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变化.方法 选择北京友谊医院418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用免疫放射法测定了其血清胃泌素17(G-17)、血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即PGR.其中,279例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比较化疗前后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同时纳入100例正常对照者和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观察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血清PGⅠ、PGR、G-17值分别为149.76±57.45 μg/L、10.11±2.30、29.56±12.03 pg/ml,萎缩性胃炎组为115.72±40.87 μg/L、7.09±2.02、37.62±15.05 pg/ml,胃癌组为76.75±20.88 μg/L、3.90±1.81、54.59±18.77 p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升高(P〈0.05),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进一步明显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早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80.11±21.18 μg/L、4.39±2.95、48.11±16.99 pg/ml,进展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 μg/L、2.79±0.99、58.88±19.0 pg/ml,与早期胃癌组相比,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进展期胃癌组化疗前 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 μg/L、2.79±0.99、58.88±19.02 pg/ml,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组分别为26.23±17.73 μg/L、1.09±0.49、76.89±32.19 pg/ml,患者在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时PGⅠ、PGR进一步降低,G-17升高(P〈0.05).④以上各组PGⅡ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化疗后PGⅠ水平下降提示应行进一步胃镜检查.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测定PGⅠ、G-17水平可起到监测患者病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采用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共430例受检者纳入研究。血清测试前,受检者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将受检者分为非萎缩性胃炎160例、萎缩性胃炎118例、胃癌15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PGⅠ,PGⅡ和G-17含量,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结果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和G-17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及G-17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血清PGⅠ和G-17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 ROC),PGⅠ,PGⅡ,PGⅠ/PGⅡ及G-17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最佳临界值为84.706 μg/L,10.873 μg/L,11.008和8.265 pg/L,诊断胃癌的最佳临界值为65.145 μg/L,10.089 μg/L,6.375和4.971 pg/L。结论 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及G-17水平低下是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生物学标志,对胃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与胃泌素-17(G-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病理检查无明显炎症)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0例)。患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免疫放射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中PGⅠ、PGⅡ、G-17水平。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不同萎缩部位血清PG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G-17水平。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PGⅠ、PGR、G-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萎缩性胃窦炎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明显高于萎缩性胃体炎、全胃多灶性萎缩患者(P<0.01);萎缩性胃体炎患者血清G-17水平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窦炎和全胃多灶性萎缩患者(P<0.01)。结论检测血清PG和G-17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血清学检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42例胃癌、47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的水平,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PGR),比较不同组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各指标筛查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及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较浅表性胃炎组下降,胃癌组的G17水平较浅表性胃炎组升高,萎缩性胃炎组的G17水平较浅表性胃炎组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GⅠ筛查胃癌的最佳界值为PGⅠ<74 ng/m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75.0%,PGR筛查胃癌的最佳界值为PGR<4,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0%和62.5%。PGⅠ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PGⅠ<91 ng/m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3%和50.0%,PGR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PGR<9,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和53.2%,G17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G17<6 pmol/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9%和63.8%。结论血清学检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可以作为筛查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指标,筛查胃癌的最佳界值分别为PGⅠ<74 ng/ml,PGR<4,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为PGⅠ<91 ng/ml,PGR<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杆菌(Hp)对萎缩性胃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就诊的66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胃镜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轻度组(236例)、中度组(323例)和重度组(101例),选择同期50例怀疑胃炎到该院进行进一步检测,最终排除胃部疾病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清标本,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PGⅠ、PGⅡ、G-17水平,并计算PGR,采用胶体金法检测Hp。