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血红蛋白难以维持稳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红蛋白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关联,为探索并制定更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9个月,每月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对血红蛋白及各变异性指标组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标准差、变异系数(%)、差值平均值;而血红蛋白平均值为其保护性因素。影响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影响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差值平均值。生存回归显示血红蛋白差值平均值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平均值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血红蛋白波动,其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相关性可能因判断血红蛋白变异性的标准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脂联素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9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检测脂联素水平,以正常值下线5mg/L为界,≥5mg/L为高脂联素组44例,<5mg/L为低脂联素组35例。记录随后3年患者的死亡时间及原因;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无MACCE生存率;Cox回归分析脂联素及其他因素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随访期间,低脂联素组共发生MACCE 25例次,6、12、24和36个月无MACCE生存率分别为77.1%、65.7%、42.9%和28.6%,脂联素有逐渐下降趋势,24、36个月下降更明显(P<0.01);高脂联素组共发生MACCE 18例次,无MACCE生存率分别为88.6%、72.7%、59.1%和38.6%。生存分析显示,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单因素分析,脂联素是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访过程中,低脂联素组伴随脂联素水平的降低,MACCE逐渐增多。脂联素可作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MACCE的良好预测指标,并与远期生存率相关,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和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BD)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二者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且互为促进因素,同时它们治疗措施也是相互影响的。尿毒症状态、血液透析治疗、慢性炎症、代谢性酸中毒、营养素摄入和骨痛肌痛促进了PEW和MBD的发生发展。积极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平衡蛋白质和磷摄入以及合理运动或可同时改善PEW和MBD,从而更好的降低MHD患者病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肉碱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血液透析患者1015例,其中老年(年龄≥60岁)患者537例,分为老年常规透析组(老年常规组)277例,老年常规透析+左旋肉碱组(老年治疗组)260例;中青年患者478例,分为中青年常规透析组(中青年常规组)232例,中青年常规透析+左旋肉碱组(中青年治疗组)246例。分析主要终点为随访期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及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患者营养状况(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透析相关低血压。结果老年常规组较老年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高(RR=1.76,95%CI:1.0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中青年常规组与中青年治疗组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率的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旋肉碱,能降低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对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无明显影响。各组患者透析后补充左旋肉碱均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6月在我院肾内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0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组时均进行血常规、血脂检测,计算MHR水平,根据MHR结果分为高MHR组、中MHR组与低MHR组。随访调查患者1年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各组患者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分析MHR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MHR组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中MHR组、低MHR组(P<0.05)。经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MHR、C反应蛋白升高是血透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当MHR的诊断临界值为0.395时,其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效能最高,敏感性68.00%、特异性52.30%。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与高MHR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MHR水平变化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分割线,及早...  相似文献   

6.
牛蒙  孙建平 《山东医药》2014,(41):101-103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期有所延长,但钙磷代谢紊乱所致的钙磷沉积及异位钙化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HD患者出现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尽管透析方式发生改变及各种磷结合剂广泛使用,仍有81%MHD患者存在高磷血症[1]。引起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机制与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2):1747-1749
尽管血液透析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根据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S)2004年的报告,血液透析患者的总病死率自1985年以来仅下降了9%~12%,并且患者因心血管疾病(CVD)的入院率升高了7%,将近50%的血液透析患者死于CVD。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磷血症、增高的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以导致血管钙化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与血液透析患者增加的患病率及病死率相关。有作者应用电子束CT(EBCT)检测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发现54%~100%(平均8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普通人群甚至临床…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镁与低血压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血镁与低血压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1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方案为每周3次,每次4 h.分别于透析0、1、2、3、4 h测血镁、血钙、血钾,同时测量血压,对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事件者及时适当补充25%硫酸镁.结果 透析过程中随时间延长,血镁、血钾逐渐降低,血钙逐渐升高(P均<0.01).共发生低血压事件245例次,发生率7.99%;血镁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r分别为0.638、0.679、0.699,P均<0.01);大部分发生低血压事件患者补充25%硫酸镁后血压恢复性上升.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血镁下降是低血压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质量浓度与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MHD患者60例和对照者30例,分别测定血清ADPN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肱动脉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MHD患者血清ADPN(0.99±0.37)明显高于对照组(0.39±0.14)。血清ADPN与CRP、IL-6呈负相关(r分别为-0.22、-0.31、P<0.05)。MHD患者IMT非增厚者血清ADPN(1.24±0.31)明显高于增厚者血清ADPN(0.74±0.29)。血清ADPN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为-0.26,P<0.05)。