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玄参根、主茎、侧枝、叶片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采用高效液相和液质联用的方法对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筛选能够产哈巴苷或哈巴俄苷的内生真菌,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系统进化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玄参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10株,合并为46个形态型,分属于2纲、9目、13科、17属。HPLC初步筛选出2株内生真菌能够分别产哈巴苷和哈巴俄苷,LC-MS进一步验证得到了能产哈巴俄苷的目标菌株ZJ17,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e;以及能产哈巴苷的目标菌株ZJ25,鉴定为A.gaisen。  相似文献   

2.
魏硕  董诚明  朱畇昊  乔毅琳  李璐 《中草药》2017,48(15):3127-3130
目的对冬凌草内生真菌进行筛选鉴定,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期得到冬凌草甲素高产抗肿瘤活性菌株。方法采用TLC法和HPLC法对前期从冬凌草中分离出的256株内生真菌进行筛选,HPLC-MS测定菌株发酵液中的冬凌草甲素。结合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MTT法测定筛选菌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出的256株内生真菌经筛选,获得1株冬凌草甲素高产菌株M-J-5,鉴定为青霉属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et Thom,其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从冬凌草内生真菌中筛选得到产冬凌草甲素且具抗肿瘤活性的菌株M-J-5。  相似文献   

3.
葛飞  唐尧  龚倩  马琪森  杨良军 《中草药》2016,47(9):1554-1559
目的比较银杏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并对其抗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银杏叶、枝条、果实等组织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和根霉为抑菌指示菌,采用滤纸片和平板孔阱扩散法,对40株银杏内生真菌发酵液抗菌活性进行初筛和复筛;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型HPLC、薄层色谱(TLC)和HPLC-MS等方法,对抗菌活性较高的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YXY009菌株的抗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40株银杏内生真菌中,18株为不产孢真菌;产孢真菌中,青霉属和曲霉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总菌数的17.5%和15.0%;YXY009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对酿酒酵母和根霉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2.35±1.32)和(23.60±0.83)mm;从YXY009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有效成分,初步鉴定为毛果杨苷。结论首次从银杏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出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化合物毛果杨苷。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药用植物麻花秦艽的根、茎和叶中分离出可产龙胆苦苷的内生真菌菌株,以寻找可替代植物的微生物资源,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野生麻花秦艽资源。方法用PDA培养基,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四川阿坝红原麻花秦艽的根、茎和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检测。最后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筛选出的内生真菌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阿坝红原麻花秦艽的根、茎和叶中总共分离得到了10株内生真菌,其中的一株内生真菌GJ-01的发酵液的正丁醇萃取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结果表明其次级代谢产物中存在龙胆苦苷,含量为4.16mg/L。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确认内生真菌GJ-01为腐皮镰刀菌。结论从阿坝红原麻花秦艽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产龙胆苦苷的内生真菌GJ-01,可作为一种新的产龙胆苦苷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高山红景天药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高山红景天根及根茎的乙醇提取物,经正相硅胶柱、ODS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微量制备型HPLC色谱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经谱学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为熊果苷(arbutin,1)、表百脉根苷(epilotaustralin,2)、垂盆草苷(sarmentosin,3)、红景天苷(salidroside,4)、苄基-β-D-葡萄糖苷(bellzyl-β-D-glucopyranoside,5)、络塞维(rosavin,6)和百脉根苷(lotaus-tralin,7).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高山红景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和鉴定濒危藏族药桃儿七茎部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为保护桃儿七植物资源和发现新的天然活性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对桃儿七茎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利用TLC和HPLC检测其代谢产物中的鬼臼毒素类成分,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乙腈-水(40∶60)。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9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J-1,J-2,J-3的发酵液中含有鬼臼毒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Chaetomium globosum strain MF564,C.sp.4RF3和Pseudallescheria sp.T55。结论:从桃儿七茎中分离到3株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分别来源于2个新属的不同种菌株,为开发新绿色生物能源和实现内生真菌工业发酵生产鬼臼毒素类成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山红景天首次分离的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高山红景天药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高山红景天根及根茎的乙醇提取物,经正相硅胶柱、ODS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微量制备型HPLC色谱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经谱学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为熊果苷(arbutin,1)、表百脉根苷(epilotaustralin,2)、垂盆草苷(sarmentosin,3)、红景天苷(salidroside,4)、苄基嵋-β-葡萄糖苷(benzyl-β-D—glucopyranoside,5)、络塞维(rosavin,6)和百脉根苷(lotaustralin,7)。