结果随着胃黏膜萎缩程度加重,PGⅠ和PGR水平逐渐降低,PGⅡ和G-17水平逐渐升高。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PGⅠ、PGR和G-17水平均明显降低,PGⅡ水平及Hp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PGⅠ、PGⅡ、PGR、G-17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2.365μg/L、9.958μg/L、10.395、9.624pmol/L。结论检测血清PGⅠ、PGⅡ、G-17和Hp在萎缩性胃炎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防止癌前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胃疾病患者的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变化,探讨血清PG和G-17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158例(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健康体检者85例(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的PGⅠ、PGⅡ、G-17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PGR)值。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的PGI和PG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Ⅰ和PGR水平与胃癌的分期和病变部位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筛选和诊断胃癌PGⅠ和PGR的最佳临界值PGⅠ为69.6ng/mL,PGR为2.9,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或胃癌组患者中,多灶性病变时血清G-17的水平明显低于胃体和胃窦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和G-17的水平变化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低水平的血清PGⅠ、PGR可作为筛查和早期诊断胃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在不同胃部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36例非萎缩性胃炎、39例胃溃疡、31例萎缩性胃炎及42例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中血清PGⅠ水平及PGR值逐渐降低,以胃癌组降低最为明显,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患者(P0.05),以PGⅠ〈70μg/L+PGⅠ/PGⅡ(PGR)〈3.0为判断界值,其诊断胃癌的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85.8%。结论:血清PG水平变化可较好反映胃黏膜的功能和组织学状况,对各种胃部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并可作为监测胃部疾病发生恶变初筛指标,对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PGⅠ/PGⅡ(PGR)比值和胃泌素-17(G-17)水平在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消化道症状做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20例,根据组织活检结果,将受检者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PGR和G-17,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PGⅠ、PGR比值下降,G-17轻度升高。萎缩性胃炎组Hp感染率为46.67%,Hp阳性者的PGR比值下降。结论血清PGⅠ、PGR和G-17对于萎缩性胃炎的筛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幽门螺杆菌感染与PG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组)、6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浅表性胃炎组)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并统计PGⅠ/PGⅡ值(PGR),采用ROC曲线分析PGⅠ、PGⅡ及PGR在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及PGR水平均明显低于浅表性胃炎组和对照组,血清PGⅡ水平则高于浅表性胃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及PGR水平呈明显降低趋势,PGⅡ水平则呈逐渐升高趋势,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GⅠ、PGⅡ及PG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766、0.889,取PGⅠ68.05ng/mL、PGⅡ13.25ng/mL、PGR3.09为临界值,各指标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分别为71.7%、81.7%、83.3%,特异性为81.7%、60.8%、84.2%。结论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PGR均有明显改变,且不同年龄患者血清各指标差异明显。血清PGⅠ、PGⅡ及PGR水平检测有助于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及胃蛋白酶原(PG)联合C~(13)呼气试验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确立G-17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cut-off。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12月在该院行胃镜检查的体检人员396例,按病理组织学诊断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261例)、萎缩性胃炎组(104例)、胃溃疡组(31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定量测定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按试验盒说明书,以PG-Ⅰ70μg/L或PGR(PG-Ⅰ/PG-Ⅱ)7.0为阳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13)呼气试验,以超基准值4.0倍为幽门螺杆菌(HP)阳性。结果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的血清PG-Ⅰ、PG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Ⅱ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R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萎缩性胃体炎组、全胃多灶性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水平较萎缩性肾窦炎组明显降低(P0.01),萎缩性胃窦炎组、全胃多灶性萎缩性胃炎组血清G-17水平较萎缩性胃体炎组明显降低(P0.01)。在血清PG-Ⅰ、PGR及C~(13)呼气试验中,任意一项阳性即判定为血清PG联合C~(13)呼气试验阳性,萎缩性胃炎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联合C~(13)呼气试验检测萎缩性胃炎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78.68%,阳性预测值为65.74%,阴性预测值为94.41%;其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独血清PG检测(P0.05)。根据ROC曲线,判断G-17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cut-off值为7.81pmol/L,约登指数为0.46。结论血清G-17及PG联合C~(13)呼气试验检测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大规模筛查胃部疾病的有效手段,适合对健康人群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癌胚抗原(CEA)、胃泌素17(G-17)在胃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胃癌化疗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的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DCF)方案化疗。