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乙型肝炎患者HBV-DNA、HBe Ag与Pre-S1Ag的相关性。方法对700名乙肝患者的静脉血液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BV-DNA,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前S1抗原(Pre-S1Ag)。结果在7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总检出率为62.6%;HBV-DNA阳性者,Pre-S1Ag显著高于HBV-DNA阴性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HBV-DNA阳性者,HBe Ag检出率显著高于HBV-DNA阴性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数据中共有285名HBe Ag阳性的患者,有80.7%的患者出现Pre-S1Ag阳性,这一比例比HBe Ag阴性组高(P0.05)。结论HBV-DNA阳性和Pre-S1Ag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在灵敏程度上,Pre-S1Ag更能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状况,通过该指标可以看出HBV传染性的有无。  相似文献   

2.
乙肝患者血清PreS1-Ag与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检测36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前S1抗原(PreS1-Ag)和HBV血清标志物,PCR-ELISA法测定HBV-DNA。结果PreS1-Ag在HBV-DNA和HBeAg阳性者中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阴性者(P均〈0.01),PreS1-Ag与HBeAg、HBV-DNA符合率分别为67.47%、75.90%,且PreS1-Ag阳性者ALT升高率明显高于PreS1-Ag阴性者(P〈0.01)。提示作为反映HBV感染和复制的指标,PreS1-Ag较HBeAg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PreS1、HBV-DNA、HBeAg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PreS1、HBV-DNA、HBeAg反映病毒复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疑有HBV病毒复制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定量检测HBV-e抗原和HBV PreS1抗原.结果 PreS1抗原阳性率87.5%(460/526)高于HBV-DNA 71.1%(374/526),有显著性差异(X<'2>=46.3,P<0.001),PreS1抗原阳性率高于HBeAg 37.1%(195/526),有显著性差异(X<'2>=251.6,P<0.001),HBV-DNA阳性率高于HBeAg(X<'2>=161.8,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RFIA方法 定量检测PreS1抗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准确及时敏感地反映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4.
梁艳  梁慧  刘友德 《山东医药》2008,48(35):92-92
检测55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定量、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本组患者HBeAg定量与HBV.DNA定量呈正相关(r为0.457,P〈0.05),血清ALT水平与HBeAg定量和HBV—DNA定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152、-0.194,P均〈0.05)。认为血清HBeAg、ALT及HBV—DNA三者相互影响,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e抗原(HBeAg)定量检测及乙肝病毒定量(HBV-DNA)检测的相关性,评价Pre-SlAg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就诊的220例未应用任何抗HBV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其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re-S1Ag、酶联免疫法检测HBeAg、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DNA,对照三者的相关联系及意义。结果 (1)22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中,PreS1阳性184例,阴性36例;PreS1、HBV-DNA均阳性133例,均阴性30例,PreS1阳性、HBV-DNA阴性35例,PreS1阴性、HBV-DNA阳性22例。(2)Pre-S1A阳性率与HBV-DNA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00 1),HBeAg检测与HBV-DNA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00 1),但Pre-S1A阳性率与HBeAg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508 1)。PreS1阳性率在HBV-DNA阳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阳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 1);在HBV-DNA阳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 5);在HBV-DNA阴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阳性、HBeAg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 5);在HBV-DNA阳性、HBeAg阴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阴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108 2)。结论 PreS1与HBV-DNA符合率较高,比HBeAg更能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可作为一项监测HBV复制的一项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HBV DNA和HBeAg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前S1蛋白,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ELISA法检测HBeAg。