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 L 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块根 ,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作用 ,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乌药中挥发油是乌药所含的有效成分 ,内服能产生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作用 ,外涂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缓和肌肉痉挛疼痛[1] 。乌药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素以浙江乌药产量大、质量好、挥发油含量高、香气浓 ,为地道药材。为比较分析不同产地乌药挥发油成分 ,对浙江产乌药、江西产乌药、福建产乌药 ,安徽产乌药采用 GC- MS…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乌药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乌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乌药叶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乌药叶中共分离到挥发油组分49种,占挥发油总量的76.73%。乌药叶挥发油主要由多环芳烃类、酮、醇、烯、酯类化合物组成。结论 乌药叶挥发油成分较多,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苍术为菊科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 Koidz.的干燥根茎。苍术挥发油为苍术的关键活性部位群。迄今已从苍术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得到二百多个化合物,以烯烃、醇类、酯类、酮类酸类化合物为其主要类型,其中苍术酮、苍术素、β-桉叶醇、茅术醇为其主要活性成分。通过现代中药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苍术挥发油广泛的药理活性陆续被发现,其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苍术挥发油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发苍术挥发油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静  何牟  李玲  张彤 《中成药》2024,(3):881-889
白术挥发油为临床常用中药白术的主要有效部位,在白术根茎中的含量约为1.4%~2.5%,其化学成分复杂,共有约78种萜类、5种脂肪族、3种芳香族、1种甾体类和1种生物碱类,主要由苍术酮、β-桉叶醇、γ-榄香烯、白术内酯Ⅰ~Ⅲ等组成,并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肠道微生物群、抗消化道炎症、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等药理活性。本文系统检索了国内外白术挥发油的相关文献,针对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整理,并对其燥性、稳定性等问题做出讨论,以期为白术挥发油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薰衣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挥发油""Lavender essential oil"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相关论文,对薰衣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482篇相关文献,其中有效文献64篇,共总结了90种化学成分,以芳樟醇、乙酸芳樟酯、1,8-桉叶素,樟脑,α-松油醇,乙酸薰衣草酯为主,传统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咽喉红肿、心悸气短、口舌生疮等病症,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抗焦虑、抗炎、抗菌、抗痴呆、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6.
乌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微波蒸馏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对乌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水蒸气回流法提取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程序升温方法对乌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51个化学组分,鉴定了4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87.37%。结论:本实验方法可靠,重现性好,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7.
南北五味子挥发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胜娜  吴素香 《中药材》2007,30(1):118-120
本文综述了南北五味子果实与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为中药五味子挥发油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紫苏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具有药食两用的特点,其分布范围及应用范围均较为广泛。紫苏中含有较多挥发油,其化学成分包括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等。相对于紫苏的其他部位,紫苏叶的得油率相对较高,挥发油是紫苏叶的主要成分。紫苏叶挥发油的活性物质较多,主要包括紫苏醛,紫苏酮,紫苏醇,D-柠檬烯,β-石竹烯等,紫苏种质、生长环境、提取方法、栽培时间和采收期等因素均会引起紫苏叶挥发油成分含量的变化。紫苏叶挥发油主要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舒张血管、抗肿瘤、抗抑郁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紫苏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且具有不稳定性,其药理作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保障,这可能会对紫苏叶挥发油的合理有效利用造成一定阻碍作用。国内外有学者对紫苏叶挥发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紫苏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系统全面研究报道。该文章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紫苏叶挥发油的发展现状,对其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合概述,期望为紫苏叶挥发油的深度开发、临床应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对其问题及发展提供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植物(Umbelliferae)当归的干燥根,性甘、辛、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具有极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研究发现,当归含有黄酮、香豆素、挥发油、有机酸、多糖、氨基  相似文献   

10.
