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归脾汤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实验了归脾汤对三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汤对急性应激性溃疡、利血平性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幽门结扎性溃疡无效。对胃液分泌量、胃蛋白酶排出量等没有明显影响。抗溃疡机理可能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十二味宽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摩罗丹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胃镜、幽门螺杆菌等指标的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除胃脘疼痛、恶心外其他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83.3%、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味宽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显著的疗效,并能较好地抑制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建中汤抗疲劳及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建中汤低剂量组、小建中汤中剂量组和小建中汤高剂量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蒸馏水1 mL灌胃,小建中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给予浓缩至600 mL/剂、400 mL/剂和200 mL/剂的小建中汤1 mL灌胃,连续灌胃15 d后进行跑步耐受测验,取血检测各组大鼠相关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6、补体蛋白3(C_3)、C_4、免疫球蛋白A(IgA)、IgG和IgM水平。结果小建中汤各组大鼠的跑步时间和路程均明显长于模型组(P均0.05),并且随着小建中汤剂量的增加,大鼠跑步时间相应延长。模型组血清IL-1、IL-6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血清C_3、C_4、IgA、IgG、IgM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小建中汤各组血清IL-1水平和小建中汤中、高剂量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小建中汤中、高剂量组血清C_3、C_4、IgA水平和小建中汤各组血清IgG水平、小建中汤高剂量组血清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小建中汤具有抗疲劳的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可能是其抗疲劳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真人养脏汤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观察了真人养脏汤对四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汤对急性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性溃疡,消炎痛性溃疡和醋酸性溃疡均有明显的抑制和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减少胃液消化蛋白质,从而抑制溃疡的发生和保护溃疡面而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5.
吴茱萸汤抗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及胃组织中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收集胃液,测其胃液量、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制备胃组织匀浆,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吴茱萸汤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量、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增加其胃液中NO含量;能使胃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吴茱萸汤抗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是通过抑制攻击因子与促进防御因子,即抑制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增加粘膜血流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李荣  李蓉 《陕西中医》2011,32(12):1674-1676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黄芪苦参汤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饮水,皮下注射花生油。模型组:按复合因素造模。中药治疗组分为大、小剂量组:在造模的同时每日分别给予中药粉剂2g/100g、0.5g/100g灌胃。10周末,心脏采血,测定大鼠血清中PCⅢ、CIV、HA、LN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TGF-β1、CTGF、PDGF-BB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中药各组和模型组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中药各组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肝组织中PDGF-BB、TGF-β1、CTGF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苦参汤能有效的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它可能的机制是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减少自由基对肝细胞而损伤。降低TGF-β1、PDGF-BB的表达,抑制星状细胞的活化。减少CTGF的表达,特异性阻断肝纤维化形成的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草果知母汤抗痫作用的受体机制。方法中药组SD大鼠连续给予24天的草果知母汤灌胃,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戊四唑惊厥闲值的差异。运用免疫印记及免疫组化法定量定位检测大鼠脑海马中γ-氨基丁酸A受体α_1亚单位(GABA_AR-α_1)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亚单位(NMDAR-NR_1)蛋白表达的变化;运用受体配基结合实验比较脑海马中两个受体结合的改变。结果中药组GABA_AR-α_1亚单位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R_1亚单位蛋白表达则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GABA_A受体的结合同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升高,而NMDA受体结合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草果知母汤通过升高GABA_A受体α_1亚单位蛋白的表达,以及与配基结合的增强而起到抗癫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小柴胡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相互作用网络,探究其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综合数据库(TCMID)和文献获取小柴胡汤的有效活性成分;运用Pharm Mapper的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对潜在靶标进行预测,利用自开发软件TCMKD1. 0进行"肘点法"筛选优化,通过检索药物靶标数据库(TTD),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ene Cards等数据库及查阅文献筛选出肺癌相关靶点;进而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互作(PPI)网络、靶点-通路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靶点信息的注释;通过Cytoscape 3. 6软件构建小柴胡汤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得到小柴胡汤中162个有效活性成分,涉及71个抗肺癌靶点和11个相关通路;拓扑网络分析后得到槲皮素(quercetin),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Rh2),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96个重要成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DR),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肝细胞生长因子(MET)等28个关键靶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ErbB信号通路(ErbB signaling pathway),VEGF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等61条核心通路。