂量达DT40Gy,单一转移病灶缩野加量放疗至DT56Gy-64Gy。放疗的同时用甘露醇脱水及地塞米松对症治疗。放化组全脑放疗结束后行顺铂+盖诺方案化疗2周期-4周期。部份病例化疗结束后,肺部原发病灶加用Co-γ线或6MV-X线局部小野照射治疗,每次DT2Gy,剂量DT56Gy~66Gy。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2年以上,随访率100%。全组1年生存率39.7%,2年生存率20.6%。放化疗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48.8%、25.6%,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脑单发转移灶1、2年生存率分别为59.1%、30.4%,明显高于多发转移病灶组(P〈0.05)。只伴发颅内转移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59.5%,37.8%,均明显高于伴有颅外转移患者(P〈0.01)。结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因素主要与治疗方法、脑转移数、有无合并颅外转移有关。积极有效的放、化疗是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其中80%~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部是NSCLC的常见转移部位,NSCLC患者中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0%~50%,且10%~30%的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了脑转移.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这是肺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技术不断发展,为NSCLC脑转移的治疗提供了诸多选择.本文对NSCLC脑转移的概况及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影响放化疗后达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防性脑照射(PCI)后脑转移(BM)风险、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2—2017年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治疗疗效达CR/PR且经PCI治疗的550例局限期SCLC患者的基本资料,回顾分析PCI后BM风险因素及预后。采用 ...  相似文献   

12.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背景与目的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靶向药物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对18例资料完整的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生存时间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发生脑转移后均口服吉非替尼250mg/天,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其中12例患者做了脑部放疗(A组),另6例单纯服用吉非替尼(B组)。结果 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总有效率为27.8%,疾病控制率为88.9%(1例CR,4例PR,11例SD,2例PD)。未观察到疗效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是否做过脑部放疗等临床特点有相关性。中位随访期6月(1~24月),两组患者生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可耐受,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和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有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明确靶向治疗对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科诊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共40例,均接受吉非替尼(250mg/天)治疗,评价疗效和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颅内病灶获CR 3例,PR 10例,SD 26例,PD 1例;颅外病灶获CR 1例,PR 11例,SD 26例,PD 2例;总体疗效无CR 病例,获PR 14例,SD 23例,PD 3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245 天,中位生存时间(OS)为590天;TTP与异时脑转移(P=0.000)、单发脑转移(P=0.015)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治疗时机、颅脑放疗、吸烟状况均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OS与各亚组均无关。呼吸系统症状改善率为67.7%(12/18),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率为85.7%(12/14)。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25/40)和腹泻(9/40),多为1~2级。结论 吉非替尼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可耐受,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13例接受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22例接受全脑放疗(WBRT),9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5例接受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全部病例定期随访直至死亡。结果总的1年生存率为39.2%,中位生存期是220天。单纯开颅手术组1年生存率为71.4%,中位生存期517天;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组1年生存率76.9%,中位生存期533天;全脑放疗组1年生存率4.5%,中位生存期78天;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率44.4%,中位生存期187天;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期62.0%,中位生存期509天;年龄大于60岁组1年生存率为26.7%,年龄小于60岁组1年生存率53.8%。结论对于一般情况较好,能耐受手术的单发脑转移患者,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无开颅手术条件的脑转移患者,选择SRT或SRT联合WBRT较单纯WBRT治疗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小细胞肺癌具有易复发和转移的生物学特点,脑是小细胞肺癌肺外转移的好发部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行预防性脑照射(PCI)能够有效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延长总生存期。但是在PCI后仍有近1/3的患者发生脑转移。本文对PCI后脑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目的在于判断何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亚组患者能够从PCI中获益,从而为PCI的临...  相似文献   

16.
The safety of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PCI) has recently been questioned, based on reports of 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abnormalities mainly seen in children, who received PCI and chemotherapy, primarily for acute lympbocytic leukemia.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findings, we examined a series of adult patients who were long term survivors (18–48 months, median 26 months, after all treatment). Thes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and received cranial irradiation in the absence of known brain involvement by tumor.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ree patients who received PCI + intrathecal metbotrexate (MTX) (Group 1), and ten who received only PCI (Group 2). An additional three patients (Group 3) were identified as long term survivors (41–70 months after all treatments) of a similar treatment program without an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prophylaxis. All patients received an extensive evaluation of a variety of clinical parameters, EEG, and computer tomography (CT). Although CT abnormalities were detectable (mild cerebral atrophy in eight patients, encephaiomalacia in one of the 13 patients with CNS prophylaxis, and wild atrophy in two of the three patients without CNS prophylaxis~ so significant clinical abnormalities or EEG changes were detectable. While this group of patients is small, it is a unique cohort: adults who have received cranial irradiation in the absence of known brain tumor with long term follow-up. The precise role of CNS prophylaxis in the etiology of CT abnormalities is unclear, and the lack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would suggest no contraindication to PCI when indicated.  相似文献   

17.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44例NSCLC脑转移患者中,接受过全脑放疗者30例,接受过化疗者42例,均在入组前1个月结束治疗。入组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每日1次,服药至疾病进展或死亡。服药后定期复查。结果吉非替尼治疗的有效率为31.8%,稳定率为47.7%,临床获益率为79.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个月。吉非替尼对颅内转移灶的控制率达81.9%。既往接受全脑放疗患者与未接受全脑放疗者相比,其转移灶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6)。结论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是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气道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气道重建方式,以彻底切除病变并最大限度保存肺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气道重建中的外科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研究2003年1月~2005年6月2206例肺癌手术中100例气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42例,腺鳞癌23例,腺癌11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腺样囊性癌4例,类癌3例及其它混合散在分布类型12例。ⅠB期34例,ⅡB期23例,ⅢA期23例,ⅢB期20例。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右上叶袖状切除42例,右下叶袖状切除1例,左上叶袖状切除24例,左下叶袖状切除4例。两叶袖状切除8例,隆凸成形重建17例,肺叶袖状切除合并肺动脉成形4例。结果97例患者为完全性切除(R0),3例为不完全性切除(R1)。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2例,胸腔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肺泡胸膜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术后住院日为4~27日(中位11日)。99例治愈出院,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1%。结论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适当的气道重建方式,符合外科手术原则,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血管、气管、支气管的处理技巧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吉非替尼(Gefitinib)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脑部转移具有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分析吉非替尼对不同体能表现、既往不同化疗次数、有或无脑部转移病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 总共有76例患者参加试验。结果 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63.2%(95%CI为52.1%~74.3%).无疾病恶化牛存期的中位数为5.0个月(95%CI为3.5~6.6个月),整体生存期的中位数为9.9个月(95%CI为4.9~14.8个月)。其中具有可测量病灶的57例患者的客观反应率为33.3%(95%CI为20.7%~46.0%)。76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同时具有可评估的颅内及颅外病灶,其中17例(81.0%)对吉非替尼有相同的颅内及颅外肿瘤反应.而出现脑部转移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大部分是中等反应.仅5例患者发生不可耐受的毒性,其中1例(5.8%)为间质性肺炎。结论 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脑部转移有疗效.值得进一步没计随机临床试验观察单剂吉非替尼治疗或加上其它形式的治疗在脑部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CMCVM26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的患者用CMCVM26方案进行化疗,观察患者脑部CT和胸片的改变以确定该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反应,同时采用CMCVP16方案化疗25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MCVM26方案治疗组中,脑部病灶客观有效率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P=0.027);两组患者化疗后肺部病灶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849);同时两组毒性反应亦相似.结论:CMCVM26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化疗方案,疗效优于CMCVP16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