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朱丹溪的论痰治痰的精辟论述和理法方药,在《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以及《本草衍义补遗》《脉因证治》《丹溪治法心要》和《金匮钩玄》等主要  相似文献   

4.
《温疫论》治疫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疫是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统称。吴又可所著《温疫论》以邪入膜原,分传表里立论,其疏利分清等法,治疗温疫有独到之处。兹就其具体治疗方法浅析如下。疏利疏利是用于温疫初起,邪在膜原的治疗方法。吴氏认为,温疫之邪是天地间的一种疠气,它侵犯人体不象六气那样能够体察...  相似文献   

5.
丹溪虽世称滋阴大师,然临证亦重气血、痰、郁。其治杂病心法,深为高足戴恩恭所传而备见于《金匮钩玄》。综观《金匮钩玄》对痰证之述最为丰富,且法度不凡。现不揣浅陋,撮其要旨如下,以供同道参阅,不当处请指出。分析病机突出痰饮丹溪云:“痰者,人身之痰饮也。”痰,为继发性致病因素,临床发病十分广泛,故丹溪曰:  相似文献   

6.
周扬俊,字禹载,江苏苏州人.少攻举子业,屡试不第,年近四十,乃弃举子业,钻研仲景学说十余年.周氏于康熙辛亥(公元1671)年受业于北海林起龙夫子之门,极蒙提命,因此到京师问医时,为王公等所重视.他撰有<伤寒论三注>、<温热暑疫全书>、<金匮玉函经二注>,还注释了元代医学葛可久的<十药神书>.  相似文献   

7.
蒲辅周老师(1888~1975年)学识渊博,擅长治外感热病,对“伤寒”、“温病”、“温疫”各家学说有精深的研究,积累了六十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他既善于融会贯通“伤寒”和“温病”学说,又博采温病和温疫各家之长,而对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辩》甚为推崇。蒲师常说:“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辩》”。  相似文献   

8.
《气功》杂志1996年第11期至1997年第3期,连载了清·刘一明《西游原旨》一书,引起了不少读者对《西游记》的兴趣和研究。在此,笔者不揣愚陋,将多年来读《西游记》的体会及眉批、夹注整理成文。一来感谢《气功》杂志对《西游记》修炼价值的肯定;二者请诸同道批评指正;其三,对初读《西游记》者亦或稍有裨益。《西游记》的创作演变《西游记》由史实素材演变为隐喻修炼内容的神魔小说,其间有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从现有记载中,大致可以看出这样一个演变脉络,即由《大唐西域记》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西…  相似文献   

9.
正戴云:此伤寒,谓身受肃杀之气,口食冰水瓜果冷物之类。病者,必脉沉细、手足冷、息微、身倦,虽身热亦不渴,倦言语。或遇热病,误用此法,轻者至重,重者至死。凡脉数者、或饮水者、或烦躁动摇者、皆是热病。寒热二证,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误即杀人。学人慎之。  相似文献   

10.
吴有性下法治疫钩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性下法治疫钩玄雍履平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天长239300)吴有性(1587~1657),字又可,号澹斋,明末清初医学家,著《温疫论》,为我国发明传染病病因的先驱,对疫病治疗颇多创见,尤对下法独具特色。今就《温疫论》中所及,探析如下。1立论公允言医...  相似文献   

11.
治疫明理论     
中医治疫,源远流长,回顾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部与疫病作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历史。治疫必须明理,即是要明白中医治疫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明白中医治疫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这是治疫的必备知识和基本功,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兹择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暴涨、环境污染的加重等原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酷热难耐。为了躲避炎热,人们大量使用空调、电扇、冰箱等避暑工具,这种逆季节的生活方式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新的问题。"空调病"这一新兴词汇顺势而生,并且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古代医家早已发现了与今日"空调病"类似  相似文献   

13.
明代医家吴有性(字又可)所著《温疫论》,是祖国医学文献中一部专论急性传染病的不朽名著,其对温疫的病因、病位、病邪传变和治疗法则及具体方法等,均提出了不少独特的见解,特色鲜明,富有创新,对今天防治疫病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本文仅就吴又可治疫的特色作一研讨。  相似文献   

14.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日:“读《西游记》者,不知作家宗旨,定成戏论……即如第一回,有无限妙处,若得其意,胜如罄翻了大藏也。”《西游记》第一回中,许多地方都一语双关,另有所指,如“花果山”、“水帘洞”、“灵台方寸”、“斜月三星”等,已由同道在《气功》杂志上论述过。现就诸同道所未拈出者,略作钩玄。《西游记》一书,极多寓言,如不细心体悟,则许多地方很容易被大意过去。就拿第一回第一段“盖闻天地之权”云云一节来说吧,本段看上去是在论述天地之时理,说的是天开于子,而后地辟…  相似文献   

15.
朱震享(1281~1358)、字彦修,号丹溪,元代婺州义乌县(今浙江金华)人,为金元时代四大医家之一.丹溪初学理学,三十岁才致力于医方,四十四岁罗知悌为师,得刘守真之传,复益于张从正、李东垣、王好青之学.其治疗杂病,享有盛誉,为后世所敬仰.其著作,主要有《丹溪心法》、《丹溪手镜》和《金匮钩玄》等.《金匮钩玄》,是朱氏晚年著作,成书于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考证为丹溪原著,其弟子戴元礼校补.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不居集》乃清代新安医家吴澄所著。该著作承袭《内经》之言,又参合宋元明诸家之医理,结合吴澄自身临证心悟与对易学所思探讨了虚损类疾病的证治理论。吴澄先将“劳、虚、损、怯、瘵”五者作以分辨,认为五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五脏之火飞扬、男女声色过度与先天禀赋不足三种,在病情发展方面总属由轻致重的递进关系。吴澄又围绕虚损之嗽、热、血三证擘肌分理,将中医学与易学结合,以卦象比拟的方式讨论虚损发热、出血的症候,并提出以“三纲八目法”对咳嗽进行分辨。《不居集》治疗虚损痨瘵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亦有发新,吴澄善用柴胡、葛根,以“攻、补、托”或“理脾阴”的方法辨治虚损;治痨方面,其尊崇水北之道,提倡“明阴阳、行开关把胃”之法,又批判前人以天灵盖入药之理,以同气相求为原则,择选血肉有情之品入药。吴澄拨乱反正,纠正世人“不明朱丹溪而乱予滋阴降火法治虚损”之谬误。吴澄对于两病大体主张防患未然、既病防变的思想,并设“戒忌六法”“调摄十六诀”擒纲扼要。《不居集》有关虚损痨瘵的证治思想简明完备,不拘一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伤寒杂病论》中所载大小汤每对皆可治疗同类疾病,大看无异,细究有别。故仲景以疾病变化为底,稍改治疗之法及方药组成以成大小汤,其立法处方之妙之巧,给人颇多启迪。本文从大小青龙汤、大小柴胡汤、大小陷胸汤、大小承气汤、大小建中汤、大小半夏汤等六对大小汤的药物组成、主证病势及方剂功效等方面进行比较,阐明每对方剂的差异之处,以便对相关方剂的理解及临床应用有进一步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寒温,包括伤寒与温病。近代名医张锡纯曾以善治寒温闻名于世。综观其治疗经验,虽不算全面系统,详而美备,却也自成风格,初具规模。盖因其毕生注重实践,讲求疗效,事非躬亲,不敢立言。而一旦立言,必是造经验证的真知灼见,语无虚发,掷地有声,切中肯綮,足资师法。兹采《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寒温证治之经验,勒要钩玄,略作探讨。悖谬之处,尚祈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