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与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对125例胚胎停育患者(均为单胎)绒毛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并了解胚胎停育患者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情况及其与患者年龄、胎儿性别及流产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125例胚胎停育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55例(44.0%),其中,常染色体三体35例(63.6%),多倍体10例(18.2%),嵌合体6例(10.9%),其他异常4例(7.3%)。②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组年龄(29.19±4.04岁)与正常组(29.46±4.27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停育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胎儿性别比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流产次数3次及3次以上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51.7%和68.8%)高于流产次数为1次的发生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是胚胎停育的重要发病因素,其中常染色体三体最多见;胚胎停育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与孕妇年龄、胎儿性别无关,而对3次及以上的流产患者,更应关注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孕周12周的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包括新鲜胚胎和冻融胚胎移植受孕与自然受孕的早期停止发育胚胎绒毛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孕周12周的IVF-ET49例和自然受孕早期停止发育的患者67例,对其胚胎提取绒毛标本进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对两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染色体核型正常组和异常组年龄分别为31.20±3.62和34.46±4.97岁,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IVF-ET组与自然受孕组早期停止发育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胚胎和冻融胚胎移植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与高龄相关。与自然受孕相比,IVF-ET早期停止发育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gene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interferon-induced mortality-19,GRIM-19)与胚胎停育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0例胚胎停育患者为实验组,50例非意愿妊娠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患者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绒毛组织中GRIM-19进行定位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绒毛组织中GRIM-19蛋白和mRNA水平。应用荧光探针JC-1测定绒毛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GRIM-19-siRNA转染技术使HTR-8/SVneo细胞低表达GRIM-19,并测定转染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与细胞凋亡率。结果:GRIM-19在所有患者绒毛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绒毛中GRIM-19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绒毛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HTR-8/SVneo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较转染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线粒体膜电位与细胞凋亡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性(r=-0.754,P0.01)。结论:GRIM-19在早期妊娠中起重要作用,而GRIM-19的低表达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增加细胞凋亡参与了胚胎停育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在胚胎停育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30例不明原因胚胎停育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正常早期妊娠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AhR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绒毛组织中AhR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绒毛组织中Ah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外周血AhR蛋白表达水平[(4.99±0.82)ng/mL]高于对照组[(3.11±0.7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0,P=0.046)。病例组绒毛组织中AhR mRNA表达水平(2.84±0.51)高于对照组(1.5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8,P=0.033)。病例组绒毛组织中AhR蛋白表达水平(0.85±0.11)高于对照组(0.6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5,P=0.043)。结论:外周血及绒毛组织中AhR表达增高,可能与不明原因胚胎停育有关。  相似文献   

6.
胚胎停育指孕早期宫腔内胚胎停止发育或死亡,原因包括:感染,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母体因素,胎盘因素,环境因素,男性因素等,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文比较全面的概述了其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7.
胚胎停育指孕早期宫腔内胚胎停止发育或死亡,原因包括:感染,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母体因素,胎盘因素,环境因素,男性因素等,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文比较全面的概述了其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s)4种亚型DNMT1、DNMT3A、DNMT3B与DNMT3L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青岛市立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经B型超声(B超)证实为胚胎停育而行清宫术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正常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2组患者绒毛组织中DNMT1、DNMT3A、DNMT3B与DNMT3L mRNA的表达量;②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DNMT1、DNMT3A、DNMT3B与DNMT3L蛋白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定量差异。