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研究分析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 总结对30例肠瘘患者,给予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予以有效的护理.结果 30例肠瘘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引流,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营养支持,及精心的护理,25例患者痊愈出院,4例死于感染和脏器衰竭,1例放弃治疗.结论 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外,仔细的观察,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尤其是有效的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肠瘘患者肠外营养的实施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病程长、病死率高,55%-90%肠瘘患者合并营养不良。营养状态的急剧恶化成为近半数肠瘘患者的直接死因,因此营养支持是肠瘘治疗及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对12例肠瘘患者在采取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实施肠外营养支持,并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治疗过程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7例临床肠瘘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保护瘘口周围皮肤,预防并发症及肠内营养支持等护理效果显著。结论:肠瘘患者病程长,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研究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对促进肠瘘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肠瘘患者0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肛肠科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进行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感染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情况无显著差异(P >0.05)。联合系统体能锻炼与营养支持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P <0.05)。联合护理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人数均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结论:肠瘘患者恢复期进行系统体能锻炼能够有效减少压疮情况发生,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正>肠瘘是腹部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以导致腹腔感染、腹腔高压,继而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肠瘘合并腹腔开放的患者病情复杂,护理困难。我科于2013年9月收治了1例胃癌复发行剖腹探查术肠瘘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肠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因肠瘘收治入院的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按时消毒换药、抗感染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和生理上的综合护理,比较2组肠瘘患者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肠瘘的恢复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明显改善肠瘘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从而有助于肠瘘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敏颖 《中外医疗》2011,30(1):151-151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并发胃肠瘘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我院胃癌手术后并发胃肠瘘患者31例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经积极保守治疗,31例胃癌手术后并发胃肠瘘患者,29例痊愈,瘘口愈合时间13~85d,平均26d。2例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胃癌手术后并发胃肠瘘应积极加强护理观察,以达到早期发现胃肠瘘,早期治疗胃肠瘘;护理中严格注意引流管护理,以达到能够有效的进行腹腔引流;加强胃肠瘘营养护理措施非常重要,是治疗的关键,肠内、外营养支持均需细致的护理;通过我们详细、周密的护理措施和方案,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王惠彩 《大家健康》2016,(12):116-116
目的:观察分析肠梗阻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之后发生肠瘘的肠梗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术后肠瘘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综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术后肠瘘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实行综合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术后肠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胃肠道疾病术后并发肠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39例胃肠道疾病术后并发肠瘘患者采用腹腔双套持续冲洗引流,当肠瘘发生在肠道功能未恢复时,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当瘘口控制、无腹腔感染、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肠内营养,同时结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并加强腹腔双套管的护理、营养支持监护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39例肠瘘患者有效控制感染、纠正营养不良、提高抗病能力、体质量增加、瘘口愈合,痊愈出院,2例患者术后同时并发肝脓肿经多次住院反复治疗瘘口愈合,1例小肠系膜扭转.结论 对胃肠道疾病术后并发肠瘘患者采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肠内外营养支持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及护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肠瘘是腹部外科较为多见的严重并发症 ,尤其是高位肠瘘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内环境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 ,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理生理改变 ,病死率高。近年来 ,我们对 7例高位肠瘘病人采取加强内环境及重要脏器功能监测 ,充分引流 ,控制感染 ,联合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 ,选择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促进肠瘘愈合 ,并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病例 ,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44岁~ 62岁 ,平均 5 3岁 ;其中胆道术后十二指肠瘘 2例 ,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十二指肠瘘 1…  相似文献   

11.
