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的针灸经穴英译进行评析,发现其主要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音译为辅、意译补充,该翻译策略有助于保留中医文化特色,也有助于西方学习者学习针灸知识。本文同时提出该辞典中针灸经穴相同词翻译的统一问题,并对一些经穴名因汉字通假字、一字多义、文化内涵深奥等原因而出现的误译进行辨析,以期促进针灸经穴翻译国际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对《标准针灸经穴挂图》经脉色彩之管见710003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孙忠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编绘的《标准针灸经穴挂图》(以下简称《标图》),1990年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受到国内外中医针灸界人士的欢迎。该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  相似文献   

3.
手术陰经之孔穴手太陰肺经起于中焦(即胸骨剑状突起与脐之中间)络大肠,循胃口,属于肺、循行肺系,过喉咙,出于前胸之外方,通过腋窝、上膊之内侧、肘窝,沿前膊之前桡骨侧下行,通过桡骨茎状突起之内侧并第一掌骨之前内侧,终于拇指桡侧爪甲根部。其支络由列缺部出桡骨背侧,于食指桡侧爪甲根部之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相似文献   

4.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之脉,起於食指桡侧爪甲根部之商阳穴,上行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通过长伸拇肌腱与短伸拇肌腱之间,经前膊桡侧,至时關节外侧,由此稍曲向上膊之后侧上行,更出上膊外面再上行,通过肩峰突起之外端,(巨骨前廉)锁骨之外后侧,至第一胸椎,由此经锁骨上窩络肺,通横膈膜而属於大肠经脉。其支由前颈部经颈、颊、挟口左右脉络交叉终於鼻翼之外侧。‘一商阳部位:在食指桡侧爪甲根部,去爪甲一分处。取穴法:在爪甲发生根部取之。主治症:脑充血,齿痛,喘息,面疔,扁桃腺炎,耳鸣,肋膜炎,急性热病时瀉血。刺灸:鍼一分,灸三壮。(甲乙经曰“刺入一分留一呼”)解剖:肉肌:属於固有食指伸肌与固有食指屈肌之间。血管:掌侧指动脉頭静脉之分枝。神经:  相似文献   

5.
足太阴脾经之脉,起於趾内侧爪甲根部,即足之内侧,上行第一蹠骨之内侧,达内踝之前,上行胫骨之内後缘(出厥阴之前),达膝关节之内面,出於大腿之内下端,上行内侧内央,经鼠蹊沟,出於下腹部(络中极、关元),属脾,络胃(下脘)上膈〈膈膜),由此上侧脇,经中府、挟咽、连舌本、散於舌下。其支别复别出於胃,上膈注於心中。隐白部位:在去趾内侧爪甲根部一分许处。取穴法:取於足之趾第二节之内侧,去爪角一分处。主治症:失神,下肢冷厥,月经过多、胃痉挛  相似文献   

6.
库房部位:在前胸部第二肋间,相当乳线部(深部有肺脏、左侧者接近心脏之上缘)。取穴法:仰而取之。和语抄曰:‘仰时肋骨露便取穴也。’肋间的决定是由胸骨颈上截痕下抚胸骨当指端感凸降部、即胸骨角两侧的第二肋软骨附着处,从此肋骨之上腔为第一肋间,此肋骨下腔为第二肋间以定本穴。主治症:肺充血、气管枝炎、气管枝痉挛,肋膜炎、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肺结核、吐血。刺灸:鍼四分,灸五壮。(聚英载‘铜人灸五壮、鍼三分’甲乙曰‘刺入四分灸五壮气府论云灸  相似文献   

7.
水道部位:在下腹部外陵下方一寸,当天枢下方三寸(三横指)处(内部有小肠)。取穴法:先取天枢,在天枢穴下方三横指处取之(日本改正孔穴为四指横径)。主治症:膀胱炎,尿闭,膀胱麻痹,睾丸炎,脊髓炎,脱肠,子宫病,月经困难,肠疝痛,精系痉攣,鼓肠,泌尿器、生殖系疾患。刺灸:鍼一寸半至二寸半,灸五壮。(聚英曰“铜人灸五壮,鍼三寸半,素注鍼二寸半”。甲乙曰“刺入二寸五分,灸五壮”)。解剖:肌肉:腹直肌、外腹斜肌。血管:下腹壁动脉。神经:肋间神经前穿行枝、肠骨下腹神经  相似文献   

8.
足阳明胃经之脉起於鼻柱上部,下行鼻外、目下承泣穴、由口角过唇交於任脉承浆穴,经下颚骨之前下缘大迎穴,王下颚骨隅之颊车穴。上耳前之下关穴,至顳顬窝前上部。本经之支由人迎穴前方,下行前颈部,於外喉头结节外侧,下行锁骨上窝,由此入於内部,经横隔膜,属胃,络脾,直下者,从锁骨上窝经前胸部乳线下行,距白條外方二寸,下走腹部、至鼠蹊窝,其一支起於胃之下口,循腹中人於鼠蹊窝,由鼠蹊窝循於肠骨前上棘之外下部,下行大腿前面至膝关节部,由此下走下腿之外侧,经足关节之前面出於足背,通过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之间终於第二趾外侧瓜甲根部。一支下膝三寸分而更下行,人於中趾外间,一支别由跗上人於大趾间出其趾端。  相似文献   