结果:①qRT-PCR结果显示,2组患者绒毛中DNMT1、DNMT3A、DNMT3B和DNMT3L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NMT1、DNMT3A、DNMT3B与DNMT3L在2组绒毛滋养细胞的细胞核或细胞质呈不同程度的阳性染色,同时,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DNMT3A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绒毛中DNMT3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DNMT3A蛋白的表达量与DNMT1、DNMT3B和DNMT3L蛋白表达量之间无明显关联(均P>0.05)。结论: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DNMT3A蛋白水平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胚胎停育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绒毛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早期胚胎停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09例孕周为6~14周早期胚胎停育孕妇绒毛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101例绒毛细胞培养成功,成功率为92.7%;其中没有细菌感染和用药保胎的新鲜绒毛细胞培养成功率达100%,培养时间短,平均7天。在8例培养失败的标本中,除1例因细菌污染外,其余7例均为绒毛不新鲜或无活力。发现异常核型47例(阳性率为46.5%),其中16-三体8例,占17.0%;69,XXN和45,XO各6例,占12.8%;10-三体4例,占8.51%;22-三体和21-三体各3例,占6.38%。结论:绒毛细胞的培养与绒毛标本的新鲜程度、胚胎停育的时间及保胎时间等有密切关系,通过采用相关措施,尽量提高早期胚胎停育患者绒毛组织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成功率,以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就诊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的30例不明原因早期胚胎停育的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caspase 3和iNOS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病例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caspase 3 mRNA、总的caspase 3蛋白和活化的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病例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iNOS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常早孕和胚胎停育患者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均有iNOS和caspase 3的表达,iNOS和caspase 3可能参与凋亡的增加进而引起胚胎停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妊娠妇女在妊娠早期环境有害因素的暴露情况与胚胎停育之间的关系,从生活习惯及暴露环境的角度探讨影响胚胎生长发育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0年4月天津市4家综合性医院计划生育门诊的胚胎停育新发病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术者作为对照,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妊娠期及妊娠前3个月生活习惯及环境有害物质的暴露情况。对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探讨胚胎停育的可能环境危险因素及其危险度的大小。结果:妊娠妇女在妊娠期经常做饭、户外交通时间过长、妊娠早期家庭装修、其配偶于妊娠前3个月接触油漆涂料等物质均可能对胚胎发育有不良影响,而学历较高的妊娠妇女发生胚胎停育的危险性相对较低。结论:妊娠早期暴露于交通、烹调及装修产生的环境有害物质对胚胎的正常发育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与口服叶酸、年龄、胚胎孕周及流产次数的关系。方法:收集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组织82例,采用新一代基因测序(NGS)技术检测胚胎绒毛染色体,分析口服叶酸、年龄、胚胎孕周、流产次数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82例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染色体中,46例(56.10%,46/82)异常,其中数目异常38例(82.61%,38/46),结构异常8例(17.39%,8/46),三体发生率89.47%(34/38)。82例胚胎绒毛染色体中,排除胚胎孕周等因素对年龄的影响,选择25~39岁孕妇的胚胎绒毛染色共74例,其中染色体异常率62.16%(46/74),35~39岁孕妇的染色体异常率(43.48%,20/46)高于30~34岁(23.91%,11/46)、25~30岁(32.61%,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5岁孕妇的染色体异常率与25~30岁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胚胎绒毛染色体中,排除年龄等因素对胚胎孕周的影响,胚胎停育孕周8~12周共78例,染色体异常率55.13%(43/78),胚胎停育孕周≤8周的染色体异常率(58.14%,25/43)高于8~12周(41.86%,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流产1~5次的染色体异常率与流产0次比较,口服叶酸与未口服叶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是引起稽留流产的重要因素,稽留流产的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与年龄、胚胎孕周密切相关,与是否口服叶酸、流产次数(0~5次)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辅助生殖技术(ART)与自然妊娠(NC)孕早期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按照辅助生殖助孕和自然受孕将205例患者分为ART组(60例)和NC组(145例);将每组患者按年龄分为35岁及≥35岁,按既往连续发生自然流产的次数分为2次及≥2次。取两组流产绒毛组织进行NGS染色体分析,比较各组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ART组与NC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6. 67%(34/60)、52. 41%(76/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RT组与NC组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35岁及≥35岁染色体异常率,ART组为45. 71%、72. 00%; NC组为45. 63%、69.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流产次数2次与≥2次的患者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NC相比,ART不增加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无论ART或NC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与流产孕妇的年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年龄越大染色体异常率越高。但与患者流产次数无关。利用NGS技术检测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可为遗传咨询和再生育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胚胎停育是指因受精卵缺陷或母体存在不利于妊娠因素而导致妊娠早期胚胎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早期病理性妊娠。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最终可导致自然流产、稽留流产的发生。胚胎停育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约半数与免疫因素有关。细胞因子是一类能调节免疫反应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与炎症有关的称为炎症细胞因子。子宫蜕膜、滋养层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炎症细胞因子。