结果 在125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26.39%,HBV DNA阳性率为83.39%;在1049例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299例(23.94%),HBeAg阳性447例(42.61%);在PreS1抗原阳性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92.57%(299,332)。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PreS1抗原的检测无更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HBeAg、HBV-DNA、前S1抗原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了解HBeAg、HBV-DNA及前S1抗原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PCR法检测HBV-DNA。196例不同模式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及前S1抗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8.78%和40.30%,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44例HBeAg阳性模式感染者HBV-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88.64%和86.36%,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152例不同模式HBeAg阴性感染者HBV-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24.34%和26.97%,明显低于HBeAg阳性模式的检出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eAg、HBV-DNA及前S1抗原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前S1抗原是病毒复制的又一新标志,且与病程的发展及疗效的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V-M、HBV-DNA联合检测模式在乙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50例慢性乙肝患者同时进行的HBV血清学检测(采用CMIA方法,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测定)和DNA检测(采用PCR方法,聚合酶链反应)的结果。结果慢性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模式8种,占总体的98.5%;罕见模式3种,合计占总体的1.5%。所有血清学模式对应的PCR阳性率为0~100%不等,以HBsAg、HBeAg和HBsAg、HBeAb 2种模式对应的阳性率为最高,均为100%。阳性PCR患者中,DNA拷贝数最高的2种血清学模式为HBsAg、HBeAb、HBcAb(7.36×107,cope/mL)和HBsAg、HBeAg(5.49×107,cope/mL)。HBeAg与DNA复制情况联系最为紧密,两种检测一致率超过80%。结论血清学模式与DNA复制情况一致性与临床经验一致,应用CMIA和PCR法进行同步HBV-M和HBV-DNA联合检测可有效弥补各自不足,对慢性乙肝患者病情的综合判断和长期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期待未来进一步前瞻性和扩大样本量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刘伟  罗婵 《山东医药》2005,45(11):39-40
近年来,随着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技术的建立,使定量观察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成为可能。为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负荷(单位体积血清内HBV—DNA颗粒数)与其血清HBeAg模式的相关性,我们于2002-2003年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HBV-DNA及血清钙(Ca2+)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河北省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冶的125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CHB患者分为轻度组(n=39)、中度组(n=41)、重度组(n=45);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50...  相似文献   

11.
芯片技术检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BV-DNA多点基因变异在慢性乙肝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2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DNA芯片技术,检测HBV—DNA基因序列及6个位点的自然变异。结果102例慢性乙肝患者均存在HBV-DNA位点变异,其中前C区1896G-A变异率为23.6%,e抗原阳性者占6.9%,e抗体阳性者占45.4%,后者变异株显著高于前者,此突变有助于HBV逃避免疫攻击而形成慢性感染状态;前C区1814变异率为4%;基本C区启动子1762变异率为55.9%,1764变异率为54%,且两种变异常同时出现,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相关;P区:528变异率9.3%,552M-I变异率38.3%,552M-V变异率10.8%,552变异与核苷类似物耐药相关。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是检测基因突变、基因测序的高效方法之一,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HBV-DNA位点变异对于判定疾病的稳定与进展及病情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既往研究显示PreS1与HBV的存在和复制关系密切,我们对104份乙肝患者血清样本同步进行了PreS1与HBVM及HBV DNA测试,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PreS1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104例乙型肝炎患者为我院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传染科住院患者,其中急性肝炎18例,慢性肝炎轻度21例,中度42例,重度13例,慢性重型肝炎4例,肝炎肝硬化6例。均按“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分组:Ⅰ组HBsAg( )、HBeAg( )、HBcAb( )。Ⅱ组HB-sAg( )、HBeAb( )、HBcAb( )。Ⅲ组HBsAg( )、HBcAb( )。