川芎挥发油作为川芎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部位,包括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丁烯基苯酞、丁基苯酞、松油烯-4-醇等成分,在抗氧化、神经保护、调节血管稳态、抗炎、抑菌等药理作用上效果显著,同时,川芎挥发油还在促渗、保护软骨细胞、止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临床研究上主要集中在治疗偏头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关节滑膜炎等。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有关川芎挥发油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同产地、部位、提取方法的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并对其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川芎及其挥发油的开发利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乌药为樟科山胡椒属药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研究发现乌药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类、生物碱类、倍半萜二聚体类、黄酮类和酚酸类等,近年来从乌药中首次报道了大量的乌药烷型倍半萜二聚体和三聚体。生物活性研究显示乌药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保肝、抗氧化、降血脂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文综述了近十年乌药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萍  高原  李蓉涛  王飞 《中草药》2016,47(6):872-875
目的研究乌药Lindera aggrega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波谱分析方法(MS,1D、2D-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乌药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乌药双查耳酮(1),其余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药环戊烯二酮甲醚(2)、乌药环戊烯二酮(3)、帕夏查耳酮(4)、球松素(5)、甲基赤芝酮(6)、松属素(7)、5,7-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8)、赤芝酮(9)、乙基赤芝酮(10)、肉桂酸(11)、球松素查耳酮(12)、蓟黄素(13)和β-谷甾醇(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连翘作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挥发油是连翘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连翘挥发油包含众多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如萜类、烷烃类、烯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因此,连翘挥发油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在医药、仓储防护、食品保鲜、化工及化妆品行业中均展现出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基于对连翘挥发油研究进展的总结,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连翘质量控制及连翘挥发油的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乌药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乌药叶的抗炎、抗菌的有效成分。方法 :柱色谱等进行分离 ,化学及波谱学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和 1个互变异构体的混合物 ,6-acetyl lindenanolide B-1和B-2 (Ⅰ) ,去氢香樟内酯(Ⅱ) ,羟基香樟内酯 (Ⅲ) ,乌药内酯 (Ⅳ) ,山柰酚 (Ⅴ )和 β-谷甾醇 (Ⅵ)。 结论 :均首次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乌药Lindera aggregate(Sims)Kosterm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乌药叶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ydroxylinderstrenolide(1)...  相似文献   

16.
乌药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镭  张琳  田景奎  杨世林 《中草药》2009,40(6):856-858
目的 研究乌药 Lindera aggregat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 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Ⅰ)、山奈酚(kaempferol,Ⅱ)、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avicularin,Ⅲ)、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afzelin,Ⅳ)、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Ⅴ)、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astragaline,Ⅵ1)、山柰酚-3-O-β-D-木糖苷(kaempferol-3-O-β-D-xylopyranoside,Ⅶ)、山柰酚-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juglalin,Ⅷ)、kaempferol-3-O-(2"-O-β-D-glucopyranosyl)-α-L-rhamnopyran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Ⅲ~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Ⅴ~Ⅸ为首次从山胡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乌药叶[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聚酰胺色谱柱层析、凝胶色谱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香樟内酯(Ⅰ),乌药内酯(Ⅱ),pseudoneolinderane(Ⅲ),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Ⅳ),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Ⅴ),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Ⅵ),槲皮素-3-O-β-D-木糖苷(Ⅶ),quercetin-3-O-(2″-O-β-D-glucopyranosyl)-α-L-arabinofuranoside(Ⅷ),quercetin-3-O-(2″-O-β-D-glucopyranosyl)-β-D-xylopyranoside(Ⅸ),丁香苷(Ⅹ),acantrifoside E(Ⅺ),2,6-dimethoxy-4-hydr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Ⅻ)。结论 化合物III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Ⅻ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葛根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感染、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解酒等作用。总结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防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等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升麻素苷和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抗凝血、抗血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总结防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研究表明中药蛤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氨基酸、脂类、微量元素等;其药理作用为平喘、免疫调节抗肿瘤、性激素样作用及保肝等;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用于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等症,毒副作用小。根据蛤蚧的众多优点和价值,动物药蛤蚧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