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小柴胡汤抗肺癌的活性成分可能是槲皮素,人参皂苷Rh2,6-姜烯酚,芒柄花黄素,β-谷甾醇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rbB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VEGF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有关,该研究为深入阐述小柴胡汤抗肺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机体对多种慢性损伤的一种复杂修复应答,是诸多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变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肝星状细胞活化被认为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抗肝纤维化治疗已成为当前慢性肝脏疾病研究的焦点之一。下瘀血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桃仁、土鳖虫3味中药组成,现代中医临床用其治疗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拟对近年来下瘀血汤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该经典名方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调控巨噬细胞功能、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及抗脂质过氧化等途径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对该方在肝纤维化方面的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萆薢除痹汤降尿酸、抗炎及镇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萆薢除痹汤组(20.9 g·kg-1给药)、别嘌呤醇组(40 mg·kg-1),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氧嗪酸钾300 mg·kg-1ip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 d,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尿酸(SUA),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观察萆薢除痹汤降尿酸作用及可能的降尿酸机制;另取两组雄性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萆薢除痹汤组(20.9g·kg-1)、别嘌呤醇组(40 mg·kg-1),每组10只,每天ig给药1次,连续3 d,分别采用冰乙酸致扭体法观察萆薢除痹汤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观察萆薢除痹汤抗炎作用;雄性昆明种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萆薢除痹汤组(20 g·kg-1)、吲哚美辛组(2 mg·kg-1),每组8只,每天ig给药1次,连续6 d,通过关节腔注射尿酸盐结晶(MSU)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模型,并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其抗炎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UA和XOD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萆薢除痹汤能够显著降低SUA和XOD水平(P0.05),明显降低小鼠初次扭体时间(P0.05)和扭体次数(P0.05),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程度(P0.05),明显降低造模后24 h小鼠的踝关节肿胀度(P0.05)和IL-1β,TNF-α(P0.01)的表达。结论:萆薢除痹汤具有明显降低小鼠SUA作用,其降尿酸机制可能是抑制XOD的表达;萆薢除痹汤还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是与IL-1β,TNF-α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保胃宁颗粒(Boweining Granule,BG)对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20%乙酸型胃溃疡模型,观察保胃宁颗粒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制作幽门结扎性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保胃宁颗粒大鼠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胃酸酸度及胃蛋白酶的影响;制作水浸应激性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保胃宁颗粒大鼠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及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20%乙酸型胃溃疡模型:模型组大鼠胃部可见明显溃疡,其溃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比较,BG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溃疡指数(P 0. 01)。幽门结扎性大鼠胃溃疡模型:BG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胃酸浓度、胃蛋白酶活性及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水浸应激性大鼠胃溃疡模型:与模型组比较,BG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溃疡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O及SOD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保胃宁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奥美拉唑组能著增加NO及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胃宁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胃酸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胃黏膜NO和SOD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3味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的温中散寒药效及作用机制,探讨“亲缘关系-活性成分-效用”间的关联性。方法:给予大鼠灌服冰知母水煎液与15%冰乙酸制备胃溃疡寒证模型,观察3味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对大鼠行为体征的影响,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血清皮质素(COR)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毛发脏乱、精神状态较差,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减少,肛温降低;NO含量减少,ET、PAF、TXB2、COR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良姜、大高良姜高剂量组体质量增加(P<0.05);大高良姜高剂量组、红豆蔻高低剂量组进食量增加(P<0.05或P<0.01);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高剂量组饮水量增加,肛温升高,毛发及精神状态恢复(P<0.05)。高良姜高低剂量组、大高良姜与红豆蔻高剂量组NO含量增加(P<0.05或P<0.01)、COR含量减少(P<0.05或P<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脂通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D3加高脂喂饲的方法复制AS大鼠模型,灌胃给予辛伐他汀组及高、低剂量的调脂通脉汤,连续4周。实验结束时取血检测血脂及血清NO、ET、SOD、MDA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辛伐他汀组及调脂通脉汤低剂量组(0.74g/kg/d)和高剂量组(1.48g/kg/d)血清TC、TG、LDL均低于模型组,而HDL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SOD水平降低,ET、MDA水平升高;辛伐他汀组及调脂通脉汤高、低剂量组血清NO、SOD水平均高于模型组,而ET、MDA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调脂通脉汤能降低AS大鼠血脂水平,并通过调节AS大鼠NO与ET平衡,以及抗氧化作用而产生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14.