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高山红景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杜仲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药用植物杜仲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菌饼法和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从杜仲植物中分离获得62株内生真菌,有47个菌株至少对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40株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青霉属(Penicinium)的抗菌活性高且抗菌谱广。结论杜仲植物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穿龙薯蓣根茎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筛选能产生皂苷类成分的功能菌株。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穿龙薯蓣根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共分离纯化内生真菌50株,HPLC检测发现内生真菌C12能产生与薯蓣皂苷元具有相同紫外吸收的结构相近化合物,经HPLCMS分析鉴定该成分为△3,5-去氧替告皂苷元。结论:穿龙薯蓣内生真菌资源丰富,其中内生真菌C12具有产生皂苷类成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株产长春新碱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 通过长春花叶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产生长春新碱的菌株。方法 从长春花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对其发酵提取物进行TLC和HPLC分析。结果 从长春花叶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无孢菌群菌株:97CY3。它能产生长春新碱,HPLC测定其长春新碱含量约为0.205μg/L。结论 长春花内生真菌中,有的菌株可产生与宿主所产相同的抗癌物质长春新碱。  相似文献   

11.
泰山黄精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玲  王德才  史仁玖  苗增民  廉立慧 《中草药》2013,44(11):1490-1494
目的 研究泰山黄精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 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黄精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试黄精内生真菌培养物抗耐药菌活性,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从泰山野生黄精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共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7个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镰刀菌属Fusarium sp.,占总菌株的31.3%,其次是不产孢真菌Sterile mycelia (28.1%)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21.9%).各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性,根中内生真菌的分离率最高,茎和叶中次之,果实中最少.共有来自5个属的1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供试菌株有抗菌活性,其中8株具有广谱抗耐药菌活性.对活性最强、抑菌谱最广的不产孢菌株HJG-10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确定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结论 泰山黄精中蕴含着大量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为寻找和开发新型抑菌生物制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滇南黄草乌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滇南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mianumKom.植物的根和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同时采用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从滇南黄草乌植物中分离获得37株内生真菌,其中14株内生真菌有抗菌活性,占菌株数的37.84%;镰孢霉属(Fusarmm)是抗菌活性菌株的优势种属;青霉属(Penicinium)的抗菌活性高且抗菌谱广。结论滇南黄草乌植物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产生物碱和石杉碱甲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筛选产生物碱和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方法 以分离自健康蛇足石杉植株组织中的14株内生真菌为材料,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筛选产生物碱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HPLC测定,分析是否产生石杉碱甲;并利用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分析进行菌种的初步鉴定。结果 筛选出8株产生物碱的菌株,并从中筛选出一株产生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SY-02,初步鉴定内生真菌SY-02为1株炭角菌。结论 在分离自蛇足石杉的内生真菌中,能产生生物碱的真菌比例较高,内生真菌菌株SY-02能在发酵条件下产生石杉碱甲。以产生物碱的菌株为出发菌株,结合活性及结构检测,可以使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的筛选更具有方向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微生物资源,筛选麻口皮子药中抗类风湿关节炎的活性内生真菌。采用组织切块培养法和划线分离法培养分离麻口皮子药中内生真菌,利用MTT法筛选出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HFLS-RA)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菌株,运用形态和分子鉴定的方法鉴定活性菌株。从麻口皮子药中分离得到了25株内生真菌,其中MK-05,MK-17,MK-19,MK-23为活性内生真菌,其发酵物抑制HFLS-RA增殖的IC_(50)分别为0.367,0.775,0.689,0.757 g·L~(-1)。4株活性菌株中,其中3株鉴定到种,分别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Phomopsis liquidambari,Diaporthe perseae;1株鉴定到属,为Phomopsis属。