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工作分别在整体、离体及细胞水平观察了PGE_2对四氧嘧啶和链佐霉素对胰岛B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注射四氧嘧啶或链佐霉素前5—15分钟,预防防性注射PGE_2(10μg/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观察整体水平给予PGE_2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胰岛细胞内环核苷酸含量变化的影响,四氧嘧啶使大鼠胰岛细胞内cAMP含量下降,cGMP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比正常大鼠降低了62.3%。预防性注射PGE_2可防止四氧嘧啶引起cAMP和cGMP含量的改变,进一步证实PGE_2对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环核苷酸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是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和糖尿。本实验用小剂量链佐霉素(streptozotocin)多次腹腔注射的方法,选择性地损伤胰岛B细胞,造成糖尿病模型,以血糖为指标,观察黄腐酸是否有预防胰岛B细胞受链佐霉素的损伤,从而防止或减轻糖尿病高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对胰岛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培养后大鼠胰岛细胞高糖刺激后上清液的胰岛素水平;应用TUNEL法检测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培养后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百分率;应用定量RT-PCR(QRT-PCR)检测培养后bcl-2、bax mRNA的表达;应用定量RT-PCR检测低剂量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胰岛bcl-2、bax mRNA的表达。结果:低剂量链脲佐菌素使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下降;低剂量链脲佐菌素使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凋亡过程中,bax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对低剂量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胰岛凋亡相关基因QRT-PCR检测也显示同样的结果。结论: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可能通过诱导胰岛细胞凋亡导致糖尿病,其中bcl-2/bax mRNA表达比率变化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核细胞对人淋巴细胞反应既可起增强作用,又可起抑制作用。有实验报道,前列腺素E(PGE)能抑制抗原或丝裂素诱导的T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IL-2)等淋巴因子的产生,也可抑制葡萄球菌诱导人B细胞增殖与分化。我们发现单核细胞和外源性PGE_1或PGE_2能抑制anti-μ(羊抗人IgM重链抗体的F(ab~1)_2片段)诱导人B细胞的增殖,PGE生物合成抑制剂消炎痛可消除其抑制作用。从而表明PGE在单核细胞抑制效应中的介导作用。为进一步证明其作用,以放射免疫法(RIA)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防性和治疗性给予果糖二磷酸钠镁(Na -Mg2 -FDP)对于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损伤的胰岛B细胞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免疫组化S-P法计数A、B、D细胞分别表达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的阳性胰岛个数,并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岛形态改变.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保护组能有效降低血糖,升高胰岛素.而治疗组与STZ损伤组血糖一直维持在高水平,胰岛素持续处于低水平,保护组与治疗组、STZ组分别比较,血糖及胰岛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HE光镜下观察治疗组与STZ组相似胰岛萎缩,总数量减少,大部分胰岛细胞完全融合,出现玻璃样变性,核溶解.保护组胰岛结构尚完整,细胞变性程度较轻,接近于正常胰岛形态.③免疫组化S-P法观察治疗组与STZ组相似,B细胞表达胰岛素量显著减少,而A细胞表达胰高血糖素量、D细胞表达生长抑素量增多,尤以A细胞增多显著.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性意义(P>0.05).而保护组B细胞表达胰岛素量、A细胞表达胰高血糖素及D细胞表达生长抑素的程度接近正常,分别与STZ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预防性给予果糖二磷酸钠镁对STZ诱导胰岛B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治疗性给予果糖二磷酸钠镁对STZ所致的胰岛B细胞结构损伤无治疗作用.STZ是诱导大鼠糖尿病形成的主要原因,而A细胞胰高血糖素表达程度增强以及D细胞生长抑素表达量增多可能也与大鼠糖尿病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链脲佐菌素引起大鼠实验性糖尿病过程中,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观察结果发现,β细胞的数量减少,分泌颗粒减少,核心丧失,部分大鼠胰岛内出现再生的β细胞,这些改变是血糖升高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在细胞水平研究生长抑素保护胰岛细胞,防止链佐霉素损伤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生长抑素很可能通过抑制链霉素进入胰岛细胞,进而阻止细胞内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耗竭而实现其保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胰岛B细胞是调节代谢的重要结构,B细胞损伤是产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本工作用四氧嘧啶(alloxan)200mg/kg皮下注射,或用链佐霉素(st reptozotocin)40—60mg/kg腹腔注射,选择性地破坏B细胞,造成大鼠或小鼠实验性糖尿病,其主要指标为: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离体灌流胰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的免疫耐受作用。