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的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45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Hunt-Hess分级Ⅰ~Ⅲ级38例,Ⅳ~Ⅴ级7例;均采用早期经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72h内手术,行显微手术夹闭41例,包裹4例.观察45例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 恢复良好35例(77.8%),中度残疾5例(11.1%),重度残疾3例(6.7%),死亡2例(4.4%).结论 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早期手术可以避免动脉瘤再次出血,减轻脑血管痉挛,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1例,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瘤颈。结果显微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20例,术后COS评定恢复良好17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42例前交通动脉瘤经翼点入路行夹闭术治疗。结果按GOS评分治愈或良好36例,致残4例,死亡2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术中减轻下丘脑穿动脉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于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眶上外侧入路手术)与对照组(翼点入路手术),每组42例,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与有效率。 结果2组患者术前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领域、躯体限制、社会领域与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小,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手术有效率(97.61%)高于对照组(85.7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8.57%)(P<0.05)。术前,2组患者的炎性因子IL-12p70、IFN-γ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IL-12p70、IFN-γ和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而观察组炎性因子IL-12p70、IFN-γ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改善手术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冰  孙梅  黄楹 《山东医药》2010,50(10):91-92
目的 观察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46例。结果所有瘤体均成功夹闭,未发生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疗效可靠,适合Hunt—HessⅠ~Ⅲ级动脉瘤,特别是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致残率、病死率均高,手术夹闭动脉瘤难度大.Yasargil翼点入路开颅,面神经额支的保护率为70%,术后颞肌萎缩时有发生。作者对常规翼点入路进行了改良,使面神经的损伤概率降低,术后颞肌不萎缩现将颅内动脉瘤改良翼点入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多发部位,其常用手术入路有经单额或双额大骨瓣入路、翼点入路、蝶入路等均存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及术式复杂等弊端.2000年6月~2001年10月,我院对32例鞍区肿瘤患者采用经眉弓-额下锁孔手术切除肿瘤,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眶上外入路联合腰大池引流与翼点入路治疗急性期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伴发脑积水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急性期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伴发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眶上外入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式,对照组采用翼点入路组。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与手术效果,根据简易精神评价量表评价患者术后记忆力、定向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颞浅动脉损伤和脑组织牵拉损伤较对照组少,颞肌萎缩和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记忆力、定向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1);注意力和计算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结论眶上外入路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急性期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伴发脑积水,能有效减少术中脑挫伤、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在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Hunt-HessⅠ~Ⅲ级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急性期68例患者的术前症状、影像表现、手术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以突发头痛为主要表现,术前CT血管成像和(或)DSA诊断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对患者均行眶上外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术,对所有动脉瘤顺利夹闭,无开颅相关并发症。门诊随访2~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58例(85.3%),无植物生存或死亡病例。结论应用眶上外侧入路能安全有效地夹闭低分级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是一种简便易行、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翼点入路联合部分眶顶和额骨颧突切除(改良眶翼点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36例,均经DSA或CT血管成像检查证实。对标准眶翼点入路的6次切割成型进行简化,采用眶翼点入路但仅去除部分眶顶而未去除眶外侧壁、蝶骨翼等骨性结构,总结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及手术结果。结果治疗36例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均采用改良眶翼点入路,术后CT复查未见明显的脑组织牵拉性损伤,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25例,4分8例,3分3例,无死亡病例。随访3~24个月无再出血及复发病例。未发生眼球凹陷、眼球损伤及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眶翼点入路通过切除部分眶顶和额骨颧突增加了手术操作空间,避免牵拉脑组织,明显缩短了手术操作距离,增大了对深部的观察角度,适用于处理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尤其后指向、上指向及高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无骨质丢失,无需行眶顶重建;从解剖上保留了额叶直回,有利于保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非优势侧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ACoAA)的手术方法、经验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根据前交通动脉和双侧A2段形成的A2开放平面朝向选择经非优势侧眶上锁孔入路夹闭的ACoAA病例资料,对手术方法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该方法的适应证和优缺点.