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口腔牙体牙髓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的做法。方法建立一套规范化操作指导的培训模式,形成不同年资护理人员的分层培训,制定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标准及考核标准,对护士进行全员培训。结果患者对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均提高。结论规范口腔护理操作技术,形成口腔牙体牙髓特色培训模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何斌  郑玉琪  钟晓波 《重庆医学》2007,36(4):307-308
目的 分析牙体牙髓科常见医患纠纷投诉的类型和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近3年纠纷投诉患者72例,对纠纷投诉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类型中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费用、其他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50%、30%、16%、6%;产生原因为医德医风、服务艺术、操作规范、其他和非医生源性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20%、18%、23%、10%和29%.结论 牙体牙髓科的纠纷投诉大多数与医生处理上的欠缺有关,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口腔内科学尤其是牙体牙髓病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除具备一定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总结能力,以适应培养合格口腔医师的要求。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口腔实习生发生的许多问题多为对理论知识消化掌握和动手能力不足所导致,  相似文献   

5.
牙体牙髓科患者牙科焦虑症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牙体牙髓科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有关因素。方法 :采用个人问卷形式 ,对我院牙体牙髓科 5 82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牙科焦虑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初诊或复诊、有无牙科经历均有一定关系 ;患者对牙钻、检查用的尖锐器械、注射器、牙医态度、就诊环境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结论 :牙科焦虑症与多种因素相关 ,必须从多个环节着手使患者克服焦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100例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将这100例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50例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50例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实验组的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其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存在优势,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100.0%)明显大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科用锥形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锥形束CT检查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锥形束CT(CBCT)检查根尖片不能确诊的疑似根折26例,诊断根折且拔牙后证实确为根折19例,诊断无根折,行根管治疗术后无异常7例;钙化根管治疗中辅助根管定位34例,定位准确率达100%;牙内外吸收14例。结论:CBCT影像精密度高,可从三维角度分析病灶,在疑难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方面较传统根尖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牙体牙髓科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牙体牙髓科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对其采用椎形束CT(CBCT组)和传统根尖片(传统组)进行诊断,对其诊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CBCT组的根管治疗中根管钙化、疑似根折以及牙内外吸收的诊断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CBCT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23.2%,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体牙髓科采用椎形束CT可以从三维角度对病灶进行分析,相比于传统根尖片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科室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体牙髓病学科前身属于口腔内科学范畴,随着学科的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学科,是该院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之一。成立至今,在老一辈著名的口腔内科专家乌爱菊、邵家珏、刘正和王晓仪等教授的领导下,经过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使牙体牙髓病学科成长为口腔医学的支柱学科之一,是口腔医学的临床基础学科。目前是上海市卫生局第一、第二批领先专业和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小心的重点科室之一。科室现有医师32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4名;博士后一名,博士9名,硕士16名,占医师总人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牙体牙髓科轮转住院医师自信心的培养,自主学习氛围的建立,并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培养了轮转住院医师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了他们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牙体牙髓病学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运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时学生无法观察到完整的牙体牙髓治疗过程,没有真正掌握操作技巧,进而影响临床实习。数字口腔显微镜应用于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可扩大教学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操作技能。该系统作为现代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的设备和手段,值得进一步在口腔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占牙体牙髓科就诊病人的相当一部分,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入手对牙体牙髓科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相应护理对策,以寻求医、护、患更好地配合,提高治疗效果。建议主要包括:①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②尊重爱护老年患者,满足老年患者的合理要求;③树立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与正确的伦理道德观;④重视做好护患沟通、心理支持;⑤意识到治疗前、中、后对老年患者及陪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牙体牙髓科门诊诊疗中,患者量大、使用器械繁多、唾液、血液及空气中弥散的飞沫、碎屑等因素,增大了口腔门诊中医院感染控制的难度及发生交叉感染的机率,分析总结牙体牙髓科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致伤原因及风险因素,提出安全防护对策,减少牙体牙髓科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牙体牙髓科中实施牙科用锥形束CT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牙体牙髓科收治的患者64例.分别采取传统根尖片诊断方法和牙科用锥形束CT诊断方法.分析各种情况的锥形束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度.结果:锥形束CT检查中,根管治疗中根管钙化诊断准确率、疑似根折诊断准确率、牙内外吸收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更好地鉴别牙体牙髓科、修复科治疗后患牙出现症状的诱因,并进行有效处理。方法选择因牙体牙髓科、修复科治疗后患牙出现症状而就诊13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⑴自发痛:①近期自发痛(修复后1个月内)50例,诱因有7种。②远期自发痛(修复后1个月以上)30例,诱因有4种。⑵咬牙合痛30例,诱因有7种。⑶不典型疼痛16例,诱因有4种。⑷合并两种以上疼痛27例。结论牙体牙髓科、修复科治疗后患牙出现症状,由多种诱因引起,临床上应注意分析鉴别,并针对诱因进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7.
史毓莉 《中外医疗》2013,(36):79-80
目的 探讨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按照入院顺序选取该院自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采用烤瓷牙修复牙体70例患者的110颗牙齿的临床资料,对70例患者的活髓牙实施牙体预备,采取相应的保髓对策,进行烤瓷修复.结果 通过将近2年的随访发现,在70例患者的110颗活髓牙中,发生牙髓病变的有13例,其发病率为11.8%,同时比较20~60岁和>60岁的患者牙髓病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烤瓷牙是良好的修复体,并且修复以后可降低牙髓病变率,但由于修复牙体预备中存在意外空髓现象的可能性,为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循证医学教育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基于牙体牙髓病学的学科特点,探索用循证医学的原理与方法指导牙体牙髓病学的临床实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临床问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张增平 《吉林医学》2013,(29):6123-6124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修复对基牙牙体牙髓治疗的要求。方法:选取进行牙列缺损修复的2 0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牙列缺损修复前对基牙牙体牙髓存在的相关疾病进行治疗,然后再行修复,评价患者修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基牙牙体牙髓相关疾病的检查治疗,再行修复手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在进行修复前应检查患牙相关疾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然后再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