Ⅳ组HBsAg( )、HBsAb(…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入选65例慢性乙肝患者为患者组;同期选取肝功能合格的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HBV-DNA,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进一步提高肝纤维化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肪细胞刺激因子(LSP)水平。结果瘦素在肝纤维化分期S2期及炎症分级G2级均明显升高(P均〈0.05);LSP水平随肝纤维化进展不断升高(P〈0.05),仅在S4期明显降低(P〈0.05)。结论瘦素在CHB患者肝纤维化发生初期起重要作用,LSP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上更有效、更安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0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组(A组),拉米夫定+阿尔德福韦组(B组),恩替卡韦组(C组),拉米夫定组(D组),阿德福韦组(E组),5组治疗疗程均为96 w。抗病毒治疗第4、12、24、48、96周时五组治疗分别检测肝功能、肌酐、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BV DNA水平,每半年做1次腹部彩超检测。结果在治疗4、24、96 w结束时,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复常率无统计学意义。4、24、48、96 w时,五组药物中D组的HBV DNA复常率最低,而A组及E组最高,B组及C组疗效次之,但各组间统计学差异不显著。4 w时D组HBV DNA下降水平最低,而A组及E组患者最高(P<0.05)。治疗4、48、96 w时的血肌酐水平组间比较及各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其48、96 w的CK-MB水平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组织学指标的观察中看到,三组单药的组织学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以E组改善病例数居多,而A组及B组治疗后可以进一步改善肝脏组织学情况。CK-MB水平升高患者在A组及B组各为1例,C组有4例因出现病毒学反弹、耐药而退出继续治疗。结论对于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患者来说联合治疗更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HBsAg、HBeAg滴度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HBsAg、HBeAg滴度与HBV_DNA的关系 ,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采用免疫发光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了 2 0例血清中的HBsAg、HBeAg和HBV_DNA。结果 HBsAg滴度与HBV_DNA水平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s=0 87,t=8 7,P <0 0 0 1) ;HBeAg滴度与HBV_DNA水平呈正的相关关系 (re=0 2 4,t=1 0 9,P >0 0 5) ,而不一定呈直线相关。结论 HBsAg、HBeAg的滴度与HBV_DNA水平相关。通过检测HBsAg、HBeAg的滴度对临床判断HBV复制水平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娟英  潘秀贤 《内科》2009,4(6):869-870
目的为了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患者血清的前S1抗原(PreS1Ag)与HBeAg及HBV-DNA的关系,评价前S1抗原(PreS1Ag)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168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患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PreS1Ag和HBV-M,并对HBeAg与PreS1Ag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HBV-DNA检测。结果HBsAg阳性标本中,PreS1Ag阳性率为65.1%(1412/2168),明显高于HBeAg阳性标本的28.9%(627/2168)。对HBeAg与PreS1Ag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HBV-DNA检测,PreS1Ag阳性HBeAg阴性模式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79.4%(642/809),PreS1Ag阴性HBeAg阳性模式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45.8%(11/24)。结论PreS1Ag的检测与HBV-DNA一样,比乙肝"两对半"尤其是HBeAg更能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状况,对HB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肝组织HBV-DNA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提高乙型肝炎病毒微量检出率的有效途径。采用PCR分别检测血清及肝穿刺组织HBVD-NA,血清检出总阳性率为41.7%,肝组织检出总阳性率为72.9%。在血清HBsAg阴性的病例中PCR血清检出阳性率为26.7%。肝组织检出阳性率为66.7%。早此可见PCR检测灵敏。准确、特别对血清HBVM难以检测的微量HBVDNA更有价值。两种标本来源相比肝组织较血清为优。  相似文献   

20.
HBVpreS1-Ag、HBVpreS2-Ag、HBV-DNA、HBVM的相关性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HBVM、HBV-DNA、HBVpreS1-Ag及HBVpreS2-Ag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HBVM、HBVpreS1抗原和HBVpreS2抗原,FQ-PCR定量检测HBV-DNA.HBeAg与HBVpreS1抗原、HBVpreS2抗原、HBV-DNA在HBV感染者血清中具有良好的平行关系,其阴/阳性符合率均高于73.1%.HBV-DNA、HBVpreS1抗原、HBVpreS2抗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Ag、HBV-DNA、HBVpreS1抗原、HBVpreS2抗原之间高度相关.HBVpreS1抗原和HBVpreS2抗原较HBeAg敏感.应用HBVpreS1抗原、HBVpS2抗原、HBV-DNA及HBVM同时进行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了解HBV复制、转归,更确切地掌握病情的发生、发展及监测疗效和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