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文章对刘绍能教授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刘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而与脾、胃、肝等脏腑关系密切,在病变过程中可合并气虚、痰湿、瘀血、寒热错杂等多种因素,主要分为肝胃不和、脾虚胃热、脾虚胃弱、痰热互结、瘀热互结5型进行辨证治疗,同时,在治疗中常加入和胃降逆、制酸抗损的药物,以消除胃酸对食管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导师马文辉师承刘绍武先生的"三部六病"学术思想,在临床辨治胃食管反流病中善用"局部证治观",通过应运用局部病系统疗法和局部病局部整体双关疗法,以"协调整体,突出局部",从而达到防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介绍谢晶日教授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谢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法,临床治疗病证相合,善用药对,辨证施治,并注重调护,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总结刘建博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经验。刘建博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病位在肺、胃,并与脾、肝、肾密切相关。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等均可成为其病因。虽最终病理变化总不离“胃失和降,肺失宣降”,但病机有脾虚痰湿、肝气犯胃、肾虚水泛之不同;可分脾虚痰湿证、肝气犯胃证、肾虚水泛证3型辨治,分别以健脾化痰、调肝和胃、培肾制水为治法,相应采用香砂六君子汤、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肾气丸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根据临床病症表现佐以降气止咳之炙枇杷叶与旋覆花药对、制酸止痛之海螵蛸与煅瓦楞子药对及下气消积之枳实与厚朴药对,同时可配合穴位按摩,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9.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胃食管反流病系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伴有组织损害即反流性食管炎。为一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病是由多种因索促成的,即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增强的结果。中医学中无此病名,根据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如反酸呢逆、烧心、胸痛、上腹饱胀等,当属祖国医学的“吞酸”、“痞满”、“胸痛”、“胃脘痛”等病证范畴。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该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致痰、气、瘀互结于食道,使胃之通降受阻,而浊气上逆。其中与肝木的关系最为密切,正如高鼓峰《医家心法·吞酸》云“凡是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故临床辨证分型虽有异,然治疗法则当以调畅气机为根本。 1 肝胃不和 症见情志不遂而致胃脘胀满,两胁疼痛,胸闷脘堵,反酸,胸骨后灼热或灼痛,嗳气频作,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根据中医学的观点 ,本病病位在胃 ,涉及肝脾肾 ,而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理表现为胃失和降 ,浊热上冲 ,郁阻胸膈、膻中、廉泉。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 ,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痰气郁结、脾胃虚寒等 4种证候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粘膜损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与Barretts食管、食管腺癌等严重情况相关,因而此病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前景,结合临床,我们就此病的中医药辨治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非典型症状和消化道以外症状容易误诊.目前,胃食管反流病无特效药物治疗,西医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动力等药物治疗为主,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且复发率高,副作用大.因此,充分认识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点,运用中医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和辨证用药,对提高疗效、防止复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根据中医学的观点,本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肾、而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理表现为胃失和降,浊热上冲,郁阻胸膈、膻中、廉泉。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痰气郁结、脾虚寒等4种证候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嘈杂、灼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口、咽、喉、气管等组织损害。本病与中医学中嘈杂、吞酸、噎嗝、梅核气、胸痹等症相关。至今对本病,中医尚无统一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兹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谈谈笔者个人的辨治体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医辨证,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五型。1.脾胃湿热,胃络瘀滞。治以清泻胃热,化瘀通络;2.脾胃虚寒,胃腑络瘀。治以温中散寒,益气活络;3.痰瘀扰胸,湿困络郁。治以化痰宽胸,醒脾畅络;4.肝胆郁热,胆邪犯胃。治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5.胃火阴虚,虚热内燔。治以养阴清热,凉润通降。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观察升降汤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采用中药治疗和兰索拉唑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症状变化。NERD应用耐信量表结合胃镜检查进行诊断,症状采用分级和计分方法进行记录,疗效应用症状积分来评价。结果2组对NERD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升降汤治疗NERD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1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常见,发作频繁,不少咳嗽患者缺乏典型症状,诊治难度大,临床上极易被误诊误治。肖泓教授认为本病隶属于祖国医学"内伤咳嗽"范畴,与肺脾胃三脏关系密切,病机总属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肺失宣肃,提出了和胃勿忘健脾,肃肺勿忘宣肺的治疗原则,以旋覆代赭汤合麻杏二陈汤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