方法4周龄SD大鼠作为供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胰岛细胞,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BALB/C小鼠25只。将成模小鼠分为:A组(胰岛细胞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10只,B组(单纯胰岛细胞移植组)10只,均经门静脉注射途径注入肝脏,C组(对照组)5只,仅经门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各组血糖改善情况。结果两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中胰岛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效果优于单纯胰岛细胞移植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小鼠对大鼠胰岛细胞的免疫耐受,延长胰岛细胞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酶解法制备的壳寡糖对原代培养的胰岛细胞和胰岛口细胞系NIT-1的促增殖及胰岛素分泌作用,探讨在体内壳寡糖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餐后2h血糖的作用。方法通过壳聚糖酶降解壳聚糖制备得到水溶性、低分子量的壳寡糖,在细胞水平上,通过形态学观察、MTT比色法、放射免疫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于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和胰岛G细胞系NIT-1细胞的增殖及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体内实验,通过一般状态观察、餐后2h血糖、尿糖、糖耐量测定研究了壳寡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降低餐后2h血糖和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结果壳寡糖对于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和胰岛G细胞体外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以显著促进原代培养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不同剂量的壳寡糖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减轻、多饮、多食等症状,降低餐后2h血糖值和尿糖,改善葡萄糖耐量。结论壳寡糖有多种不同的生物等功能,尤其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工艺金芪降糖片对大鼠胰岛细胞细胞生长活性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胰岛细胞并建立稳定的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将培养状态良好的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格列本脲组及新工艺金芪降糖片高、中、低剂量组,观察高、中、低剂量新工艺金芪降糖片(10、1.0、0.1μg生药/ml),对体外葡萄糖诱导大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链脲佐菌素损伤胰岛细胞活性及高糖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新工艺金芪降糖片可以改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P〈0.05),减轻链脲佐菌素对胰岛细胞的损伤作用(P〈0.05),降低高糖诱导胰岛细胞的凋亡百分率(P〈0.05)。【结论】新工艺金芪降糖片可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且对胰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胰岛B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6只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然后按3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0.5%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建立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总共28只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随即将28只2型糖尿病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苯扎贝特干预组(DMB组),每组14只.另取14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B组给予苯扎贝特50 mg·kg-1·d-1灌胃,DM组和NC组给予相应容量的蒸馏水灌胃.3组连续灌胃12周.分别测定药物干预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等指标.干预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观察胰岛B细胞caspase-3的表达.结果 ①经苯扎贝特干预后,DMB组大鼠血清TG、TC、FBG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均P<0.05),而血清FINS水平则较干预前升高(P<0.05).②与DM组比较,DMB组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率、胰岛B细胞Caspase-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苯扎贝特可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中Caspase-3表达,发挥抗脂毒性凋亡的作用,从而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小鼠胰岛α细胞的缺失对移植胰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 G  Ye L  Li J  Yang W  Lo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0):1427-1431
