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人多见,女性比例偏高。继发于先兆子痫/子痫21例(33.9%),高血压病19例(30.8%),肾功能不全11例(17.7%),其他原因为红斑狼疮、应用化疗药物、细胞毒性药物、血管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输血。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力障碍是RPLS常见四联症,59例伴急性血压增高。影像学表现为大脑后部对称性白质水肿,CT低密度灶,MRI长T1低信号,短T2高信号,Flair像高信号。57例累及双侧顶枕叶,5例累及单侧枕叶,其他部位受累频率从高依次为:额叶、颞叶、小脑、基底核区、脑干、丘脑、胼胝体。经过降压、抗癫痫、减轻脑水肿对因、对症治疗,60例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及临床症状异常迅速恢复。结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力障碍是RPLS主要临床表现,血压急性升高是RPLS的重要体征,影像学特征是大脑后部对称性白质水肿。大多数患者经治疗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2.
<正>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多病因、多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影像学上以大脑后部白质改变为主,预后一般较好,绝大多数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能够完全恢复,但治疗不及时,也可造成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本文就RPLS研究现状予以综述。1命名RPLS的概念最早在1996年由Hinchey等[1]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4月19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预后良好,3周后症状和体征恢复至病前水平,头部MRI示15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RPLS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神经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特定的头CT及MRI表现,易误诊为脑梗死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及早认识并正确治疗本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头颅影像学表现基本可恢复至病前水平。  相似文献   

4.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组以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视力障碍,意识和精神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影像学检查病灶主要位于顶枕叶白质,病程经过以可逆性为特征.现就我院诊治、资料完整的2例不典型RPL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例PRES患者的临床特征、脑脊液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治疗、预后情况,总结其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8例患者均有头痛、视物不清症状,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及肢体抽搐,3例患者出现意识和精神障碍。基础疾病:妊娠4例,高血压2例,肾上腺腺瘤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2例患者颅脑CTA示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大脑前动脉血管分支节段性舒张或收缩。8例患者颅脑MRI示病变多数对称分布于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区,部分皮质受累,T2WI及FLAIR均呈高信号,边界不清。8例患者经相关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消失,MRI复查病灶大部分或完全消失。结论 PRES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病程具有可逆性,确诊时应结合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颅内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生期妇女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的低场磁共振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3例围生期妇女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状态改变等。磁共振检查显示双侧对称的脑白质水肿,以顶枕叶为主,额叶、颞叶、基底节区和大脑皮质亦有累及。T1WI为略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为高信号。经治疗后1至2周内临床症状及磁共振表现基本或完全消失。结论围生期妇女RPLS好发于顶枕叶,头颅低场MRI对本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以FLAIR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征,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9例RPLS患者临床表现、颅脑CT及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起病7例,亚急性起病2例。临床表现为头痛7例,视觉障碍6例,癫痫发作5例,意识障碍6例。CT检查病灶表现为低密度影,MRI呈稍长或等T1、长T2信号,Flair像为高信号、DWI为低或等信号、ADC为高信号;其中累及枕叶6例,顶叶6例,额叶3例,颞叶1例,小脑1例,脑干1例,侧脑室3例,基底节3例,丘脑1例,海马1例;9例均累及白质,其中4例累及灰质。结论 RPLS的临床特征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头痛、癫痫、意识障碍、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RPLS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可累及额叶、脑干及脑深部结构,MRI检查是发现RPLS病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PLS)是一种神经影像学综合征,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并发RPLS的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临床表现为头痛、精神改变、痫性发作、视觉改变,颅脑核磁共振示:双侧额、顶叶及双侧基底核区异常信号,治疗11d后复查核磁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1996年由Hinchey等[1]首先报道的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痫发作、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特征.现将我院2006年-2008收治的3例由子痫致RPLS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报告5例老年RPL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结果 本组老年男性患者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3.0±2.4)岁,5例患者均在起病时并存高血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视觉障碍5例,头痛4例,癫痫4例,意识障碍3例,病理反射2例,偏瘫2例.CT检查示4例患者表现异常,MRI检查示5例患者均出现枕叶病变,颞叶受累2例,顶叶受累1例.4例患者出院平均(48.8±29.2)d后CT检查为阴性结果,死亡1例.结论 RPLS是典型的多因共果疾病,血管原性假说被影像学研究结果证实.神经影像学对诊断RPLS很重要,弥散加权像(DWI)有助于鉴别诊断RPLS和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1.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临床影像学疾病实体,主要以迅速进展的血压增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痢性发作为特征,神经影像学显示为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白质可逆性水肿(尤其是在大脑后部),通过及时和正确的治疗,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学改变可完全恢复.有关RPLS发病机制的两大假说--脑血管痉挛学说和脑血管过度灌注学说一直存在争论,目前多数学者仍然认同后者是造成脑水肿的主要原因.文章从RPLS的病因学、病理学和影像学特征阐述了其发病机制以及近年来对上述两大假说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综合征(RPLS)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近期我科收治的1例SLE合并RPLS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原发病诊断明确,入院后双手颤抖伴癫痫失神发作,予以大剂量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及抗癫痫处理后效果不佳,停用他克莫司及积极控制血压等处理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头颅MRI提示病变范围较前明显缩小,综合考虑诊断为SLE合并RPLS。结论 SLE合并RPLS极易与神经精神狼疮、高血压脑病等疾病混淆,临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RP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继发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44%),短肠综合征1例(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11%)...  相似文献   

14.