MHD患者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ADPN与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呈正相关(r为0.27,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ADPN是颈动脉IMT及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DPN升高,高质量浓度的ADPN可以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胆固醇、血磷、钙磷乘积、血iPT(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iPT、钙磷乘积、血磷明显下降,血白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磷明显下降,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磷、钙磷乘积、iPT、血白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有明显的影响:较大的降低血iPT及钙磷乘积,清除血磷,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脂代谢紊乱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伴严重的脂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疾病亦是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他汀类药物能否降低MH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已成为近来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他汀类药物应用于MHD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心脑血管风险及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12~2014-12的54例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另选取5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为研究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再将54例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8周。比较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与高血压组心脑血管风险,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结果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心室肥厚发生率38.89%、冠心病发生率33.33%,高于高血压组的20.37%、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心脑血管风险较高,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调节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调查,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31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所有患者于透析前空腹抽血送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红蛋白(Hb)、钙(Ca)、磷(P)、白蛋白(Alb)等指标,同时测定透析后血清BUN浓度,记录透析后体质量和超滤量,根据公式计算血清白蛋白校正钙(Ac-Ca)、尿素清除指数(Kt/V)和标准蛋白氮呈现率(n PNA)。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Scr、P、i PTH、Alb浓度更低(P0.05),而Hb、Ac-Ca、Kt/V、n PNA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校正钙和白蛋白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乘积≤55 mg~2/dl~2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存在钙磷代谢紊乱,校正钙和白蛋白是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CCVE)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3月在我院规律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134例,根据血清iPTH水平分为低水平组(iPTH<150.00 ng/L);中水平组(iPTH 150.00~300.00ng/L);高水平组(iPTH>30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及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纳入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透析龄≥3月的MHD患者112例,随访24月, ELISA检测血清SOST,多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分析SOST与CACs的关系,及其预测CVD的价值。结果:112例患者CACs范围0~4 106分,中位CACs 238分,冠脉钙化(CACs100分)发生率为58.03%(65/112)。中位SOST为72.30(20.18,193.12) ng/L。与CACs100分组比较,CACs400分组患者SOST水平明显升高[(90.39±20.55) ng/L vs(57.37±23.25) ng/L,P0.01];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ACs与SOST呈正相关(r=0.48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ST水平升高是冠脉中、重度钙化的重要危险因素(Wald值=8.186,OR=1.053,95%CI 1.016~1.091,P=0.004)。随访24个月,发生CVD 57例次,因CVD死亡9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CACs不同分组间CVD事件的累积风险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9.629,P0.001);根据血清SOST中位数分组,组间CVD事件的累计风险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1.343,P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高SOST、CACs是CVD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SOST和CACs预测CV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6和0.861,两者联合预测CVD事件的AUC为0.897。结论:MHD患者冠脉钙化发生率高,血清SOST水平与冠脉钙化的严重程度相关,SOST和CACs升高是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患者发生CVD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 66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 45例 ,非冠心病者 2 1例 )进行全套血脂指标的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降低 (P <0 .0 1) ,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升高 (P <0 .0 5~ 0 .0 1) ,单纯 2型糖尿病患者TG、LDL C水平升高 ,HDL C水平降低 (P <0 .0 5~ 0 .0 1)。结论 HDL C水平的降低、TG、LDL C及ApoB水平的升高是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尽早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葛煜强徐元钊廖履坦吴兆龙营养不良影响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并发症和病死率[1]。我们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作一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75例血透患者,男4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0.2岁(2...  相似文献   

19.
李杰  韦亿萍  文青松  吴春林  曾庆彤  汤楠 《内科》2012,7(6):586-588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108例,按照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4组:白蛋白低水平组(<30 mg/dl)、白蛋白较低水平组(30~34 mg/dl)、白蛋白正常低限组(35~39 mg/dl)、白蛋白高水平组(>40 mg/dl)。采用COX回归分析血清白蛋白等因素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白蛋白高水平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白蛋白低水平及年龄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白蛋白较低水平及白蛋白正常低限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高龄、合并心房纤颤、低血压的比例高。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MHD患者病死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低蛋白血症提示患者预后不佳,输注人血白蛋白制品对改善MHD患者的短期预后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瘦素(Leptin)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997-012003-06对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MH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浆Leptin水平,及其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结果MHD患者血浆Lept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IMT及斑块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MHD组患者血浆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取对数值)水平与平均IMT(r=0·619,P<0·001;r=0·792,P<0·001)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颈动脉IMT的因素有血浆Leptin(对数值)及TNF-α(对数值)。结论MHD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高Leptin血症是MHD患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