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化疗疗效客观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于化疗前后检测并比较血清CEA、PGⅠ、G-17水平。根据血清指标水平变化评价化疗效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PGⅠ、CEA、G-17对化疗疗效的评价效能。结果血清指标变化结果显示,29例患者化疗有效,占32.22%。客观评价有效组患者化疗后血清CEA及G-17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且较化疗前明显降低,无效组则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PGⅠ水平呈相反变化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GⅠ以70μg/L为临界值,CEA以7.35μg/L为临界值,G-17以14.22pmol/L为临界值时,三者联合检测评价胃癌患者化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PGⅠ、CEA、G-17联合检测评价胃癌化疗疗效的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胃癌化疗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在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胃溃疡患者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40例,比较各组血清中的PGⅠ、PGⅡ水平以及PGⅠ/PGⅡ(PGR)。结果五组PG水平比较,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血清PGⅠ、PG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癌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间、对照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间、血清PGⅠ、PG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血清PGⅠ、PGⅡ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PGⅠ和PGR诊断胃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6.80ng/ml和6.84,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2.25ng/ml和6.34。结论血清中PG在不同胃病中的表达水平有不同,对鉴别诊断不同的胃病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颖  齐凤祥  张志广  江勇 《临床荟萃》2012,27(21):1850-1851,1855
目的 通过检测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Ⅰ/PGⅡ)和生长激素调素的水平,探讨其对胃黏膜萎缩及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PGⅠ、PGⅡ及生长激素调素的水平,计算PG Ⅰ/PGⅡ,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的PG Ⅰ/PGⅡ水平分别为9.14±1.80和7.50±2.06,低于浅表性胃炎组11.55±2.29;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的生长激素调素水平分别为(18.59±8.19) μg/L和(17.10±7.13) μg/L,低于浅表性胃炎组(26.08±9.15) μg/L,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G Ⅰ/PGⅡ及生长激素调素水平变化呈正相关( r=0.668,P<0.01).PG Ⅰ/PGⅡ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5和0.811,生长激素调素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和0.695.结论 PGⅠ/PGⅡ及生长激素调素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胃黏膜萎缩及胃癌的筛查及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36例非萎缩性胃炎、39例胃溃疡、31例萎缩性胃炎及42例胃癌患者血清PG1、PG2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中血清PG1水平及PG1/ PG2比值(PGR)逐渐降低,以胃癌组降低最为明显,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患者(P〈0.01),胃溃疡组血清PG2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其他三组血清PG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PG1〈70 μg/L,且PGR〈3.0为判断界值,其诊断胃癌的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85.8%.结论 血清PG1及PGR明显降低可作为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一项血清学诊断指标,对于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从而降低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促胃液素17(G-17)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00例胃黏膜正常或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EA、PGR、G-17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CEA水平和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G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血清CEA、G-17水平显著高于早期胃癌患者或对照组研究对象,PGR显著低于早期胃癌患者或对照组研究对象,早期胃癌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窦癌患者的血清PGR水平显著高于胃体癌患者,胃体癌患者的血清PGR水平显著高于近端胃癌患者,胃体癌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著高于近端胃癌患者,近端胃癌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著高于胃窦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表现为血清CEA、G-17水平的上升和PGR水平的下降,三种血清学标志物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而且血清G-17和PGR检测还可用于辅助胃癌的早期诊断和病变部位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在慢性胃病中的分布情况及对胃泌素-17(gastrin 17, 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的影响。方法 523例慢性胃病患者均行~(13)C尿素呼吸试验、血清Hp抗体分型及血清G-17、PG检测和胃镜检查,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213例,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7例,消化性溃疡组94例,胃腺癌组43例;分析5组患者不同状态Hp分布情况及血清G-17和PG水平。结果 523例患者Hp阳性率为76.9%,Ⅰ型Hp阳性率(72.4%)高于Ⅱ型(27.6%);消化性溃疡组Hp阳性率(90.4%)高于胃腺癌组(88.4%)、慢性萎缩性胃炎组(83.1%)、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78.1%)和非萎缩性胃炎组(65.7%)(P0.05),胃腺癌组Ⅰ型Hp阳性率(84.2%)高于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62.7%)和非萎缩性胃炎组(67.9%)(P0.05)。