结果 12例患者的ACoAA均经非优势侧眶上锁孔入路完全夹闭,优势A1段动脉均显露良好.术后随访4~29个月均未发现动脉瘤复发或再破裂,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分5分11例,4分1例.结论 ACoAA可经非优势A1侧眶上锁孔入路完全夹闭,是一种能获得良好疗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治疗Hunt-Hess Ⅰ~Ⅱ级前交通动脉瘤的可行性、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1月经眶上锁孔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65例Hunt-Hess Ⅰ~Ⅱ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夹闭动脉瘤65例,行夹闭加包裹9例,术后再出血1例,无致残、无死亡病例。结论眶上锁孔入路适合治疗Hunt-Hess Ⅰ~Ⅱ级前交通动脉瘤,内镜辅助对于瘤颈显露及穿支血管保护作用较大,术中吲哚青绿荧光造影有助于判断瘤颈有无残留,手术并发症少,手术应在出血后3 d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术前三维DSA模拟术中观察角度选择翼点入路侧别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75例翼点入路夹闭的Hunt-HessⅢ级及以下单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术前通过三维DSA模拟术中观察角度,选择利于暴露侧手术;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大小、手术侧别选择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动脉瘤完全夹闭比例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比较左右侧及血管造影时不同A1优势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情况及临床预后。结果 (1)左侧A1优势患者56例(74.7%),采用左侧翼点入路夹闭30例,右侧翼点入路夹闭26例;右侧A1优势患者19例(25.3%),采用右侧翼点入路夹闭15例,左侧翼点入路夹闭4例。(2)术中动脉瘤暴露满意,与术前三维DSA影像模拟情况相符;患者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8,11)d;6例(8.0%)术后出现症状性脑梗死,1例(1.3%)并发颅内感染;65例术后复查头部DSA或CT血管成像,完全夹闭62例(95.4%),瘤颈处有残余3例(4.6%);出院时GOS评分5分69例(92.0%),4分3例(4.0%),3分3例(4.0%)。(3)左右侧及是否A1优势侧入路,患者手术并发症、动脉瘤完全夹闭比例、术后住院时间、出院时GOS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术前三维DSA模拟术中观察角度,选择利于暴露侧行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手术体位的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DSA)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50例,常规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后,行三维血管造影,然后将图像旋转成翼点入路手术体位的三维DSA。将影像所显示的动脉瘤的大小、空间位置、动脉瘤瘤颈、动脉瘤与载瘤动脉间的关系等,与手术中所暴露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三维DSA显示动脉瘤的直径与术中测量相符合的有140例,符合率为93.3%(140/150);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空间位置符合率为100%。②术前根据三维DSA,共选择动脉瘤夹149枚,因与术前判断不符术中更换6枚;准确率为96.0%(143/149)。③术前有49例根据三维DSA,识别出相关穿支动脉或动脉瘤的邻近血管分支,术中发现有11例患者的重要穿支动脉被遗漏;符合率为81.7%。这些动脉均在术中解剖分离动脉瘤颈时直视下给予完整保留。结论模拟翼点入路手术体位的三维DSA能够在术前较准确地提供动脉瘤局部血管的完整信息,对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多发部位,其常用手术入路有经单额或双额大骨瓣入路、翼点入路、蝶入路等均存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及术式复杂等弊端。2000年6月~2001年10月,我院对32例鞍区肿瘤患者采用经眉弓一额下锁孔手术切除肿瘤,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标准的翼点入路会产生显著的术后水肿及颞肌损害。为避免这些缺点,作者采用了改良翼点入路治疗Willis环前部动脉瘤。改良术式如下:沿发际缘从颞上线向颧弓中点作5 cm~6 cm长曲线形皮肤切口,沿皮肤切口切开颞筋膜,然后沿肌纤维方向切开颞肌至翼点。相互垂直放置两个自动牵开器分别牵开皮肤切口及颞肌切口,在翼点处钻两个直径12 mm的骨孔,暴露  相似文献   

17.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5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直视手术。经翼点入路,以Mayfied三头钉头架固定头部,取自耳屏前方、颧弓上缘至中线发际内作弧形切口。根据需要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后,再解剖瘤颈。结果 54例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成功,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评分为好的患者48例,差者3例,死亡3例。结论 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路径最短,视野角度最大,是手术治疗大脑动脉环动脉瘤的经典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行一次性夹闭,共13个动脉瘤,手术后早期效果:良好10例,轻残2例,重残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能充分显露动脉瘤,临时阻断血流,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自发性小脑出血(SCH)占脑出血的5%~10%,多见于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小脑齿状核动脉或静脉破裂为常见出血原因。SCH病情凶险,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脑干受压,乃至直接形成枕骨大孔疝而致患者死亡,死亡率达20.0%~41.7%。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IA)破裂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于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前循环IA急性期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经翼点入路组(WA组)和眶上外侧入路组(UA组),每组30例。WA组患者采用经翼点入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UA组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过程中,W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4.81±24.13)mL]、切口长度[(18.59±2.04)cm]、手术时间[(182.35±21.75)min]均高于UA组[(101.25±25.76)mL、(9.89±1.12)cm、(131.08±17.5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A组患者22例恢复良好,UA组患者23例恢复良好,2组均未出现死亡,UA组恢复良好率优于WA组(P>0.05)。WA组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WA组(P<0.05)。 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前者治疗前循环IA效果更佳、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