首次从麻口皮子药中筛选出了对HFLS-RA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内生真菌,为麻口皮子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荒漠植物牛心朴子内生真菌类群在不同器官中分布的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初步筛选牛心朴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别对陕西、宁夏野生牛心朴子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真菌的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稻瘟酶模型,初步筛选活性菌株..结果:从牛心朴子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94株,鉴定为6目9科13属9种,其中宁夏产地47株,根5株,茎14株,叶28株,鉴定为4目5科9属8种;陕西产地47株,其中根16株,茎18株,叶13株,鉴定为4目6科8属5种;18株真菌代谢产物能完全抑制稻瘟霉孢子萌发,其中N4和S17菌株的发酵液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比较强.结论:荒漠植物生心朴子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不同地理环境和组织类型对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宁夏牛心朴子菌株分布于叶中较多,陕西牛心朴子菌株分布于茎、叶中较多;牛心朴子内生真菌具有显著的抗稻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博落回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产血根碱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块法从皖西大别山野生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对其进行类型归类,采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定其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运用形态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初步菌种鉴定。实验结果显示,分别从博落回根、茎、叶中分离出28,57,96株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初步把其归类为26个类型。其中菌株BLH 51的发酵液中含有血根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表明药用植物博落回组织中含有较丰富的内生真菌,可以成为寻找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一个新来源。  相似文献   

17.
藏药黑果枸杞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维  马养民    张弘弛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4):262-266
 目的 从藏药黑果枸杞中分离和鉴定内生真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旨在从该植物中获得强抑菌活性的菌株,为寻找新型抑菌活性物质提供新的资源。方法 以新鲜黑果枸杞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其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依据形态进行初步鉴定;采用滤纸片法测定黑果枸杞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黑果枸杞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81株,其中常态下分离得到60株,高盐条件下分离得到21株。81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属于7目,10科,13属,抑菌活性测试表明,高盐条件下得到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活性明显高于一般条件下的,特别是E21菌株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6~31 mm。结论 采用模拟植物生长环境的方法分离内生真菌,对于特异性菌株的分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2015,(23)
目的对大株红景天Rhodiola wallichiana var.cholaensis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反复DAC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有机波谱学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株红景天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丁香酸(2)、酪醇(3)、红景天苷(4)、3,4-二羟基苯甲酸(5)、对羟基苯甲酸(6)、对羟基苯乙酸(7)、对羟基苯丙烯酸(8)、对羟基苯丙烯酸4-O-β-D-葡萄糖苷(9)、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10)、云杉苷(11)、二氢松柏苷(12)、岩白菜素(13)、rhodiocyanoside A(14)、5-羟甲基糠醛(15)。结论化合物7、15为首次从红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8~12、14为首次从大株红景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无花果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无花果Ficus carica植物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菜黑斑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枯萎病菌、青霉菌为测试菌对分离得到的植物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实验。结果:从健康的无花果植物的根、茎、叶中分离共获得61株内生真菌。属于5纲,7目,12科,20属。抗菌活性试验表明有40株内生真菌具有抗菌活性,占总内生真菌的65.57%。结论:无花果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具有抑菌活性的麻花秦艽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获得的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内生细菌,研究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析其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扩增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16S r RNA基因,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相应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初步检测。结果从分离得到的10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得到2株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QJ3和QJ9)。菌株QJ3归属于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在根、茎、叶、花中均有分布,占总分离内生细菌数量的59.47%,对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5 mm;菌株QJ9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仅在茎中分布,占总分离内生细菌数量的0.047%,对志贺氏菌的抑菌能力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6 mm。通过对菌株QJ3和QJ9发酵液检测后发现,两株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均可能存在龙胆苦苷。结论麻花秦艽具有丰富的内生细菌资源,在新型抑菌药物筛选的替代资源及活性物质的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