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从广西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L-氨基酸氧化酶(L-amino acid oxidase,LAAO),并对其物理、生化性质及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用Sephacryls-200凝胶过滤,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CM-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广西眼镜蛇毒中的LAAO,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还原与非还原条件下测定其蛋白分子量,等电聚焦法测定等电点,比浊法测定广西眼镜蛇LAAO对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 从广西眼镜蛇毒中分离出的LAAO分子量约为55.2 KD,等电点为7.6;生物活性检测发现,该蛋白不具有磷脂酶A2和精氨酸酯酶活性,无纤溶及出血活性,能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分离纯化的广西眼镜蛇毒LAAO为电泳纯,并具有较强的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2.
舒络胶囊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舒络胶囊(水蛭、蜈蚣、川芎等)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大鼠均分为大中小3剂量,灌胃给药;用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0L),花生四烯酸(AA)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和电刺激大鼠静总动脉两种血栓形成方法;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结果:舒络胶囊大中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ADP、胶原、AA诱导大鼠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抑制两种方法引起的大鼠的血栓形成.结论:舒络胶囊具有抑制大鼠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注射剂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法,观察三种剂量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剂(10mg/kg、5mg/kg和2.5mg/kg)对由花生四烯酸(AA,0.35mmol/L)、二磷酸腺苷(ADP,300μmol/L)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3.6nmol/L)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以及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单独研究了以PAF为诱导剂的情况下,血浆GMP-140的含量。结果:各剂量HSYA注射剂(10mg/kg、5mg/kg和2.5mg/kg)能抑制AA、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扫描电镜显示,各剂量HSYA注射剂能减少AA和PAF诱导后的聚集型血小板数量并使树突型血小板突起变少变短;另外,各剂量HSYA注射剂还能降低GMP-140的含量。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剂具有显著的抗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从而为临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4.
阿魏酰胍丁胺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阿魏酰胍丁胺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以盐酸益母草碱为阳性对照,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COL)为诱导剂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采用Born氏比浊法,测定5 min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观察不同浓度的阿魏酰胍丁胺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阿魏酰胍丁胺对ADP、AA、COL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 阿魏酰胍丁胺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结扎法引起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测定血栓重量;用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花生四烯酸(AA)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原花青素对家兔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XP)、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结果:原花青素能显著抑制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并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对COL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较弱。原花青素对家兔APTF、PT、TT和FBG无显著影响。结论:原花青素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华南地区蝮蛇粗毒中分离得到的蛇毒多肽AHP-4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分别用二磷酸腺苷、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兔血小板聚集,观察不同剂量的AHP-4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并计算IC50。结果:AHP-4在体外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二磷酸腺苷、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25.4nM、256.6nM、11.2nM。结论:从AHP-4对这三种诱导剂诱导的体外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来看,其作用机制可能如下:阻断二磷酸腺苷与二磷酸腺苷受体的结合;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膜上磷脂酶的激活。  相似文献   

7.
西红花酸对体内外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性,采用胶原黏附法测定血小板黏附率,以血流变仪和微量血浆测试装置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以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体内外实验表明,西红花酸(100、50、25mg·kg-1)有效抑制由4,5-腺苷二磷酸二钠盐(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P<0.01),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6.6%(ADP)和33.3%(胶原);对由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作用(P>0.05);对大鼠血小板黏附、全血和血浆黏度以及LDH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西红花酸对由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由AA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无明显抑制作用,对血小板黏附亦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XML)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使用血小板聚集仪观察不同浓度的XML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是否诱导正常血小板聚集。结果:1 g/L的XML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7.8%;1 g/L和0.5 g/L的XML也明显抑制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57.7%和20.5%;所有浓度的XML均不能直接诱导血小板聚集。结论:XM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不同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且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强于AA。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脉胶囊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采用Born氏比浊法,观察通脉胶囊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通脉胶囊能明显降低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及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P〈0.05)。结论:通脉胶囊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输注后血液的促凝功能。方法:该课题以100名志愿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其新鲜血液2ml后,随机输注50份冰冻血小板和50份新鲜血小板悬液,24小时后重新采血。分别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输注前后的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和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采用Born氏比浊法检测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输注前后的聚集率,所用诱导剂的终浓度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782.0μmol/L、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47.6μmol/L和胶原(collagen)4.8mg/L。结果:冰冻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分别为(51.5±4.4)ng/ml、(32.1±6.8)ng/ml和(25.5±4.9)ng/ml,新鲜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分别为(40.3±4.0)ng/ml、(24.3±4.8)ng/ml和(18.8±3.6)ng/ml,冰冻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均高于新鲜血小板(P〈0.05)。在AA、ADP和胶原的诱导下,冰冻血小板的聚集率分别为(81.15±6.39)%、(83.04±6.09)%和(81.25±8.28)%,新鲜血小板的聚集率分别为(76.11±5.77)%、(76.59±5.30)%和(72.40±6.94)%,冰冻血小板对AA、ADP和胶原的聚集率均高于新鲜血小板(P〈0.05~0.01)。结论:冰冻血小板的促凝血功能强于新鲜血小板,在血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可以大量长期储备冰冻血小板,以满足临床应用血小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藏药红景天对正常家兔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COLL)诱导剂促进血小板凝聚,采用Born氏比浊法,观察藏药红景天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并与空白对照组及阿司匹林组比较。结果家兔连续10 d灌胃给药,藏药红景天明显降低AA、COLL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P<0.05),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有降低趋势,以及有降低家兔全血粘度的作用(P<0.05)。结论藏药红景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芹菜籽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正安  邓义德  杨华 《陕西中医》2012,(10):1427-1428
目的:研究芹菜籽油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法,检测不同条件下ADP、AA、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mg/kg芹菜籽油组能显著抑制ADP、AA、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200mg/kg芹菜籽油组能显著抑制ADP、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结论:芹菜籽油能不同程度抑制兔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13.