9.
中医针灸穴位名称内涵丰富,恰当准确的英语翻译不仅能够让外国学习者更深理解穴位的临床诊疗涵义,又能传播其中蕴藏的灿烂中国传统文化.穴名翻译应该根据命名方式和内涵不同,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做到“辨穴施译”.  相似文献   

10.
针灸英译应重视文化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JY  Wu JY  Liu XX 《中国针灸》2010,30(11):949-951
[摘 要] 论述针灸英译存在一些文化传递信息丢失的不足之处,本文试举例说明部分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翻译中应予重视并尽量避免,同时指出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针灸闻名世界,但针灸的经穴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这些特异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有什么具体规律?对于这些疑问,日前刚刚通过专家验收的一项针灸领域的973项目、由梁繁荣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12.
13.
中药说明书英译基本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药的现代化和世界对中药认识的加深,中医药说明书的翻译问题便突出地表现出来。从中药说明书所存在的问题和翻译策略方面对中药说明书的翻译作初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为中医药的国际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15.
十六、目(?)部位:在头三行线上,临泣穴之后方一寸。取穴法:头三行线上穴之定法:以前髪际至后髪际为一尺三寸,距中线二寸二分五厘。本穴即在临泣穴之后一寸。主治症:弱视,结膜炎,眼球充血,眩晕,视力不足,头痛,颜面浮腫,角膜翳,蓄脓症,恶寒,齿槽神经痛,重听,鼻孔闭塞。刺灸:针三分,灸五壮。(聚英、图繪、大成曰“铜人针三分灸五壮,三度刺令人目大明”)解剖:肌肉:僧帽腱膜。血管:上眼窠动脉、浅顳颥动脉之分枝。神经:上眼窠神经。  相似文献   

16.
足部经穴: (一)公孙——穴在足内侧,大趾本节后一寸。应用:胃瘟挛有特效,月经痛,肠出血,胸膜炎。 (二)涌泉——两穴在足掌心陷中。应用:小儿摇搦,子宫下垂,舌疾患,下肢痉挛,救急均可用之。 (三)然谷——穴在内踝前起骨下,公孙穴后一寸。应用:泌尿系。糖尿,(灸)月经不调,阴部疾患。 (四)照海——穴在内踝下陷中,相当舟状骨下方。应用:泌尿系,淋濁、肾脏炎、失眠。 (五)崙崐——足跟上、外踝后陷中。应用:头痛、晕眩、腰痛、坐骨神经痛、脚气、跟踝关节炎。  相似文献   

17.
根据经络走行复杂、穴位多、难以记忆等特点,开发了比一般针灸模型效率高、易于使用和检索的电子线路针灸经穴人体模型。 方法:用市售的中型经穴模型,在各经穴钻孔  相似文献   

18.
针灸经穴,共有651个,临床常用经穴,也有几十个,它们分属于十四经脉、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从古文献方面考察,都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经路,经为直流,络为旁流,是中医  相似文献   

19.
十四、心俞部位:在第五胸椎棘状突起与第六胸椎棘状突起之间,外方约二指横径部(从吉田氏)。取穴法:正坐取之。取本穴先定第五胸椎棘状突起,当督脉经之神道穴之两旁,强压之心部有痠麻感。主治症:主治心脏疾患,胃出血、呕血,食道狭窄、癰疽、癫痫。刺灸:鍼三分,灸三壮。聚英云“铜人鍼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不可灸,明堂灸三壮,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又曰:还死豈可忘针。”甲乙经曰:“针入三分,留七呼,禁灸。”三才图会、入门禁针灸。解剖:当第五、六胸椎横突起间。肌肉:僧帽肌、菱形肌,荐骨脊柱肌。血管:肩胛背动脉,肋间动脉,横颈动脉下枝。神经: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後胸廓神经,胸椎神经後枝。  相似文献   

20.
三十环跳部位:在大转子之前方屈股横纹处。取穴法: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於屈股时之横纹处,强压之下肢有(?)麻感。主治症: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中风,腰部,大腿部、膝部之肌炎及神经痉(?),脚气,水肿病,风疹等。刺灸:针八分至一寸,灸三壮至五十壮。(入门曰“针一寸灸五十壮”大成曰“针八分灸五十壮”说约曰“针一寸灸五壮”聚英曰“铜人灸五十壮,素注三壮,针一寸留三呼,灸三壮”。指微:“已刺不可挫恐伤针”)。解剖:肌肉:长股鞘肌,臀大、中肌前缘。血管:上臀动脉,股动脉之分枝。神经:上臀神经,下臀神经,荐骨神经后枝。备考:十四经曰“在髀枢中”(千金、说约同)山崎氏曰“在转子部,大转子之前上部即在臀大肌之附着部”辰井氏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