我部××连于1980年9月,发生一起结核病暴发流行。现将调查情况总结报导如下: 调查动机及经过 1980年夏,在我所门诊病人中,相继发现以发烧(均为中、高度热),伴关节红肿(以踝关节多见),小腿后部和内侧皮肤出现结节性红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人。经查80%的病人血沉增速;抗链“○”检查全部正常;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这些病人比较集中地发生在同一个连队。在医院住院或在本单位门诊治疗时,均诊断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抗风湿治疗。其中1人用激素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部复透时,却出现了结核病灶;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s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患者神经系统表现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17例SLE并发TTP患者的神经系统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7例患者中,16例(94%)有神经系统表现,其中59%(10/17)的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47%(8/17)为痫性发作,29%(5/17)为局灶症状,24%(4/17)为头痛;53%(9/17)的患者有两种以上神经系统表现。12例进行了头颅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中,75%(9/12)的患者头颅CT或MRI异常,其中8例(89%)多部位受累,2例(22%)患者病灶分布符合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特征,4例(44%)患者的病灶符合梗死表现。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8例,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血浆置换9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0%(4/8)、78%(7/9),总体有效率65%(11/17),1例患者死亡,4例病情恶化出院,1例需要维持血液透析治疗。11例治疗有效患者中,2例患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SLE并发TTP神经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痫性发作,可有局灶症状。多数患者有头颅CT或MRI异常,病灶多部位分布。治疗有效患者中少数患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资料、影像学表现和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治疗的8例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资料(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血清学鉴定为曼氏裂头蚴抗体阳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资料、影像学表现和预后。结果 8例患者均为外地输入性病例,3例曾食未熟蛙肉、蛇肉;3例经常食用街边烧烤,2例原因不详。临床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5例、癫痫3例、伴有肢体无力2例、情志改变1例、智力水平下降1例。治疗前,患者1、4、5、6和7的嗜酸粒细胞偏高,治疗后下降;治疗前,患者2、3和8的嗜酸粒细胞正常,治疗后上升。头颅磁共振(MRI)增强扫描结果显示8例患者病灶呈聚集的多发小环状强化。予吡喹酮[15~20 mg/(kg·d),分2次服用]联合阿苯达唑[15~20 mg/(kg·d),分2次服用]驱虫治疗及对症支持后,5例患者强化病灶消失,均痊愈;3例青少年患者颅内病灶发生迁移,周围可见水肿带,疗效差,仍有反复发作。结论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口服吡喹酮联合阿苯达唑后,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之后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因素与治疗方式进行探讨,并总结有效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6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患者实施正确诊断以及针对性的对症治疗,对临床治疗要点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的症状均通过术后病理证实,单发病灶34例,多发病灶2例,2-5cm为病灶直径,其中肿块直径5cm的有8例。皮下脂肪深部和腹直肌前鞘间多出现病灶,由于腹膜被病灶穿透对肠管浆膜与网膜构成了影响,有着较大的切除范围,实施了聚丙烯网片修补的有3例患者。手术之后,36例患者均完全切除病灶,切口得到良好的愈合,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说,要早诊断治疗手术。临床医师要对此症状进行有效预防,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诱发因素得到减少,从而使此症状发病率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产后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CT检查,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PRES在产后3~28 d出现,发生于两侧额顶叶及两侧枕叶1例,左侧额顶叶1例,双侧顶叶后部2例,CT表现为脑白质区低密度改变为主,2例病灶邻近矢状窦旁出血及病灶内散在出血,随访病灶范围、数目减少、消失;2例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结论 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做出诊断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肠癌前病变-肠息肉及腺瘤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4月~2007年12月.对17例肠息肉和腺瘤的患者先行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之后予以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六月后进行临床随访、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结果 16例(94%)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内镜病灶消失,复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示正常黏膜.1例(6%)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复查内镜仍见腺瘤残留,再次行APC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结论 APC为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肠癌前病变的新方法,治疗肠癌前病变方便、快捷、安全、疗效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起唐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下腰椎结核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26~57岁,平均35岁。结核病灶累及部位:L3~L41例,L4~L54例,L5~S11例,L3~L51例,L4~S11例。所有患者均行改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手术并配合规范抗结核治疗。对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植骨融合及角度丢失等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4例获12个月以上随访,切口甲级愈合,术后全身症状及局部疼痛消失,无内固定松动。植骨融合依照Bridwell等评价标准:Ⅰ级2例,Ⅱ级2例。结论改良前路病灶清除治疗下腰椎治疗结核具有显露充分,病灶清除彻底,损伤相对较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