Hp阳性患者血清G-17[3.88(1.48,9.75)pmol/L]、PGⅡ[13.60(8.71,20.80)μg/L]水平高于Hp阴性患者[1.44(0.65,4.29)pmol/L、7.93(5.59,11.74)μg/L](P0.05),PGⅠ/PGⅡ[12.14(9.44,15.31)]低于Hp阴性患者[7.74(5.60,11.24)](P0.05),PGⅠ水平[109.41(65.31,166.27)μg/L]与阴性患者[97.78(61.70,148.64)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Hp阳性患者血清PGⅡ水平高于Ⅱ型Hp阳性者(P0.05),PGⅠ/PGⅡ低于Ⅱ型Hp阳性者(P0.05),血清G-17、PGⅠ水平与Ⅱ型Hp阳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组Ⅰ型Hp阳性患者血清G-17、PGⅡ水平高于其他4组(P0.05),PGⅠ/PGⅡ低于其他4组(P0.05),血清PGⅠ水平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与消化性溃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Hp感染在慢性胃病的进展中有不同作用,Ⅰ型Hp是导致胃黏膜病变和胃癌发生的高风险菌株,可引起PG和G-17的异常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联合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诊断胃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消化内科治疗并行胃镜检查的1800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病理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胃黏膜正常)999例、萎缩性胃炎组758例、胃癌组43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并检测血清PGⅠ、PGⅡ及Hp抗体水平。对比3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及Hp抗体。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分析PG单独及联合Hp抗体预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准确率。对各项指标预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最佳临界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血清PGⅠ、PGR的表达在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中呈逐渐下降趋势,3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Ⅰ、PG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PGR表达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IgG阳性率由低到高分别为对照组(32.53%)、胃癌组(65.12%)、萎缩性胃炎组(74.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G单独及PG联合Hp抗体检测对萎缩性胃炎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7.8%和81.8%,对胃癌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2.1%和76.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GⅠ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3.24、63.55μg/L,AUC分别为0.81、0.72(P<0.05)。PGR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13、3.53,AUC分别为0.67、0.63(P<0.05)。结论PGⅠ、PGR可作为胃癌的病情变化指标,PG与Hp抗体联合检测可作为胃癌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间萎缩性胃炎(AG)、胃癌疾病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PGⅠ与PG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其作为筛查AG、胃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该院消化科就诊的310例患者,行胃镜检查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按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轻度非AG)66例,AG组126例,胃癌组1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空腹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计算PGR;采用尿素呼气试验行Hp检测。比较各组及各组不同民族间患者的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民族间患者Hp感染情况和血清PGⅠ、PGR、G-17诊断AG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各组PGⅠ和PGR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胃癌组、AG组、对照组,G-17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AG组、对照组、胃癌组,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G组、胃癌组不同民族间患者血清PGⅠ及PGR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组不同民族间患者血清G-17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不同民族间患者血清G-17水平汉族低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AG组不同民族间患者Hp感染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本组不同民族间患者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可得出PGⅠ、PGR及G-17诊断AG的最佳临界值。结论血清PG、PGR、G-17水平及Hp感染可作为新疆地区AG、胃癌患者筛查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PGR)与胃镜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将205例患者分为CAG组(103例)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10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PG检测及胃镜检查,计算PG和胃镜诊断CAG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CAG组血清PGⅠ[(74.43±39.62)μg/L]、PGR(2.70±1.05)明显低于对照组[PGⅠ为(94.89±36.30)μg/L、PGR为3.55±0.90,P0.01],而PGⅡ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Ⅰ、PGR、胃镜诊断CAG的敏感性分别为66.0%、67.0%、74.8%,特异性分别为62.7%、77.5%、80.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4.2%、75.0%、79.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6%、70.0%、75.9%;PGR诊断CAG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胃镜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GⅠ诊断CAG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低于PGR及胃镜检查(P0.05)。结论血清PGR与胃镜检查对CAG的临床诊断价值相当。在大量筛查CAG时或对于不适用胃镜检查的患者,PG检测有望替代胃镜检查用于对CAG的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 Ⅰ/PGⅡ(PGR)水平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60例、萎缩性胃炎组160例、消化性溃疡组65例、胃癌组55例.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受检者空腹血清PG Ⅰ、PGⅡ的水平.结果 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的PG Ⅰ和PGR水平显著降低(P<0.05).消化性溃疡组PG Ⅰ,PG Ⅱ明显升高(P<0.05).根据流行病学原理,确定以PG Ⅰ≤70 ng/mL和PGR≤4为界值(敏感性为69.09%,特异性70.65%)筛查胃癌.结论 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的血清PG水平在胃癌筛查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