赵越  叶宏军  余黎  卞慧敏 《中草药》2010,41(12):2030-2034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方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以比浊法测定六味地黄方及其配伍对二磷酸腺苷(AD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运用荧光法观察血小板经ADP激活前后的[Ca2+]的变化.结果 味地黄方及其配伍对ADP、PAF、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在终质量浓度为生药9.26 mg/mL时,除山药/茯苓药对外,均不同程度降低ADP激活的血小板释放Ca2+的作用.结论 六味地黄方及其配伍均具有不同程度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以山茱萸/丹皮药对作用尤为显著,其抗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内钙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冠心Ⅱ号系列组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冠心Ⅱ号系列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测定家兔药前血小板聚集率,根据体重及血小板聚集率将家兔分为6组.后灌胃给药7d后,测定各组家兔给药后血小板聚集率,计算各组药前与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差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显著抑制3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对胶原、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微米制剂、汤剂优于有效组分组(P<0.05).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胶原、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微米制剂与汤剂作用优于有效组分重组复方组.对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冠心Ⅱ号各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血健脑胶囊对实验性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观察活血健脑胶囊对由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连续7 d灌胃给药后,采用Born氏比浊法测量其血小板聚集率.并对其作用的特点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活血健脑胶囊对由ADP、胶原及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但活血健脑胶囊高剂量组对由AA诱导的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活血健脑胶囊中剂量、低剂量组对由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结论:活血健脑胶囊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比浊方法测定天麻醒脑胶囊在体内和体外对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诱导家兔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醒脑胶囊在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明显抑制AA和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50%o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1·83和3·25g/L。体内试验,天麻醒脑胶囊于灌胃后明显抑制AA或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天麻醒脑胶囊在体内外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无明显影响。本实验结果提示,天麻醒脑胶囊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有利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薤白皂苷对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于在体和离体环境下观察SD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采用玫瑰花环试验测定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能力,检测细胞溶质钙离子的浓度。结果薤白皂苷离体环境下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ADP)或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薤白皂苷在体环境下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AF、ADP及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5 mg/kg薤白皂苷明显抑制PAF、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薤白皂苷可降低洗涤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薤白皂苷可降低中性粒细胞与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间的黏附,并抑制中性粒细胞上清液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50%抑制浓度分别为2.7、9.6μmol/L。结论薤白皂苷体外和体内均可抑制血小板聚焦,抑制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灯冰注射液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灯冰注射液及体外给药,用比浊法检测家兔血小板在不同的诱导剂作用下的聚集率.结果:灯冰注射液注射给药能降低二磷酸腺苷(AD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体外给药能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论:灯冰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炎炎  朱会超  李来来  肖扬  王怡 《中草药》2014,45(18):2669-2672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质量分数为95%)体外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法,检测ADP、AA、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血栓通7.2、14.4 mg/mL组能显著抑制ADP、AA、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注射用血栓通3.6 mg/mL组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P<0.01)。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具有体外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红合剂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予等容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纳),丹红合剂5、2.5、1.25 g/kg组,阿司匹林0.025 g/kg组.各组均按1ml/kg容积灌胃,1次/d,连续给药8d.于末次给药1h后心脏取血,用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花生四烯酸(AA)3种诱导剂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 丹红合剂5、2.5、1.25 g/kg组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率分别为9.4%、5.1%、0.6%,对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34.5%、11.1%、5.6%;对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21.4%、11.6%、2.3%.结论 丹红合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