黄丽慧  李秋菊 《河北医学》2011,17(4):515-517
目的:探讨腔镜下行直肠癌切除术中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观察并记录25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前以及术后护理情况.结果:25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时间为14d,除1例发生肠粘连外,其余均未发生出血、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患者生活质量好.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在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3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制作内瘘,以建立用于血液透析的血管通道,观察其应用情况。结果:30例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为1~5年,平均使用寿命为(3.4±0.4)年;患者中有5例发生感染,3例并发内瘘血栓,2例形成动脉瘤,1例血量供应不足。结论:加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这对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食道癌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病人行空肠营养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以从2009年3月.2013年11月收入本院的30侧食道吻合口瘘病人采取经空肠造口滴注的方式行空肠营养。结果在实行肠内营养初期有lO例病人出现了轻度的腹胀及腹泻;7例病人在行肠内营养后出现了血糖波动。12例颈部吻合口瘘惠者全部愈合,18例胸部吻合口瘘患者治愈17例,其中l倒死于全身脏器衰竭,行空肠营养后10d,30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空肠营养前,吻合口瘘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在食道吻合口瘘病人的治疗中行空肠营养对病人的治疗及恢复至关重要,采取正确的空肠内营养护理方法,并且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可以使病人安全有效的完成空肠内营养治疗。临床研究表明正确的行空肠营养护理方法对吻合口瘘的治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低负压冲吸在小儿腹部术后肠瘘中的作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2例小儿腹部术后并发肠瘘采取持续低负压冲吸治疗与护理,分析护理方法及冲吸效果。结果:持续低负压冲吸治疗能快速吸出肠瘘出物,不但能减少腹腔内污染,而且能有效减少瘘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和物品消耗,护理工作量也大为减轻。结论:对于小儿腹部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持续低负压冲吸是控制肠瘘出液及保护瘘口皮肤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6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焕朗  林伟明  谭木秀  麦观保 《河北医学》2010,16(11):1346-1348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治疗体会。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12例,其中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腹腔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1例因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因术后出现腹腔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而死亡。结论:结肠癌致肠梗阻病情危重,临床医师应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60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术。随机分为A组(130例)和B组(130例),A组患者放置肠营养管,B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中吻合瘘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明显早于B组,住院天数明显要比B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应用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可使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降低,进食时间明显提前,并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并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fis,AP)患者保守治疗中的系统化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保守抗感染治疗基础上施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心电监护、密切病情观察、围导管护理、饮食护理与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预防等系统化临床干预措施,记录患者临床预后。结果:(1).43例(95.6%)患者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4.1±2.8)d;43例患者中有2例(4.7%)并发小肠瘘,分别对症治疗35d、32d后,血便停止,治愈出院。(2)2例(4.4%)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经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4.4%。结论:对AP保守治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是确保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切除与重建在右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右半结肠癌引起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结肠癌根治术后行回结肠一期吻合,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4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62.31±17.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7.26±12.56)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3.76±0.42)d,术后平均拆线时间(9.53±1.27)d,平均禁食(5.42±1.25)d。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共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6例出现肠管吻合口瘘,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切口感染,肺部和腹腔感染各1例。所有患者经一期手术切除与重建后生活质量较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右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患者行一期手术与重建的手术方法安全性高,术后患者恢复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次性造口袋用于肠外瘘病人引流肠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肠外瘘病人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引流肠液(实验组)与2008年前18例采用单纯放置引流管引流肠液(对照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对照组出现红肿糜烂18例,伤口敷料污染14例,衣物污染14例,病人下床活动受限,护理工作强度大。实验组出现皮肤红肿糜烂3例,伤口敷料污染2例,衣物污染2例,病人可下床活动,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一次性造口袋应用于肠外瘘病人,在引流肠液的同时起到保护皮肤作用,增加病人舒适度,提高病人满意度,减轻护理工作量,收到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节细胞减少症引起新生儿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4例神经节细胞减少症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治疗方法,术前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66.7%)钡剂灌肠后可见扩张段、狭窄段,与先天性巨结肠相比,无明显移行段,扩张段为肠腔稍扩张,狭窄段较短,结肠壁僵硬.有20例(83.3%)患儿的24小时钡剂排空较差,17例(70.8%)患儿的AChE呈阳性.10例可见U型或W型RIAR,肠蠕动频率及节律性降低.行巨结肠根治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未出现大便失禁及复发者.2例行关瘘术的患儿,未出现腹胀、排便困难症状.无1例死亡.结论 神经节细胞减少症可引起新生儿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断需采用病理检查手段,临床治疗需采用肠造瘘或巨结肠根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