近年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多种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协同、依赖又相互拮抗构成细胞因子网络,参与母胎界面免疫应答,使其导致胚胎停育的确切机制及信号通路错综复杂。综述炎症细胞因子与胚胎停育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以期为胚胎停育的预防和开发靶向治疗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东平县胚胎停育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环境的危险因素及孕妇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胚胎停育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寻找预防和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09年7月1日—2010年7月1日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胚胎停育住院者170例作为本研究的病例组,仔细了解个人基本情况、环境中接触到的可疑的危险因素、生殖保健知识、婚检等情况,并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对稽留流产患者170例和同期人工流产的孕妇88例的宫颈分泌物和妊娠产物同时进行CT、UU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工作场所、家庭通风情况,孕早期使用手机、电脑的时间,月经量,孕前、孕期获得生殖保健服务,与胚胎停育的发生有关。胚胎停育组和人工流产组宫颈分泌物标本及妊娠产物标本CT、UU感染及CT+UU混合感染检测表明,胚胎停育与CT、UU感染及CT+UU混合感染有关(P<0.05)。结论孕妇居室通风,孕前、孕期获得生殖保健服务,婚检可能是预防胚胎停育的保护性因素,化工厂、塑胶厂等从事生产第一线,与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及孕期使用手机、电脑,妊娠早期CT及UU感染可能是胚胎停育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既往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previous chromosome abnormality miscarriage,PCAM)患者囊胚的染色体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比较因PCAM(PCAM组)和因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对照组)进行植入前胚胎非整倍体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PGT-A)患者的活检囊胚染色体异常率,并分析其与双方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FSH)、FSH/黄体生成素(LH)、体质量指数(BMI)、既往自然流产次数、新鲜取卵周期数、MⅡ卵子率、受精率、囊胚形成率、活检囊胚数和有无PCAM的关系。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女方年龄和有无PCAM对活检囊胚的染色体异常率有影响。女方年龄≤30岁、31~34岁和35~38岁,PCMA组和对照组的囊胚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25.29%、27.43%、45.76%和18.22%、19.85%、31.55%(P=0.034、P=0.044、P=0.011);38岁时,PCMA组和对照组的囊胚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63.64%和46.15%(P=0.227)。结论 38岁PCAM患者的囊胚染色体异常率超过60%,建议行PGT-A以降低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再次流产风险。35~38岁PCAM患者的囊胚染色体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考虑行PGT-A。  相似文献   

17.
宫腔微生态对维持子宫内环境和保护子宫内膜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宫腔微生态菌群间相互关联并相互制约,维持着宫腔微生态的平衡。宫腔中正常的微生态菌群如乳杆菌等对妊娠有保护作用,但宫腔微生态的菌群失调也可能导致胚胎植入失败、胚胎停育和复发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由于胚胎停育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宫腔微生态的菌群种类以及菌群失调与胚胎停育相关性的报道尚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宫腔微生态菌群的多样性、宫腔微生态与子宫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关联、宫腔微生态菌群失调对胚胎停育的影响,以期为探究胚胎停育相关的宫腔微生态失调机制及其干预措施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SP法),比较IVF-ET后自然流产(10例,A组)、复发性流产(20例,B组)、人工流产(20例,C组)3组患者早孕绒毛、蜕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在3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均有表达,A、B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与C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TNF-α调节生殖免疫过程,参与了母-胎间相互作用,TNF-α表达异常,在自然流产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精子不成熟度实验诊断指标在女方孕早期自发性流产、胚胎停育男性病因分析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非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病例组(孕早期有自发性流产和/或胚胎停止发育史妇女的配偶,161例)与对照组(正常生育男性98例)精子-透明质酸未结合率、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精子DNA碎片率、精子形态和精液常规等指标的水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致病因素,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效率。结果:精子-透明质酸未结合率(OR=1.028,95%CI:1.007 ̄1.048;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和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OR=1.040,95%CI:1.012 ̄1.069;ROC曲线下面积为0.649),是导致女方孕早期自发性流产、胚胎停育的独立因素;两者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灵敏度0.679,特异性0.796,阳性似然比3.33,阴性似然比0.40)。结论:精子成熟障碍是导致女方孕早期自发性流产、胚胎停育的男性危险因素,精子-透明质酸未结合率和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是有效的病因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马媛  王珺  李博  雷洁  李怡  巨瑛  丁迎春  王晓红 《生殖与避孕》2012,32(7):452-456,469
目的:探讨MMP-2,TIMP-1和TIMP-2与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选取胚胎停止发育妇女为病例组,另设同期正常早孕自愿要求流产的妇女为对照组,分别留取其绒毛和蜕膜组织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法对标本MMP-2,TIMP-1和TIMP-2 mRNA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在绒毛标本中,MMP-2和TIMP-1 mRNA在病例组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TIMP-2mRNA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蜕膜标本中,病例组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MP-2和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TIMP-1和TIMP-2的差异表达可能参与了胚胎停育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