目的 探讨胰岛α细胞的丢失对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人胰岛分离过程中 ,经胶原酶的过度消化造成胰岛周边α细胞缺失 ,用免疫组化及胰岛素 /胰高糖素含量分析予以证实。在体外 ,检测葡萄糖刺激引起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胰岛素的分泌 ;在体内 ,评价胰岛移植后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 ,并研究胰高糖素对α细胞缺失胰岛功能的影响。结果 胶原酶的过度消化引起胰岛周边的α细胞丢失 ,使分离胰岛内胰岛素 /胰高糖素比值明显升高。与正常胰岛相比 ,α细胞缺失胰岛对葡萄糖刺激产生的胰岛素明显降低 ,胰岛素释放在正常胰岛和α细胞缺失胰岛分别为2 2 2 7uU/ml± 32 1uU/ml和 12 4 6uU/ml± 12 6uU/ml(P <0 0 1)。在体内 ,移植α细胞缺失的胰岛到糖尿病的C5 7/BL小鼠后不能有效地纠正动物的高血糖 ,胰岛移植后的平均血糖浓度在正常胰岛组和α细胞缺失胰岛组分别为 :8 9mmol/L± 1 98mmol/L和 2 1 3mmol/L± 2 2mmol/L(P <0 0 1) ,而给予外源性的胰高糖素可以在体外及体内明显改善α细胞缺失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结论 胰岛α细胞的缺失明显降低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用外源性的胰高糖素可以改善α细胞缺失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五龙克糖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五龙克糖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链尿佐菌素和高热量饲养的方法模拟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五龙克糖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HOMAβ细胞分泌指数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细胞中胰岛素的表达,同时作HE染色。结果:五龙克糖口服液可显著提高HOMA-β细胞分泌指数(P<0.01),明显增强胰岛细胞中胰岛素表达(P<0.01),对胰岛内分泌细胞有一定修复功能。结论:五龙克糖口服液能促进被损伤的胰岛β细胞修复,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三种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移植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纯化后培养的SD大鼠胰岛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测定在不同浓度免疫抑制剂作用下胰岛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低剂量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1 ng/ml以上雷帕霉素能引起胰岛细胞活力降低;低剂量和高剂量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的活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这种损伤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7.
袁英  张艳  宋仕卿  郭兵 《重庆医学》2011,40(7):676-677,682,732
目的探讨α-生育酚(α-T)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胰岛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胰岛细胞,电镜观察STZ处理前、后胰岛β细胞形态,检测STZ处理前、后胰岛细胞活性、胰岛细胞凋亡率以及Bcl-xl和Bax的变化。并进一步观察给予α-T预处理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1)随着α-T浓度增高,α-T干预组中反映胰岛细胞活性的吸光度(A)值呈剂量依赖性增加;(2)STZ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胰岛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细胞Bcl-xl表达下降及Bax表达增强(P<0.01);(3)α-T干预组与STZ组比较,胰岛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细胞Bcl-xl表达增强及Bax表达下降(P<0.01)。结论α-T能够缓解STZ诱导大鼠胰岛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观察雷公藤多甙(T_2)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前列腺素E_2(PGE_2)能力的影响,并与前列腺素抑制剂消炎痛及地塞米松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T_2可抑制PBMC在体外产生PGE_2,其抑制作用比消炎痛稍弱,但比地塞米松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链脲佐菌素引起的2型糖尿病大鼠采用胃旁路术(GBP)与外源性胰岛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者的近期疗效以及治疗后大鼠的胰岛细胞数目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体格健壮的67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建立2型糖尿病研究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胰岛素组(n=20)、GBP组(n=27),术前和术后1、4、12周动态监测3组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以及空腹C肽,术后12周处死大鼠,进行胰岛素免疫组化分析,并观察大鼠的胰岛数目以及胰岛的分泌情况。结果:术后4、12周,GBP组体重与对照组、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GBP组、胰岛素组空腹血糖明显下降(P〈0.05)。术后4、12周,GBP组、胰岛素空腹C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GBP组空腹C肽明显高于胰岛素组(P〈0.05),平均胰岛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胰岛素组(P〈0.05),胰岛素免疫组化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胰岛素组(P〈0.05)。结论:采用短期内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细胞出现增生,大鼠的胰岛素分泌液得到改善,疗效优于外源性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三种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移植物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纯化后培养的SD大鼠胰岛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测定在不同浓度免疫抑制剂作用下胰岛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1ng/ml以上雷帕霉素能引起胰岛细胞活力降低;低剂量和高剂量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的活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这种损伤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