炙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炙甘草汤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建立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炙甘草汤对不同心律失常模型的影响.结果 炙甘草汤能明显推迟乌头碱、氯化钙引起的大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死亡时间,并能促使氯化钙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心律恢复,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能对抗氯仿致小鼠心室纤颤和大鼠冠脉结扎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论 炙甘草汤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为临床使用该方治疗室性早搏提供了一定的药效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通过药理学研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注射牛Ⅱ型胶原及弗氏佐剂建立胶原诱导性(CIA)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0.9 mg·kg-1)组、黄芪桂枝五物汤低、高剂量(5.13、20.52 g·kg-1·d-1)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通过观察大鼠关节肿胀程度、记录大鼠体质量、测定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评分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踝关节病理形态变化明确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以明确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29天起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第15天起足肿胀度及关节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16.
该文应用色谱-质谱技术对加味小柴胡汤抗胃溃疡有效物质部位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通过小鼠无水乙醇致胃溃疡模型考察了全方和有效部位组方抗胃溃疡的药效作用,两者均能明显降低无水乙醇致小鼠溃疡;通过气相-质谱法,检测挥发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和灌胃给药无水乙醇诱导的大鼠胃溃疡模型后的入血成分,共分析鉴定了63个化合物,约占挥发油总量的93%以上。其中α-姜黄烯23.51%,姜烯11.96%,莪术呋喃烯9.56%,β-倍半水芹烯6.54%,莰烯4.77%,为加味小柴胡汤挥发性物质部位的主要成分,在抗胃溃疡的含药血清中检测到6个原形成分;通过液相-质谱法,正负离子模式同时检测生物碱物质部位提取物化学成分和灌胃给药无水乙醇诱导的大鼠胃溃疡模型后的入血成分,共分析鉴定出17个化合物,在抗胃溃疡的含药血清中检测到6个原形成分,及3,5-O-feruloylquinic acid,巴马汀2个代谢成分。该研究明确了加味小柴胡汤抗胃溃疡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阐明了其药效物质基础,为该经典方剂治疗胃溃疡的创新性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并为进一步的中药新药研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当归补血汤抗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当归补血汤体外给药,在温浴及Fe2+作用下对小鼠肝匀浆的LPO生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灌胃给药亦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中LPO的含量。上述作用复方制剂与单味药当归、黄芪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左金丸对因“束缚一水浸”应激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金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lO只。各组预防性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均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奥美拉唑水悬液,左金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左金丸低、中、高剂量水煎剂,连续5d。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h,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胃体形态学观察,测量胃液PH值,计算胃溃疡指数(UI),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含量。结果:左金丸组大鼠胃液PH值明显升高,UI显著降低,血清ACTH、CORT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左金丸可以预防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并能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胃液PH值从而降低胃黏膜攻击因素有关,同时通过内分泌调节胃黏膜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失衡,也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建立束水应激法致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和乙酸灼烧法致慢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将健康SD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康复新液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纯水,康复新液各剂量组分别按20、10、5mg·kg~(-1)·d~(-1)灌胃康复新液原药;束水应激法试验中阳性对照组灌胃硫糖铝0.5 g·kg~(-1)·d~(-1),乙酸烧灼法试验中阳性对照组灌胃奥美拉唑2.09 mg·kg~(-1)·d~(-1);分别给药7 d和14 d。给药结束后,对束水应激法建模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和胃黏膜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对乙酸烧灼法建模大鼠检测胃组织形态学,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胃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素E_2(PGE_2)的表达。结果:两种胃溃疡模型大鼠的胃黏膜均可见大面积溃疡点,病理检测显示胃黏膜缺损的溃疡样变化,提示模型成功。在急性胃溃疡试验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液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5-HT、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GAS、MTL含量具有一定的升高趋势。在慢性胃溃疡试验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液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NO、T-SOD含量呈升高趋势,胃组织中VEGF、PGE_2含量均升高。结论:康复新液对急性和慢性胃溃疡大鼠均可改善胃黏膜损伤,作用机制与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黏膜血流量和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